婚姻与家庭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婚姻家庭法》课程教学大纲一、《婚姻与家庭法》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2130030(二)课程英文名称:Marriage and Family Law(三)开课对象:法学专业(四)课程性质:婚姻与家庭法学是法学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任选课程。
它作为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于一体的法学课程,既是民商法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特色和部门法学地位。
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学知识更加系统化。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等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商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等专业基础课。
(五)教学目的: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掌握婚姻与家庭法学基本理论体系并对婚姻与家庭法学的各项具体制度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具备较为熟练地运用婚姻与家庭法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婚姻与家庭法概述、亲属关系原理、婚姻的成立、婚姻的效力、婚姻的终止、收养、救助措施及法律责任等几个部分。
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
讲授时应注意与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的协调。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32学时学分数:2学分(八)教学方式以多媒体课堂教学为主,组织模拟法庭、课堂讨论为辅。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学生期末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分别占总评成绩的40%和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导论:婚姻家庭与社会制度教学要点:使学生对婚姻家庭的概念、本质、社会职能以及婚姻家庭制度在社会制度中的地位、人类两性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规律及各阶段的特点等基础知识,有较为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内容:婚姻家庭的一般概念、法律概念;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职能、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
第二章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教学要点:学生掌握婚姻家庭法从其全部历史发展来看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古代型的婚姻家庭法,即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婚姻家庭法;二是近现代型的婚姻家庭法,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婚姻家庭法,并了解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婚姻家庭法的共性及各自特性。
《婚姻家庭社会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0883B课程类型:口通识教育必修课口通识教育选修课口专业必修课口'专业选修课口学科基础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3适用对象:(专业名称)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先修课程:社会工作导论一、教学目标《婚姻家庭社会学》课程是劳动经济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本学科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生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婚姻家庭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婚姻家庭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以研究婚姻家庭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从而促进人们婚姻家庭幸福和谐为中心,以探讨婚姻家庭与社会相互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为目的。
本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突出婚姻家庭社会学的基本理念、理论、方法和研究手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参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行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社会学视角的婚姻家庭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差异,掌握婚姻家庭研究的一般方法,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研究手段来分析和研究婚姻家庭变迁中新的问题。
目标1:理解婚姻和家庭对于人类社会和人类发展的价值目标2:理解和分析多元婚姻和家庭目标3:设计合理的人生路径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教学内容要求:《婚姻家庭社会学》课程是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实践性结合较强的特点,因此采用依托案例教学达成实用性、操作性目标;同时,课堂讲授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阐述,以及对于婚姻家庭变迁过程中的难点和复杂问题的剖析,同时辅之以适量的复习题和思考作业题,以全面、准确地掌握婚姻家庭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的讲授中,多联系婚姻家庭变迁的新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与手段:《婚姻家庭社会学》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采用依托案例教学达成实用性、操作性目标;案例教学的进行,有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启发式教学、文献导读等多种方法。
《婚姻、家庭与法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xx课程名称:婚姻、家庭与法律英文名称:Marriage Family and the Law课程属性:通选教育选修课总学分:2总学时:32周学时:2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形式:考试适用专业:非法学二、课程教学目的从法律的视角来解读人生中必然经历的婚姻、家庭、继承等社会现象,从法理、规则的角度对社会中广为流传的婚姻家庭领域中的热点事件、对青年大学生在花样年华中看到的、遇到的诸如爱情与婚姻、同居与结婚、感情与责任、精神与财富、子女与父母、个人与家庭等等诸多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且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分析、解读,以案说法,寓教于法,帮助青年学生掌握婚姻、家庭、继承等人生必经的过程中应有的基本法律知识;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规则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向上意识、亲情意识,以期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个人修养。
三、教学基本要求(一)案例分析专题一:合肥少女周岩被毁容案、中传女生周云露遇害案、事实婚姻案件专题二:忠诚协议案例专题三:夫妻共同财产案例专题四:非婚生子女的亲子鉴定专题五:最高人民法院家庭暴力典型案例专题六:父母子女权利义务案例专题七:王宝强离婚案例、李嘉诚分家析产案例(二)讨论、合作性学习1. 同居与试婚现象2. 婚姻关系中要否签订忠诚协议3. 王宝强离婚案讨论(三)课程作业1. 谈谈对忠诚协议的看法2. 离婚案例分析(四)考核方式1. 平时两次作业:成绩20分2. 期中考试成绩:20分3. 期末考试:60分四、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专题方式讲授,专题如下一、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关系;(4学时)(一)漫谈爱情(二)婚姻、家庭概述(三)结婚的条件和程序二、以忠诚为核心的夫妻基本权利和义务;(4学时)(一)夫妻人身权利概述(二)配偶身份权(七项)三、以共有为核心的夫妻财产关系;(8学时)(一)夫妻财产关系和夫妻财产制度(二)夫妻法定财产制(三)夫妻约定财产制四、未成年人保护与新型家庭关系;(6学时)(一)亲子关系的基本分类(二)亲子关系的确定(三)亲子关系的权利义务(四)其他家庭关系五、家庭暴力及其法律规制;(4学时)(一)家庭暴力的危害和成因(二)反家庭暴力法的基本内容六、离婚制度(6学时)(一)离婚的条件和标准(二)离婚方式及财产分割规则七、家庭财产关系变化与继承规则(4学时)(一)遗产继承法律关系的要素分析(二)法定继承(三)遗嘱继承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英)罗素著,陈小白译,《幸福婚姻与性》,华夏出版社2014年7月版;2.(美)提摩太·凯勒,凯西·凯勒著,扬基译:《婚姻的意义》,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2月版;3.(美)伊丽莎白●阿伯特(Elizabeth Abbott)著,孙璐译:《婚姻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4月版4. 周国平:《爱的五重奏:周国平谈女人、性、爱情、婚姻、孩子》,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1月版;5.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6.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组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注释本(注释本婚姻法含司法解释注释)》,法律出版社2014年1月版;7. 马忆南著:《婚姻家庭继承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版。
婚姻与家庭一、爱情
第一点:爱情的心灵本质
第二点:学会LOVE
第三点:找出爱人最重要的情感需求
第四点:初恋
第五点:相爱
第六点:如何合理分手
第七点:择偶因素、观点和条件
二、婚前教育
第一点:认识婚姻
第二点:婚姻的危机与调适
第三点:婚前准备
第四点:良好的沟通
第五点:角色扮演与冲突解决
第六点:个人与家庭经营
第七点:婚姻关系的长久与巩固
三、婚姻理想与现实
第一点:婚姻理想和剧本
第二点:婚姻类型和形式
第三点:家庭生活周期
第四点:婚姻的七大假相
第五点:拥有一个真实的婚姻
第六点:婚姻的沟通与冲突
四、性爱与外遇
第一点:性与婚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第二点:婚外性行为的本质与特性
第三点:较妥善处理外遇事件的一般方法第四点:外遇是一只扣着的碗
第五点:怎样避免外遇现象的发生
五、家庭的建立
第一点:婚姻中的家人角色
第二点:有效的家庭管理
第三点;增进和谐的姻亲关系
第四点:建立良好的婆媳关系
第五点:家庭危机及解决之相关策略
第六点:如何有效处理和遏制家庭暴力六、家庭的终结:离婚
第一点:离婚及其形态
第二点:离婚对个人及其子女的影响
第三点:离婚心理透视
第四点:离婚的意义
七、家庭的重建:再婚
第一点:再婚六部曲
第二点:再婚对象的选择
第三点:再婚的稳定性与幸福快乐
第四点:再婚家庭的特性
第五点:如何准备做继父母
八、美满婚姻与幸福家庭
第一点:婚姻的力量
第二点:幸福家庭在于和谐
第三点:健康家庭的特质
第四点;学习型家庭是幸福家庭的理想选择。
《婚姻家庭法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婚姻家庭法概论【本章重点】在漫长的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婚姻家庭现象是重要的社会现象。
应重点掌握婚姻家庭的法律涵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沿革。
【基本知识点】第一节概述一、婚姻家庭概述二、婚姻家庭的历史沿革三、婚姻家庭的属性第二节婚姻家庭制度及历史类型一、婚姻家庭制度的概念二、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一)蒙昧时期早期—乱婚(二)蒙昧时期晚期—群婚制(三)野蛮时期的婚姻家庭形态—对偶婚制(四)文明社会的婚姻家庭形态—一夫一妻制第三节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二、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关系、家庭及其他近亲属关系的发生、终止及婚姻家庭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三、婚姻家庭法的特点四、婚姻家庭法的效力范围第四节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一、古代社会的婚姻家庭法二、近代社会的婚姻家庭法三、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婚姻家庭法第五节中国婚姻家庭立法的历史演变一、中国古代婚姻家庭立法的概况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婚姻家庭立法三、新中国成立之前各革命根据地婚姻家庭立法四、新中国婚姻家庭立法第二章亲属制度【基本知识点】第一节亲属制度概述及种类一、亲属在古代的释义二、亲属的概念与特征三、亲属与家属、家庭成员的区别四、亲属的种类(一)我国古代亲属的分类(二)我国现代亲属的分类:配偶、血亲、姻亲。
第二节亲系和亲等(一)亲系男系亲和女系亲。
父系亲和母系亲。
直系亲和母系亲。
长辈亲、晚辈亲、平辈亲。
(二)亲等及其计算方法亲等的概念。
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
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法。
我国婚姻法中的代数计算法。
第三章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婚姻自由原则【基本知识点】一、婚姻自由的概念二、婚姻自由原则的发展三、婚姻自由原则的限制性法律规定第二节一夫一妻制原则一、一夫一妻制的概念二、保护一夫一妻制的限制性法律规定第三节男女平等原则一、男女平等的概念二、男女平等原则在婚姻家庭法中的体现第四节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一、保护妇女合法权益原则二、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三、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四、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第五节计划生育原则一、计划生育的概念和意义二、计划生育的要求三、违反计划生育的法律责任第四章结婚制度第二节结婚制度概述【基本知识点】一、结婚的概念二、结婚制度的历史发展第二节结婚的实质要件一、结婚的必备要件二、结婚的禁止条件第三节结婚程序一、结婚程序概述二、结婚登记程序第四节婚姻的无效与撤销一、无效婚姻二、可撤销婚姻三、婚姻无效和被撤销的法律后果第五节婚约一、婚约的概述二、关于因解除婚约而引起的财务纠纷四、关于一方为现役军人的婚约第六节事实婚姻与姘居一、事实婚姻与姘居概述二、国外立法对事实婚姻的态度三、我国对待事实婚姻与姘居的态度第五章婚姻的效力第一节婚姻的效力概述【基本知识点】一、婚姻效力的概念二、夫妻关系立法的演变三、我国婚姻法对婚姻效力的基本原则第二节夫妻人身关系夫妻的人身关系(一)夫妻的姓名权(二)夫妻的人身自由权(三)夫妻的计划生育义务(四)夫妻的家事代理权(五)婚姻住所决定权(六)同居的权利和义务第三节夫妻的财产关系一、夫妻财产制夫妻婚后所得共同制、夫妻个人财产制、约定财产制。
《婚姻家庭法》教学大纲第一章:引言婚姻家庭是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婚姻家庭法》作为我国婚姻家庭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以及促进家庭和谐起着重要作用。
本教学大纲将系统地介绍《婚姻家庭法》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相关法律条文,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家庭观念,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提供法律支持和指导。
第二章:婚姻与家庭的基本概念1. 婚姻的定义与特征婚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是指男女双方通过合法程序建立的夫妻关系。
本节将介绍婚姻的法律定义、婚姻的特征以及婚姻的法律效力。
2. 家庭的定义与组成家庭是社会基本单位,是由一对夫妻及其子女构成的。
本节将介绍家庭的法律定义、家庭的组成要素以及家庭的法律地位。
第三章:婚姻的建立与解除1. 婚姻的建立婚姻的建立需要符合一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
本节将介绍婚姻的民事登记程序、婚姻的无效与撤销、婚前协议等相关内容。
2. 婚姻的解除婚姻的解除包括离婚和死亡两种情况。
本节将介绍离婚的法律程序与要求、离婚的效力和离婚后的权利义务调整。
第四章:夫妻关系的权利与义务1. 夫妻的平等权利婚姻法保障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婚姻中的权利和义务。
本节将介绍夫妻的人格尊严权、财产权、隐私权等平等权利。
2. 夫妻的财产制度夫妻在婚姻中的财产分配与管理是婚姻家庭法律的重要内容。
本节将介绍夫妻财产的分类、夫妻共同财产的管理与分割、夫妻个人财产的保护等相关内容。
3. 夫妻的赡养义务与抚养权夫妻在婚姻中还有相互扶养与子女抚养的义务和权利。
本节将介绍夫妻的赡养义务、子女的抚养权与监护权以及离婚后的赡养与抚养问题。
第五章:婚姻家庭暴力与保护1. 婚姻家庭暴力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婚姻家庭暴力是一种侵犯妇女和儿童权益的严重问题。
本节将介绍婚姻家庭暴力的概念、形式以及对受害人产生的伤害。
2. 婚姻家庭暴力的预防与保护婚姻家庭法律对于婚姻家庭暴力的预防和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
《婚姻与家庭》课程教学大纲Marriage and Family适用专业:校公选课课程学时: 30课程学分: 2 学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通过家庭这个初级社会群体特例的分析了解人类婚姻家庭的进化史,家庭的类型,家庭的生命周期,婚姻成立社会文化设置,家庭的功能以及家庭发展的趋势;认识性、社会性别与婚姻家庭模式的关系。
了解当代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
二、课程内容、要点及要求教学内容:第一章婚姻的选择第二章婚姻的缔结第三章爱情与婚姻第四章家庭和家庭结构第五章家庭人际关系剖析第六章家庭教育重点内容:婚姻、家庭、性、社会性别等概念;婚姻的本质、家庭关系及家庭类型,家庭的功能等。
难点内容:理解婚姻家庭、性与社会性别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人类社会秩序建构的意义。
三、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课程时数分配第一章婚姻的选择 3 学时第二章婚姻的缔结 6 学时第三章爱情与婚姻 6 学时第四章家庭和家庭结构 4 学时第五章家庭人际关系剖析 5 学时第六章家庭教育 6 学时总计30 学时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1.主要通过讲授、讨论、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的使用。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查。
出席率 30%,电影赏析 20%,分组报告 50%(口头与书面并重 )。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1.李生兰著:《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2.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 1999年版。
3.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 1985年版。
4.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5.韩明谟主编:《社会学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6.Mary Lou Fuller 等编著:《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年版。
制定:执笔人:审定人:制定时间:。
《婚姻与家庭》课程教学大纲
Marriage and Family
适用专业:校公选课
课程学时:30
课程学分:2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通过家庭这个初级社会群体特例的分析了解人类婚姻家庭的进化史,家庭的类型,家庭的生命周期,婚姻成立社会文化设置,家庭的功能以及家庭发展的趋势;认识性、社会性别与婚姻家庭模式的关系。
了解当代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
二、课程内容、要点及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章婚姻的选择
第二章婚姻的缔结
第三章爱情与婚姻
第四章家庭和家庭结构
第五章家庭人际关系剖析
第六章家庭教育
重点内容:
婚姻、家庭、性、社会性别等概念;婚姻的本质、家庭关系及家庭类
型,家庭的功能等。
难点内容:
理解婚姻家庭、性与社会性别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人类社会秩序建构的意义。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
1.主要通过讲授、讨论、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的使用。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查。
出席率30%,电影赏析20%,分组报告50%(口头与书面并重)。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李生兰著:《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RENTICE HALL 出版公司,1999年版。
3.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
4.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韩明谟主编:《社会学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
6.Mary Lou Fuller等编著:《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