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料】特殊条件下的路基施工——多年冻土汇编
- 格式:ppt
- 大小:6.21 MB
- 文档页数:19
省道201线室韦至阿木古郞公路室韦至拉布大林一级公路第04合同段多年冻土路基施工专项方案中国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省道201线室韦至拉布大林公路项目土建工程第04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3年5月25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1.1工程概况 (3)1.2施工组织机构 (3)1.3计划工期: (4)1.4计划投入机械设备: (4)第二章多年冻土路基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4)2.1冻土施工具体处理方法 (4)2.2冻土施工 (5)2.3工艺特点 (7)2.4施工工艺 (7)2.5施工流程 (8)2.6操作要点 (8)2.7质量要求及控制要点 (9)第三章施工安全及环保注意事项 (10)3.1施工安全措施 (10)3.2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14)3.3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14)多年冻土路基施工专项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本项目沿线岛状多年冻土发育于低洼地、地表积水、塔头草生长茂盛、草炭和泥炭发育的沼泽化湿地当中。
冻土的天然上限浅,一般在0.8-2.3米,天然上限最大为2.5米,冻土厚度较小,一般为1.5-3.0米,最大厚度约为5.9米。
冻土总含水量高,一般为35-65%。
多年冻土的构造多为层状或整体构造的富冰冻土、饱冰冻土、多冰冻土。
本路段多年冻土的地温较高,处于退化阶段,极不稳定。
多年冻土的处理原则:根据区内多年冻土的构造特征、平面分布状况及所处的环境条件,为保证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稳定和可靠性,针对不同的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已有的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工程经验和研究成果,处理时尽可能优先采用挖除换填处理方法,对于多年冻土埋藏较深、厚度较大的路段采取“保护冻土、控制融化速率”的设计原则。
结合本项目多年冻土的特征,对于多年冻土埋藏较深、厚度较大的路段通过计算确定各多年冻土路段的下临界高度hL及上临界高度hu,采用相应的特殊设计措施。
1.2施工组织机构本段落由路基施工一队负责施工,测量组负责施工放样。
基于多年冻土处理技术的道路工程设计方案一、引言多年冻土是极地和高海拔地区独特的土壤类型,它在极端自然环境下形成了一层厚厚的冻土带,并在大气变暖的背景下受到破坏。
多年冻土区域的道路工程设计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冻融交替和土壤变形等问题,并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加以解决。
二、多年冻土的特征多年冻土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地下冻结层,根据冻结程度可以分为完全冻结和部分冻结。
在多年冻土区域,道路工程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冻融交替多年冻土区域的温度季节性变化十分显著,夏季温度高达16℃,而冬季温度可以低于-40℃。
这种严重的温度差异会使得多年冻土层出现冻融交替,从而导致地面沉降、裂缝和变形等问题。
2. 土壤变形当多年冻土遭遇温度波动和机械压力等刺激,其冻结程度和物理性质会发生变化。
此时,土壤中含水量的变化会导致土体体积的变化,从而引起土层的变形和开裂等问题。
三、多年冻土处理技术多年冻土区域的道路工程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地形、气候和土壤等多种因素,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加以处理。
1. 热熔法热熔法是针对多年冻土区域大块土层而设计的一种加强路基的土工方法。
该方法利用熔化冰层的方式加强路基,从而提高其荷载承载能力。
2. 钢筋网加固法钢筋网加固法是一种机械加固方法,它利用钢筋网作为加强体,加固道路工程中易受到冻融交替和土壤变形等因素影响的部位,增加道路的承受能力。
3. 地下保温法地下保温法是一种保温隔热防冻的技术方法。
它通过在路基下面嵌埋一层保温材料,形成一层热隔绝层,从而确保多年冻土区域道路维持正常运行。
四、多年冻土区域道路工程设计方案针对多年冻土区域的道路工程设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选址在多年冻土区域选址时,应考虑道路的通行性、地形和空气干燥度等因素。
避免选在不便通行或气温潮湿的地区。
2. 路基设计路基设计应该采用加强土工技术,如借助钢筋网加固工程等,以保证其承受能力。
3. 道路表面设计在多年冻土区域,道路表面设计应该考虑到路面防滑和水流排放等问题。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重庆绕城公路西段是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充分发挥了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和国家重点干线公路的功能与作用。
我部进行的W8合同段路基施工起点桩号为K94+000,终点桩号K101+000。
工程沿线的不良地质主要有饱和低液限粘土和少许淤泥质土等软弱土质,软弱地基主要分布于丘陵间冲沟、洼地、水田及水塘地段。
土质长期受水浸泡而软化,以软弱饱和粘土为主,多呈软—可塑状,局部呈流塑状态,其抗剪强度低,承载力不高,变形量大。
软弱土质平均厚度不大,但分布不均匀,范围大小不一,一般具有中间厚两侧薄的特点,厚度一般为0.5—3m,局部大于3m。
软弱粘性土层下为硬塑土质或泥岩、砂岩强风化过渡带,分布稳定,强度高,压缩性低。
本合同段软弱地基处理一般采用换填或抛石压填(挤淤)的方式,全段设计软基处理共清除软土或淤泥51625m3,抛填片石或碎石土101669m3,修建排水盲沟505m。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本合同段内的软基处理路段及方式经业主、设计、监理现场确认与设计有所调整,软基处理施工按照现场实际调查情况进行。
本合同段软基处理情况统计如下:W8合同段软基处理情况统计表续上表续上表(此页为互通式立交桥匝道路基软基处理情况汇总)二、主要施工方法2.1 测量放样a、施工前,复测公路沿线的纵横断面图,对于地形变化复杂地段,应加密纵横断面图的测量。
对所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整理,绘制横断面测量图,由测绘技术人员鉴字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
b、根据恢复的中桩、设计图纸及施工工艺用木方桩钉出路基用地界桩,路堤坡顶,边沟、截水沟,弃土场等具体位置,显示出路线轮廓,以便于施工。
在安全距离外设立控制桩,桩上标明桩号与路中心挖、填高度,用(+)表示填方,(-)表示挖方,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
c、在钉出边桩后,进行边坡放样,为保证边坡放样的准确性,对高填深挖地段,每间距5m复测中线桩的标高和坐标,以此来控制边坡的大小。
高原多年冻土特殊路基施工处治技术浅谈刘旭(中铁五局五公司青海兴海)摘要:本文分析了多年冻土的特殊工程地质特性,结合共玉公路多年冻土的地质情况,对路基施工采取了灵活的处治原则,尽量减少对冻土的扰动和破坏是冻土路基施工的技术关键。
关键词:多年冻土路基处治1 工程概况青海省共和至玉树公路A5合同段,起止里程为K290+000-K303+500,全长13.5公里。
线路区属于青藏高原河源山源草甸区,海拨介于4100~4300米间,气候寒冷,年平均最低气温-10.3℃~-6.1℃。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多年冻土区。
本段多年冻土共13.39km,主要分布有岛状不连续多年冻土和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冻土类型以少冰、少冰-多冰、富冰-饱冰为主,主要分布段落如下表:冻土段落分布表段落冻土类型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评价处理措施K290+00~+800 少冰冻土山前坡积洪扇,自然坡度3~8度,属高原草甸,地质岩土体以含碎石的粉质粘土、具块石的角砾土及含块石的碎石土良好冻土工程地质,不融沉填方路基:清除地表草皮或直接填筑50cm砂砾并冲击碾压。
挖方路基:路床部分换填碎石。
K290+800~ K94+900 大部为多冰冻土,局部为饱冰冻土、少部为富冰冻土山前坡积洪扇,自然坡度5~9度,属高原草甸,地表斑状草沼发育,地层以具块石的角砾土及含块石的碎石土为主。
较好冻土工程地质,弱融沉填方路基:清除地表草皮或直接填筑50cm砂砾并冲击碾压。
挖方路基:路床部分换填碎石。
K294+900~ K295+430 大部富冰冻土,局部饱冰冻土,少部多冰冻土山前坡积洪扇,自然坡度5~10度,属高原草甸,地表斑状草沼发育,地层以具块石的角砾土及含块石的碎石土,基岩以砂板岩为主。
较差冻土工程地质,融沉填方路基:采用片块石通风路基或复合式路基处理。
挖方路基:路床部分换填碎石。
K295+430~K295+540 河湖融区河流河道宽约15~20m,土层为含块石的角砾土、碎石土、砂板岩较差冻土工程地质,融沉都沁大桥(6-20m箱梁)K295+540~ K296+700 大部富冰冻土,局部饱冰冻土,少部多冰冻土河谷东岸I级阶地,坡度1~5度接山前坡积洪扇,自然坡度10~20度,水草地。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施工以及施工策略分析冻土是一种温度低于0℃的土岩, 是一种对温度敏感且性质不稳定的土体。
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
正由于这些特征,在冻土区修筑工程构筑物就必须面临两大危险:冻胀和融沉。
多年冻土有着自己独特的环境特性,它是一个很脆弱的环境体系,一旦遭到破坏就无法挽回。
文章主要对多年冻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多年冻土施工土体1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施工1.1 路基范围内地表的气温的测定。
路基施工前,首先测定地表的气温,确定气温是否适合施工。
对于多年冻土路基,温度对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测定温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1.2 地表土的清理与压实在施工以前必须对道路的地表土进行整理,在路基施工范围内,对有树根的表土必须挖除;对含有地表水、淤泥、杂草、腐植土及高原草盖土等路基的地基应清理干净;使用平地机或推土机将原地面推平,平整度误差应控制在5厘米之内,地面20厘米以下,压实度应达到90%以上;当原地面横坡为1:5.0~1:2.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0米,原地面横坡陡于1:2.5时,应按特殊路基设计进行处理。
;零填方路段,应鉴定土质的好坏,若是土质较差的路段,则应将地面挖除一层,厚度不得小于30厘米,换土填实并进行碾压达到90%以上的压实度。
1.3 填方铺筑与压实在填筑施工之前,必须对各个取土场做代表性土样的土工试验,用规定的方法求得各个取土场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以便指导路基土的压实施工。
分层填土厚度大小与分层碾压,也是影响压实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用12~15t光面压路机时压实厚度不宜大于20厘米,用重型22~25t振动压路机时,压实厚度不宜大于50厘米。
填筑路基时,应从基底开始在路基全宽度范围分层向上填筑和碾压,特别是路堤边坡部分,必须从下到上予以充分的压实。
填筑路基时,应分层碾压并分层检查压实厚度和压实度,并严格要求填土压实厚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能允许填筑下一层。
常见特殊路基处理措施分析随着现代化交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兴建,对路基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
路基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以及使用情况。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土质差异较大,因此对不同地区特殊土质的工程特性与相应的处理方式做分析总结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冻土、膨胀土、黄土、软土地区的工程特性,同时对基本的处理措施做相关的介绍以期对工程实践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标签】特殊土;路基工程;冻土;膨胀土;黄土;软土一、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所谓冻土,是指凡温度等于或低于摄氏零度并且含有固态水的土石。
冻土可分为季节性冻土与多年冻土。
季节性冻土是受季节性气候影响,冬夏呈周期性冻结和融化的冻土;多年冻土是指冻结状态保持3年或者3年以上的不融冻土。
多年冻土可按其含冰量的由多到少分为:含土冰层、饱冰冻土、富冰冻土、多冰冻土和少冰冻土。
目前,冻土的主要破坏形式有: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冻害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冻胀、融化下沉及翻浆冒泥。
多年冻土段路基病害现象主要体现为多年冻土热融沉陷后引起路基下沉、边坡失稳、路面裂缝、断裂,造成路面起伏和错台等。
多年冻土的处理方式主要分为保护多年冻土与破坏多年冻土。
对于含土冰层、饱冰冻土及富冰冻土地区可以采用保护多年冻土的方式,对于弱融沉的的多冰冻土与不融沉的少冰冻土地区路基可以采用破坏多年冻土的处理方式。
主要的处理方式有:挤塑保温板路基、通风管路基、热棒技术路基、碎石片块石路基、遮阳板路基。
挤塑保温板路基工作原理是利用保温板的保温性能,在低路基地段阻止暖季大气中的热能传入地基,使得冻土的人为上限的下降。
可起到保护冻土延缓冻土退化的作用,适用于冻土埋藏较深、温度较低且含冰量较大的路段。
通风管路基工作机理是通入暖季相对的冷空气在管内,可起到增大路基阻隔大气热量传入地基的作用,在寒季大气中的冷空气密度相对较大,在重力和风的作用下,可将管内热空气挤出,同时冷却管外路基,达到保护冻土稳定路基的目的。
公路监理工程师《道路与桥梁》考点:多年冻土多年冻土,是指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层。
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每年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称活动层,又称冰融层;下层常年处在冻结状态,称永冻层或多年冻层。
1、什么是多年冻土?温度小于和等于0℃,且含有冰的土(石),称为冻土。
在天然条件下,地面以下的冻土保持三年或三年以上者,称多年冻土。
2、多年冻土的分类1)按其状态分为:①坚硬冻土,土粒被冰牢固胶结,在荷载作用下,具有一定的脆性和不可压缩性。
砂土和粘土的温度低于一定数值时,便成坚硬冻土。
②塑性冻土,土粒被冰胶结,含有一定的未冻水,在荷载作用下可以压缩,其温度比坚硬冻土高。
③松散冻土,土中含水量很少,没有被冰胶结的砂土和大快碎石土均属此类。
当冻土融化时,其力学性质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也不会出现沉陷。
2)按其总含水量和融沉等级分为:①少冰冻土,总含水量小于10%~14%,融沉等级为“不融沉”。
②多冰冻土,总含水量10%~21%,融沉等级为“弱融沉”。
③富冰冻土,总含水量16%~28%,融层等级为“融层”。
④饱冰冻土,总含水量25%~45%,融沉等级为“强融层”。
⑤含土冰层,总含水量大于45%,融层等级为“强融陷”。
3、多年冻土地区的两种公路病害1)冻胀:在有冻胀性土的路段,当有水分供给时,在冬季负气温作用下,水分连续向上聚流,在路基上部形成冰夹层、冰透镜体,导致路面不均匀隆起,使柔性路面开裂,刚性路面错逢或折断的现象称冻胀。
冻胀性分类:通常是在土质分类的基础上,按土的冻胀性强弱划分为三类或四类,分别为:轻冻胀、冻胀、重冻胀、特重冻胀。
2)翻浆:在有冻胀性土的路段,当冬季负气温时,水分连续向上聚流、冻结成冰,导致春融期间,土基含水过多,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路面发生弹簧、裂缝、鼓包、冒泥等现象称翻浆。
翻浆分类,根据导致翻浆的水分来源分为五类,分别为地下水类、地面水类、土体水类、气态水类、混合水类。
根据翻浆高峰时期路面变形破坏程度,将翻浆路段分为三级,分别为轻型、中型、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