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教案筛检
- 格式:doc
- 大小:269.00 KB
- 文档页数:9
郭爱国的流行病学筛检复习笔记总结筛检分类:根据筛检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①整群筛检;②目标筛检。
根据所用的筛检方法的数量多少可分为:①单项筛检;②多项筛检。
筛检试验的实施原则:1. 被筛检的疾病或缺陷应是当地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1. 被筛检的疾病或缺陷有进一步确诊的方法和条件。
2. 对发现并确诊的患者及高危人群有条件进行高效的治疗和干预。
3. 被筛检的疾病或缺陷或某种危险因素应具有可识别的早期症状和体征或测量的标致。
第三节筛检与诊断试验的评价一、真实性(validity,有效性/效度/准确度):指诊断试验所获得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
实际值往往用"金标准"的结果表示。
·灵敏度(sensitivity, Se,敏感度,真阳性率):是评价诊断试验发现病人能力的指标。
即实际有病且被诊断试验正确地判为有病的概率。
【识别病人】Se=a/(a+c)×100% 。
理想的诊断试验的灵敏度为100%。
假阳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 FNR)/漏诊率/第二类错误:即实际有病但依据该诊断试验被确定为非患者的概率。
FNR= c/(a+c)×100%。
理想的诊断试验的假阳性率为0。
·特异度(specificity, Sp,真阴性率):是甄别出没有病的人的能力,即实际无病,按该诊断试验被真确地判为无病的概率。
【识别非病人】Sp= d/(b+d)×100%。
理想的诊断试验特异度为100%。
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 FPR)/误诊率/第一类错误:即实际无病但根据该诊断试验被诊断为有病的概率。
FPR= b/(b+d)×100%。
理想的诊断试验假阳性率为0。
·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 LR)为病例组中出现某种检测结果的概率与对照组中出现相应结果的概率之比,说明病人中出现该结果的机会是非病人的多少倍。
筛检的名词解释筛检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早期诊断和预防疾病。
它在世界各地的医疗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筛检进行名词解释,并探讨其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筛检,也被称为筛查或早期发现,是指通过特定测试或检查方法,对大规模人群进行普遍性或有针对性的筛查,以便尽早发现潜在的疾病迹象或风险因素。
利用筛检,医生可以确定那些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的个体,以便提前实施预防措施或及时干预治疗,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筛检的目的是发现潜在疾病的早期迹象,使医生能够尽早采取治疗或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
通过筛检,可以识别出那些低龄患有癌症或其他潜在严重疾病的个体,以便及时进行治疗,从而避免疾病的进展和恶化。
筛检还可以在人群中辨别出具有潜在遗传风险的个体,使其可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遗传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在医学领域中,筛检通常涉及测量和评估某些生物标志物、分子标志物或特定症状,并结合家族史、生活方式等因素,来评估个体患病风险和疾病潜在。
常见的筛检项目包括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肺癌、糖尿病、高血压等。
这些筛检项目通过独立的检测方法,如化验、放射学检查、内镜检查等,使医生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疾病状态。
然而,筛检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筛检的结果只是一个初步评估,需要进一步的确认和诊断。
有时,筛检结果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需要通过更精密的测试来确定患者的真实疾病状态。
其次,筛检项目的实施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的投入,可能会给公共卫生系统带来负担。
因此,筛检项目的选择和范围应该在考虑其成本效益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并结合特定人群的特点。
此外,筛检还需要充分考虑个体的意愿和自主选择。
虽然筛检可以提供早期发现疾病的机会,但它也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焦虑和压力。
因此,在推行筛检项目时,医生和公共卫生机构需要提供详细的信息和教育,以便个体可以基于理性选择和风险认知来决定是否参与筛检。
《预防医学》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课程教案主讲教师:(2005-2006学年度一学期)教材:人卫出版社第四版《预防医学》(傅华主编)教学内容:第三篇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第二十二章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授课对象:2003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时间及学时:2005年12月12、13日(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诊断与筛检试验的概念、试验评价的指标、提高诊断和筛检试验效率的方法。
熟悉:金标准的概念、诊断和筛检试验的目的及其应用原则。
教学重点:诊断与筛检试验的概念、意义;试验设计要点及评价指标;提高诊断与筛检试验效率的意义及方法。
教学难点:“金标准”含义;试验评价的指标及各指标间的关系;提高试验效率的意义及方法。
教学方法:PPT课件及板书(本章节教学内容的排列顺序与书本出入较大,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一节概述25分钟一、概念;二、研究方法1、选择“金标准”;2、选择病例;3、选择对照;4、确定截断值(正常值或参考值范围);5、确定样本量(决定样本量大小的因素、应用实例)第二节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的评价50分钟一、真实性评价(20分钟)1、真实性评价的含义;2、真实性评价的指标、计算(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约登指数)及其应用实例。
二、可靠性评价(15分钟)1、可靠性评价的含义;2、影响可靠性的因素3、可靠性评价的指标及其计算(变异系数、符合率、KaPPa值及应用实例)4、真实性与可靠性的关系三、试验效应分析(15分钟)1、概述2、效应分析指标、计算(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其应用实例。
3、影响预测值高低的因素第三节提高试验效益的方法20分钟一、选择高患病人群为研究对象;二、应用联合试验方法1、并联试验法;2、串联试验法;3、应用实例。
小结:5分钟•筛检和诊断试验的概念及意义•筛检诊断试验的设计要点•评价筛检和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指标、效益指标的概念及评价意义•联合试验与单个试验评价指标的关系以及对临床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
筛检的名词解释
筛检,又称筛查,是一种常用于医疗领域的筛查方法,旨在通过对大规模人群进行简单、快速的初步检测,以便尽早发现潜在的疾病或风险因素,并提供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指导。
在医疗体系中,筛检通常用于早期诊断和预防性医疗措施的实施。
通过筛查,医务人员可以确定特定人群中是否存在潜在疾病的高风险因素,这有助于提前干预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加重。
筛检可以涉及测量某些生理指标,如血压、血糖、胆固醇水平等,也可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一些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筛检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初步筛查和确认诊断。
初步筛查通常是使用简单、低成本的方法,例如血液检测、尿液分析、影像学检查等。
如果筛查结果显示存在潜在问题,进一步的确认诊断将进行更深入的检查,以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疾病或疾病风险。
筛检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
在新生儿筛查中,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对婴儿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听力筛查、代谢性疾病筛查等,来尽早发现和治疗可能的问题。
癌症筛查是另一个常见的筛查领域,通过使用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和生物标志物等方法,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癌症,提高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
值得注意的是,筛检并不是诊断疾病的终极方法,其目的是辅助早期发现和预防,需要进一步的确认和诊断。
因此,在进行筛检时,医务人员需要对筛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其他相关因素,以确定最终诊断和治疗方案。
筛检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通过定期进行筛检,个体和社区可以更好地管理和预防慢性疾病,并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的发展和影响。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理论讲解
筛检试验的评价:
将待评筛检试验同“金标准”进行同步盲法比较,判断该方法对疾病“诊断”的价值
评价指标:
•真实性
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一致率
(二)、预测值
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第二部分:课题分析
1、筛检和诊断试验有何区别?
其应用对象和应用范围是什么?
在临床上,用于诊断实验与筛查实验并没有区别,都是应用一些实验检查手段确定受试者的健康状况,但实际应用中对两者的要求存在以下区别
2、确定最佳临界值的方法有哪些?
筛检结果的临界点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①预后差且有可靠的治疗方法,则临界值往左移,提高灵敏度
②预后不严重,现诊疗方法不理想,临界值右移,降低灵敏度提高特异度
③进一步诊断费用贵,可将临界点往右移
④灵敏度和特异度同等重要,可应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临界点,定在非病人的分布曲线与病人的分布曲线的交界处
3、分别以FPG≥7.8mmol/L、FPG≥7.0mmol/L作为临界值,列出四格表,对筛检试验进行评价,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灵敏度=78.2%
•特异度=94.2%
•阳性预测值=76.25%
•阴性预测值=94.8%
•灵敏度=66.67%
•特异度=100%
•阳性预测值=100%
•阴性预测值=92.7%
4、降低筛检的临界值对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影响如何?
假阳性升高,而假阴性下降
5、如果该社区50岁以上人口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0%,分别以不同FPG值作为临界值,计算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这个结果与原人群进行比较能说明什么?
假设社区人群100人,按照社区患病率可知患者30人,非患者70人,按照各个临时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归纳得出四格表
阴性结果报告不够准确。
5、本次研究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影响筛检质量的因素?应该如何控制?患者不配合
主观选择研究对象
病人的自我选择偏倚
观察方法误差产生的系统误差等等可能导致影响筛检质量
6、分别计算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是多少?
7、分别计算两种方法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是多少?
超声: 假阳性=35假阴性=32
假阳性率=35 / 2603=1.34%
假阴性率=32/81=39.5%
X线:假阳性=48 假阴性=11
假阳性率=48 / 2603=1.84%
假阴性率=11 /81=13.6%
8、如果某社区有50万人口,乳腺癌的患病率为20/10万,在该社区分别用两种方法来筛检乳腺癌时,会造成多少假阳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多少?它们表示什么?
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
单用红外扫描58.3 98.8 6722
单用X线摄片 59.3 99.69219
9、如果要在人群中筛检乳腺癌,用哪一种方法收益较大?
为了提高筛检的收益,通常会采用以下办法:
1.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
2.选用高灵敏度的筛检试验
3.采用联合实验
所以选择X线的筛检方法较好,因为这种方法的灵敏度较高
16、什么是联合试验、并联试验和串联试验?与单一的检验方法相比,两种合并检验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何改变?请总结一下并联试验和串联试验的效应。
在实施筛检时,可采用多项筛检试验检查同一对象,以提高筛检的灵敏度或特异度,增加筛检的收益,这种方式称为联合实验ﻫ串联:全部筛检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者才定为阳性。
该法可以提高特异度,但灵敏度降低。
ﻫ并联:全部筛检试验中,任何一项筛检试验结果阳性就可以定为阳性。
该法可以提高灵敏度,但降低特异度。
17、用联合试验在妇女中筛检乳腺癌,你认为应该采用某一项试验,还是联合试验中某一组合?如果选择联合试验,采用并联试验还是串联试验?为什么?
应采用能够提高灵敏度的并联试验,使患病的妇女尽可能被检测出来,以免贻误早期
治疗
第八部分:布置作业(作业在最后一次课上完时上交)
课题四(三)讨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