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格式:pdf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9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氮气C. 空气D. 二氧化碳答案:C2. 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核反应D. 能量转换答案:B3. 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一般:A. 少于4个B. 多于4个C. 等于4个D. 等于8个答案:A4.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ClC. NaOHD. MgO答案:B5. 根据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答案:B6. 酸雨的pH值一般小于:A. 5.6B. 7C. 5D. 6.5答案:A7.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A. 与酸反应放出氢气B. 与水反应放出氢气C. 与氧气反应放出氢气D. 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氢气答案:A8.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A. 加热高锰酸钾B. 电解水C.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D. 以上都是答案:D9. 下列物质中,不能燃烧的是:A. 木炭B. 硫磺C. 铁丝D. 氮气答案:D10.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A. 元素种类不变B. 原子种类不变C. 原子数目不变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2Na + 2H2O → 2NaOH + H2↑2. 硫酸铜溶液呈蓝色,这是因为溶液中含有______离子。
答案:Cu2+3.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有浓硫酸和______。
答案:无水硫酸铜4. 原子核由质子和______组成。
答案:中子5.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当温度升高时,吸热反应会向______方向移动。
答案:正反应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 已知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18g水,求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高考化学试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硫酸B. 氯化钠C. 酒精D. 氢氧化钠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 氦B. 铁C. 氖D. 铜3. 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性最强的是()A. 氧气B. 氯气C. 氟气D. 溴气4.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不能中和酸的是()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碳酸氢钠D. 碳酸5. 根据化学键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氯化钠C. 氮气D. 氢气6. 在有机化学中,下列化合物中属于芳香烃的是()A. 甲烷B. 乙烷C. 苯D. 环己烷7.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反应中氧化剂是()A. 锌与稀硫酸反应B. 铜与稀硝酸反应C. 铁与稀盐酸反应D. 氢气与氧气反应8. 在溶液的酸碱性测定中,pH值小于7的溶液是()A. 酸性溶液B. 中性溶液C. 碱性溶液D. 无法判断9.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下列条件中能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增加催化剂用量D. 降低温度10. 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中,下列因素中不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 升高温度B. 增大反应物浓度C. 增大压强D. 减少催化剂用量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1.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包括的元素是__________。
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不变。
4.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盐是__________。
5. 在有机化学中,烷烃的通式是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请写出计算过程和答案。
2023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单选题1. 下列气体中,属于有害气体的是()A. 氮气B. 二氧化碳C. 一氧化碳D. 氧气答案:C解析:一氧化碳是有毒有害气体,在浓度达到0.1%时,就能引起急性中毒。
2. 以下关于物质的转化等式,正确的是()A. Fe2O3 + H2SO4 → FeSO4 + H2OB. KMnO4 + NaOH → Na2MnO4 + K2O + H2OC. AlBr3 + Cu → Al + CuBr2D. CH4 + 2O2 → CO2 + 2H2O答案:D解析:燃烧是氧化反应,CH4 + 2O2 → CO2 + 2H2O 是甲烷燃烧产物的化学方程式。
3. 下列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气体,另一种是液体,它们之间的键是()A. Na、Cl 离子键B. O、H 共价键C. Fe、O 金属键D. C、O 双键答案:B解析:水是由O、H组成,其键型是共价键。
多选题4.科学家最初是通过对下列现象的研究,才提出了电子云模型()A.X射线衍射现象 B.汞表面的凹凸现象C.光电效应 D.阴极射线管研究答案:A、C、D解析:电子云模型是通过X射线衍射、阴极射线管和光电效应等现象的研究得出的。
5. 对于固体A和液体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的分子间作用力大,B具有一定的形状自由度B.A的容易挥发,B具有定体积C.A能自由流动且均匀分布,B不一定均匀分布D.A具有定形状,B内部分子间距有规则排列答案:A、D解析:固体A和液体B的分子间距离不同,形态自由度、分子作用力等也有区别。
固体A的分子间距较小,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有固定的形状。
液体B内分子间距较大,形态不固定,但是体积却相对稳定。
判断题6. 蒸发是一种物理变化。
( )答案:√解析:蒸发是一种物理现象,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动能大于其他分子而发生的分子从液面逸出的现象,导致液体表面的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温度降低。
7. 海水中的NaCl主要存在于游离态。
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轨迹C.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D.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答案:B2. 在化学反应中,下列哪种粒子不参与化学键的形成?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原子核答案:B3.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2OC. NaOHD. MgO答案:B4.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H2OB. NaOHC. NH3D. HCl答案:D5.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2H2O → 2H2 + O2C. CO2 + H2O → H2CO3D.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答案:A6. 下列金属中,最活泼的是:A. NaB. MgC. AlD. K答案:D7.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同一主族的是:A. Na和MgB. F和ClC. Al和SiD. Ar和He答案:B8.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CO2B. NaClC. H2OD. CH4答案:B9. 在化学反应中,下列哪种能量变化是放热反应?A. 燃烧B. 光合作用C. 核裂变D. 电解水答案:A10.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HClB. NaClC. H2OD. H2SO4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
答案:12. 根据元素周期表,第VII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
答案:卤素3. 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____。
答案:放热反应4.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____价。
答案:正5.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碱是能够____的物质。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碳B. 氢C. 氧D. 钠答案:D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表现形式不包括:A. 热能B. 光能C. 电能D. 机械能答案:D3.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MgOC. H2OD. NaOH答案:C4.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是:A. 氢B. 氧C. 氟D. 氦答案:C5. 酸雨的pH值通常:A. 大于7B. 等于7C. 小于5.6D. 大于5.6答案:C6.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是:A. 氢氧化钠B. 浓硫酸C. 盐酸D. 氯化钠答案:B7. 以下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硫酸B. 蔗糖C. 氯化钠D. 氢氧化钠答案:B8.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A. 与酸反应放出氢气B. 与碱反应放出氢气C. 与水反应放出氢气D. 与氧气反应放出氢气答案:A9. 以下物质中,属于强酸的是: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磷酸答案:C10.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当温度升高时,下列反应中平衡不移动的是:A. 放热反应B. 吸热反应C. 无热量变化的反应D. 所有反应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答案:112.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称为______。
答案:还原剂13. 根据化学式H2SO4,硫酸的摩尔质量为______克/摩尔。
答案:9814. 实验室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通常用______表示。
答案:摩尔浓度15.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会向______的方向移动。
答案:消耗该反应物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什么是同位素,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原子,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不同。
高考化学试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自来水C. 蒸馏水D. 海水答案:C2. 化学反应中,伴随能量变化的原因是:A. 原子间引力B. 原子间斥力C.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D. 原子核的聚变答案:C3-10. (类似结构的选择题,每题一个知识点)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条件、各物质的_______和反应过程中的_______。
答案:质量比;能量变化12. 在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数。
答案:分子13-14. (类似结构的填空题,每题一个知识点)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15. 解释勒沙特列原理,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勒沙特列原理指出,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时,系统会自动调整,使得新的平衡状态能够抵消这种改变。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为了提高反应速率,需要提高温度。
但是根据勒沙特列原理,提高温度会使得平衡向反应物方向移动,从而降低氨的产率。
因此,实际生产中通常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以保持较高的氨产率。
16. 描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在化学方程式配平中的应用。
答案:质量守恒定律表明,在封闭系统中,无论发生何种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系统的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在化学方程式配平中,这一定律要求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每种元素的原子数相等,以确保质量守恒。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7. 某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 + B → 3C + D。
若反应中消耗了48克A和16克B,试计算生成的C和D的总质量。
答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因此,生成的C 和D的总质量为48克A和16克B的质量之和,即64克。
18. 已知某金属M的氯化物MCl2的分子量为128.5 g/mol,氯的原子量为35.5 g/mol,求金属M的原子量。
高考化学试题及解析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一定加快C. 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一定加快答案:C解析: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一定加快反应速率,也可能减慢反应速率。
温度升高、反应物浓度增大和接触面积增大通常都会加快反应速率,但并非绝对。
2. 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当温度升高时,K值增大,该反应()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不是吸热反应就是放热反应D. 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平衡常数K与反应的热效应有关。
当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增大,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二、填空题3. 将1.0mol/L的HCl溶液与1.0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______。
答案:7解析:HCl与NaOH等体积等浓度混合,反应生成NaCl和水,溶液呈中性,pH值为7。
4. 根据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4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Si解析:第三周期的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4的元素是硅(Si),其原子序数为14。
三、计算题5. 某化学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A(g) + B(g) → 3C(g) + 4D(g),ΔH = -1200 kJ/mol。
若反应中消耗2mol A,求生成C的物质的量。
答案:3mol解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2mol A参与反应,生成3mol C。
因此,消耗2mol A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3mol。
四、实验题6. 在实验室中,为了验证氯气和水的反应,可以采用以下实验步骤:(1)将氯气通入水中;(2)观察溶液颜色变化;(3)向溶液中加入______,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硝酸银溶液解析: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加入硝酸银溶液后,盐酸中的氯离子会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氯化银,从而验证氯气和水的反应。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石油答案:C解析:纯净物是指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蒸馏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纯净物,而空气、矿泉水和石油都是混合物。
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
A. 光能B. 热能C. 电能D. 机械能答案:B解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热能,因为反应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释放或吸收。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酒精B. 蔗糖C. 硫酸D. 醋酸答案:C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硫酸是一种强酸,属于电解质。
4. 元素周期表中,第Ⅲ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是()。
A. 1B. 2C. 3D. 4答案:C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第Ⅲ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因此价电子数为3。
5.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2H2O → 2H2 + O2B.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C. 2H2 + O2 → 2H2OD. 2H2O2 → 2H2O + O2答案:C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选项C中,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氢元素的氧化态从0变为+1,氧元素的氧化态从0变为-2,因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6.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下列操作中,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增加生成物浓度D. 减少反应物浓度答案:A解析: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会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增加反应物浓度会使得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NaClB. H2OC. NaOHD. MgO答案:B解析:共价化合物是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
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因此属于共价化合物。
高中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蒸馏水B. 矿泉水C. 空气D. 盐水答案:A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A. 光能B. 热能C. 电能D. 机械能答案:B3.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碳B. 氧C. 钠D. 硫答案:C4.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A. 置换反应B. 复分解反应C. 氧化还原反应D. 酸碱中和反应答案:D5.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CaOC. HClD. NaOH答案:C6.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B. 化学平衡是静态平衡C. 化学平衡是不可逆的D. 化学平衡是可逆的答案:A7.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
下列金属中,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A. 铜B. 铁C. 银D. 镁答案:B8. 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是:A. 质子数B. 中子数C. 电子数D. 电子排布答案:D9.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反应中,氧化剂是:A. 氧气B. 氢气C. 碳D. 氯气答案:A10. 实验室中,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 将浓硫酸倒入水中B. 将水倒入浓硫酸中C. 将浓硫酸和水同时倒入容器中D. 将浓硫酸和水混合后加热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答案:1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______的总质量不变。
答案:元素3.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______。
答案:氢氧化钠4.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当酸和碱的摩尔比为1:1时,反应生成的是______。
答案:中性盐5.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当温度升高时,吸热反应的平衡会向______方向移动。
高考化学试题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B.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族C. 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D. 元素周期表中,第Ⅴ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答案:C2.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ClC. CaOD. MgO答案:B3. 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摩尔氧气的体积为22.4LB. 1摩尔氮气的体积为22.4LC. 1摩尔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4LD. 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2H2O2C. 2H2 + O2 → H2O2D. 2H2 + O2 → 2H2O + O2答案:A5.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酒精B. 蔗糖C. 硫酸D. 石墨答案:C6.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二氧化碳C.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氧气D.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答案:A7.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下列反应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2Mg + O2 → 2MgOC. 2H2O → 2H2 + O2D. 2H2S + 3O2 → 2SO2 + 2H2O答案:C8.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A. 铁B. 氢气C. 氮气D. 钠答案:C9. 根据物质的量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12克B.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1克C.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克数D.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其相对原子质量的克数答案:C10.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C.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D. 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整个原子的质量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