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灾害事故自救互救共34页
- 格式:ppt
- 大小:4.02 MB
- 文档页数:34
灾害事故的自救、互救及避灾方法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透水和冒顶事故时,现场人员要迅速戴好自救器,正确分析和判断灾情,根据对事故的观察和判断,有秩序地撤出灾区,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调度室迅速通知有关人员,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启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根据灾害性质、发生地点、波及范围、人员分布、救灾的人力和物力,制定抢救方案,进行救灾。
一、井下发生火灾1、位于火源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风撤出。
位于火源回风侧人员,如果距火源较近且火势不大时,应迅速冲过火源撤到进风侧,然后迎风撤退;如果无法冲过火区,则沿回风撤退一段距离,尽快找到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按避灾路线撤出。
2、在撤退时,所有处于烟火威胁区域的人员,要立即佩戴自救器,迅速向新鲜风流中撤退。
3、如果退路被堵或其他原因实在无法撤出,应利用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构筑临时避难硐室,尽量隔断风流,防止烟气侵入,然后静卧待救;4、撤离时,如果巷道已经充满烟雾,绝不可惊慌,不能乱跑,要迅速辩认出发生火灾的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沿着地俯身摸着铁道或铁管有秩序地外撤。
5、要设法同地面取得联系,以便救护队前来救援。
二、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1、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时,要立即佩戴好自救器,迅速撤离灾区;巷道受到严重破坏,无法撤离,佩戴自救器后,尽快撤离到新鲜风流中去;如果巷道无法疏通,遇险人员要稳定情绪,坐到支护良好巷道下一侧,或进入硐室,并佩戴好自救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如利用风筒设置风障阻隔毒烟、火焰等),建立临时避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
2、爆炸的瞬间,爆炸周围的空气有颤动现象和咝咝的空气流动声,一旦发现这种情况,要立即背向空气运动的方向倒地俯卧,面部贴地,用毛巾或手捂住口、鼻,暂停呼吸,防止高温气流吸入体内。
俯卧时用矿工帽护住颈项,用衣物护住身体各个部位避免烧伤和烫伤。
爆炸过后迅速佩戴好自救器,认清方向沿避灾路线尽快撤到新鲜风流中。
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矿井发生灾害时,作为矿工应当掌握自救与互救的技巧和方法,以最大程度地确保自己和同伴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关于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的一些措施和注意事项:一、自救措施:1. 保持冷静:遇到矿井灾害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不能恐慌,否则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动。
2. 快速撤离:在发生矿井灾害后,尽快逃离灾区,争取寻找到一个安全的位置。
3. 判断通风情况:在矿井遇到火灾或爆炸等灾害时,应该迅速判断通风情况,选择与灾害源相对立的方向逃生,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4. 使用自救器具:在逃生过程中,可以使用自救器具,如呼吸面罩等,保护呼吸道免受有毒气体的侵害。
5. 尽量保持补给:如果遇到了长时间被困的情况,应该尽量保持自己的体力和精神状态,储备足够的水和食物来维持生命。
二、互救措施:1. 相互帮助:在遇到矿井灾害时,应该积极相互帮助,互相照顾,特别是对于伤员和弱势人群,应该更加关注和帮助。
2. 组织自救小组:可以按照自愿原则,组织自救小组,共同寻找安全的地方,进行相互救助和合作。
3. 合理利用资源:在被困地点的人员应该合理利用自身资源,如合理分配水、食物等,共同维持生存。
4. 协作逃生:当撤离矿井时,应该保持团结和协作,共同制定逃生计划,并互相激励和支持,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平安逃生。
在灾害发生前,应该经常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自己的应急能力和自救意识。
同时,矿井管理部门也应该提供必要的自救器具和应急设备,以提供有效的保护和救援措施。
总之,在矿井发生灾害时,自救与互救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正确的应急判断和行动,与同伴的互相救助,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风险,并增加生存的机会。
因此,矿工应当在平时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以确保自己和同伴在矿井发生灾害时能够及时自救并互救。
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范本矿井发生灾害时,工人们面临生命危险,自救与互救对于他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每一秒都是宝贵的,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自救与互救成为了关键。
在矿井发生灾害时,首先应该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接下来,迅速寻找避难所,并将自己和他人移动至安全地点。
如果有可能,尽量向上移动,寻找通风口或出口,避免被困在灾害区域内。
如果无法迅速逃离,应尽量找到保护自己的措施。
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减少吸入有害气体的数量。
如果有雨衣或塑料袋,可以用来包裹身体,以防止灰尘和毒气对皮肤的侵害。
同时,要善用手机等通信工具,及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或呼叫救援队伍,提供自己所在位置和状况的信息,帮助救援队伍更好地找到被困人员。
除了自救,互救也是矿井灾害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矿井中,工人们往往以小组或团队形式作业,相互之间应保持联系并互相照顾。
当遇到灾害时,应密切合作,共同制定行动计划。
首先,要积极帮助受伤或虚弱的同伴。
鼓励他们保持勇气和信心,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医疗急救措施。
同时,确保组织好大家的分工合作,避免受伤或虚弱的人承担过重的工作负担。
其次,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
在矿井灾害中,诸如食物、饮用水、灯具等资源往往变得非常有限。
因此,工人们应该相互分享,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必要的生存条件。
如果有可能,可以通过旋转使用资源的方式,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
此外,互相鼓励和安抚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紧张的情况下,人们容易陷入极度恐慌和绝望中。
因此,同伴之间应相互鼓励,传递积极的信息和情绪,使团队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有效的互动活动,以避免焦虑和无聊。
例如,可以利用周围的洞壁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家人的联系方式,以便救援人员找到你。
也可以组织一些小游戏或讲故事,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士气。
总之,矿井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是一项复杂而紧急的任务。
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合作默契,采取恰当的行动,将有助于提高生存的几率。
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矿井发生灾害时,矿工们面临着生命安全的巨大威胁。
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矿工们需要迅速展开自救与互救行动,以保护自己和同事的生命安全。
一、自救行动1.保持冷静:面对突发状况,矿工们首先要保持冷静。
冷静的头脑能够帮助矿工们更好地分析形势,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2.迅速寻找避难场所:当发生矿山灾害时,矿工们首先要迅速找到避难场所,尽量保护自己免受进一步的威胁。
一般来说,矿工们可以选择最近的地方躲避,比如矿井的凹陷处、支撑结构较好的地方等。
3.佩戴呼吸器:如果发生煤矿事故或其他有毒气体泄漏,矿工们需要紧急佩戴呼吸器,以免吸入有毒气体而危及生命。
4.注意安全通道:在矿井中,有一些既定的安全通道。
矿工们可以借助这些通道,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
在疏散过程中,矿工们要保持队伍整齐,避免踩踏等安全事故。
5.根据求救设备进行求救:矿井内通常设有求救设备,矿工们可以利用这些设备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同时,矿工们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比如手机等,向亲友或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息。
二、互救行动1.寻找失踪的同事:在矿井事故中,有可能会发生矿工失踪的情况。
在自己求救之后,矿工们可以组织力量寻找失踪的同事。
这样可以提高寻找行动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增加失踪同事的生存机会。
2.互相搀扶:在撤离过程中,有可能会有矿工因各种原因而行动不便。
这个时候,其他矿工可以互相搀扶,帮助他们迅速离开危险区域,增加大家的生存机会。
3.组织协作行动:矿井事故发生后,矿工们应该组织协作行动,相互支持,共同度过难关。
可以建立一个指挥中心,协调各方救援力量和资源,统一行动。
4.互相守望:在矿井自救与互救过程中,矿工们应该互相守望,提醒对方注意安全,防范意外的发生。
5.共同评估风险:矿工们在自救与互救过程中要共同评估风险,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救援策略,并选择最安全的行动方式。
总之,在矿井发生灾害时,矿工们需要迅速展开自救与互救行动,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和同事的生命安全。
灾害事故的自救、互救及避灾方法井下灾害事故发生后,一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在事故发生后在场人员一定要头脑清醒、沉着、冷静,要尽量了解判断事故发生地点、性质、灾害程度和可能波及的地点,要充分利用附近的电话或派出人员迅速将事故情况向领导或调度室汇报。
遇到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要迅速背向空气震动的方向、脸向下卧倒,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吸入大量有毒气体;与此同时要迅速戴好自救器,选择顶板坚固、有水或离水较近的地方躲避。
遇到火灾事故时,要首先判明灾情和自己的实际处境,能灭(火)则灭,不能灭(火)则迅速撤离或躲避、开展自救或等待救援。
遇到水灾事故时,要尽量避开突水水头,难以避开时,要紧抓身边的牢固物体并深吸一口气,待水头过去后开展自救和互救。
遇到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要迅速戴好隔离式自救器或进入压风自救装置或进入避难硐室。
(一)发生事故时在场人员的行动原则1、及时报告灾情: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处的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地向事故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
在汇报灾情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象判定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
2、积极抢救: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实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荒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的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顶板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3、安全撤离: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矿井作为重要的矿产资源开采场所,通常由大量人员在其中作业。
但由于矿井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容易发生事故。
在事故发生时,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变得尤为重要。
矿井事故类型矿井事故种类较多,常见的包括煤矿瓦斯爆炸、矿井火灾、矿山垮塌、矿井突水等。
这里针对其中的煤矿瓦斯爆炸进行说明。
煤矿瓦斯爆炸是煤矿事故中最严重的一种,由于矿井中封闭空间较大、煤层垂直分布等原因,瓦斯积累的可能性较高,一旦瓦斯达到爆炸极限并遇到明火,爆炸的威力将不可估量。
矿井自救矿井自救指在事故发生后,每个被困者应当从自身开始,主动采取措施自救。
煤矿瓦斯爆炸发生后,大量的瓦斯会被燃烧成为高温燃气,矿井中的温度会急速上升,被困人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很容易窒息或烧伤。
以下是自救的基本方法:1.保持镇静。
在发生事故时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要充分理解自救的必要性和意义。
2.投靠安全地带。
将自己带到安全地带,避免更严重的伤害。
3.立即戴好呼吸器。
为预防瓦斯中毒,被困人员必须要戴好呼吸器,尽可能减少有毒气体的吸入。
不带呼吸器的人员极有可能因吸入过量有毒气体而造成中毒或失去意识。
4.寻找工具。
在安全地带的情况下,被困的人员还可以寻找工具,进行挖掘或矿井内部设备的拆卸,以从事故现场逃脱。
矿井互救矿井互救指在事故情况下,为了共同获得生存机会,被困人员之间必须要互相帮助。
以下是互救的基本方法:1.明确各自能力。
在互救过程中,被困人员需要明确各自能够做到的事情,以便分配各种自救任务。
2.疏散受伤人员。
在自身安全得到保障后,互相帮助逃脱的人员应当首先帮助受伤的人员进行疏散,避免造成人员伤亡的进一步扩大。
3.互相协助制定自救计划。
在确定了能力分配之后,被困人员还应当协商制定自救计划,并在计划中安排好每个人员的各项任务。
4.保持沟通。
在自救的过程中,被困人员之前始终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自身状况以及营救进展情况,及时协商制定下一步计划。
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矿井发生灾害时,灾区人员正确开展救灾、避灾,能动的开展自救、互救,能有效地保证灾区人员的自身安全和控制灾情的扩大,减少经济损失。
一、灾情汇报矿井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要尽可能地了解和判断灾害发生的原因、性质、程度等,迅速用最近的电话或其他可能的方式向煤业公司调度室汇报。
二、现场救灾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人员,在上岗干部、班组长带领下(或有经验的老工人),迅速组织起来,沉着冷静,统一指挥,采取行之有效措施进行现场救灾。
将灾害事故消灭在最初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
三、安全撤离当现场不具备抢险救灾或虽经抢救无效时,应有组织地按照避灾路线撤离。
(每一个井下人员必须熟悉避灾路线)当无法撤离至地面时,应立即组织立即组织人员进入永久避难硐室等待救援。
四、瓦斯或煤尘爆炸后自救与互救当井下发生瓦斯或煤尘爆炸后,要采取措施自救,主要方法是: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紧贴在地面,以降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的强力冲击,并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
迅速佩戴好自救器,沿着避灾路线,快速撤退到新鲜风流中。
(1)掘进工作面瓦斯或煤尘爆炸后自救与互救:如发生小型爆炸,伤害较轻,巷道和支架未遭到破坏,所有人员(包括轻重伤人员)应迅速带好自救器,撤退到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点。
如大型爆炸,巷道遭到破坏,佩戴好自救器,撤到安全地点,能疏通巷道想法疏通,无法疏通,应在压风自救和供水施救点等待救援。
(2)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或煤尘爆炸后自救与互救:如通风系统未遭到破坏,应立即撤出灾区。
如通风系统遭到破坏,应佩戴还自救器,互相帮助,进风侧人员要逆风撤出,回风侧人员要经最短路线,撤到新鲜风流的安全地点。
如巷道堵死,撤不出来,应在压风自救和供水施救点等待救援。
露天煤矿灾害事故的自救、互救及避灾方法露天煤矿是一种开采煤矿的方式,它的开采方式主要是依靠露天作业,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较薄的煤层、煤层倾角较小的场合,是煤矿开采的一种常见方式。
露天煤矿的开采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将给生产和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煤矿工人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救、互救及避灾方法,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一、自救方法1. 保持镇静:在煤矿事故中,冷静的头脑是最重要的。
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避免因惊恐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2. 佩戴救生装备:煤矿工人在进入煤矿作业时,应佩戴好安全帽、防毒面具、救生绳等救生装备,以防万一。
3. 寻找避难点:在灾难发生时,要尽快寻找避难点,避免暴露在危险的地方。
可以选择平缓的地方,大型机械设备等强固的结构作为避难点。
4. 保护呼吸器官:如遇到瓦斯爆炸或煤尘爆炸,应第一时间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二、互救方法1. 互相搀扶:在灾害事故中,煤矿工人可以相互搀扶,共同前行,避免出现因个人脚步不稳而造成的意外伤害。
2. 加强沟通:在灾害发生时,要加强沟通,及时向他人呼救,确保团队成员的安全。
3. 分工合作:灾害发生时,如果需要紧急救援,煤矿工人要根据各自的特长和条件,进行相互配合,分工合作,以争取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
三、避灾方法1. 定期检查设备:进行煤矿作业前,要对设备和环境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 遵守操作规程:煤矿工人在进行作业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随意跳过流程,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3. 加强安全知识培训:煤矿工人要定期接受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增强遇险时的应急反应能力。
露天煤矿灾害事故时常发生,矿工在采矿作业中,随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危机。
在露天煤矿灾害事故中,矿工要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充分掌握自救、互救和避灾方法,以便在危险来临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2024年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矿井发生灾害时,灾区人员正确开展救灾、避灾,能动的开展自救、互救,能有效地保证灾区人员的自身安全和控制灾情的扩大,减少经济损失。
一、灾情汇报矿井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要尽可能地了解和判断灾害发生的原因、性质、程度等,迅速用最近的电话或其他可能的方式向煤业公司调度室汇报。
二、现场救灾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人员,在上岗干部、班组长带领下(或有经验的老工人),迅速组织起来,沉着冷静,统一指挥,采取行之有效措施进行现场救灾。
将灾害事故消灭在最初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
三、安全撤离当现场不具备抢险救灾或虽经抢救无效时,应有组织地按照避灾路线撤离。
(每一个井下人员必须熟悉避灾路线)当无法撤离至地面时,应立即组织立即组织人员进入永久避难硐室等待救援。
四、瓦斯或煤尘爆炸后自救与互救当井下发生瓦斯或煤尘爆炸后,要采取措施自救,主要方法是: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紧贴在地面,以降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的强力冲击,并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
迅速佩戴好自救器,沿着避灾路线,快速撤退到新鲜风流中。
(1)掘进工作面瓦斯或煤尘爆炸后自救与互救:如发生小型爆炸,伤害较轻,巷道和支架未遭到破坏,所有人员(包括轻重伤人员)应迅速带好自救器,撤退到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点。
如大型爆炸,巷道遭到破坏,佩戴好自救器,撤到安全地点,能疏通巷道想法疏通,无法疏通,应在压风自救和供水施救点等待救援。
(2)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或煤尘爆炸后自救与互救:如通风系统未遭到破坏,应立即撤出灾区。
如通风系统遭到破坏,应佩戴还自救器,互相帮助,进风侧人员要逆风撤出,回风侧人员要经最短路线,撤到新鲜风流的安全地点。
如巷道堵死,撤不出来,应在压风自救和供水施救点等待救援。
五、透水后自救与互救(1)透水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的地点,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危害程度等,在上岗干部、班组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按避灾路线,迅速撤退到透水点以上水平,而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模版引言:矿井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常常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危险和灾害。
一旦矿井发生灾害,矿工们需要紧急采取措施自救,并通过互相合作互救,共同度过危机。
本文将介绍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模版,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矿井发生灾害的自救措施(____字)1. 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和评估形势矿工在发生灾害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迅速判断灾情的严重程度和威胁范围。
可以观察周围是否有明显的烟尘、毒气、火灾或坍塌等情况,评估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否安全。
2. 寻找避难场所如果评估判断存在危险,矿工应当迅速寻找避难场所。
在矿井中,可能存在一些设施或空间可以作为避难所,例如逃生通道、保护室等。
矿工要尽快靠近这些地方,以增加自身的安全防护。
3. 极力寻找安全出口如果矿井的避难场所不够安全,矿工需要尽快寻找安全出口,尽量避免被困在灾害的中心区域。
在寻找安全出口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矿井平面图、标志牌和紧急疏散指示牌进行指引。
4.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和救生器材在自救过程中,矿工应当尽可能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和救生器材,例如呼吸器、安全带、救生绳等。
这些器材可以提供矿工在危险环境中的保护和救援能力。
5. 合理利用矿灯和通信设备矿工应当合理利用手中的矿灯和通信设备,与其他人员保持联系,报告自身的位置和情况,并尽量获取相关的救援信息。
同时,矿灯也可以在黑暗环境中提供照明,增加自身的安全感。
6. 保持体力和精神状态在自救的过程中,矿工要注意合理安排自己的体力和精神状态。
尽量以适度的强度行动,避免过度消耗体力和精神。
如果有必要,可以合理利用周围的资源,例如食物、水源等。
7. 识别周围矿友和组织互救在灾害发生后,矿工需要与周围的矿友保持联系,并互相组织互救。
可以通过传声器、通信设备以及各种手势和信号等方式进行沟通。
在互救过程中,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帮助其他人员脱离危险。
二、矿井发生灾害的互救措施(____字)1. 分工合作,集思广益在灾害发生后,矿工应当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集思广益,制定出灵活、可行的互救方案。
矿井灾害自救和互救引言矿井灾害是指在矿井中发生的各种意外事故,包括瓦斯爆炸、矿井塌陷、火灾等。
矿井工作环境恶劣、危险系数高,一旦发生灾害,往往很难迅速获得外界的救援。
因此,矿井工人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救和互救能力,以提高生存率和减少伤亡。
本文将介绍矿井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方法,帮助矿工们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互相帮助。
自救方法提前准备在进入矿井工作之前,矿工们应该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熟悉矿井的布局和逃生出口位置。
此外,矿工们还应该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尘口罩等,以保护自己免受外界伤害。
保持冷静在发生矿井灾害时,保持冷静非常重要。
矿工们应尽量压制恐惧和焦虑的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
只有在冷静的状态下,才能有效地思考和采取正确的行动。
寻找安全位置在矿井灾害发生时,矿工们应尽快寻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躲避。
这个位置应该远离可能的危险区域,如火源、瓦斯泄漏等。
如果有逃生出口附近的安全室或避难所,矿工们应尽快进入并封闭门窗,以避免烟雾和有害气体进入。
使用呼吸器如果矿井中有烟雾或有害气体泄漏,矿工们应及时佩戴呼吸器。
呼吸器能够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帮助矿工们维持正常呼吸。
在佩戴呼吸器时,矿工们应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操作,以确保呼吸器能够有效地起作用。
保持通讯联系在矿井灾害发生时,矿工们应尽量保持与外界的通讯联系。
他们可以使用无线对讲机或手机等通讯工具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报告自身的位置和情况。
保持通讯联系可以帮助矿工们及时获得外界的援助和指导。
互救方法分工合作在矿井灾害中,矿工们应该分工合作,合理利用各自的力量和技能。
他们可以分成小组,分别负责救援、疏散、医疗等任务。
每个小组需要制定清晰的行动计划,并密切合作,共同努力。
救援伤员在矿井灾害中,很可能有矿工受伤,需要紧急救治。
其他矿工应该尽快对受伤的同事进行急救,如止血、包扎等。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伤员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
疏散其他矿工在矿井灾害中,矿工们应尽快疏散至相对安全的地方。
矿井自救、互救知识1、井下发生火灾时的自救、互救:在井下不论任何人发现烟气或明火等火灾灾情,应立即向现场领导人汇报,并迅速通知附近工作的人员.现场人员要立即组织起来,在尽可能判明事故性质、地点及灾害程度、蔓延方向等情况的同时,迅速向矿调度室报告,请求救护队的援救,并立即投入抢救.抢救时,应及时切断灾区的电源,并迅速通知或协助撤出受火灾影响区域内的人员.如果现场人员无力抢救,同时人身安全有受到威胁的可能,或是其他地区也发生火灾,当接到撤退命令时,就要立即安全撤退.2、发生冒顶事故时的自救、互救:当冒落的煤、矸埋压住人时,不可惊慌,要在有经验的干部或老工人指挥下,严密监视冒落的顶板及两帮情况,先由外向里进行临时支护,打通安全退路,防止顶板继续冒落伤人,再组织人力迅速抢救被埋在煤、矸下面的遇险者.抢救时要仔细分析遇险者的位置和被压情况,尽量不要破坏冒落矸石的堆积状态,小心谨慎地把遇险者身上的煤、矸搬开,救出伤员.救出伤员后及时进行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救护措施,发生休克时要及时予以抢救,并迅速送往医院急救.若垮面、冒顶将人员堵在独头巷道内,被堵人员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混乱.要找安全地点坐下,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自救.若冒顶面积较大,处理时间较长,被堵人员要静卧休息,减少氧气消耗.有压风管路时,可打开阀门,放气供人呼吸.要注意节约使用矿灯、食物和水.若冒落的煤和矸石量不太大,有可能扒通出口时,应由老工人监视顶板,其他人员采取轮流攉扒的方法进行自救,并间断性敲打金属物,发出求救信号.3、井下透水时的自救、互救:发现透水预兆,要立即向调度汇报,若是情况紧急,透水即将发生,必须立即发出警报,迅速采取果断措施,防止透水发生,并及时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的人员.水害发生后,自救时应注意:撤退时要服从命令,不可慌乱,要注意往高处走,并沿预定的避灾路线出井.位于透水点下方的工作人员,撤离时遇到水势很猛和很高的水头时,要尽力屏住呼吸,用手拽住管路等物,防止只呛水和溺水,奋勇用力闯过水头,借助管路、巷道壁及其它物体,迅速撤往安全地点.当外出道路已被水阻隔,无法撤出时,应选择地势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地点,或上山独头巷道暂时躲避.被堵在上山独头巷道内的人员,要有长时间被堵的思想准备,要节约使用矿灯和食品,有规律地敲打金属器具,发出求救信号.同时,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共同克服困难;要忍饥静卧,降低消耗,饮水延命,等待援救脱险,坚信上级会全力营救,是能够安全脱险的.若透水来自老空、老窑积水,因同时会有大量有毒气体涌出,撤离时要迅速戴好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掩住品鼻,以防止中毒或窒息.4、在有烟雾的巷道时撤退时,应当注意:在有烟雾的巷道里,停留避难或是建立避灾场所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应当采取果断措施迅速脱离现场,撤到有新鲜风流的巷道.在在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必须及时佩戴好自救器,若自救器失效,应捂湿毛巾.位于火源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如果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距火源较近,附近有脱险的通道,而且又有脱险的把握时,可以逆烟撤退,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如果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距火源较远,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可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新鲜风流中去.如果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道时,应靠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口的一侧撤退,并随时注意这些出口的位置.在烟雾大、视线不清楚的情况下,要摸着巷道壁前进,以免错过联通出口.在烟雾不严重的情况下,应尽量躬身弯腰,低头快速前进,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湿度高,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道壁,摸着铁道或管道等快速爬行撤退.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时,还应注意利用巷道积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或是利用随身衣物遮挡头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退时,应寻找有压风管路的地点,用压风呼吸.无论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火灾烟气的危害时,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或构筑临时避难所,等待救援.无论在多么危险紧急的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要狂奔乱跑.那样很容易疲劳,降低抵抗能力、分析能力、行动能力,过度的紧张和恐惧还会造成精神及行动失常.《安全规程》规定:“干部、工人都必须学习和掌握井下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的基本知识.”自救就是当井下发生灾变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的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行为.互救就是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没有受伤的人员妥善地救护灾区负伤人员的行为.自救时应遵守“灭、护、撤、躲”四原则:(1)灭.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2)护.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可使用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3)撤.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要以最快速度,选择最近的路线撤离灾区.(4)躲.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援救,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硐室.矿工互救时,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1)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2)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3)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干粉灭火器:扯掉铅封拉开保险销、一手拿喷嘴,一手按压把对准火源进行灭火2、泡沫灭火器:将灭火器拿起左右摇晃几下,再倒置,喷嘴对准火源即可.创伤急救的基本知识.”分为:止血固定心脏复苏止血;指压止血法加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固定;绷带与夹板心脏复苏;人工呼吸心脏按压.。
煤矿井下事故职工自救互救方法一、自救互救基本原则(1)迅速撤离灾区: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灾区不具备事故抢险的条件,或者在抢救事故时可能危及营救人员自身安全时,应迅速撤离现场,躲避到安全地点或撤到井上。
(2)及时报告灾情:在灾害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作业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在积极、安全地消除或控制事故的同时,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灾情,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区域人员发出警报。
(3)积极消除灾害:利用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抢救人员时要做到“三先三后”(即“先抢救生还者,后抢救已死亡者;先抢救伤势较重者,后抢救伤势较轻者;对于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出血和骨折的伤工,先复舒、止血和固定,然后搬运”)。
(4)妥善安全避灾:当灾害事故发生后,避灾路线因冒顶、积水、火灾或有害气体等原因造成阻塞,现场作业人员无法撤退时,或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达到安全地点时,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和灾区较安全地点,或者就近快速构造临时避难硐室,进行自救互救,妥善安全避灾,努力维持和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等待营救。
二、矿井冒顶事故的救护及处理1.一般原则(1)矿井发生冒顶事故后,矿山救护队的主要任务是抢救遇险人员和恢复通风。
(2)在处理冒顶事故之前,矿山救护队应向事故附近地区工作的干部和工人了解事故发生原因、冒顶地区顶板特性、事故前人员分布位置、瓦斯浓度等,并实地查看周围支架和顶板情况,必要时加固附近支架,保证退路安全畅通。
(3)抢救人员时,可用呼喊、敲击的方法听取回击声,或用声响接收式和无线电波接收式寻人仪等装置,判断遇险人员的位置,与遇险人员保持联系,鼓励他们配合抢救工作。
对于被堵人员,应在支护好顶板的情况下,用掘小巷、绕道通过冒落区或使用矿山救护轻便支架穿越冒落区接近他们。
(4)处理冒顶事故的过程中,矿山救护队始终要有专人检查瓦斯和观察顶板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撤出人员。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自救与互救
1.现场人员发现明显征兆后的防灾措施
在煤与瓦斯突出前,有无声和有声的两种预兆。
关于预兆的具体内容,在此不再在赘述。
在突出危险区域发现突出警告标志后,现场人员采取的避灾措施是:
(1)采面人员发现预兆时,要迅速向进风侧撤离,并通知其他人员同时撤离。
迅速打开隔离的自救器,并在疏散过程中佩戴好,再继续外撤。
在掘进工作面发现突出预兆时,也必须向外迅速撤离。
撤至防突反向风门外后,要把防突风门关好,再继续外撤。
(2)如果自救者失败或无法到达安全地点,在撤出途中应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硐室中躲避,或在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中避灾,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救援。
(3)要注意延期突出。
有些矿井,出现了突出的某些预兆,但并不立即突出,爆发发生在一段时间之后。
因此,遇到这种情况,现场人员不能犹豫不决,必须立即撤出,并佩戴好自救器。
2.突出事故后矿工的自救措施
(1)在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或工作面工作的矿工,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自救器。
一旦发生突出事故,应立即佩戴好,以便保护自己,迅速撤离危险区。
(2)遇险矿工在撤退途中,若退路被突出煤矸所堵,不能到达避难硐室躲避时,可寻找有压风管或铁风筒的巷道、硐室暂避,并与外界取得联系。
这时,打开压缩空气管道的供气阀或拆下接头,形成正压通风,以稀释高浓度瓦斯,供遇险人员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