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练习(七)构造结字
- 格式:ppt
- 大小:2.63 MB
- 文档页数:48
纯干货图解书法结字规律!(拿走不谢)书法是建立在汉字基础之上的独特的东方艺术品种,通过汉字单色的线条、色块的有机组合,凭借飞灵的笔法,严谨的结体和通篇贯通的气韵,撞击着欣赏者的视觉,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行书在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中既兼顾了快捷灵动的笔法,又保持了汉字结体的严谨,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
在欣赏历史上各位书法大家行书的名帖名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字在不同的作品里,或是在同一个作品里的不同地方出现,结体、大小、粗细、直至意趣都有很大的变化,以适应谋篇布局的需要甚至是作者当时情感的表达和发泄。
应该说,有些作品的确是精心准备后的创作,但是绝大部分作品却是书札或酒后即席创作,每当欣赏这些名家名作的时候,我总是在想,书法家心里应该有一个简单的结体法则来遵循。
无法则则无法形成艺术作品,而法则过于复杂必定会影响行笔之流畅。
所以我认为必定存在一个简单的结体法则供绝大多数书法家所遵循。
一、传统书法理论中的结体法则1、传统法则及习字手段启功先生早年发现的黄金分割结体法,把一个正方形的四个方向按黄金分割率(5:8)找到了一个方块里的四个黄金分割点,当一个字的主要笔画都经过这四个点时,这个字写出来就中宫收紧,外势伸展,故而字形妍美漂亮(详细请看启功先生的专题论述)。
但是这个法则仅仅描述了主要笔画要经过某一点,但是这个笔画从哪里起笔,又在哪里止笔,却无法判定,尤其在指导行书结体上感觉难以应用。
2、传统法则所解决不了的问题(1)解决不了行书的变形问题。
相对来讲,同一个书法家对于一个具体的字,在楷书中的变化是细微的,甚至在不同的作品、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其变化也不是很大。
但是在行书里,即使在同一篇作品中,同字异形往往是书家所刻意追求的,其变化是很大的。
(2)解决不了笔画的起止点。
行书比楷书更注重章法的谋篇布局,上下字的连带关系直接影响着整篇作品的气势,一个字在一个作品中同时出现几次,上下启承的字不一样,所在的位置不一样,字形变化很大,用传统的楷书结体法则和启功先生的黄金分割法都无法解决行书里各字笔画的起止点问题。
书法结字详解,三大原则、五种方法细说结体,掌握这几点就够用了你好,欢迎来到“维知书法”,我们前几天详细聊了“笔法”,今天再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结字”。
结字,也称结体、间架,是字体的结构形式,即每一个字中的点画布置。
结体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字的美观程度,因此赵子昂说:结字亦须用工。
”结构是用笔产生的,即笔势。
前几篇我们讲了用笔方法,我们知道。
运笔成画和结体成字是用笔的主要面。
因此,不同形态的点画如何联结、搭配和组合与用笔有着密切的关系。
包世臣明确指出:“结字本于用笔”,东汉蔡邕在《九势》里详细说明了结体与笔势的关系,他说:“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正是点画之间那种“递相映带”的笔势才使结体具有书家鲜明的个性特征,如果死板地去结字,不注意笔势,甚至“势背”,即使再精心设计,写出的字也会神情呆滞,气备不畅,全无神气。
因此我们可以说:不同的用笔。
会产生不同形态的点画(如肥瘦、方圆、藏露、曲直、刚柔等),因而会形成和产生不同风格和形体的字形结构。
如方正刻励,点画险劲的欧体,与雍容丰腴,端庄遒劲的颜体便是明证。
我们由此可知,笔势是指落笔写字时,点画之间存在的力学关系。
由于书家在写每一点画的轻重快慢习惯上的不同,会造成笔画长短不同,笔画偏旁相互间的距离远近不同,字形的疏密不同,从而在结构外形上造成复杂变化,产生出不同形体姿态的结体来。
所以,我们前几篇文章讲了用笔之后,必须认真聊一聊结构问题。
清冯班在《钝吟书要》里说:“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
”又说:“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匀美。
”说明了要把字写得好,用笔和结构是关键。
关于结构问题,历代书家一直很重视,如欧阳询的《结体三十六法》,明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黄自元的《楷书结构九十二法》,对书法结构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对于初学结字,可以掌握一些字形结构规律。
今天就不说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法则。
结字方法及组合规律
首先,汉字的结字方法主要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转
注五种基本形式。
象形是通过图画来表示事物的形状或特征,例如“日”字就是太阳的形象;指事是通过抽象符号来表示事物,例如“上”字表示向上的方向;会意是将两个或多个字合并,表示一个
新的意义,例如“休”字是由“人”和“木”组合而成,表示在树
下休息;形声是由形旁和声旁组合而成,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
发音,例如“家”字的“宀”部表示房屋的意义,而“豕”部表示
发音;转注是通过改变原有字的字形来表示新的意义,例如“鱼”
字原本是“魚”,后来简化为“鱼”。
其次,汉字的组合规律主要包括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外内结
构等。
左右结构是指一个汉字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部通常是意义
部分,右部通常是发音部分,例如“找”字的左边是“扌”部,表
示手的意义,右边是“走”部,表示发音;上下结构是指一个汉字
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通常是意义部分,下部通常是发音部分,
例如“院”字的上部是“宀”部,表示房屋的意义,下部是“完”部,表示发音;外内结构是指一个汉字由外部和内部组成,外部通
常是意义部分,内部通常是发音部分,例如“休”字的外部是“亻”部,表示人的意义,内部是“木”部,表示发音。
总的来说,汉字的结字方法和组合规律是非常丰富多样的,通过了解这些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汉字。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论书法的空间构成——结字要领结字是书法空间构成的关键之一,其基本架构主要包括七个方面。
1,平行与交叉汉字的构造,其基本的元素为线,线与线之间的平行、交叉形成字的结构。
一般地说,同类线在规范汉字中大多平行,如“鱼”字,横画与横画之间,竖画与竖画之间,撇与撇之间即呈平行关系,但点的形态却为例外,点一般呈外放内收型。
譬如说三点水“氵”,其笔势固然由上而下,形态则为一种幅射线,形成向内的趋势。
再如火字点,则为另一种形态,起点与后三点构成对立的势,而总的趋势也为内收外放,即相交点在字内。
异形线一般都有直接交叉的现象,如点横交叉(亢),横撇交叉(又),横捺交叉(戈),竖撇交叉(身),撇捺交叉(来)等等。
而线条交叉的现象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为直接交叉,如“十”字;第二种为交接,如“人”字;再有便是既未直接交叉,又未交接,但有一种交叉的势,如“八”字。
交叉是使线条趋向中心并构成字的基本结构的主要方法。
在篆字中,同类线的平行感最正,尤其小篆。
规范小篆的体式最为平匀,横画必平,竖画必直,线条的形态除此二者,便只有弧线与斜线了。
由于线条书写时保持匀速,起讫没有用笔的顿挫,故线形前后一致,增加了平行感。
隶与楷字仍具有较多的平行。
由于用笔顿挫感的加强,略逊小篆。
行草书由于线条的连带作用,同类线的平行感大多不存在。
2,线的倾斜幅度横平竖直,在小篆字中可谓不折不扣。
隶书时代的横虽已有波磔,但头、尾点基本在水平线上。
楷书的横线则已呈上倾幅势,这或许与楷书的用笔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楷书横画用笔多藏头护尾,收笔不出势,顿笔回收,由于顿笔产生一定的形态重量,如保持水平势,线便会下垂。
故一定的上倾幅势,正好弥补这一缺憾,在视觉上造成力的平衡。
而在隶向楷书的过渡时期,有些横画收笔的顿挫不明显,上倾幅势则相对要小得多。
隶横因为收笔出锋上扬,故而需要波磔,以求缓势,而且前后点在水平线上下。
若势一味上倾,便失去平衡。
故不论隶书还是楷书,其点画的倾斜幅势,总与其总体平衡相关联。
基本的结字规律中竖宜正不宜偏中底横伸长托上边且交叉取中字挺立义同画有异不一般川收张适当结体美戈斜中求正不伸张少画多注意留疏密重宽窄看邻在中间月悬垂用时区分早半点画呼应笔法高心独体字28法1、横长撇短:横画见长,撇画须短右有2、横短撇长:横画为短,撇画应长尤左3、横短竖长:横竖相交,主干为竖斗午4、横长竖短:横竖相交,主干为横十下5、横平不倾:字正多横,横要端平王正6、横斜不平:竖弯交叉,横画宜倾七也7、斜撇应长:主干为撇,斜撇忌短少乡8、竖撇忌短:与横相交,竖撇应长户家9、竖画要正:竖为主笔,竖直不倒中申10、横画忌短:横为主笔,提画要长五昔11、字正不偏:正字居中,不偏不倚主由12、字斜不倒:形斜的字,重心要稳夕戈13、右不宜捺:横长撇短,捺画要缩失贝14、左收右垂:左撇右竖,撇缩竖伸川升15、撇捺伸展:横短竖长,撇捺忌短木朱16、撇捺收缩:横长竖短,撇捺忌长杂朵杀17、形长忌瘦:字形偏长,横短竖长月耳18、形扁忌肥:字形偏扁,横画竖短六白尚19、左缩右放:左右有竖,左短右长目日20、上缩下伸:上下有横,上短下长立豆亚21、弯钩圆润:竖弯钩者,圆润劲秀毛见也22、竖多要匀:竖画并列,分疆相等而用面23、横多忌齐:横多字,注意参差24、撇忌平行:多撇排列,取交叉势友反及25、上开下合:三围居下,上宽下窄向南26、其脚相背:其字的脚,上合下开共兵其27、叉点居中:撇捺交叉,交点忌偏文义28、画少忌枯:笔画稀疏,用笔粗壮丁上卜合体字结构要诀一、左右结构1、左右相同小左边朋羽竹2、左右分停两人立放印朝3、左窄右宽左部缩腾惕披4、左少右多左上提吸峰唯5、右窄左宽右部伸部却鄙6、右少左多右下移歌勤知二、左中右结构1、左中右字取横势湖渤糊2、三部等同端中央微撇搬3、左中窄时右部宽鸿淞滩4、左窄中右可宽行傲做嘲5、中宽两边均须让衡街摊6、中窄三部不挤撞粥辩辨三、上下结构1、盖下者上面须大会合含2、中展者覆盖下边春卷奉3、上占者上部需宽宇宙雷4、下占者要阔下边表思晨5、上下均衡不呆板皇青忍6、重叠上下下边宽吕多炎四、上中下结构1、上部窄时中下宽莠曼萝2、下部宽时中上窄赢嬴蠃3、中部小时上下大哀章冀4、中部大时上下敛蕃幕暮5、上中下高矮相等竟意素6、三重四联不一般森器淼五、字框结构1、四面包围内丰满国固困2、下半围字靠下面函画凶3、左半围字要均匀区巨匡4、上半包字靠上面冈周同5、左半包围字靠下送迁边6、上半包字靠上面应店唐合体字结构28法1、左右上齐:上面要齐,左小右大师牡明2、左右下齐:左大右小,下面要齐叙朝细3、左右均匀:左右平分,各占其事政跟经4、同类并立:左右相同,右须宽大双朋5、连撇要稳:三撇的字,下对上须形彤6、相互呼应:左右相向,左顾右盼妙好舒7、背忌呆板:左右互背,脉络相通孔犯乳8、左收右伸:左竖右撇,竖缩撇收杉秒修9、左疏右密:左右结构,右占位多流情腾10、左密右疏:左右结构,左占位多引数别11、左右有竖:左右结构,左短右长朴作12、左竖右横:左右结构,左昂右缩和扫柏13、驻笔相应:三点水旁,首尾呼应江海河14、左高右低:左面折挑,左昂右低却即助15、天覆字头:上下结构,上盖尽下宙常雷16、地载字底:上下结构,下托住上益玺垒17、上宽下窄:上下结构,上展下缩沓努哲18、上窄下宽:上下结构,上缩下展表界昆19、上繁下简:上下结构,上占位多案照墨20、上收下放:上下结构,同类组合吕多炎21、上下均等:上下结构,天地平分至皇留22、上中让下:三部组合,下部复杂曼萝箬23、上下让中:三部组合,中部画多葱蕃裹24、上中下匀:三部组合,三分天下意累克25、中让左右:三部组合,两边复杂辩彻摊26、左右让中:三部组合,中间复杂激澎御27、左中右匀:三部组合,位置三分街绑柳28、品形位正:上部居中,下面同类品晶森原则:1、横平竖直2、疏密匀称3、比例适当4、偏旁容让5、变换错落6、点画呼应7、重心平稳最上面有长横称为天覆,最下部有长横称为地载。
练习书法的结字法,技法要诀2019-11-19 07:12·云逸书院第1法首点居正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第2法通变顾盼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
”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
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第3法点竖直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如直对,再思点笔位置。
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
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
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置,手后随之。
第4法中直对正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
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
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第5法中直偏右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
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
右军论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
”太宗也云:“为竖必努,贵战而雄。
”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第6法底竖斜位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
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
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势择其形态。
第7法横笔等距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
”第8法竖笔等距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
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
有因字势各异者,当有右倾左斜、阴阳粗细之别,或悬针,或垂露,迟速缓急,变化有致。
第9法上收下展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
上收者,阴柔华丽,涵蓄谦和,以避让而留地步;下展者,阳刚豪放,行笔雄奇,以开张而壮丰满。
书法结字基本方法(一)
书法结字基本方法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结字则是书法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结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本文将介绍书法结字的基本方法。
选择毛笔
要写好结字,首先需要选择一支好的毛笔。
毛笔的硬度、韧度、毛量
等都会影响到书写的效果。
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毛笔非常重要。
练习毛笔控制
然后,需要练习毛笔控制能力。
毛笔书写需要控制毛笔的摆动、转折、重心等,这需要大量的练习。
可以逐渐增加练习难度,包括笔画平稳、韵律优美等方面。
规划结字布局
在书写前,需要规划好整个结字的布局。
结字分为上下左右四个部分,需要考虑好每个部分的大小、重心、线条粗细等。
开始书写
接下来,可以开始书写。
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用眼观线:即在书写时需注重线条的对称、平衡等问题。
•筆画咬文:即在书写时需注意笔画的匀称、厚薄。
•巧运用汉字结构:即要了解汉字的构造,合理地巧妙地结合形状特点书写。
练字反复
最后,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
只有不断的反复练习,才能够熟练掌握
各种结字技巧。
以上即是书法结字基本方法的介绍。
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学习书法的读者们。
结语
书法结字是书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表现书法艺术的重要手段。
但要掌握书法结字的基本方法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耐心。
本文提供的方法只是基础,读者还需不断学习、实践,逐步掌握更多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练习书法的结字法,技法要诀2019-11-19 07:12·云逸书院第1法首点居正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第2法通变顾盼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
”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
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第3法点竖直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如直对,再思点笔位置。
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
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
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置,手后随之。
第4法中直对正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
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
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第5法中直偏右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
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
右军论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
”太宗也云:“为竖必努,贵战而雄。
”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第6法底竖斜位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
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
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势择其形态。
第7法横笔等距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
”第8法竖笔等距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
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
有因字势各异者,当有右倾左斜、阴阳粗细之别,或悬针,或垂露,迟速缓急,变化有致。
第9法上收下展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
上收者,阴柔华丽,涵蓄谦和,以避让而留地步;下展者,阳刚豪放,行笔雄奇,以开张而壮丰满。
硬笔书法结字规律说课稿硬笔书法结字规律说课稿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硬笔书法结字规律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结字规律。
首先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说内容的地位和作用现阶段,四年级主要以硬笔书法为主,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其中每一个级别都分为一、二两个级别(上、下册)。
初级主要内容:①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及运笔规律,单个独体字及基础汉字的书②正确的坐姿与执笔方法的掌握。
中级主要内容:①汉字常见左偏旁的认识与书写的掌握,左右结构字的理解与书写;②掌握较复杂汉字的.字形特点与书写规律。
高级主要内容:① 汉字常见右偏旁的认识与书写的掌握,左右结构字的理解与书写;②握较复杂汉字的字形特点与书写规律;二.说教学背景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书法凝聚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审美意识,是中华传统艺术的根。
近几年书法教学逐渐被受重视。
今年我校也是第一年把书法列入学生必修课程之内,所以书法教学也是在摸索中前进。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正确的坐姿与执笔方法。
这是基础目标。
(2)掌握偏旁容让的结字规律,并根据已经掌握的结字规律进行临写。
(3)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及兴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字的特点,学会分析字形结构。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书法作品,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执笔方法。
2、感受写好书法的三要素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结字规律,进行临写、试创。
2、班级课堂的实际掌控及学生学习效果的体现。
五.说教学法与学法:书法课的特点是有很强的动手操作性,老师讲解、引导,直接示范是最主要的教授方法。
学生的学习最主要以临摹和练习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