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B卷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4
《交通规划原理》第1-6章练习题第一章绪论1.交通规划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答: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三部分。
2.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有什么关系?答: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通常,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两地间和区域的机动性提高,人们愿意在交通设施附近或沿线购买房屋、建立公司或厂房,从而拉动土地利用的发展;相反,某种用途的土地利用又会要求和促进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交通量,同时研究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土地利用的作用。
3.试叙述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1930 年~195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由新的代替道路的规划缓和政策或消除交通拥挤。
采用的技术方法是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机动车保有量为基础的交通量成长预测,基于经验方法的交通量分配。
第二阶段(1950 年~196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主要解决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带来的交通阻塞,为汽车交通的道路交通规划。
其特点是以高通行能力道路为对象的长期性道路规划。
采用的技术特征方法是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道路交通为对象的三阶段预测法。
使用的社会经济技术参数为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汽车保有量。
第三阶段(1960 年~1970 年)。
该阶段的道路交通状况是美国汽车保有量激增,在市中心高峰时必须进行汽车通行限制,刘易斯·曼福特对当时的道路的交通状态进行了精辟总结,即“美国人都为汽车教信徒,美国是靠高速公路发展起来的”。
本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综合交通规划,合理分配交通投资(私人交通对公共交通),征收停车费,进行长期性交通规划。
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为四节段预测法,分析单位由车辆至人;交通方式划分阶段被导入到了交通需求预测之中;一般化费用开始使用和个人选择模型的提出也是其特征。
道路与交通系统规划试题选一、填空题1、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
2、一条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为500-1000 辆/小时,宽度为1 _。
3、《周礼》中把城市道路网分为经涂、纬涂、环涂和野涂四个部分。
4、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是: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和适当分离。
5、平面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较低,一般不适用于快速路和主干路的交叉口。
当进入交叉口的混行交通量超过2700 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或环形交叉口任何一个交织路段通过的交通量超过1400 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时,不宜采用平面环形交叉。
6、平面弯道设计时在限界内必须清除高于1.2 米的障碍物,包括灌木和乔木。
7、各类机动车分到行驶时,小客车每条车到宽度3.5 米;其他车型当设计车速小于40km/h时每条车到宽度3.5 米,当设计车速大于40km/h时每条车道宽度3.75 米。
8、机动车道的车道条数常采用偶数,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不宜过多,单向车道一般不超过 4 条。
9、一般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类型有:棋盘型、中心放射型、环线型、混合型和主辅线型五种。
10、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11、城市交通的四个基本因素:用地、人、车和路。
其中,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
12、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和_ 分隔带_ 四部分。
13、临近建筑交通组织和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把建筑内部的交通流线与外部城市道路的交通流线合理地组织成为有机整体。
14、横断面设计就是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性质、功能要求和规划交通量,合理确定道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宽度和高差。
15、按修筑路面的材料,路面可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和砂石路面。
16、《马丘比丘宪章》强调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
17、城市道路景观要素可分为主景要素和配景要素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18、在以放射式道路交通为主的城市中心外围建环行道路在于( A D )A缓解过境交通对市中心的压力B扩大市中心的交通容量C缩短对角交通的直线距离D方便各个方向之间的横向联系19、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的办法是( D )A城市工业尽量减少“三废“的排放量B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C就近布局工业区和生活区,减轻道路负担D建造高架道路,立交桥和地铁20、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A交通线路拥堵B交通工具发展滞后C交通设施比较陈旧D城市交通空间不够21、解决城市交通线路拥堵的根本措施是( A )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B 限制人行道发展C建设高架道路D让主干道通过市区22、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原则有(BD )A增加市中心区的路网密度B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C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一应俱全D节约用地,保护环境23、从( D )上,将城市综合交通分为地上交通、地下交通、路面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
北京交通大学考试试卷(A卷)课程名称:交通规划 20XX—20X X学年第1学期 闭卷考试 出题教师:交通规划课程组所在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有五道大题,全部答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本题满分20分,共有10道小题,每空1分)。
1、交通规划是指 。
2、按规划目标时期分类,交通规划分为 、 和。
3、出行按出行目的分为 、 、 和 等。
(至少写四种)4、 是以可达性和开发可能的土地面积为自变量的土地利用模型。
5、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很好的说明了交通的 作用。
6、路网结构是指 , , , 在长度上的比例,衡量道路网的结构合理性。
7、某小区有住宅楼和办公楼各一栋,住宅楼有125户住宅,办公楼面积1.5万平方米。
根据调查获得高峰时间内住宅楼的出行发生率为4人次/户,高峰时间内办公楼的出行吸引率为0.2人次/平方米,则该小区高峰时间内的出行发生量为 人次,出行吸引量为 人次。
8、进行分布交通量预测的增长系数法和重力模型法,对于有新开发区的情况, 方法更加适用。
9、 的IIA特性指的是两种方案的相对优劣仅取决于这两种方案的特性,而与其它方案的特性无关。
10、OD反推是指使用 反推规划区域内的 。
二、选择题(本题满分20分,共有10道小题,每题2分)。
1、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可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在下列要素中,不属于交通系统的供给要素的是:( )A、 停车场和枢纽B、 信号控制系统C、 道路网络系统D、 交通收费标准2、关于交通小区以及交通小区的划分,论述不正确的是( )。
A、以铁路、河流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的界限,易于对调查结果进行核对。
B、尽量配合行政区划的划分,以利用统计资料。
C、交通小区的质心指小区出行代表点,指该小区的几何中心。
D、划分交通小区的目的是确定出行起讫点的空间位置,并且是分析交通特性的基础单元。
3、关于劳瑞模型模型说法正确是( )。
A、 劳瑞模型的前提条件是研究开放城市区域,即对象区域与外界存在人员流动。
《交通规划》知识点总结一、交通规划的概念和意义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地区或国家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结构和布局进行系统设计、组织和管理的过程。
交通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其规划的内容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港口、城市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各种交通方式的建设、改造和管理。
交通规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为城市提供高效的交通系统,方便居民出行和货物流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2. 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安全性;3. 保护环境资源,减少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4. 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的发展,提高城市交通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二、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1. 综合性原则:交通规划需要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实现与城市其他用地功能的协调和衔接;2. 可持续性原则:交通规划需要考虑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3. 公平性原则:交通规划需要关注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提高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的服务水平;4. 灵活性原则:交通规划需要在保障城市交通基本安全和效率的前提下,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灵活调整交通规划;5. 创新性原则:交通规划需要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三、交通规划的内容和方法1. 交通需求分析:通过对城市居民的出行行为和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未来交通需求的变化趋势,为交通规划提供依据;2. 交通网络设计:设计城市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铁路、公交车、地铁、港口等各种交通设施的布局和连接关系;3. 交通设施规划:确定各种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和功能,并结合城市其他用地功能进行协调布局;4. 交通组织规划:规划城市的交通组织架构,包括交通管理、交通信号、停车设施等方面的规划;5. 交通环境保护规划:规划城市的交通环境保护措施,减少交通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交通的可持续性;6. 交通经济和财务规划:规划城市交通的投资和资金来源,保障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可持续性。
承诺:我将严格遵守考场纪律,知道考试违纪、作弊的严重性,还知道请他人代考或代他人考试者将被开除学籍和因作弊受到记过及以上处分将不授予学位及证书,愿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继续教育学院考试试卷试卷编号: 卷课程名称: 城市交通规划 考试类型:开卷(只限教材) 、本试卷共 页,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0.5分,共15分)1、城市交通系统是由 城市运输系统 、 城市道路系统 和 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组成的。
2、城市交通规划的过程分为 总体设计 、 交通调查 、 交通需求预测 、 方案制订 、 方案评价 和 系统分析 等方面。
3、城市客运枢纽服务城市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的 衔接转换 、 公共换乘 、 主城外围区域 与主城之间交通转换。
4、目前常用的城市道路系统网络布局结构有: 方格形道路网 、 环形放射式道路 、 自由式道路系统 和 混合式道路网 .5、城市道路按骨架分类,可分为 快速路 、 主干路 、次干路 和 支路 四类。
6、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特点具有: 综合性 、 预见性、 政策性 、 宏观性 、 弹性 .7、引道延误为引道 实际行驶时间(耗时) 与引道 自由行驶(畅行) 时间只差.8、城市公共交通可分为 一般公共汽车 、 轨道交通 和 出租汽车 三类。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城市总体规划中近期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B ).A 、2年B 、5年C 、10年D 、20年2、下列那种现象产生的需求不属于交通的范畴( B )。
A 、业务B 、泥石流C 、工作D 、旅行3、下面哪一个不是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 D )。
A 、出行者特性B 、出行特性C 、交通设施特性D 、交通调查特性4、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
A 、交通线路拥堵B 、交通工具发展滞后C 、交通设施比较陈旧D 、城市交通空间不够5、城市道路多为高级路面,根据路面自然排水的要求,希望纵坡控制在( A )以上。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Ⅱ》综合习题集一、选择题1、铁路轨距指一条线路两钢轨轨头内侧之间的距离,我国铁路采用的标准轨距为()。
A、1067;B、1000mm;C、762mm;D、1435mm2、下面的各条国道中哪条是从北京放射出来的公路?()A、G201;B、G101;C、G302;D、G2033、某城镇需在东西向铁路上增设南北向铁路线,下面那个方案合理?()A 方案一;B 方案二4、机场在城市中布局的位置下图中不合适的是?()5、下列某大城市道路网规划中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的道路网等级级配是合理的?()A、1:1:2:4;B、1:2:3:7;C、1:2:3:4;D、1:2:5:46、下面哪种城市道路网形式的网络连接度最高?()A、方格网;B、环形放射式路网;C、自由式路网;D、放射式路网7、中间站在铁路网中分布普遍,是一种客货合一的车站,为了避免铁路切割城市,最好铁路从城市边缘通过,并将(),使货场接近工业、仓库区,而客站位于居住用地的一侧。
A、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一侧B、铁路货站在城市对侧、客站在城市同侧布置C、铁路客站在城市对侧、货站在城市同侧布置D、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对侧8、在进行小城镇的铁路中间站布置时,当货运量大而同侧又受用地限制,且铁路货运量大、职工人数少的工业企业多布置在城市主要用地的对侧时,宜采用怎样的中间布置形式?()A、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一侧B、铁路货站在城市对侧、客站在城市同侧布置C、铁路客站在城市对侧、货站在城市同侧布置D、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对侧9、城市铁路客运站必须有城市的()连接,直接地通达市中心以及其他联运点(车站、码头等)。
A、快速路B、主要干路C、支路D、高速公路10、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以到发为主的综合性货运站(尤其零担货场)应怎样选址?()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C、应设在郊区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11、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以某几种大宗货物为主的专业性货运站应怎样选址?()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C、应设在郊区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12、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为城市服务的中转货物装卸站应设在哪儿?()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C、应设在郊区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13、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对危险品、有碍卫生的货运站应设在哪?()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C、应设在郊区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14、立体交叉可分为两大类,(分离式立交和互通式立交)A.分离式立交和环形立交B. 分离式立交和互通式立交C.互通式立交和半互通式立交D.苜蓿叶式立交和半苜蓿叶式立交15、关于用地布局与道路网形式的配合,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D )A.城市用地集中布局的小城市,道路网大多为方格网状B. 组团式用地布局的城市,组团内的道路网应当与组团的结构形态一致C. 呈带状组团布局的城市,一般由联系组团间的道路与组团路网形成链式路网结构D. 采用方格网道路的中心城市不会在方格网基础上形成放射状道路网形态16、判断图中两种布置形式哪一个正确?( A )17、下列对于铁路编组站表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为干线运输服务的路网性编组站大部分为中转车流,与城市的关系不大,应远离城市,设在主要干线车流顺直的地点;B、肩负干线与地方运输双重任务的区域性编组站,不仅要设在主要干线车流顺直的地点,而且要靠近城市车流产生的地点,如工业区、仓库区等;C、主要为地区服务的工业和港湾编组站,则应设在车辆集散的地点附近,不可远离城市;D、当铁路枢纽是路网的终端时,则应设在铁路干线引入方向的市中心区边缘。
2023年监理工程师之交通工程目标控制题库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沥青透层可采用煤油稀释沥青或慢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其喷洒温度不宜低于()。
A.10℃B.15℃C.20℃D.25℃【答案】 A2、某工程2017年签合同时,2017年相对于2016年的材料综合物价指数为110%,2018年相对于2016年的材料综合物价指数为132%,计算2018年结算时合同价1000万元材料费的实际结算价为()万元。
A.1100B.1200C.1320D.1420【答案】 B3、下列有关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B.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应当在各专项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C.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在报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审批机关审查。
未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机关不予审批D.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作出决策前,应当先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参加前款规定的审查小组的专家,应当从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立的专家库内的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答案】 A4、在项目的控制系统中,()分系统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A.组织B.程序C.手段D.信息【答案】 D5、储油罐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m,并应远离明火作业区、人员密集区、建(构)筑物集中区。
A.15B.20C.25D.30【答案】 A6、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按以下规定执行,错误的是()A.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由25%调整为20%B.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机场项目由30%调整为25%C.公路项目由25%调整为10%D.房地产开发项目: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维持20%不变【答案】 C7、对于监理机构平安工地建设,()对合同段工程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审核的同时,应进行工程项目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中相关内容的自查,自查结果与合同段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核查结果一同报建设单位,作为建设单位进行工程项目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核查的参考。
根据2023年一级交通工程师考试《交通
规划》真题及答案解析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级交通工程师考试《交通规划》的真题及答案解析。
题目一
题目:请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
答案解析: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合理规划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交通规划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数量、地形条件、交通需求、交通设施以及城市规划等。
题目二
题目:请解释交通规划中的交通量预测方法,并列举常用的预测模型。
答案解析:交通量预测是交通规划中的重要环节,用于预测未来交通流量。
常用的交通量预测方法包括交叉线性回归法、传统模型(如四阶多项式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细胞自动机模型等。
题目三
题目:请简述公共交通规划目标和手段。
答案解析:公共交通规划的目标是提供便捷、高效、可靠的公共交通服务,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和使用。
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共交通规划采用的手段包括合理布局线网、提高车辆运营效率、完善站点服务设施、加强信息化管理等。
以上为部分题目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参加一级交通工程师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
更多真题及答案解析请参考相关的考试教材或试卷。
该文档仅供参考,内容真实性请自行核实。
《交通运输规划》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按规划目标时期分类,交通规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2.某小区有住宅楼和办公楼各一栋,住宅楼125户住宅,办公楼面积1.5万平方米。
根据调查获得高峰时间内住宅楼的出行发生率为4人次/户,高峰时间内办公楼的出行吸引率为0.2人次/平方米,则该小区高峰时间内的出行发生量为______人次,出行吸引量为______人次。
3.为了获得“人们对假定条件下的多个选择方案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偏好”而进行的意愿调查成为____。
4.城市的基本布局形态一般为中央组团式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交通规划一般认为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交通网络分析评价等内容。
6.描述交通流特性最重要的三个基本参数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7.层次分析法一般分为三层,它们是______、______和方案层。
8.______指车辆在道路某一区间内的行驶距离和行驶时间的比值。
9.______指居民或车辆为了某一目的从一地向另一地移动的过程。
10.可以用来预测交通方式划分率有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指连接个各个小区形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12.在OD表中每一行之和表示该小区的______;每一列之和表示该小区的______。
13.Logit模型假设径路的随机误差相互______(填独立或相关)。
14.______交通流分布能更够更好地反映网络的拥挤性。
15.动态交通分配是以路网______为对象、以______目的开发出来的交通需求预测型。
16.OD调查主要分为 3 类:______、______和______。
17.影响交通方式划分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5种即可)。
《交通规划原理》第1—6章练习题第一章绪论1.交通规划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答: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三部分.2。
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有什么关系?答: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通常,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两地间和区域的机动性提高,人们愿意在交通设施附近或沿线购买房屋、建立公司或厂房,从而拉动土地利用的发展;相反,某种用途的土地利用又会要求和促进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交通量,同时研究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土地利用的作用。
3。
试叙述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 1930 年~ 1950 年).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由新的代替道路的规划缓和政策或消除交通拥挤。
采用的技术方法是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机动车保有量为基础的交通量成长预测,基于经验方法的交通量分配。
第二阶段( 1950 年~ 196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主要解决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带来的交通阻塞,为汽车交通的道路交通规划。
其特点是以高通行能力道路为对象的长期性道路规划。
采用的技术特征方法是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道路交通为对象的三阶段预测法。
使用的社会经济技术参数为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汽车保有量.第三阶段( 1960 年~ 1970 年)。
该阶段的道路交通状况是美国汽车保有量激增,在市中心高峰时必须进行汽车通行限制,刘易斯·曼福特对当时的道路的交通状态进行了精辟总结,即“美国人都为汽车教信徒,美国是靠高速公路发展起来的”。
本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综合交通规划,合理分配交通投资(私人交通对公共交通),征收停车费,进行长期性交通规划。
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为四节段预测法,分析单位由车辆至人;交通方式划分阶段被导入到了交通需求预测之中;一般化费用开始使用和个人选择模型的提出也是其特征。
1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交通规划》考试试题(A 卷)课程号:06116303考试方式:闭卷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2005 任课教师:于景飞考试时间:备 注:一、选择题(共7题,每空2分,共14分)1.下列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D) A 流水 B 下雨 C 刮风 D 驾车兜风2.劳瑞模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不包括(D)A 基础产业部门B 非基础产业部门C 住户部门D 人口 3.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B)A 对外交通用地B 道路广场用地C 市政工业设施用地D 仓储用地4.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D() A 各部分可达性均等 B 网络可靠性较低 C 网络空间行驶简单 D 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5.(A)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A 生成交通量B 发生交通量C 吸引交通量D 全不是 6.(C)没有完整的OD 表也可以进行模型参数标定A 重力模型法B 最大熵模型法C FurnessD 介入机会模型7.当人们购买家庭轿车的比例趋于平均化后,职业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逐渐(A)A 减弱B 增强C 不变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11 题,每空1分,共16分)l.引道延误为引道 .实际行驶时间(耗时), 与引道 自由行驶(畅行)时间之差。
2.老瑞模型是决定就业数和 住户人数 的分布模型3.已知l 、2、3小区至路网的最短距离为20、30、10,则道路网的可达性为 204. 是指道路网中路段之间的连接程度。
5.在OD 表中,每一行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每一列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
6.Logit 模型假设径路的随机误差相互 (填独立或相关)。
7.出行 以住户的社会经济特性为主,出行 以土地利用的形态为主。
8.某市规划面积300km 2,建成区面积lOOkm 2,现有道路总长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生学号:□□□□□□□□□□□□学生姓名:______ _______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试卷须与答题纸一并交监考教师…………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350km,规划再建150km,则城市道路网密度为 km/km2。
最新城市交通规划考卷及答案1. 以下哪个不是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 A. 减少交通拥堵- B. 提高交通效率- C. 保护环境- D. 增加汽车使用答案:D2. 城市交通规划的原则包括哪些?- A. 可持续发展- B. 经济优先- C. 社会公平- D. 环境保护答案:A、C、D3. 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A. 建设更多高速公路- B. 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C. 鼓励步行和骑行- D. 加强交通管理和监控答案:B、C、D4. 城市交通规划中常用的交通调查方法是什么?- A. 路段测量- B. 交通流量观测- C. 驾驶员调查问卷- D. 环境影响评估答案:A、B、C5. 城市交通规划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A. 人口数量和分布- B.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C. 交通需求和出行模式- D. 道路安全和交通事故率答案:A、B、C、D6. 城市交通规划的好处有哪些?- A. 减少交通拥堵和时间浪费- B. 降低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C.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D. 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答案:A、B、C、D7. 城市交通规划需要考虑的风险和挑战有哪些?- A. 资金和资源限制- B. 社会接受度和政治因素- C. 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限制- D. 技术和创新的应用难度答案:A、B、C、D8. 城市交通规划的决策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A. 政策制定和目标确定- B. 数据分析和评估- C. 方案设计和计划制定- D. 实施和监测答案:A、B、C、D9.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参与机制是什么?- A. 公众听证会- B. 专家咨询小组- C. 市民调查和意见收集- D. 政府批准和决策答案:A、B、C10. 城市交通规划的未来趋势是什么?- A. 推广可持续交通方式- B. 加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C. 发展共享交通模式- D. 提高交通规划的科学性和精细化程度答案:A、B、C、D。
☆☆密封线内 不 要 答 题 ☆ ☆姓 名学 号 班 级平顶山工学院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试题(B 卷)供 城乡规划 专业 0513041/2/3 班使用 2006年5月本套试卷共4页一、填空题(每题0.5分,共40分):1、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 和 两大部分。
2、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和 所组成。
3、我国城市形态呈同心圆式的发展模式与普通采用 和 作为客运工具有关。
4、城市道路联系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既是城市生产、生活的 ,又是组织城市布局设施的 ,同时还是安排绿化、排水及其它工程基础设施的 。
5、城市道路空间的组织直接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和 。
6、我国古代周王城的城市道路网主要由 、 、 和野涂组成。
7、《雅典宪章》认为解决城市道路拥挤、交通阻塞的根本办法在于:从整个 入手,考虑适应机动交通发展的全新道路系统。
单靠局部放宽、改造道路已不能解决问题。
8、《马丘比丘宪章》强调 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
9、交通分流的三种基本形式为:生活性交通与交通性交通的分流, 与 分流, 、 与 的分流。
10、新的适应现代机动交通的道路系统结构应包括:城市快速道路系统、 、 和 四种道路系统,从而在整个城市道路网上实现必要的分流、 分流和 分流,充分发挥各种道路设施的效率。
1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对城市用地的发展同时具有引导作用的 作用。
12、城市道路按道路功能可分为 、 两大类:按交通目的可分主为 、 两大类。
13、城市交通规划是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 的基础。
城市交通规划必须同 和 密切结合、相互协调。
14、城市交通的四个基本因素:用地、 、 和路。
其中,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 交通的源和泽。
15、人的交通活动特性有下列四项要素: 、 、 和日平均出行次数。
16、描述道路上车流的三项基本参数为:交通量、 、 。
17、交通调查是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城市道路设计的 。
交通运输规划一、填空题1.《雅典宪章》将城市功能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类,城市交通为居民的各种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将居民各种活动有机地联系子啊一起,城市交通系统的性质在很大程度影响城市的生活方式2.狭义的交通是指人和物空间位置的移动。
3.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通过道路其截面的最大车辆数。
4.对调查区域而言,出行分为内内出行,内外出行和过境出行三类。
5.交通调查常用的概率抽样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法、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和多阶段抽样法。
6路网结构是指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在长度上的比例,它能衡量道路网的结构合理性。
7影响交通方式划分的原因包括交通特性,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地区属性和时间属性。
8交通需求四阶段预测分为交通的发生与吸引,交通的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流分配。
9交通阻抗分为路段阻抗和节点阻抗。
10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总是同步的,通常包括(1)适应(2)超前(3)滞后。
二、选择题1、长期交通规划的规划期一般在(B)A 10年以上B 15年以上C 20年以上D 25年以上2.车辆在道路的某一区间行驶的距离和行驶时间的比值(D)A行程速度 B临界速度C设计速度D行驶速度3.增长系数法的应用前提是要求被预测区域有完整的(C)A未来OD表 B发生交通量 C现状OD表 D吸引交通量4.随着样本母群数量的增加,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抽样比例可以(A)A减小B增加C不变D先减小后增加5.影响交通方式划分的原因有多种,以下不是其主要因素的是(C)A交通特性 B个人属性 C交通预测 D家庭属性6.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自行车这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C)A 单调降低B 单调增加C 先增加后降低D 先降低后增加7.在交通分配中,最简单的分配方法是(全有全无分配方法)8.对道路网密度起决定性作用的是(C)A道路面积率 B路网结构 C干路网间距 D人均道路面积9.花费、难度最大的OD调查,但也最难提供前面有用数据的调查是基于(家庭的OD调查)10.城市的基本布局形态不包括(B)A带状B 放射状C 中央组团状D 自由式简答1.简述交通小区的划分原则P532.简述wordrop第一原理和第二原理P1843.简述方格式交通网和自由式交通网的优缺点P 904.简述交通调查有哪些方法计算1.假设OD对1-2之间有10个单位的交通需求,需要从居住地1到工作地2上班,OD对1-2间两条路径上的路阻函数t1(x)=3+2x, t2(x)=2+3x,请用容量限制-增量加载分配方法,分四次,即4、3、2、1把10个单位的交通需求非配到路网中路径22.请写出下图的邻接目录表。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第一学期机电工程系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交通工程》期末考试试卷B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考试班级:普专智能交通13-1班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工程技术科学诞生于( B )A.1921年 B.1930年 C.1980年 D. 1981年2.车辆速度越快,制动距离越 ( A )A.长 B短 C. 不确定 D. 和车速没关系3.司机开车前可以 ( C )A.可以饮酒 B.只能饮用少量酒 C.不能饮酒 D.无限制,只要意识清醒4.在交通管理上用做路段的最高限制车速是( D )A.15%位车速 B. 50%位车速 C. 第30位小时车速 D. 85%位车速5.由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延误称为( D )A.运行延误 B. 停车延误 C. 固定延误 D. 干扰延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法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
2、典型的公路网布局常见形式有三角形、放射形、并列形、树杈型。
3、停车场常见停车方式: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
4、《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中对标志的颜色有明确规定,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等;黄色表示警告等。
5、我国将交通事故分为死亡、重伤、轻伤和财物损失四类。
6、交通调查的种类:特定地点的交通量调查、区域交通调查、小区交通调查、核查线调查。
7、在交通量调查中使用的自动计数装置主要由车辆检测器、计数器两部分组成。
8、城市交通规划一般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包括远景交通战略规划、中长期综合交通规划、近期交通治理计划。
9、交通信号机在一个周期内有若干个控制状态,每个控制状态称为相或者相位。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网络教育期末考试年级2014春专业交通运输层次专科起点本专科
《交通规划》试题(闭卷)B卷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和是构成交通规划要素的三部分。
2.在OD表中,每一行之和表示该小区的交通量;每一列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交通量。
3.城市网络结构主要由和构成。
4. 是按照调查者的主观判断(即非随机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单元构成样本,是一种便捷、简单、经济的抽样方法。
5.已知1、2、3小区至路网的最短距离为30、40、20,则道路网的可达性为。
6.生成交通量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原单位法、、和。
7.重力模型按约束条件分为重力模型、重力模型和双约束重力模型三类。
8.交通需求量预测的四阶段分别是交通发生与吸引、、
和。
9.交通阻抗由的阻抗和阻抗两部分组成。
10. 是指道路网中路段之间的连接程度。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浮动车法不能获得:()。
A.交通量
B.行驶时间
C.出行吸引量
D.行驶车速
2.TI模型意味着()的相互转换。
A.交通率
B.通人数
C.OD交通量
D.径路
3.RP调查也称为()调查。
A.规划
B.可行
C.意向
D.行为
4.下列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 ) 。
A.流水
B.下雨
C.刮风
D.驾车兜风
5.( )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
A.生成交通量
B.发生交通量
C.吸引交通量
D.全不是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交通调查:
2.转移交通量:
3.网络密度:
4.集计方法:
5.动态交通流分配: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何谓交通规划?交通规划一般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交通流分配涉及到哪些方面?
3.何谓交通方式划分?常用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主要包括哪些?
4.分布交通量的预测方法一般分为哪几类?分别简述其特点。
5.试说明Wardrop第一原理和第二原理的含义。
五、计算题(共20分)
假设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原单位不变,试求规划年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并用总量控制法调整。
各小区现状的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