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并发症的特点与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279.39 KB
- 文档页数:4
临床综述:克罗恩病面面观2014-12-03 12:13来源:丁香园作者:xiaoxiao5413字体大小-|+克罗恩病是一种可累及胃肠道任何部位的慢性、炎性、免疫性疾病,患者涉及所有年龄段,以青年人为高发人群,通常表现为腹泻、腹痛及体重减轻,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
多方面的护理,尤其是初级护理,可减少复发,防止长期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
英国爱丁堡西方总医院遗传和分子医学研究所分子医学中心胃肠病学组的Ian D R Arnott 学者及其同事对克罗恩病的诊断、治疗及长期护理等事项进行了归纳总结,文章发表在2014 年近期的BMJ 杂志上。
克罗恩病的普遍性克罗恩病是一特发性、慢性复发性免疫介导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通常认为是环境与易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上升,一系统回顾提示澳大利亚、加拿大及北欧的发病率分别高达29.3/10 万、20.2/10 万、10.6/10 万。
克罗恩病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若一级亲属患克罗恩病,其后代患病风险增加,常在20 岁-40 岁时发病,且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克罗恩病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标准化死亡率比高达1.38。
克罗恩病的临床特征克罗恩病的诊断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是一大难题,因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较隐匿,因病灶位置不同而不同,但通常包括慢性腹泻(病程大于4 周,粪便含或不含粘液脓血)、腹痛及体重下降,有上述三联征的患者首先应进行血液学检测。
患者通常有夜间排便,提示需要进行下一步检查。
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腹部不适、贫血、发热十分常见,且肠外表现如口腔溃疡、坏阻性脓皮病及结节性红斑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缓解与复发通常交替发作,导致出现消化道狭窄、瘘道等并发症。
将克罗恩病与肠易激综合征进行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的难度,前者前驱期可长达10 年。
如何诊断克罗恩病诊断克罗恩病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内镜及病理学结果。
应完善的血液学检测指标包括血常规、炎性指标及维生素D 水平,提示存在克罗恩病的指标包括炎性指标升高(如C 反应蛋白、血沉)、缺铁性贫血及营养物质如维生素B12、叶酸缺乏。
克罗恩病_Ke Luo En Bing一概述克罗恩病是一种缘由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
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
本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伴有发热、养分障碍等肠外表现。
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不易根治。
本病又称局限性肠炎、局限性回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
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很多病人消失并发症,需手术治疗,而术后复发率很高。
本病的复发率与病变范围、病症侵袭的强弱、病程的延长、年龄的增长等因素有关,死亡率也隨之增高。
二病因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遗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肯定关系。
克罗恩病为贯穿肠壁各层的增殖性病变,可侵害肠系膜和局部淋巴结,病变局限于小肠(主要为末端回肠)和结肠,二者可同时累及,常为回肠和右半结肠病变。
本病的病变呈节段分布,与正常肠段相互间隔,界限清楚,呈跳动区(skiparea)的特征。
病理变化分为急性炎症期、溃疡形成期、狭窄期和瘘管形成期(穿孔期)。
急性期以肠壁水肿、炎变为主;慢性期肠壁增厚、僵硬,受累肠管形状呈管状,其上端肠管扩张。
黏膜面典型病变有:1.溃疡早期浅小溃疡,后成纵行或横行的溃疡,深化肠壁的纵行溃疡即形成较为典型的裂沟,沿肠系膜侧分布,肠壁可有脓肿。
2.卵石状结节由于黏膜下层水肿和细胞浸润形成的小岛突起,加上溃疡愈合后纤维化和瘢痕的收缩,使黏膜表面似卵石状。
3.肉芽肿无干酪样变,有别于结核病。
4.瘘管和脓肿肠壁的裂沟实质上是贯穿性溃疡,使肠管与肠管、肠管与脏器或组织(如膀胱、阴道、肠系膜或腹膜后组织等)之间发生粘连和脓肿,并形成内瘘管。
如病变穿透肠壁,经腹壁或肛门四周组织而通向体外,即形成外瘘管。
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可伴有发热、贫血、养分障碍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脏等肠外损害。
本病可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1.消化系统表现(1)腹痛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呈痉挛性痛苦,间歇性发作,伴肠鸣,餐后加重,便后缓解。
克罗恩病的常见并发症如何预防和及时处理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其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疲劳等。
除了这些主要症状之外,克罗恩病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克罗恩病的常见并发症,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肠梗阻肠梗阻是克罗恩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当炎症导致肠道狭窄或者发生黏膜瘘时,肠道往往会阻塞。
这会引起腹痛、呕吐、排便困难等症状。
为预防肠梗阻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吃过硬或难以消化的食物。
经常饮食纤维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保持肠道通畅。
如果肠梗阻发生,及时就医是必要的。
二、肠道狭窄肠道狭窄是克罗恩病的另一常见并发症。
炎症导致肠道壁增厚,从而引起肠道狭窄。
肠道狭窄可能导致腹胀、腹痛、食物难以通过等症状。
预防肠道狭窄的关键是控制炎症。
定期使用克罗恩病治疗药物,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减轻炎症,预防肠道狭窄的发生。
三、肛周瘘和肛周脓肿肛周瘘和肛周脓肿是克罗恩病常见的肛门并发症。
这是由于炎症引起肛门周围组织感染所致。
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关键是保持肛门卫生。
每天坚持用温水清洗肛门区域,保持干燥和清洁。
同时,避免长时间久坐,以减少肛门周围的压力。
如果出现肛周瘘或脓肿的症状,如局部红肿、疼痛等,及时就医。
四、肠胃出血肠胃出血是克罗恩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炎症引起的溃疡可能导致肠胃出血。
预防肠胃出血的关键是控制炎症,减少溃疡的形成。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并注意日常饮食。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酒精等。
如果发生肠胃出血,应立即就医寻求紧急治疗。
五、结肠癌结肠癌是克罗恩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慢性炎症增加了患结肠癌的风险。
为预防结肠癌的发生,克罗恩病患者需要接受定期的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肠道异常,包括肿块和溃疡。
如果发现肠道异常,及时进行治疗,以减少结肠癌的风险。
克罗恩病的常见并发症可能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甚至威胁到生命。
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查,以及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都可以帮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克罗恩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炎症性肠病(IBD)目前对其病因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具体发病原因尚有待进一步分析。
由于IBD具有进展性,并且可引起全身性症状,因此加强对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我国自2006年成立IBD协作组以来,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不断对IBD标准化诊治指南进行讨论,丰富其诊治意见,使其更具科学性,同时兼具普及性。
结合循证医学相关要求,针对IBD的诊断和治疗,广泛寻找支持依据。
2020年5月,国内专家对IBD的诊断和治疗提出共识意见,以IBD中的克罗恩病为例,对其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进行如下分析。
1.克罗恩病诊断1.1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克罗恩病以慢性起病为主,可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主要位置为右下腹、脐周,反复发作,病情严重时患者出现梗阻、肠瘘、肛门病变,同时合并高热、发育迟缓、贫血等全身性症状。
(2)影像学检查:目前,推荐采用胃肠钡剂造影检查方法,如有需要,可为患者联合钡剂灌肠进行辅助检查。
两种检查可发现狭窄、裂隙状溃疡,同时可观察到鹅卵石样改变。
同时CT、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患者存在腹腔脓肿、盆腔脓肿,且肠壁有增厚表现。
(3)肠镜检查:专家共识意见中指出,对克罗恩病患者开展结肠镜检查,应保证镜体深入到末段回肠位置,进而对病变情况进行明确。
肠镜检查可观察到克罗恩病患者出现黏膜炎症,主要特征为节段性、非对称性,或有鹅卵石样改变。
如果患者合并上消化道症状,建议配合胃镜检查。
而采用超声内镜进行检查和诊断,则能够对病变范围进行确定,同时明确组织损伤深度,可及时发现腹腔内脓肿表现。
1.2诊断内容(1)病情程度:对于克罗恩病患者,其活动度、严重度均能反映出患者的病情程度,建议将两者合并使用,作为判断患者病情程度的参考依据。
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可将患者病情程度分为三个等级:①轻度:存在腹部压痛、包块与梗阻,但无全身性症状表现;②重度:腹痛、腹泻等症状明显,合并全身性症状,同时伴有其他并发症;③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克罗恩病病理学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主要影响胃肠道的黏膜和黏膜下层。
以下将详细介绍克罗恩病的病理学特征。
1.病变呈节段性:克罗恩病的病变在肠道呈节段性分布,即病变段与正常段相邻,界限清晰。
这种分布方式是克罗恩病的一个重要特点。
2.黏膜呈纵行溃疡及鹅卵石样外观:克罗恩病在黏膜表面的典型表现为纵行溃疡和鹅卵石样外观。
纵行溃疡是指溃疡沿着肠道纵轴方向延伸,长度一般较长。
鹅卵石样外观是由于溃疡及其周围炎症反应导致黏膜表面不平整,呈现类似鹅卵石的外观。
3.早期可呈鹅口疮溃疡:在克罗恩病的早期,溃疡可能呈现为鹅口疮样,这是由于炎症和纤维素渗出导致黏膜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的假膜。
4.病变累及肠壁全层:克罗恩病的病变不仅局限于黏膜层,还会累及肠壁的全层,包括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这种全层受累的情况在肠壁可造成明显的增厚和变硬。
5.肠腔狭窄:由于炎症和纤维化的作用,克罗恩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肠腔狭窄,影响肠道的通畅性和功能。
6.溃疡穿孔引起局部脓肿:克罗恩病的溃疡有可能穿破肠壁,导致局部形成脓肿,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和渗出的液体不能被吸收而形成的。
7.穿透至其他肠段、器官、腹壁,形成内瘘或外瘘:克罗恩病的溃疡有可能穿透肠壁,形成与其他肠段、器官或腹壁的内瘘或外瘘,这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8.肠壁浆膜纤维素渗出: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肠壁的浆膜层出现纤维素渗出,这会进一步加重肠道的炎症反应。
9.慢性穿孔均可引起肠粘连:克罗恩病的长期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肠壁的慢性穿孔,这会引起局部的肠粘连。
总结:克罗恩病的病理学特征包括病变呈节段性、黏膜呈纵行溃疡及鹅卵石样外观、病变累及肠壁全层、肠腔狭窄、溃疡穿孔引起局部脓肿、穿透至其他肠段、器官、腹壁,形成内瘘或外瘘、肠壁浆膜纤维素渗出以及慢性穿孔引起肠粘连等。
了解这些病理学特征对于诊断和治疗克罗恩病具有重要意义。
克罗恩病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选取我中心40例克罗恩病患者病理,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及病变部位、病理特点、并发症特点,误诊漏诊情况,为克罗恩病诊疗工作的改良提供依据。
结果腹痛、腹泻等临床表现最为普遍(P<0.05),其次是肛周疾病、肠外表现、腹块及呕吐、口腔溃疡。
回盲部、末端回肠受累比率最高(P<0.05)。
全组患者内镜检查均有水肿、充血、溃疡、糜烂现象,病理主要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特异性炎性病变、类上皮组织增生现象、非干酪性肉芽肿表现,手术患者术前误诊率高,其中3例术前误诊为阑尾脓肿或阑尾炎,2例误诊为肠结核、1例误诊为肠道淋巴瘤。
结论克罗恩病患者有复杂多样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特点,误诊漏诊及并发症率高,要强化对该病认识、规范诊疗工作,提升疗效。
关键词:克罗恩病;临床观察;病理特点克罗恩病是典型全胃肠道节段性壁层炎性病变,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在胃肠道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右半结肠和末端回肠,临床主诉表现为腹泻、腹痛、肠梗阻,患者伴发营养障碍即发热等肠外表现,病情迁延难愈,多需手术治疗,而术后复发率很高。
亟待临床合理治疗。
本研究为提升克罗恩病诊疗水平,回顾性分析了我中心克罗恩患者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其他检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中心40例克罗恩病患者,均经检查未见其他消化系统病变,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44.3±2.7)岁;病程9d~11年,平均病程(4.3±0.7)个月;前期经X线、小肠镜、结肠镜等检查。
1.2 方法使用标准克罗恩病观察表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调查患者相关病史、以往诊断治疗情况[2]。
经X线、小肠镜、结肠镜等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记录检查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做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指标数据组间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即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力减弱,从而为细菌繁殖提供条件。
家长应指导患儿做好口腔卫生,帮助患儿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控制儿童含糖食物的摄入,同时为保证儿童的牙齿健康,需要定期进行牙齿检查,定期检查才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3.增强儿童牙齿的抗龋性儿童口腔卫生的保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小儿龋齿病的患病率,重视小儿口腔卫生清洁,选用含氟牙膏。
氟化物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龋齿病。
主要是由于氟化物能够抑制菌斑的形成,能够减慢细菌代谢的速度,同样利用含氟牙膏也能预防小儿牙齿脱矿。
当细菌产酸时,通过氟化物抑制能够降低口腔内的局部PH值,从而预防龋齿,保证儿童的口腔清洁。
4.免疫制剂的应用在口腔疾病的预防过程中,可以利用防龋齿疫苗,能够有效抑制口腔致病菌,从而使机体的防龋能力提升。
在现阶段,这种疫苗的应用仍在临床实验阶段,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保证免疫制剂的应用安全。
5.其它防治方法非创性治疗、预防性充填术等都能够预防龋齿,其中,非创性治疗主要强调应用相关器械对窝沟内去坏组织进行去除,并利用耐磨抗压高材料进行填充,以此来进一步抑制龋齿病的进一步发展。
预防性充填术是指在窝沟封闭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窝沟龋坏的组织进行填充,适用于早期龋齿症状的儿童。
在龋齿病的防治过程中,也应注意儿童的饮食护理,注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补充,以免儿童营养不良而导致牙齿钙化不全,提高儿童的牙齿强韧性。
综上所述,小儿龋齿病是现阶段儿童较为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诱发龋齿病的原因较多,细菌入侵、口腔卫生清洁不到位,都有可能会导致儿童发生龋齿病,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
因此开展有效的防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家长对于儿童防龋的重视,选择含氟牙膏,保证儿童营养均衡,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都能减少小儿龋齿病的发病风险,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谈到克罗恩病,对于没有学过医学的人来说是很难将这个疾病和肠胃疾病联系在一起的。
那么,什么是克罗恩病,克罗恩病又有哪些症状?克罗恩病有什么特点?如何利用西医和中医治疗克罗恩病呢?本文将就这几个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进行阐述。
克罗恩病的治疗心得体会如何应对并发症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常常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克罗恩病本身的治疗,还需要应对并发症的出现。
本文将探讨克罗恩病治疗的心得体会,并提出应对并发症的建议。
一、克罗恩病的治疗心得体会1.密切与医生合作:治疗克罗恩病需要长期而持续的治疗计划。
与医生保持密切的合作和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进展。
2.药物治疗:常用的克罗恩病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5-氨基水杨酸、免疫调节药物等。
对于轻度病情,常常采用单一药物治疗。
对于中重度病情,常常需要联合用药。
在用药过程中,注意副作用的监测和管理,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
3.饮食调整:合理的饮食调整对于克罗恩病患者非常重要。
低纤维、低脂肪、低渣食物能减轻肠道负担,避免刺激肠道炎症。
个体差异较大,请积极与医生、营养师合作,设计出适合自己的饮食。
4.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克罗恩病患者的身体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贫血、营养不良等。
积极参与康复训练,进行适当的运动、物理治疗、心理疏导等,有助于改善身心健康。
二、应对并发症的建议1.肠道狭窄:克罗恩病患者常常会出现肠道狭窄的情况。
应及早识别狭窄部位,合理处理。
对于轻度狭窄,可经过药物治疗达到解腹目的。
对于严重狭窄,可能需要手术介入治疗。
2.肠梗阻:克罗恩病可能导致肠梗阻的发生。
在发作期间,应禁食,通过静脉输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使用肠道排气管进行解压。
必要时,手术治疗可以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3.肠瘘:克罗恩病引起的肠瘘使肠道与其他脏器之间出现异常通道。
对于一些小的肠瘘,可能只需保守治疗,以期自行闭合。
对于严重的肠瘘,需要手术介入以修补异常通道。
4.肠出血:克罗恩病还可能导致肠道出血,表现为便血或黑便。
对于轻度出血,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控制,提高血小板的含量,以减少出血风险。
对于严重出血,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5.营养不良:克罗恩病患者常常伴有吸收不良、蛋白质丢失等情况。
克罗恩病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注意事项克罗恩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肠病,常见于消化道末端,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针对克罗恩病的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病程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克罗恩病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注意事项。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克罗恩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
1. 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是常用的抗炎药物,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然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骨质疏松、易感染等,因此应避免长期或过度使用。
2.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减少炎症的发生。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硫唑嘌呤和甲氨蝶呤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免疫抑制剂对肝脏和骨髓功能有一定的损害,容易引起感染和贫血等并发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3. 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一类基因工程药物,可以调节免疫系统,阻断炎症反应。
常见的生物制剂包括抗肿瘤坏死因子(TNF)药物和白介素-12(IL-12)/23抑制剂等。
生物制剂的使用需要定期监测免疫系统功能以及心肺功能,并且有较高的经济负担。
二、手术治疗对于克罗恩病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手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合并症的患者。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肠道狭窄切除术、瘘管修复术和造瘘术等。
手术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手术治疗并不能根治克罗恩病,疾病可能在其他部位复发。
三、饮食调理克罗恩病患者的饮食调理非常重要,可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具体的饮食原则如下:1. 低渣饮食: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如全麦面包、谷类等,以减少肠道刺激。
2. 低脂饮食:减少脂肪的摄入,防止脂肪进入肠道后诱发炎症反应。
3. 多食用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鱼肉、豆浆等,以增加营养供给,帮助恢复消化道功能。
四、注意事项在治疗克罗恩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定期复诊:定期到医院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及时控制炎症的发生。
克罗恩病的并发症都有哪些呢?*导读:大多数人对于克罗恩病应该会很陌生吧,因此有的人在患上克罗恩病之后,就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了,因此就让自……大多数人对于克罗恩病应该会很陌生吧,因此有的人在患上克罗恩病之后,就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了,因此就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了严重伤害,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去了解克罗恩病,那么克罗恩病的并发症都有哪些呢?*常见的克罗恩病并发症有这些:1.克罗恩病可合并肠瘘(内瘘或外瘘)。
内瘘指病变肠段与其他肠段、膀胱、输尿管、阴道或尿道等处形成交通;外瘘是指病变肠管与体表皮肤相通。
合并肠瘘的患者常有腹腔脓肿,出现发热、腹痛和腹部包块。
2.肛周病变如肛周脓肿和肛瘘是克罗恩病常见的并发症,有些患者甚至是因为反复的肛周脓肿、肛瘘或肛瘘手术后伤口经久不愈而就诊,经检查才发现为该病。
许多患者出现肠腔狭窄或形成肠梗阻,梗阻部位多位于末端回肠,其次为结肠或十二指肠,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有可能改善狭窄症状,但大部分狭窄和梗阻最终需要外科治疗。
*此外,克罗恩病并发症还包括:1.约20的患者可有肠外表现,口腔溃疡常反复发作;眼部症状包括视力模糊、流泪、眼部烧灼感和瘙痒感、疼痛、畏光、眼结膜充血、视力下降等,可导致失明或角膜穿孔,最常见的为表层巩膜炎,其次为葡萄膜炎。
2.皮肤病变中结节性红斑和脓皮病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四肢末端,其他的皮肤病变包括丘疹、白塞氏病、牛皮癣、白癜风等;骨关节病变以强直性脊柱炎较多见,其次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
3.肺部病变可表现为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肝胆系统病变可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脂肪肝、肝硬化等。
此外,长期的病痛还可能使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等心理症状。
现在人们对于克罗恩病的并发症应该有所了解了吧,同时每一个人还应该去了解克罗恩病的危害性有哪些,从而就可以知道克罗恩病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疾病,那样人们才会去重视克罗恩病,也才会去想办法对付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的症状文章目录*一、克罗恩病的症状*二、克罗恩病的并发症*三、克罗恩病的饮食注意事项1. 克罗恩病吃什么好2. 克罗恩病不能吃什么克罗恩病的症状1、腹泻克罗恩病的腹泻症状有所不同,大便的次数每日可以多达2到6次,一般无脓血便,可以有里急后重的感觉,有一半以上的患者还会出现腹痛的感觉,疼痛常常位于右下腹,通常都是由于本病的并发症所引起的,比如说,肠穿孔,肠梗阻,急性腹膜炎都会引起疼痛,有时还可以并发急性阑尾炎。
2、全身症状有一部分的克罗恩病还会出现一些全身症状,比如说,发热头痛,这是由于肠道组织破坏或毒素必须足够引起的发热,一般都是中等度热,常常间歇出现,有时候可以出现高热、寒战的症状。
其他的全身症状可以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瘦的消化系统的症状。
3、腹部肿块约1/3的比例还可以出现腹部包块,以右下腹和脐周最常见,这是由于肠道黏连、肠系膜增厚有关,长期下去所引起的包块,容易和腹腔内肿瘤混淆。
4、便血一般便血量不是很多,但是这种症状不能忽视,这是疾病进展的标志,这时一定要到医院去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
克罗恩病的并发症1、肠梗阻为Crohn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北京一组病例中占66%。
肠梗阻的原因多见于纤维性狭窄的形成,也可由于急性炎症水肿所致。
少数由于脓肿或粘连包块压迫引起。
肠梗阻开始为不完全性梗阻,经保守治疗可迅速缓解。
可反复出现,最终出现完全性肠梗阻。
2、瘘管形成病变侵及肌层及浆膜层,如进一步发展,与另一小肠肠段、结肠或邻近的内脏粘连穿透则形成内瘘。
如瘘管通向膀胱、阴道,则尿道及阴道中排出肠内容物。
肠瘘管可无症状或大量的腹泻(这取决于消化道中的流通量)。
瘘管可向外延伸至皮肤,称为外瘘。
往往发生于术后吻合口,也可能发生于无手术患者,常在肛门周围,偶尔在鼠蹊部或腰部出现。
3、腹腔脓肿腹腔内瘘,如窦道继发感染则形成腹腔脓肿。
好发部位多在相当于末段回肠的右下腹,其次是肝脾曲部位。
克罗恩病引起的晚上盗汗大标题:克罗恩病引起的晚上盗汗晚上盗汗是一种常见的夜间症状,它可能是许多不同疾病的表现之一。
其中,克罗恩病是一种以肠道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它可以引起晚上盗汗的出现。
本文将深入探讨克罗恩病引起的晚上盗汗的症状、原因以及处理方式。
一、晚上盗汗的症状及克罗恩病的特点晚上盗汗是指在夜间睡眠中出现大量汗液的现象,常导致睡觉不安、湿床等问题。
对于患有克罗恩病的患者来说,晚上盗汗可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克罗恩病是一种以肠道炎症为特点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主要影响消化道的任何部分,特别是小肠和结肠。
除了晚上盗汗,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泻、腹痛、体重减轻、疲劳等症状。
二、克罗恩病引起晚上盗汗的原因晚上盗汗在克罗恩病患者中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克罗恩病的炎症反应:克罗恩病导致肠道炎症,使患者免疫系统受到激活,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以应对炎症。
这些细胞因子可能干扰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患者在休息时体温不稳定,出现盗汗。
2. 药物副作用:克罗恩病的治疗通常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其中,一些药物可能引起代谢紊乱,干扰体温调节机制,导致盗汗的发生。
3. 疾病并发症:克罗恩病患者常伴随着其他并发症,如感染、贫血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发热等症状,进而引起晚上盗汗。
三、处理克罗恩病引起的晚上盗汗针对克罗恩病引起的晚上盗汗,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 寻求医疗建议:如果你是克罗恩病患者且出现晚上盗汗,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
专业医生可以根据你的症状和体检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调整你的克罗恩病治疗方案,以减少炎症和症状。
如果药物副作用导致晚上盗汗,医生可能会考虑替换或减少剂量。
3. 调整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控制克罗恩病症状和缓解晚上盗汗有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安排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适当的运动,促进肠道蠕动;避免精神压力过大,保持良好的睡眠。
4. 应对并发症:克罗恩病患者的晚上盗汗可能与其他并发症的存在有关。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克罗恩病并发症的特点与治疗
作者:廖南生, 任建安, 范朝刚, 黎介寿, LIAO Nan-sheng, REN Jian-an, FAN Chao-gang , LI Jie-shou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210002
刊名: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SURGERY
年,卷(期):2011,10(1)
1.APDW2004 Chinese IBD Working Group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515 cases of Crohn's disease hospitalization in China:Nationwide study from 1990 to 2003 2006(06)
2.Siiverberg MS;Satsangi J;Ahmad T Toward an integrated clinical,molecular and se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Report of a Working Party of the 2005 Montreal World Congress of Gastroenterology 2005(Suppl A)
3.廖南生;任建安;范朝刚雷公藤多甙预防克罗恩病术后复发[期刊论文]-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9(02)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期刊论文]-中华消化杂志 2007(08)
5.徐世明克罗恩病的治疗[期刊论文]-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08(01)
6.Evers BM Small intestine 2004
7.Carter MJ;Lobo AJ;Travis SPL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adults 2004(Suppl Ⅴ)
8.Felley C;Mottet C;Juillerat P Fistulizing Crohn's disease[外文期刊] 2005(01)
9.任建安;陶庆松;王新波克罗恩病并发肠瘘的诊断与治疗[期刊论文]-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5(02)
10.Oostenbrug LE;van Dullemen HM;te Meerman GJ Clinical outcome of Crohn's disease according to the Vienna classification:disease location is a useful predictor of disease course[外文期刊] 2006(03)
1.朱维铭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时机及治疗方式选择[期刊论文]-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3)
2.龚剑峰.朱维铭.GONG Jian-feng.ZHU Wei-ming克罗恩病治疗方式的选择[期刊论文]-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8,15(3)
3.黎介寿克罗恩病的营养支持[期刊论文]-肠外与肠内营养2008,15(3)
4.张永国.郭长存.吴开春难治性克罗恩病的治疗进展[期刊论文]-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15(5)
5.何瑶.陈旻湖克罗恩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期刊论文]-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15(4)
6.王新波.朱维铭.任建安.李宁.黎介寿.WANG Xin-bo.ZHU Wei-ming.REN Jian-an.LI Ning.LI Jie-shou克罗恩病并发腹腔脓肿的临床特征与外科治疗[期刊论文]-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7,10(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hwk20110101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