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专题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490.00 KB
- 文档页数:16
考点一、性染色体决定性别1、XY型性别决定:雌性、雄性;常见实例:。
ZW型性别决定:雌性、雄性。
常见实例:。
2.XY染色体:典型生物:典型生物:注意:①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相似,但也有区别,如雌隐与雄显的杂合子杂交。
②如何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基因是位于X、Y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3、人类、果蝇、水稻(雌雄同体,24条染色体)、玉米(雌雄同体,20条染色体)基因组测序分别测多少条染色体?为什么?4、应用:在伴X隐性遗传中,可根据性状判断生物的性别的实验设计是?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呢?练习1、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A. 1:0B. 1:1C. 2:1D. 3:12、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只有常染色体。
B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状、大小和功能不完全相同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都随性别不同而有差异3、关于性染色体及其基因遗传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B.X、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X、X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且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均为患者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而不遵循孟德尔定律4、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表现型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雌蝇 3 1 0 0雄蝇 3 1 3 1设眼色基因为A、a,翅长基因为B、b,那么亲本的基因型是()A.AaBb AaBb B.AABb AaBBC.AaX B X b AaX B Y D.BbX A X a BbX A Y考点二.人类遗传病的判定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有正非伴性;(父子指女病人的父亲和儿子)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有正非伴性。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连云港高三期中)下列关于伴性遗传及性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成熟的生殖细胞中只有性染色体,没有常染色体B.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C.只有具有性别分化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之分D.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2023·淮安高三模拟)先天性夜盲症是X染色体上的一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有一个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先天性夜盲症的孩子。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表现正常的夫妇生有患先天性夜盲症的孩子可知,该致病基因为隐性B.患病孩子的性别为男孩,该致病基因来源于孩子的祖母或外祖母C.表现正常的女儿与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后代可能出现夜盲症患者D.先天性夜盲症女性患者的儿子和父亲一定是患者,女儿也可能是患者3.某同学对一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女孩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了调查,记录结果如表(“○”代表患者,“√”代表正常,“?”代表患病情况未知)。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B.若祖父正常,则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若祖父患病,这个家系中所有患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D.该患病女孩的父母再生出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4.(2023·广东,16)鸡的卷羽(F)对片羽(f)为不完全显性,位于常染色体,Ff表现为半卷羽;体型正常(D)对矮小(d)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
卷羽鸡适应高温环境,矮小鸡饲料利用率高。
为培育耐热节粮型种鸡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研究人员拟通过杂交将d基因引入广东特色肉鸡“粤西卷羽鸡”,育种过程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正交和反交获得F1个体表型和亲本不一样B.分别从F1群体Ⅰ和Ⅱ中选择亲本可以避免近交衰退C.为缩短育种时间应从F1群体Ⅰ中选择父本进行杂交D.F2中可获得目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种鸡5.(2023·扬州高三模拟)白化病是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
第三节伴性遗传一、XY型的性别决定1、♂XY、♀XX2、过程:(以人为例)亲代♀22对常染色体+XX×22对常染色体+XY♂配子22个+X22个+Y22个+X卵细胞精子精子合子22对常染色体+XY22对常染色体+XX(男)(女)1:13、举例:全部哺乳动物,某些两栖类、鱼类,很多昆虫和很多雌雄异株的种子植物。
二、ZW型的性别决定1、♂ZZ、♀ZW2、举例:鸟类,某些两栖类,某些雌雄异株的种子植物。
三、伴性遗传(一)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状,与性别相联系,这种遗传方式叫_____4_____。
(二)实例——色盲(血友病)1、遗传原理(B红绿色盲属于隐性遗传病,受隐性致病基因b控制,而b与正常的等位基因B都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Y上则没有这对基因(B、b)的座位,因此,色盲病是伴随X染色体进行传递。
2、相关基因型3、致病基因(b)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几率自然人群中与等位基因(B、b)相关的婚配方式共有六种。
由上表得知,子女中男性发病率为300/600=1/2,女性发病率为150/600=1/4,之间呈几何等级关系:(1/2)2=1/4。
色盲男性患者比女性多,是因为色盲基因(b)随X传递,男性只要有X b基因就表现为色盲,而女性要有两个X b才表现为色盲。
4、遗传特点。
a、女患,父必患。
b、母患,子必患。
c、夫妻正常,女儿不可能患病。
5、人类遗传病的种类(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人类的多指病(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人类的白化病(3)伴X隐性遗传病,如人类的色盲(4)伴X显性遗传病如人类的遗传性肾炎(5)伴Y遗传病,如人类的外耳道多毛症伴性遗传练习题一、选择题1.人类的性染色体()A.只存在于性细胞中B.只存在于卵细胞中C.只存在于精子中D.同时存在于体细胞与性细胞中2.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数雌雄异体的动物有性染色体B.性染色体只存于性腺细胞中C.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D.植物的性染色体类型都是XY型3.猴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体的细胞是()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B.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神经元D.精子和雄猴的肠上皮细胞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偶然因素,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没有分开,由此产生的不正常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A.3+XYB.3+X或3+YC.3或3+XYD.3或3+XX5.右图是人类遗传系谱图,则图中所示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6.母亲色觉正常、弟弟色盲的正常女人和一个正常的男人结婚,生一个色盲儿子的几率是()A.1/4B.1/8C.1/16D.1/27.下图的4个家族遗传系谱图,黑色是遗传病患者,白色为正常或携带者,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B.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25%8.一个有色盲儿子的正常女人,她的父母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X B Y,X B X BB.X B Y,X B X bC.X b Y,X B X BD.X b Y,X B X b9.某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其他人色觉均正常。
复习3: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一.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
第一步: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1)即无中生有为隐性(2)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①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②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③题目中已告知的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等可直接确定。
④系谱中都是母病儿必病,女病父必病——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否则必不是;⑤系谱中都是父病女必病,儿病母必病——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否则必不是。
第四步:初写基因型第五步:进一步确定基因型第六步:进行相关计算(注意:患病男孩和男孩患病)二、确定基因位置的方法1、已知显隐性的情况下,利用雌性(XX)隐性性状和雄性(XY)显性性状个体交配来判断(针对XY型性别决定生物);若为ZW型性别决定,则应选用雄性(ZZ)隐性性状和雌性(ZW)显性性状个体交配来判断。
2、不知显隐性的情况下,利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判断。
3、若基因位于细胞质中,即为母系遗传,可利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判断。
三、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的关系(1)遵循的遗传规律①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②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伴性遗传的特殊性①有些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因而X b Y个体中的隐性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也能表现出来。
②有些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X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雄性个体之间传递。
③位于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是成对的,其性状遗传与分离定律相同,只是与性别相关联;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一定要将性状表现与性别联系在一起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