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摹中感受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19
《在临摹中感受》(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临摹是学习绘画的捷径之一,对大师作品进行多种形式的摹仿,有益于人物画的学习。
教材从临摹名画入手,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绘画的多种语言,直接与大师交流、实践,发展学生的个体,凸显学生个性。
这样的教学安排符合初一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通过本课的学习,发展了学生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了学生的思想及情感。
1.教学路径看:临摹不只是为了模仿,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是通过体验他人作品中不同的表达方式,学会观察、激发我们自己的表现力。
临摹有很多种形式,加入自我的理解和表现之后,就从学习行为变成了一种创作行为。
学:临摹是为了学习观察方法、技法、风格。
临摹中的变体画,是一种艺术的实验,探索空间很大,可以是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等。
想要准确地表现人物身体比例,最好记住:站七、坐五、蹲三半;头一、肩二、身三头;臂三、腿四、足一头。
实践:通过自己的分析、理解,尝试临摹一幅名画,可以在大师作品中抽取一种元素进行改变,也可以只保留某些元素,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
创新:选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角度,与大师对话,改变原画的构图、造型、色调、角度等。
尝试运用大师的语言,完成一幅新的绘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变体画”的探索空间,掌握人物身体比例,借助名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技能目标:尝试临摹古典绘画作品,通过对大师作品的添加、改画,了解古典大师的技法、风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意目标:感悟变体画中的创作行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变体画”的探索——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色调的改变等。
教学难点:变体画探索中的自我表现及个性发展。
3. 教学准备名画图片、牛皮纸、画笔、颜料、教学课件4. 教学内容要点临摹教学方法作为传统教学方法,早在文艺复兴时代的初期便已使用,流传至今。
第3课在临摹中感受-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的学生。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临摹的定义和相关知识。
2.掌握临摹的基本技巧。
3.在临摹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美与灵性。
4.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临摹的定义和相关知识•临摹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或模板进行绘制,目的是为了学习和掌握绘画技巧及风格特点。
•临摹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大师作品的绘画技巧和构图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和审美水平。
2. 临摹的基本技巧•选择合适的素材和工具。
•观察和比较原作与自己的临摹作品的差异。
•勇于尝试,不断探索,逐步完善作品。
•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绘制,注意细节和比例的把握。
3. 在临摹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美与灵性•通过临摹学习到大师们的绘画技巧,感受到艺术的美和文化的传承。
•在作品中体验到一种灵性的力量,领悟到艺术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4.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观察能力•临摹需要耐心和细心,让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培养耐心和细微观察的能力。
•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原作和自己的作品,发现差异并加以改进,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步骤1. 整体介绍•老师简单介绍临摹的定义和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临摹的目的和意义。
2. 案例分析•老师展示一张大师的作品,并对比展示一个学生的临摹作品,让学生发现差异和不足。
•让学生分别进行对比观察,发现问题,并相互交流探讨解决方法。
3. 实践练习•老师发放纸张和铅笔,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模版进行临摹,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和控制比例。
•学生注意细节,不断尝试纠正错误,逐步完善作品。
4.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并让学生相互欣赏,对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于临摹的认识更加深入,也更加了解到艺术的美与灵性。
在实践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们掌握了临摹的基本技巧,也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和细心。
但是,想要通过临摹学到更多的东西,需要学生们有更多的实践和思考,以及更高的自我要求。
美术临摹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临摹的概念和意义,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临摹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表现能力。
难点,如何准确把握艺术作品的形态和细节,如何表现出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名家名作,让学生自由观看,并引导学生谈谈对这幅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2.讲解临摹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
通过简单的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了解临摹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明确临摹对于绘画学习的重要性。
3.示范临摹基本方法和技巧(15分钟)。
教师现场临摹一幅简单的艺术作品,向学生展示临摹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方面的处理。
4.学生实践操作(30分钟)。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教师在一旁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临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展示和评价(15分钟)。
学生完成临摹后,进行作品展示和互评,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6.总结和展望(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展望未来的学习和提高。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了临摹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临摹方法和技巧。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深入,临摹的作品缺乏个性和创意,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表现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让他们在临摹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力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能够让学生在美术临摹方面有所突破和提高,为将来的艺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