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复习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5
12345指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测定 COD 时,所测得的数值习惯上叫做耗氧量,用 OC 表示。
6指溶解在水里氧的量,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它跟空气里氧的分压、大气压、水温和水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20℃、 100Kpa 下,纯水的溶解氧为9mg/L;20℃时,蒸馏水的溶解氧饱和值为9.17 mg/L。
7包括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也是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一个综合参数。
8有机物中除含有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部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和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之为总需氧量(TOD)。
9指用化学氧化剂(重铬酸钾)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单位为 mg/L。
化学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
10指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要的氧量,单位为mg/L,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生化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耗氧有机污染物越多。
11生物自身氧化残留物;12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之为污泥浓度。
包括 Ma、Me、Mi 和 Mii 四者在内的总和。
13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质量,不包括污泥中无机物质。
包括 Ma、Me 和 Mi 三者在内的总和,不包括 Mii。
14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 30min 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 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由于正常的活性污泥在静止 30min 后可接近它的最大密度,故可反映污泥的沉降性能。
污泥沉降比与所处理污水性质、污泥浓度、污泥絮体颗粒大小及污泥絮体性状等因素有关,混合液污泥浓度在 3000mg/L 摆布时,正常曝气池污泥沉降比在 30%摆布。
15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 30min 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常用单位为 ml/L。
SVI 通常按下述方法测定:①在曝气池出口处取混合液样品;②测定 MLSS;③测定样品的 SV%,读取沉淀污泥的体积;④计算SVI 值:SVI==沉淀污泥的体积/MLSS。
污水处理常用词汇标题:污水处理常用词汇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许多专业术语是必须了解的。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词汇,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污水处理工作。
一、水质监测与分析1.1 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对于污水处理来说,pH值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1.2 溶解氧(DO):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量,是评价水体氧气含量的重要参数。
1.3 氨氮(NH3-N):是指水中的氨氮含量,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二、污水处理工艺2.1 曝气:是指通过向水体中通入气泡,增加水中溶解氧的过程,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2.2 沉淀:是指通过加入化学药剂或改变水流速度使悬浮物沉降到水底,从而净化水质的过程。
2.3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去除水中有机物。
三、处理设备与设施3.1 污水处理厂:是指专门用于处理污水的设施,包括进水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等工艺。
3.2 污水泵站:是将污水从低处抽送到高处的设备,通常用于将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
3.3 污水管道:是将污水从生产生活区域输送到污水处理设施的管道系统,起到输送作用。
四、环境保护标准与法规4.1 排放标准:是指对污水处理后的水质排放要求的标准,通常由政府制定。
4.2 污水处理法规:是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规范和要求,包括处理工艺、设备要求等。
4.3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前后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的过程,以保护环境为目的。
五、新技术与发展趋势5.1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膜的筛选作用去除水中的杂质。
5.2 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结合生物降解和物理化学处理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
5.3 循环利用:是指将经过处理的污水进行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是未来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之一。
总结:本文介绍了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词汇,包括水质监测与分析、污水处理工艺、处理设备与设施、环境保护标准与法规以及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污水处理常用名词标题:污水处理常用名词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污染物的废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以循环利用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专业名词,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名词及其含义。
一、污水处理工艺1.1 水解:水解是指将有机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质通过水解反应,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过程。
1.2 混凝:混凝是指在污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处理。
1.3 沉淀:沉淀是指通过重力作用或添加沉淀剂,使悬浮物或胶体颗粒沉降到底部,以便去除。
二、污水处理设备2.1 曝气池:曝气池是一种用来增加水体溶解氧浓度的设备,通过气泡将氧气传递到水中,促进有机物的降解。
2.2 滤池:滤池是一种用来过滤水中悬浮物和颗粒物的设备,通常采用砂滤或活性炭滤料。
2.3 污泥浓缩机:污泥浓缩机是用来将污泥中的水分脱除,减少污泥体积,便于后续处理和处置。
三、水质监测参数3.1 生化需氧量(BOD):BOD是指水中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是衡量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3.2 氨氮:氨氮是指水中的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总和,是衡量水体中氨类污染物含量的指标。
3.3 总氮:总氮是指水中所有形态氮的总和,包括氨氮、硝态氮和有机氮等,是评价水体氮污染程度的指标。
四、处理效果评价指标4.1 去除率:去除率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某种污染物在处理后被去除的百分比,通常用来评价处理效果的好坏。
4.2 COD:COD是指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也是评价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
4.3 水质达标率:水质达标率是指经过处理后的水体达到排放标准的比例,是评价整个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指标。
五、环保政策法规5.1 排放标准:排放标准是指国家或地方对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的要求,包括各种污染物的限量排放标准。
5.2 环保执法:环保执法是指环保部门对污水处理厂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确保其按照法规要求运行。
污水处理常用名词标题:污水处理常用名词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涉及到许多专业名词。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名词及其含义。
一、污水处理工艺1.1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过程,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1.2 化学处理: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氯化铁、氯化铝等,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
1.3 物理处理:采用物理方法,如过滤、沉淀等,将污水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出来。
二、水质指标2.1 COD(化学需氧量):反映水中有机物质的含量,是衡量污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2.2 BOD(生化需氧量):衡量水中有机物质被微生物降解的能力,是评价污水生物性质的指标。
2.3 SS(悬浮物):反映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影响水体透明度和水质。
三、处理设备3.1 曝气池:用于提供氧气,促进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降解。
3.2 沉淀池:通过重力作用,使固体颗粒沉降到底部,实现固液分离。
3.3 滤池:采用过滤介质,如砂、炭等,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
四、处理工艺4.1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将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等工艺整合在一起,实现高效处理。
4.2 中水回用:将经过处理的污水再次利用,减少对地下水和自然水资源的消耗。
4.3 厌氧消化: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五、环保标准5.1 排放标准:规定了污水处理厂排放的COD、BOD、SS等指标的限值,保障水体的环境质量。
5.2 回用标准:规定了再生水的水质要求,确保再生水符合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标准。
5.3 运行标准:对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高效处理污水。
结论:污水处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专业名词。
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和作用,才能更好地开展污水处理工作,保护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污水处理常用名词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将城市、农村、工业等地区产生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使之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专业名词,了解这些名词对于理解污水处理工艺非常重要。
一、水质监测1.1 溶解氧(DO):指水中溶解的氧气量,是评价水体富氧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氧的监测可以帮助判断生物处理工艺的效果。
1.2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被氧化的总需氧量。
COD的监测可以反映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1.3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的需氧量。
BOD是评价水体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能力的指标,也是评价水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二、处理工艺2.1 水解反应:是指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被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的过程。
水解反应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
2.2 曝气:是指通过向水体中注入气体(通常是空气)来增加水中氧气的浓度。
曝气是生物处理工艺中常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微生物的代谢活性。
2.3 沉淀:是指将水中的悬浮物质通过重力沉降到底部的过程。
沉淀是固液分离的一种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三、处理设备3.1 污水泵:用于将污水从污水收集池或井中抽送到处理设备中。
污水泵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处理系统的运行效果。
3.2 曝气器:用于向生物处理系统中注入氧气,提高水中氧气浓度。
曝气器的设计和运行状态对生物处理工艺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3.3 滤料:用于固液分离和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不同类型的滤料适用于不同的处理工艺,选用合适的滤料可以提高处理效率。
四、处理工程4.1 污水处理厂:是指专门用于处理城市污水的设施。
污水处理厂通常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等工艺单元,可以将污水处理成符合排放标准的水质。
4.2 污水处理站:是指用于处理农村或工业区域污水的设施。
污水处理站通常包括初级处理、中级处理、高级处理等工艺单元,可以有效净化污水。
浙江商达环保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基本知识编制部门:技术支持部编写日期:2011年7月20日第一章 水污染状况...... 第一节 水污染现状 第二节 水污染分类第二章 常用环保术语.•第三章 水处理技术概述 第二篇 废水处理单元技术..水质分析的基本方法 ..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 常用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介绍.......化学需氧量 ......................... :溶解氧 :五日生化需氧量 ......................... -氨氮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3 3 3 7 8 12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2.6. 筛 除 ...............水质水量调节 .......沉淀和气浮....沉淀 ..........气浮 ..........混凝和混凝剂 中和及pH值的控制 水处理生物处理技术 1 生物脱氮工艺....12 12 17 17 20 21 28 32 2.6. 2 MBR 工艺2.6.3 悬浮附着二级好氧处理工艺……......32 ......34 2.6.4 SBR 生物处理工艺:……37 2.6.5 氧化沟生物处理工艺:••…..38 第三篇 水质分析40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3.3.1 3.3.2 3.3.3 3.3.4 3.3.5 40 45 56 .56 .56 57 .57 57第一篇环保基本常识第一章水污染状况第一节水污染现状水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物质,但又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如果地球上没有水,就会和月球一样,成为一个没有生命的死寂球体。
所以, 水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须臾也不能离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是人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水。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是水,它约占体重的三分之。
污水处理中的常用术语污水处理中的常用术语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生化需氧量在有氧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水中可以分解的有机物完全氧化分解时所需要的溶解氧量,叫生化需氧量,用mg/L表示。
由于有机物的种类很多,欲测出其中各自的含量是办不到的,故常用BOD 这个综合指标来表示。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与有机物的浓度密切相关,有机物含量愈高,消耗的氧也就愈多,这就是用BOD值来间接反映有机物含量多少的根据。
完全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约需100天左右,而20天的BOD 值十分接近完全的BOD值(相差1%左右)。
因此,常把20日BOD 值(即BOD20)当作完全BOD值。
但20日仍嫌太长,实际上采用5日BOD值,即BOD5。
BOD5与BOD20相差较大,但就一般污水而言,二者存在比较固定的比值,如生活污水BOD5:BOD20=0.7。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在一定条件下,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所有污染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量,以氧的mg/L表示,叫化学需氧量。
有机物基本上属于还原性物质,能被化学氧化剂氧化。
有机物愈多,消耗的氧化剂量也愈多,因此可以用消耗的氧化剂量(换算成O2的mg/L)来间接反映有机物的含量。
但有机物不是全部能被氧化的,如以醋酸为主的低级脂肪酸就几乎不能被氧化。
此外,被氧化的污染物质还包括还原性的无机物——Fe2+、N O2-等。
COD的测定方法分铬法(以重铬酸钾做氧化剂)和锰法(以高锰酸钾做氧化剂)两种,分别记为COD Cr和COD Mn。
高锰酸钾法测定的结果受操作条件影响较大,且高锰酸钾溶液不稳定,对氧化程度也有影响,因而测定结果不能代表水中污染物质的确切含量。
而重铬酸钾法则克服了上述缺陷,它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能将污水中绝大部分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氧化。
其溶液非常稳定。
该法已被广泛采用。
污水处理中的常用术语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生化需氧量在有氧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水中可以分解的有机物完全氧化分解时所需要的溶解氧量,叫生化需氧量,用mg/L表示。
由于有机物的种类很多,欲测出其中各自的含量是办不到的,故常用BOD这个综合指标来表示。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与有机物的浓度密切相关,有机物含量愈高,消耗的氧也就愈多,这就是用BOD值来间接反映有机物含量多少的根据。
完全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约需100天左右,而20天的BOD值十分接近完全的BOD值(相差1%左右)。
因此,常把20日BOD值(即BOD20)当作完全BOD值。
但20日仍嫌太长,实际上采用5日BOD值,即BOD5。
BOD5与BOD20相差较大,但就一般污水而言,二者存在比较固定的比值,如生活污水BOD5:BOD20=0.7。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在一定条件下,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所有污染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量,以氧的mg/L表示,叫化学需氧量。
有机物基本上属于还原性物质,能被化学氧化剂氧化。
有机物愈多,消耗的氧化剂量也愈多,因此可以用消耗的氧化剂量(换算成O2的mg/L)来间接反映有机物的含量。
但有机物不是全部能被氧化的,如以醋酸为主的低级脂肪酸就几乎不能被氧化。
此外,被氧化的污染物质还包括还原性的无机物——Fe2+、N O2-等。
COD的测定方法分铬法(以重铬酸钾做氧化剂)和锰法(以高锰酸钾做氧化剂)两种,分别记为COD Cr和COD Mn。
高锰酸钾法测定的结果受操作条件影响较大,且高锰酸钾溶液不稳定,对氧化程度也有影响,因而测定结果不能代表水中污染物质的确切含量。
而重铬酸钾法则克服了上述缺陷,它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能将污水中绝大部分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氧化。
其溶液非常稳定。
该法已被广泛采用。
其与猛法之间的比值一般为:COD Cr:COD Mn=3:2。
污水处理相关专业术语污水处理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污水处理领域,掌握相关知识,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专业术语。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污水处理相关的专业术语。
一、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1. 污水:指流经城市、农村、工厂等地的废水,其中包含了各种有机、无机物质。
2. 污水处理: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污水进行净化和处理的过程。
3. 污水处理厂:是专门处理污水的工厂,通常包括污水收集、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等环节。
二、污水处理的过程与工艺1. 水力流程:指污水在处理系统中的流动路径,包括进水管道、沉砂池、调节池、二沉池、滤池等。
2. 气力流程:指污水处理过程中气体的流动路径,如曝气池、曝气管道等。
3. 一次沉淀:指将污水中的悬浮物通过沉淀作用使其沉降下来的过程。
4. 二次沉淀:指将一次沉淀后仍然悬浮在水中的悬浮物通过二次沉淀使其进一步沉降下来的过程。
5. 曝气:指通过向水中供气,使氧气溶解在水中,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和污水中细菌的生长繁殖的过程。
6. 滤池:是用来去除污水中悬浮物和生物等物质的设备,其中包括砂滤池、活性炭滤池等。
三、污水处理常用设备与技术1. 溢流堰:用于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中流量的设备。
当污水处理量超过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时,污水会从溢流堰流出。
2. 沉砂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沉淀物,使其沉入池底。
3. 调节池:用于调节进水流量与水质的波动,保持进水水质和处理系统的稳定。
4. 曝气池:通过曝气装置向污水供氧,提供适宜的氧气条件,促进污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和细菌的生长。
5.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通过添加活性污泥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活性污泥能够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6. 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处理系统,通过湿地植被和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处理。
四、污水处理相关指标及检测方法1. BOD(生化需氧量):用来反映污水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和温度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
污水处理专业术语标题:污水处理专业术语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对城市、工业、农村等地区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循环利用的目的。
在污水处理领域,有许多专业术语,掌握这些术语对于理解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专业术语。
一、水质参数1.1 生化需氧量(BOD):指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是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1.2 化学需氧量(COD):指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被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1.3 悬浮物:指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质,如泥沙、悬浮微生物等,对水体浑浊度和水质造成影响。
二、处理工艺2.1 曝气池: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生化处理设备,通过向水体中通入氧气,促进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2.2 混凝沉淀:是一种物理化学处理方法,通过加入混凝剂使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团块,然后通过沉淀分离出水中的杂质。
2.3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在搅拌条件下将含有微生物的污泥与污水接触,使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
三、设备名称3.1 曝气器:是曝气池中的关键设备,用于将氧气通入水中,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氧气。
3.2 滤池:是一种过滤设备,通过滤料将水中的悬浮物截留下来,提高水质。
3.3 污泥浓缩机:用于将处理后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减少污泥体积,方便后续处理和处置。
四、排放标准4.1 地表水排放标准:对于将经过处理的污水排放到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的标准,通常包括各种水质参数的限值。
4.2 地下水排放标准:对于将经过处理的污水排放到地下水体的标准,通常包括各种有害物质的限值。
4.3 农田灌溉标准:对于将经过处理的污水用于农田灌溉的标准,通常包括水质和微生物指标的限值。
五、环保政策5.1 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根据当地环保政策和城市规划,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工艺和设备进行规划。
5.2 污水处理费用政策:根据当地政府的政策,制定污水处理费用标准,鼓励企业和居民积极参与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技术常用的专业术语及名词解释第一部分1. 有关水类型术语1.1 原水1.1.1 原水:raw water 未经任何处理,或进入水厂待处理的水。
1.l.2 湖面温水层epilimnion 在分层水体温跃层(Ll.10)上面的水。
1.1.3 地下水groundwater 存于地下水层的水。
通常能从地下水层取出,或者通过地下水层取出的水。
l.1.4 湖底静水层hypolimniOn 在分层水体温跃层下面的水。
1.1.5 寡营养的oligotrophic 用于描述水体,指水体营养物质缺乏且含有种类较多而数量较少的水生生物。
这种水体的特征是透明度高,上层水体中氧的浓度高,底部沉积物通常呈浅褐色并仅含有少量的有机物。
1.1.6 雨水:rainwater 尚未溶解地面上可溶性物质的大气降水。
1.1.7 暴雨水storm water;暴雨径流水storm water run-off由于降暴雨而排入水道的地面径流。
1.1.7.1 暴雨污水storm sewage由于降暴雨或雪(冰)融化生成的地面径流同污水混合的水。
1.1.8 成层作用stratification在水体中存在或形成的明显的层次。
靠温度、盐分的性质、氧或营养成分的不同来鉴别。
1.l.9 地面水surface water 流过或静止在陆地表面的水。
1.1.10 温跃层thermocline 水体以温度分层时,温度梯度最大的一层。
1.2 废水1.2.1 废水waste water 生产过程中使用后排放的或产生的水,这种水对该过程无进一步直接利用的价值。
1.2.2 水底沉积物benthic deposit 由于自然侵蚀、生物过程或排放废水,在水道、湖或海底聚集的沉积物。
其中可能含有有机物。
1.2.3 腐质detritus 在生物学意义上,指有机的颗粒物质。
在污水处理方面,指密度比水大的能被流动水输送的粗有机物残渣。
1.2.4 出水effluent从处理厂、工业过程及蓄水池等场所中排放出的水或废水。
污水处理系统培训手册目录1.基础知识1.1污水处理基础知识1.2基本常用术语、名词2.水质、水量及排水标准状况2.1.处理水量2.2.污水设计进出水水质3.工艺流程图4.流程简介4.1 格栅4.2 调节均质4.3 一次沉淀4.4 水解酸化4.5 厌氧反应4.6 好氧反应4.7 二次沉淀4.8 污泥处理5.问题及解决方法5.1厌氧反应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5.2.好氧反应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5.3设备存在问题解决办法1.基础知识1.1污水处理基础知识1.1.1废水的处理方法污水的主要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组合法1.1.2废水的预处理废水的预处理是以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污染物和悬浮物在废水中的油脂类物质为目的的处理方法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沉沙、隔油及调节等。
除油方法主要有:加隔板、加斜板。
水质水量的调节可使用调节池。
1.1.3污水的处理级别一级处理:污水经过简单的物理处理后的水;二级处理:经一级处理后,在经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三级处理:又称深度处理,二级处理后的出水再经过加药、过滤、消毒灯其它技术,使出水达到更高的标准。
1.1.4排水水质等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将水分为五类,即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虾产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于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1.2基本常用术语、名词²SS:悬浮物,是指颗粒物直径在0.45um以下的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微生物等的污染物。
²COD: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COD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又可反应水中有机物的量,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
污水处理专业术语标题:污水处理专业术语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进行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要求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领域,有许多专业术语是必须了解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专业术语,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污水处理过程。
一、污水处理工艺1.1 气浮法:利用气体在水中形成弱小气泡,使悬浮物和油脂等物质附着在气泡上升浮起来,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方法。
1.2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或者生物体的过程。
1.3 混凝沉淀:通过加入混凝剂使悬浮物凝结成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重力沉降实现固液分离的过程。
二、污水处理设备2.1 曝气设备:用于向生物反应器中通入氧气,提供微生物生长和有机物降解所需的氧气。
2.2 滤网:用于过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防止阻塞管道和损坏设备。
2.3 污泥脱水设备:用于将处理后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减少污泥体积,便于后续处理和处置。
三、水质指标3.1 COD(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的难易程度,是衡量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3.2 BOD(生化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的能力,是评价水体中有机物生物降解能力的指标。
3.3 NH3-N(氨氮):表示水中氨氮的含量,是评价水体中氨氮污染程度的指标。
四、处理效果评价4.1 水质达标率:指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的比例,是评价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4.2 除磷率:指处理过程中去除水体中磷的效果,是评价污水处理工艺除磷效果的指标。
4.3 污泥产量:指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是评价处理效果和后续处置成本的重要参数。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5.1 污泥处理难题:污泥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常见问题包括污泥脱水难点、污泥产生量过大等,解决方法包括改进脱水设备、优化处理工艺等。
5.2 设备运行异常:污水处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浮现故障或者异常,需要及时处理,包括检修设备、更换部件等。
一般概念酵母长流出的污水进水是指流入污水处理任何一个处理流程的污水,因此,造纸流出的污水就是处理厂的进水厌氧处理在没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生物反应好氧处理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生物反应水解通过胞外酶的作用将固态物质变成溶解状态酸化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短链有机酸的过程,如乙酸丙酸产甲烷过程有机酸转化为沼气的过程,沼气主要由甲烷和二氧化碳组成生物处理的有机碳源可以为溶解态,胶态或是悬浮态。
降解过程消耗氧气,消耗量以COD和BOD计量固体悬浮物在污水、污泥或混合液体中不能溶解的物质,以TSS或VSS表示初沉池污泥初沉池底排放的污泥生物污泥生物处理过程产生的悬浮固体回流污泥污泥被分离后回流到生物处理反应器中的那部分污泥污泥增长在微生物消耗有机物的时候,生物量是净增长的,并与污水中有机物含量呈正比,为维持污泥浓度,根据污泥增长情况排放剩余污泥剩余污泥从生物处理系统中排放到污泥储池以待脱水的污泥,其成分与回流污泥相同混合液硝化反硝化池中的液体,污水与好氧污泥的混合物实验分析化学需氧量COD 好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与强氧化剂作用所消耗的氧化剂折合成氧的量。
重铬酸钾(K2Cr2O7)或高锰酸钾(KMnO4)为氧化剂。
COD并非是一个浓度,而是以浓度的方式显示样品中的有机物含量。
一般COD值比BOD5值高,但也有例外情况。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在有限的一定时间内,一般为5天,温度为20℃,有氧避光条件下,由于好氧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消耗的溶解氧两,也就是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要的氧量。
其值比COD要小一些,一般某待定污水而言BOD与COD的比值相对固定。
在分析碳源BOD5的时候,应添加硝化反应抑制剂。
总悬浮物TSS 悬浮物SS 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采集一定体积的污水或泥样,用过滤膜过滤截留固体,在105℃条件下干燥一小时,其过滤前后重量差值为TSS,推荐滤膜孔径1.6微米,Whatman GF/A的产品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基本原理同TSS和SS,对于混合液反应器是至关重要的参数。
污水处理常用名词一、污水处理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各种污染物质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要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常用的名词,下面将逐一进行介绍。
二、常用名词解释1. 污水污水是指由生活、工业、农业等活动产生的含有各种有害物质的废水。
污水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物、无机盐、悬浮物、微生物等。
2.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是指专门用于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设施。
污水处理厂通常包括进水口、初级处理、中级处理、高级处理和出水口等部分。
3. 进水口进水口是指污水处理厂接收污水的入口部分。
进水口通常设有格栅、沉砂池等设施,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沉淀物。
4.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指对进水口进来的污水进行物理处理的过程。
常见的初级处理方法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沉淀、油水分离等。
5. 中级处理中级处理是指对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化学处理的过程。
中级处理主要包括絮凝、沉淀、调节pH值等步骤,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
6. 高级处理高级处理是指对中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生物处理的过程。
高级处理主要采用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7. 出水口出水口是指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出污水处理厂的出口部分。
出水口的水质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以保证对环境的不会造成污染。
8. 混合液混合液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进水口进来的污水与处理剂混合后的混合物。
混合液中含有有机物、无机盐、微生物等。
9. 沉淀池沉淀池是指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沉淀悬浮物和重金属的设施。
沉淀池通过重力作用使悬浮物和重金属沉淀到池底,从而实现去除的目的。
10. 曝气池曝气池是指在高级处理过程中,通过给池内注入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的设施。
曝气池中的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11. 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是指在高级处理过程中,通过培养和管理微生物群落形成的一种混合物。
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专业术语
一、水质指标
1、COD-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
在规定条件下,用氧化剂处理水样时,在水祥中溶解性或悬浮性物质消耗的该氧化剂的量。
计算时折合为氧的质量浓度。
2、BOD-生物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
在特定条件下,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生物氧化时所消耗溶解氧的质量浓度
3、TN-总氮
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的总和。
4、TP-总磷
正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聚合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的磷含量之和。
5、SS-总悬浮物
水中总的悬浮物含量。
二、污水处理方法
1、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或几种方法配合使用以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排放到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及工业废水可利用各种分离和转化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如下:
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有
机污染物氧化降解成无害物质的方法,
又叫生物化学处理法,是处理有机废水
最重要的方法
活性污泥、生物滤池、
生活转盘、氧化塘、厌
气消化等
2、废水的生物处理法:
是基于微生物通过的作用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物质,把有毒的物质转化为无毒的物质的方法。
根据在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的不同要求,生物处理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
3、好氧生物处理:
是在有氧气的情况下借好氧化细茵的作用来进行的。
细菌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氧化、还原、合成等过程,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获得生长和活动所需能量,而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使自身生长繁殖。
4、厌氧生物处理:
是在无氧气的情况下,借厌氧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
厌氧细菌在把有机物降解的同时,需从CO2、NO3-、PO43-等中取得氧元素以维持自身对氧元素的物质需要,因而其降解产物为CH4、H2S、NH3等。
三、污水处理工艺
(一)污水生化(生物)处理法分类
主要分成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稳定塘法和土地处理法等四大类。
1、活性污泥法
(1)活性污泥法,法是在人工条件下,对污水中的各类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和培养,形成悬浮状态的活性污泥。
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回流到生物反应池,多余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2)氧化沟:氧化沟是一种改良的活性污泥法,其曝气系统呈封闭的沟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因此被称为“氧化沟”,又称“环行曝气池”。
(3)AB法:AB工艺是吸附-生物降解工艺的简称,是在常规活性污泥法和两段活性污泥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
(4)SBR——序批式生物反应器
传统的SBR是一个间歇式的活性污泥系统,曝气池与沉淀池合二为一。
SBR 工艺的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亦即每个间歇反应器在处理废水时的操作过程包括如下五个阶段:①进水期(或充水期) ②反应期;③沉淀期④排水排泥期⑤闲置期。
(5)CASS
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是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简称,是在SB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SBR池内进水端增加了一个生物选择器,实现了连续进水(沉淀期、排水期仍连续进水),间歇排水。
2 生物膜法
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
该法采用各种不同载体,通过污水与载体的不断接触,微生物细胞在载体表面生长和繁殖,由细胞内赂处伸展的胞处多聚物使微生物细胞开成孔状结构,称之为生物膜。
利用生物膜的生物吸附和氧化作用,以降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1)接触氧化
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特点的一种新的废水生化处理法。
其实质是在池内填充填料,已充氧的污水将填料浸没全部,并以一定的流苏流经填料。
靠填料上的微生物和悬浮在水中的微生物使得污染物得到净化。
(2)BFR-生物滤池bioIogical fiIter(滴滤池、渗滤池)
废水通过由惰性物质组成的滤料层进行渗滤,利用惰性物质上面的活性生物膜达到净化目的的装置。
生物滤池有曝气生物滤池、厌氧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等。
(3)生物转盘
一种好氧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由水槽和一组圆盘构成,圆盘下部浸没在水中,圆盘上部暴露在空气中,圆盘表面生长有生物群落,转动的转盘周而复始地吸附和生物氧化有机污染物,使污水得到净化。
3、稳定塘
稳定塘旧称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
(1)湿地处理
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类似自然沼泽地,但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是一种人为地将石、砂、土壤、煤渣等一种或几种介质按一定比例构成基质,并有选择性地植入植物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
它是一种集物理、化学、生化反应于一体的废水处理技术;是一个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综合生态系统。
4、土地渗透,
是在人工调控下将废水投配于土地上,通过土壤-植物系统的天然净化能力使废水得到净化和再生的土地处理法。
现将其三种基本方法简介如下。
(二)膜过滤
在污水处理中,通过渗透膜过滤去除污染物的技术。
(三)各种工艺的组合
1、MBR——膜生物反应器
膜- 生物反应器主要由膜分离组件及生物反应器两部分组成。
通常提到的膜- 生物反应器实际上是三类反应器的总称:①曝气膜- 生物反应器(Aeration Membrane Bioreactor, AMBR) ;②萃取膜- 生物反应器(ExtractiveMembrane Bioreactor, EMBR );③固液分离型膜- 生物反应器(Solid/Liquid SeparationMembrane Bioreactor, SLSMBR, 简称MBR )。
2、A2/O(又称AAO)——厌氧/缺氧/好氧脱氮除磷工艺
污水经过厌氧、缺氧、好氧交替状态处理,以提高总氮和总磷去除率的污水处理方法。
3、A/O——指的是缺氧/好氧
污不经过缺氧、好氧交替状态处理,以提高总磷去除率的污水处理方法。
该工艺具有脱氮作用。
4、A/O+土地渗滤
A/O法和土地渗滤的组合,可以达到对废水的深度处理。
5、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