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黄瓜》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认知常见蔬菜教案中班语言认知常见蔬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常见蔬菜,包括胡萝卜、西红柿、黄瓜、白菜等。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蔬菜的外观、特点和营养价值。
3. 培养幼儿对蔬菜的兴趣,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点。
1. 认知常见蔬菜。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蔬菜的外观、特点和营养价值。
三、教学难点。
1.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蔬菜的外观、特点和营养价值。
四、教学准备。
1. 胡萝卜、西红柿、黄瓜、白菜等蔬菜。
2. 图片或图片卡片。
3. 课件或PPT。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拿出胡萝卜、西红柿、黄瓜、白菜等蔬菜,让幼儿们观察,并问,“这些是什么?”“你们平时吃过吗?”“它们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幼儿们对蔬菜进行初步认知。
2. 学习蔬菜的外观和特点(15分钟)。
通过图片或图片卡片,让幼儿们看清楚胡萝卜、西红柿、黄瓜、白菜等蔬菜的外观,并简单描述它们的特点。
比如,胡萝卜是红色的,长得像小棍子;西红柿是红色的,外面有光滑的皮;黄瓜是绿色的,表面有条纹;白菜是绿色的,叶子很大。
3. 认识蔬菜的营养价值(15分钟)。
通过课件或PPT,向幼儿们介绍胡萝卜、西红柿、黄瓜、白菜等蔬菜的营养价值。
比如,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对眼睛有好处;西红柿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黄瓜富含水分,有利于保持皮肤的湿润;白菜富含纤维素,有助于消化。
4. 游戏互动环节(15分钟)。
老师组织幼儿们进行认知蔬菜的游戏。
比如,让幼儿们闭上眼睛,摸一摸桌子上放着的蔬菜,然后猜一猜是什么蔬菜;或者让幼儿们分组,用画笔在纸上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蔬菜。
5. 总结课程内容(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强调蔬菜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幼儿们多吃蔬菜,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对常见蔬菜有了初步的认知,能够简单描述它们的外观、特点和营养价值。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幼儿们对蔬菜的兴趣不够高,需要更多的趣味性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分辨丝瓜和黄瓜》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学会区分丝瓜和黄瓜。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积极参与交流合作。
二、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分辨丝瓜和黄瓜。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到本节课要学习分辨丝瓜和黄瓜,并了解到丝瓜和黄瓜的外形特征。
2. 比较老师将丝瓜、黄瓜拿出来,让幼儿自由观察和比较两种蔬菜的外形、颜色和纹理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3. 分类让幼儿根据观察和比较的结果,将丝瓜和黄瓜分类,放到不同的篮子里。
4. 学习交流询问幼儿丝瓜和黄瓜的区别,并让幼儿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5. 游戏互动引导幼儿进行“拓展认知”的活动,通过认知丝瓜和黄瓜的特征来进行其它物品的分类,如物品颜色、物品形状等。
6. 总结回顾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带着幼儿收获和成长。
四、教学重点1.幼儿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2.让幼儿能够分辨丝瓜和黄瓜,加深对两种蔬菜的印象。
五、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自主观察和比较。
2.如何让幼儿将观察到的特征进行总结和分类。
六、教学方法1.图片导入法:通过图片引入新的知识,使幼儿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化。
2.比较分类法: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的方式来学习。
七、教学资源1.丝瓜和黄瓜。
2.彩色图片。
3.篮子。
八、教学评估1.教学中随时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应。
2.通过游戏互动和学习交流来了解学生对丝瓜和黄瓜的认知程度和理解能力。
九、课后延伸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小组内的幼儿进行小组合作研究,调换或添加其它蔬菜,再进行比较分类,并分享整个班级。
蔬菜辨识游戏教案中班语言蔬菜辨识游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常见的蔬菜,如西红柿、黄瓜、胡萝卜、土豆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辨识能力。
3. 增强幼儿对蔬菜的兴趣,培养他们爱吃蔬菜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 认识蔬菜的外观特征。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蔬菜。
三、教学准备:1. 蔬菜模型或图片。
2. 幼儿园教室或者室外场地。
3. 认识蔬菜的故事书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拿出蔬菜模型或图片,向幼儿们展示,并引导幼儿们谈谈自己对蔬菜的认识,比如蔬菜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形状、吃起来是什么味道等。
2. 游戏环节(15分钟):(1)观察蔬菜,教师将蔬菜模型或图片放在桌子上,让幼儿们围着桌子观察。
然后教师收起蔬菜,让幼儿们说出自己观察到的蔬菜的特征,比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辨认蔬菜,教师将蔬菜模型或图片分发给幼儿们,让他们辨认自己手中的蔬菜是什么,然后让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手中的蔬菜。
3. 讲解(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们介绍蔬菜的种类和特点,比如西红柿是红色的,黄瓜是绿色的,土豆是棕色的等。
并且讲述蔬菜的营养价值和重要性,引导幼儿们热爱蔬菜。
4. 故事时间(10分钟):教师讲述一些关于蔬菜的故事书籍,比如《小兔子种菜》、《小熊种菜》等。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幼儿们更加了解蔬菜的种植过程和重要性。
5. 游戏环节(15分钟):(1)认知游戏,教师将蔬菜模型或图片放在桌子上,让幼儿们闭上眼睛,然后教师拿走一个蔬菜,让幼儿们睁开眼睛,猜猜是哪个蔬菜被拿走了。
(2)描述游戏,教师给幼儿们出示一个蔬菜,然后让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个蔬菜的特征,比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6. 总结(5分钟):教师向幼儿们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再次强调蔬菜的重要性,鼓励幼儿们多吃蔬菜,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五、教学反思:通过蔬菜辨识游戏,幼儿们在玩中学,增强了对蔬菜的认知和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认识蔬菜》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常见蔬菜的名称、形状、颜色和味道。
2.培养幼儿对蔬菜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常见蔬菜的名称、形状、颜色和味道。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培养他们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蔬菜实物、图片、卡片等。
2.环境准备:布置教室,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教师出示各种蔬菜,引导幼儿观察,说出蔬菜的名称。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蔬菜,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二)基本部分1.认识蔬菜(1)教师出示蔬菜实物,让幼儿观察蔬菜的形状、颜色。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蔬菜的名称,并简要介绍蔬菜的特点。
(3)教师与幼儿互动,讨论蔬菜的营养价值。
2.蔬菜品尝(1)教师将蔬菜切成小块,分给幼儿品尝。
(2)教师引导幼儿品尝蔬菜,并说出蔬菜的味道。
(3)教师与幼儿互动,讨论蔬菜的口感。
3.蔬菜拼盘(1)教师出示蔬菜拼盘,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成蔬菜拼盘,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4.蔬菜游戏(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蔬菜蹲”游戏,巩固蔬菜的名称。
(2)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蔬菜接力”游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反思亮点:1.教师充分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具,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教学活动形式丰富,幼儿参与度较高。
3.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不足:1.在蔬菜品尝环节,部分幼儿对某些蔬菜的味道反应较敏感,教师需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2.在游戏环节,部分幼儿可能因为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教师需要耐心引导。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1.在幼儿观察蔬菜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如“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蔬菜?它的形状像什么?”来引导幼儿更细致地观察蔬菜的特征。
2.在品尝蔬菜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词汇描述蔬菜的味道,如“这个蔬菜是甜的还是咸的?它吃起来是脆的还是软的?”教学难点补充:1.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模拟在超市或菜市场的情景,自己挑选蔬菜,并描述它们,以此来锻炼幼儿主动参与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认识蔬菜—黄瓜》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活动准备
1、黄瓜若干。
2、瓜知识相关图片。
活动目标
1、了解黄瓜秧的结构。
2、我们食用黄瓜的功效。
活动过程
一、出示黄瓜
——看这盘里装的蔬菜,你们都认识黄瓜吧!
——你们知道黄瓜的知识多少那?我们来一起学一学吧。
1、黄瓜长在瓜秧上,通过图片可以看到黄瓜秧和叶的外形,身上有白色柔毛。
2、黄瓜的生长过程中都是绿色的,(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只有开花时,花是黄色的。
3、黄瓜成熟时,身上有白色的小刺。
(教学时出示相关图片)
二、食用黄瓜的功效
——小朋友们在家和幼儿园都吃过炒或凉拌得黄瓜,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吃黄瓜吗?。
幼儿园中班教案丝瓜和黄瓜含反思(精选8篇)幼儿园中班教案《丝瓜和黄瓜》含反思(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丝瓜和黄瓜》含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教案《丝瓜和黄瓜》含反思1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看、摸、闻、捏、尝等多种方法来感知丝瓜和黄瓜的不同特征。
2、尝试用简单的记录方法比较两种蔬菜的不同。
3、能愉快大胆地和同伴交流探索结果。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1、每张桌子上黄瓜、丝瓜各两条。
小刀三把,水彩笔两盒。
2、记录纸人手一张,方法示意图各一张(看,闻,摸,捏,尝);红绿大篮子各一个。
3、丝瓜和黄瓜实物各一。
活动过程:一、出示黄瓜、丝瓜,讲述故事,引起活动。
师:前几天,蔬菜幼儿园来了两位新朋友,看一看,这是谁啊?最近他们很不开心,因为蔬菜幼儿园里的好多小朋友经常把他们俩喊错,真苦恼!你们说,为什么会这样呢?(都是长长的、绿绿的,细细的)师:其实,只要仔细地看一看,找一找,就会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的不同呢。
小朋友,你们愿意帮他们找一找吗?二、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丝瓜黄瓜的外形特征。
师:老师已经在后面的桌子上准备了一些黄瓜和丝瓜,等会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找一找、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好吗?好,小朋友们就开始吧。
(教师语言提示:找到了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大家可以讨论讨论。
重点指导幼儿运用各种方法比较。
)三、集体交流,教师帮助归纳总结。
师:谁想来说说?你是怎么发现黄瓜上有刺,丝瓜没有刺的。
(用眼睛看)师:还有哪些小朋友也用了看一看的方法?你还看到了什么不同呢?师:还有谁找到了和他不一样的地方,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依次贴鼻子、嘴巴、手、捏等图示)四、运用方法,再次探索并记录。
1、教师总结,提出任务。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常见的蔬菜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蔬菜的兴趣,养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蔬菜:胡萝卜、西红柿、黄瓜、菠菜、土豆等。
2. 学习蔬菜的种植过程和生长环境。
3. 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蔬菜的名称和特点。
2. 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蔬菜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蔬菜图片、蔬菜实物、种植工具模型等。
2. 材料:蔬菜种植基地、蔬菜卡片、蔬菜贴纸等。
3. 环境: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清晰的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一颗蔬菜种子,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外观,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兴趣。
2. 讲解:教师展示各种蔬菜的图片,一一介绍蔬菜的名称、特点和生长环境,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并回答问题。
3. 实践:教师带领幼儿模拟蔬菜种植过程,让幼儿亲自体验种植蔬菜的乐趣。
4. 互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蔬菜卡片游戏,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并分享蔬菜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幼儿巩固蔬菜的知识。
6. 作业:教师布置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份关于蔬菜的手工制作或观察日记。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蔬菜的认识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在蔬菜卡片游戏中的表达能力和分享意识。
3. 收集幼儿回家后完成的手工制作或观察日记,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七、教学延伸1. 开展一次实地参观活动,带领幼儿参观蔬菜种植基地,让他们亲身体验蔬菜的生长过程。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制作蔬菜主题的美食,增进亲子关系。
3. 开展蔬菜知识竞赛,激发幼儿学习蔬菜的积极性。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是否存在幼儿参与度不高或引导不当的问题。
2. 思考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对蔬菜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瓜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瓜一、引言在中班科学教育中,瓜类是非常有趣且常见的话题。
它们丰富多样的外形、颜色和味道,不仅充满了诱惑力,还是孩子们品味世界的窗口之一。
通过了解不同种类的瓜,并通过观察和实践的方式,能够帮助孩子们发展他们的感官、观察、分类和比较能力。
本篇教案将介绍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以帮助中班孩子们认识各种各样的瓜。
二、教学目标1. 孩子了解瓜类的外部特征和不同种类的瓜。
2. 孩子能够观察、比较和分类不同种类的瓜。
3. 孩子培养对瓜类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4. 孩子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5. 孩子能够描述和表达他们对瓜类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1. 不同种类的瓜,例如西瓜、南瓜、黄瓜、冬瓜等。
2. 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在内的瓜类图片或卡片。
3. 描述瓜类特征的词汇卡片,例如红色、圆形、大、甜等。
4. 切开的瓜类样本,用于观察内部结构。
5. 一些小刀或剪刀,供孩子们动手使用。
6. 一些容器和勺子,用于让孩子们品尝瓜类。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不同种类的瓜,并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和猜测,例如:“你们见过这些瓜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你们能猜出它们的味道吗?”这样的引入可以让孩子们从观察的角度来认识并建立起对瓜类的兴趣。
2. 观察和描述教师指导孩子们观察不同种类的瓜,并让他们描述瓜的外部特征,例如颜色、形状和大小。
教师可以使用词汇卡片帮助孩子们表达,鼓励他们使用多种词汇来描述瓜类的特点。
3. 比较和分类接下来,教师引导孩子们进行比较和分类,让他们发现不同种类瓜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教师将不同种类的瓜放在一起,让孩子们观察并讨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和区别。
例如,西瓜和南瓜都是绿色的,但形状和大小却不同。
4. 实践和探索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探索精神,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切开的瓜类样本,让孩子们观察瓜类的内部结构。
教师可以引领他们观察瓜的种子、果肉和汁液,并让他们用手触摸瓜的表面和品尝瓜的味道。
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蔬菜教案带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知道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长方式。
2、按照蔬菜的食用部分,对蔬菜进行简单的分类。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蔬菜图片若干、疏菜整株与部分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忆蔬菜?1、帮助幼儿回忆都吃过什么蔬菜?2、是什么样子的?师:蔬菜王国里有很多蔬菜,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
(看课件)二、蔬菜是怎样长出来的?教师出示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蔬菜如:西红柿、白菜、土豆、萝卜请小朋友辨别一下是哪种蔬菜,并找出我们吃的部分。
教师出示蔬菜的整体与局部的课件,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长方式。
(有的长在土里;有的长在水里;有的吃地上的茎叶;有的吃底下的茎)1、看到蔬菜的图片,认识蔬菜各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猜猜看:看课件引导幼儿猜出谜语(西红柿)。
3、列举植物的果实: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椒,幼儿说说这些蔬菜可以怎么吃。
4、植物的根:猜一猜:引出“萝卜”的谜语。
出示课件让幼儿知道有些蔬菜是吃根的。
5、出示吃叶的蔬菜:白菜、菠菜等。
6、蔬菜的块茎:土豆、藕。
三、蔬菜分类。
1、出示多种整株蔬菜,请幼儿根据我们吃的部分进行分类。
大体分为(叶菜类、瓜果类、根茎类)2、出图说一说这些蔬菜分别吃哪一部分。
3、做游戏:找朋友(给蔬菜找朋友)四、活动延伸:教学反思: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
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
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黄瓜》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幼儿了解和认识黄瓜。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黄瓜的特征和用途。
3.能够通过观察、比较等探究黄瓜的生长特点。
4.能够通过互动体验,增强对黄瓜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1.让幼儿熟悉黄瓜的特征和用途。
2.培养幼儿对黄瓜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1.黄瓜苗或成长中的黄瓜植株2.黄瓜3.刀4.盘子5.纸板、颜料、笔等教学过程Step1:导入引领幼儿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认识黄瓜》,了解黄瓜的外观,和大家一起分享黄瓜的特点和用途。
引发幼儿对黄瓜的兴趣和探究欲。
Step2:认识黄瓜让幼儿看到黄瓜,让幼儿描述黄瓜的外观特征,例如:黄瓜是绿色的、长条形的、表面有疙瘩等。
老师可以辅助幼儿用刀将黄瓜切成薄片,展示黄瓜的横切面和纵切面,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黄瓜的形态和结构。
Step3:了解黄瓜的用途通过展示黄瓜的图片和实物,让幼儿认识黄瓜的广泛用途,例如:黄瓜可以生吃、制作凉菜、润肺解毒、还可以用来做面膜等。
幼儿可以跟老师一起讨论,让他们知道黄瓜的好处,并期望幼儿能积极地尝试。
Step4:观察黄瓜的生长过程让幼儿听一听地下部份有根、有叶的植物就是黄瓜籽能长成的植株,让幼儿知道黄瓜生长的环境以及生长周期,通过小游戏让幼儿了解黄瓜的生长过程和注意事项。
Step5:互动体验在班级中设置种植黄瓜的活动,让幼儿每人种下一颗黄瓜籽,学习如何栽培、浇水、施肥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增强对黄瓜的认识和兴趣。
Step6:反思结束时,引导幼儿仔细倾听这堂课,回想本堂课的内容及体验,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帮助幼儿把所学到的知识内化、巩固。
同时,鼓励幼儿了解多种多样的蔬菜,饮食要经常保留各式各样的蔬菜和水果。
延伸活动1.美食DIY:让幼儿们DIY黄瓜沙拉或采制黄瓜面膜,了解黄瓜的多种作用,如保湿、晒后修护、去皱等。
2.艺术创作:让幼儿们使用画笔和颜料,在纸板上画出黄瓜的图像,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感受黄瓜的美丽。
中班科学认识常见的蔬菜教案中班科学认识常见的蔬菜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常见蔬菜的食用部位,并尝试进行分类。
2、乐意向同伴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了解、认识常见的蔬菜;蔬菜实物若干;《什么部位可以吃》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一、说菜——交流分享1、导入:每天无论是家里还是幼儿园,我们都要吃许多的蔬菜。
2、说说我喜欢的蔬菜3、重点提问:你喜欢吃蔬菜吗?喜欢吃什么蔬菜,为什么?(幼儿个别交流)小结: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吃蔬菜,喜欢它里面的营养。
蔬菜的营养很丰富,有很多的维生素、矿物质,所以我们应该样样蔬菜都爱吃。
二、选菜——了解蔬菜的食用部位1、看PPT,师:老师这里有很多蔬菜,我们一起来看看,谁认识的蔬菜多,谁的本领大?2、刚才我们介绍了各种蔬菜,那你们知道我们吃蔬菜的什么部位吗?(请2—3个幼儿介绍)有只小熊也爱吃蔬菜,我们一起看看它吃对了吗?听故事《熊妈妈收菜》。
重点提问:小熊跟着妈妈去菜园收蔬菜,它们收了哪些蔬菜?(萝卜、白菜、西红柿)。
你听了故事知道萝卜、白菜、西红柿应该吃什么部位呢?(萝卜吃根茎、白菜吃叶茎、西红柿吃果实)小结:原来,有的蔬菜要吃它的根茎,有的吃它的叶茎,还有的吃果实。
3、尝试分类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4个盆子,请你们帮他分一分(依次介绍根茎、叶茎、花、果实4个盆子)你们动动脑筋,看清你们的盆子上的字,想想应该挑选什么蔬菜。
4、交流统计三、吃菜——加深对蔬菜的印象1、重点提问:你们吃过这些蔬菜吗?2、重点提问:你们是怎么吃的?(生吃、榨汁、炒菜、煮汤、做蔬菜色拉)小结:蔬菜的营养真好,是维持我们生命不可缺少的食物。
一个人可以长期不吃荤菜,但是不能不吃蔬菜,因为蔬菜含有丰富的营养。
我们小朋友每天都要和蔬菜做朋友,天天吃蔬菜,把阿姨准备的蔬菜吃光光,做个健康的乖宝宝。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黄瓜》
中班教案《认识黄瓜》适用于中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懂得我们食用黄瓜的功效,了解黄瓜秧的结构,激发了幼儿对黄瓜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认识黄瓜》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黄瓜秧的结构。
2、我们食用黄瓜的功效。
3、激发了幼儿对黄瓜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黄瓜若干。
2、瓜知识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黄瓜
——看这盘里装的蔬菜,你们都认识黄瓜吧!
——你们知道黄瓜的知识多少那?我们来一起学一学吧。
1、黄瓜长在瓜秧上,通过图片可以看到黄瓜秧和叶的外形,身上有白色柔毛。
2、黄瓜的生长过程中都是绿色的,(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网)只有开花时,花是黄色的。
3、黄瓜成熟时,身上有白色的小刺。
(教学时出示相关图片)
二、食用黄瓜的功效
——小朋友们在家和幼儿园都吃过炒或凉拌得黄瓜,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吃黄瓜吗?
1、黄瓜有健脑安神、减肥强体……
2、黄瓜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预防疾病。
——小朋友们多吃黄瓜能让我们睡得好,少生病。
——我们来一起来吃黄瓜吧。
活动结束
小百科: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
生育适温为10-32℃。
一般白天25-32℃,夜间15-18℃生长最好;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左右。
最适宜的昼夜温差10-15℃。
黄瓜高温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低温-2-0℃冻死,如果低温炼苗可承受3℃的低温。
《我知道的蔬菜》幼儿园中班教案第一章:认识蔬菜1.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常见的蔬菜名称和特征。
培养幼儿对蔬菜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几种常见的蔬菜,如西红柿、黄瓜、胡萝卜、菠菜等。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观察蔬菜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引起幼儿的兴趣。
让幼儿观察和描述蔬菜的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1.4 教学活动展示各种蔬菜的图片和实物,让幼儿观察和描述。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蔬菜的认识和经验。
第二章:蔬菜的生长过程2.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和环境需求。
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好奇心。
2.2 教学内容介绍蔬菜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
让幼儿了解蔬菜需要适量的水分、阳光和土壤等环境条件。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帮助幼儿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
让幼儿参与互动游戏,模拟蔬菜的生长过程。
2.4 教学活动展示蔬菜的生长过程图片和实物,让幼儿观察和理解。
组织幼儿进行互动游戏,如模拟蔬菜的生长过程。
第三章:蔬菜的种植和照顾3.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蔬菜的种植方法和照顾方式。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介绍蔬菜的种植方法,如播种、浇水、施肥等。
让幼儿了解蔬菜需要适当的照顾和保护,如防止虫害和病害。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帮助幼儿理解蔬菜的种植和照顾方法。
让幼儿参与动手实践活动,如种植蔬菜和照顾植物。
3.4 教学活动展示蔬菜的种植和照顾方法,让幼儿观察和学习。
组织幼儿进行动手实践活动,如种植蔬菜和照顾植物。
第四章:蔬菜的营养价值4.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和健康作用。
培养幼儿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重视。
4.2 教学内容介绍蔬菜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
让幼儿了解蔬菜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如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等。
4.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帮助幼儿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
绘画脆甜的黄瓜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黄瓜的外观特征和味道。
2. 培养学生对黄瓜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观察黄瓜的外观特征。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线条描绘黄瓜。
3. 学生能够用适当的色彩表现黄瓜的脆甜感。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用绘画表现出黄瓜的脆甜感。
2. 学生能够用适当的色彩表现黄瓜的光影效果。
四、教学准备。
1. 黄瓜样品。
2. 素描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黄瓜的图片或模型。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黄瓜样品,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黄瓜的外观特征和味道。
2. 学习。
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用简单的线条描绘黄瓜的形状,包括黄瓜的长度、厚度、表面的纹理等。
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用铅笔在素描纸上描绘黄瓜的形状。
3. 实践。
教师让学生用颜料和画笔给黄瓜上色,要求他们注意黄瓜的光影效果,用适当的色彩表现黄瓜的脆甜感。
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色彩运用和光影效果的指导。
4. 总结。
教师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绘制的黄瓜作品,并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绘画技巧。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黄瓜的观察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黄瓜的外观特征和味道,培养了他们对黄瓜的观察和描绘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技巧和想象力。
同时,学生也通过绘画感受到了黄瓜的脆甜感,学会了用适当的色彩表现黄瓜的光影效果。
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还能够增加他们对食物的了解,促进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黄瓜与丝瓜中班科学教案教案:黄瓜与丝瓜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区分黄瓜和丝瓜的外形特征。
2. 让学生了解黄瓜和丝瓜的不同生长环境和习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黄瓜和丝瓜的实物。
2. 黑板、粉笔或白板、白板笔。
3. 相关图片或图表可用于辅助教学。
三、教学步骤:引入:1. 让学生观察黄瓜和丝瓜的外形,问他们是否知道这两种蔬菜是什么。
2. 引导学生讨论黄瓜和丝瓜的外形特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
学习:1. 在黑板上绘制两个不完整的表格,一个是黄瓜的,一个是丝瓜的。
请学生帮助填写这个表格,根据对黄瓜和丝瓜外形的观察,记录下它们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2. 让学生观察黄瓜和丝瓜的实物,鼓励他们根据实物进一步补充表格中的信息。
3. 引导学生总结并讨论黄瓜和丝瓜的外形特征,确保学生对它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拓展: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予黄瓜和丝瓜的种子。
2. 让学生自行选择种植环境,并观察并记录下两种蔬菜的生长情况。
3. 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以下问题:a. 两种蔬菜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有何不同?b. 两种蔬菜的生长速度有何差异?c. 两种蔬菜的果实收获时间有何不同?d. 两种蔬菜的成熟外形特征有何异同?e. 学生观察并记录下的数据是否与他们之前对黄瓜和丝瓜的认知相符?4. 每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观察记录,并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总结:1. 引导学生总结黄瓜和丝瓜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习性。
2. 提醒学生,了解植物的特点和不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种植和利用植物。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设计,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进一步了解了黄瓜和丝瓜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习性。
同时,在小组讨论和总结中,学生也得到了锻炼,并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通过与其他小组的交流,学生还能从其他小组的观察记录中获得新的认知。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中班科学教案丝瓜和黄瓜中班科学教案:丝瓜和黄瓜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幼儿了解丝瓜和黄瓜的外观特点;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3. 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二、教学准备:1. 丝瓜和黄瓜各一份,切成小段;2. 图片或绘本,展示丝瓜和黄瓜的外观;3. 小组活动所需的报纸、剪刀、胶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丝瓜和黄瓜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询问他们对这两种蔬菜的认识和了解。
2. 探究教师将丝瓜和黄瓜小段放在幼儿面前,让幼儿触摸、嗅闻,引导他们发现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鼓励幼儿描述丝瓜和黄瓜的外观特点。
3. 比较教师将丝瓜和黄瓜分别放在幼儿面前,要求幼儿观察并说出两种蔬菜的不同之处。
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比较,并引导他们运用感知所见的信息进行分类。
4. 分类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报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
引导幼儿在报纸上进行分类活动,将丝瓜和黄瓜分别粘贴在不同的区域,让幼儿用手指指着丝瓜和黄瓜的图片,说出它们的名字,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5. 总结教师带领全班回顾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丝瓜和黄瓜的外观特点和分类方法,引导幼儿将所学到的知识整理记录在教室的科学板书上。
四、延伸活动:1. 种植实验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丝瓜和黄瓜,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种植实验。
教师指导幼儿准备种植盆、土壤和种子,并按照正确的种植方法进行操作。
2. 观察实验结果在种植过程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并记录各个阶段的变化。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绘本展示丝瓜和黄瓜的成长过程,让幼儿对植物的生长和变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3. 制作蔬菜图鉴引导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绘制丝瓜和黄瓜的形态、花朵、种子等部分,制作自己的蔬菜图鉴。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和参考图纸,鼓励幼儿在绘画中发挥创造力,展示自己对丝瓜和黄瓜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丝瓜和黄瓜的外观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黄瓜一、引言在中班的科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幼儿对自然万物的观察、探究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实物进行教学。
本篇教案将以黄瓜为例,介绍一堂中班科学课的设计和教学思路。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黄瓜的外观、颜色和形状,提高幼儿对事物细节的关注和辨别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引导幼儿提出与黄瓜相关的问题,并通过实践和探究寻找答案。
3. 培养幼儿的分享和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项实践任务。
三、教学准备1. 黄瓜2. 平底锅、热水壶3. 刀具(仅教师使用)4. 素描纸、彩色铅笔5. 教具:实物图片、小组合作任务卡6. 幼儿园教室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起兴趣,激发幼儿思考的好奇心)a. 教师展示一个未经处理的黄瓜,询问幼儿对黄瓜的认识,观察黄瓜的外观,引发幼儿的兴趣。
b. 教师出示几张黄瓜的实物图片,让幼儿观察研究,并与展示的黄瓜进行比较。
2. 探究实践(引导幼儿主动观察和思考)a. 教师将黄瓜切成薄片,放到同样数量的碟子中,让幼儿仔细观察每一片的颜色和形状。
幼儿可以用素描纸画下每一片的形状,并涂上对应颜色。
b. 教师放一些热水在平底锅中,将黄瓜片放入热水中,观察黄瓜的变化。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黄瓜变软了?水的温度对黄瓜有什么影响?c. 教师将热水倒掉,用冷水冲洗黄瓜片,观察黄瓜的变化。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黄瓜会变硬了?水的温度对黄瓜有什么影响?3. 讨论(引导幼儿思考问题,讨论发现)a.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观察的过程和结果,提出一些问题:黄瓜的颜色有哪些?黄瓜的形状有哪些?黄瓜在热水下会变软,为什么?黄瓜在冷水下会变硬,为什么?b. 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并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让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在小组之间进行分享和讨论。
4. 小组合作任务a.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一个任务卡片,上面写有一个与黄瓜相关的问题,如:黄瓜的种类有哪些?黄瓜可以做哪些菜肴?黄瓜的营养价值是什么?等等。
认识植物中班教案认识植物中班教案1活动目标:1.在了解黄瓜、辣椒成长过程的基础上,知道植物一般是按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生长的。
2.乐于参与种植活动,学习观察和比较,并会用简单的话描述自己的发现。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1.黄瓜、辣椒生长过程照片若干,“植物是怎样长大的”动画。
2.幼儿人手一份生长排序图,一张记录表。
活动过程:一、唤起记忆前一段时间,我们和蒋老师一起在小(1)班的实验地里种下了一些种子和苗苗。
为了照顾好它们,小朋友还分成了种子组和苗苗组。
谁是种子组的宝宝?苗苗组的宝宝呢?二、观察、比较:植物是怎样长大的在种子和苗苗慢慢长大时,老师还给它们拍了一些照片。
出示照片,按顺序观察、比较:1、我们种下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呢?种子组的宝宝在干什么?2、哇,种子变得怎么样了?3、看一看,现在的苗苗和刚才的小芽芽比,又有什么不同?4、看,这是苗苗组的苗苗刚种下去的样子,多像种子组的苗苗呀。
现在,你看到了什么?5、这是什么植物的种子?你是怎么知道的?三、提炼总结1、你看,小小的种子会长成一颗苗苗,苗苗又会不断长大,结出果实。
其实,种子组的苗苗也会像辣椒的苗苗一样开花、结果。
很多植物都是这样长大的。
(看动画)2、再次欣赏动画,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示植物生长的变化。
四、操作很活动按植物的生长过程用图片排序。
认识植物中班教案2活动目标1、认识更多的植物。
2、为植物做卡片。
3、欣赏几种有趣的植物4、种植一种喜欢的植物。
5、介绍植树节。
活动准备几种植物的图片(梅兰竹菊)、一盆含羞草、有关植物(如猪笼草)的视频。
活动过程一、活动开始1、小朋友,你们认识哪些植物?2、小朋友们请把你们认识的植物画出来,并把它们介绍个大家。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植物的图片,你们来看看是什么植物?(出示植物的图片)二、活动进行中1、让小朋友根据图片说出梅兰竹菊分别有哪些特征;2、介绍梅花、兰花、菊花分别在哪个季节开放;3、带小朋友在幼儿园以及周围参观植物,介绍植物特点;4、回到到教室中,拿出带来的含羞草给小朋友观赏、触碰,看含羞草因触碰而收缩的有趣过程;5、给小朋友观看有关植物的视频,如猪笼草食虫过程等。
中班语言看瓜教案教案标题:中班语言看瓜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的瓜果,并能正确地用中文表达它们。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互动游戏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西瓜、南瓜、黄瓜、冬瓜等各种瓜果的图片或实物。
2. PPT或幻灯片:包含各种瓜果的图片和名称的幻灯片。
3. 课件或卡片:包含各种瓜果名称的课件或卡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瓜果的知识。
你们知道有哪些瓜果吗?请举手回答。
2. 展示瓜果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主体活动:1. 播放幻灯片或展示课件,让学生看图辨认瓜果的名称。
老师可以问一些问题,如:“这是什么瓜?”,“你们家有吃过这种瓜吗?”等。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些瓜果的图片或卡片。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说出图片或卡片上的瓜果名称。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教师可以扮演顾客,学生扮演售货员。
顾客询问售货员关于瓜果的问题,售货员回答并介绍瓜果的特点和用途。
4.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瓜果,进行小组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图片、实物、手绘等方式展示并描述所选择的瓜果。
结束活动: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不同瓜果的名称和特点。
2. 教师鼓励学生回家后和家人分享所学的知识,并尝试品尝不同的瓜果。
教学延伸:1. 在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农贸市场或超市,让学生实地观察和购买瓜果,并回到教室后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瓜果沙拉或果汁,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瓜果的制作过程,并通过口味品尝来加深对瓜果的了解。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角色扮演的表现等。
2. 学生小组展示的准备和表现。
3. 学生在延伸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黄瓜》
中班教案《认识黄瓜》适用于中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懂得我们食用黄瓜的功效,了解黄瓜秧的结构,激发了幼儿对黄瓜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认识黄瓜》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黄瓜秧的结构。
2、我们食用黄瓜的功效。
3、激发了幼儿对黄瓜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黄瓜若干。
2、瓜知识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黄瓜
看这盘里装的蔬菜,你们都认识黄瓜吧!
你们知道黄瓜的知识多少那?我们来一起学一学吧。
1、黄瓜长在瓜秧上,通过图片可以看到黄瓜秧和叶的外形,身上有白色柔毛。
2、黄瓜的生长过程中都是绿色的,(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只有开花时,花是黄色的。
3、黄瓜成熟时,身上有白色的小刺。
(教学时出示相关图片)
二、食用黄瓜的功效
小朋友们在家和幼儿园都吃过炒或凉拌得黄瓜,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吃黄瓜吗?
1、黄瓜有健脑安神、减肥强体
2、黄瓜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预防疾病。
小朋友们多吃黄瓜能让我们睡得好,少生病。
1
我们来一起来吃黄瓜吧。
活动结束
小百科: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
生育适温为10-32℃。
一般白天25-32℃,夜间15-18℃生长最好;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左右。
最适宜的昼夜温差10-15℃。
黄瓜高温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低温-2-0℃冻死,如果低温炼苗可承受3℃的低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