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联盟概况
- 格式:docx
- 大小:30.99 KB
- 文档页数:11
欧盟详细情况介绍一、欧盟简介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 -- EU)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 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欧盟现有25个成员国和4.56亿人口(2004年1月),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25个国家分别是奥地利、比利时、塞普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爱尔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英国等再加2007年1月1日加入的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总共是27个国家。
主要五个成员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二、五个主要欧盟成员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1、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A\首都:伦敦(London),B\风俗:●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是砍价。
英国人热爱体育,现代形式的体育运动几乎全是英国人的发明,如拳击、橄榄球、曲棍球和网球●在英国女士优先是人人皆知的行为准则●伦敦的酒吧英国街头巷尾到处都有酒吧,喝啤酒已成为伦敦人的传统习惯之一。
有的酒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英国的酒吧一般装修得古色古香,有雕花的门窗、磨花的大玻璃窗面和铮亮的吧台。
酒吧已成为伦敦的一种文化●饮食英国菜比较简单,制作方式只有两种:放入烤箱烤,或者放入锅里煮。
做菜是什么调味品都不放,吃的时候在以个人爱好放些盐、胡椒或芥末、辣酱油之类。
英国的特色菜有烤牛排,炸鱼,炸马铃薯●英国的机动车都是靠左行使,和我国相反,因此无论是驾车还是行走都应注意;●英国的时间:“GMT”中文叫“格林威治时间”,它是英国的标准时间也是世界各地的参考标准。
欧洲联盟(英语:European Union;法语:Union européenne;德语:Europäische Union),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Brussel),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简称欧共体)发展而来的,初始成员国有6个,分别为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
该联盟现拥有28个会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
领土面积为357167Km²,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071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
德国祖先为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
10世纪时日耳曼人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后发生分裂。
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德国各邦建立德意志帝国,曾先后参加两次世界大战并战败。
1945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统一。
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Dorothea Merkel)德国女政治家,1973年至1978年在原民主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物理学,1986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89年11月踏入政坛,加入原民主德国“民主觉醒”组织,1991年至1998年任基民盟副主席,2000年4月起任基民盟主席。
2005年11月成功当选联盟党和社民党大联合政府总理,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并在2009年和2013年的大选中成功连任。
[1-3]政策观念粮食问题默克尔认为包括印度及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当地人民不断改善及提高原有的饮食水平,是导致2008年上半年世界粮价飙涨的主要原因,并否认大量农作物被用于制造生质燃料为价格上升的原因。
默克尔说:“如果他们(印度人)突然比从前多吃一顿饭,又如果一亿中国人突然开始喝牛奶,当然,我们的奶量必然有所缺减,其他方面(粮食)亦然。
我们组将从以下五部分讲解欧盟:一欧盟及其组织机构二欧盟的产生原因三欧盟的发展历程四欧盟的经济五欧债危机一欧盟及其组织机构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一)欧盟概述•欧盟的盟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欧盟的铭言:“多元一体”•欧洲日:每年的5月9日•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欧盟的会旗: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会旗为天兰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
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洲联盟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
欧盟共有27个成员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克罗地亚同意加入欧盟,2013年7月1日将成为第28个欧盟成员国。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二)组织结构欧盟主席:赫尔曼·范龙佩理事会:包括欧洲联盟理事会和欧洲理事会委员会:欧盟委员会是常设执行机构欧洲议会:欧共体监督、咨询机构欧洲法院:欧共体的仲裁机构审计院:负责审计欧共体及其各机构的账目欧共体还设有经济和社会委员会、欧洲煤钢共同体咨询委员会、欧洲投资银行等机构二欧盟的产生原因地理因素:欧洲国家国土面积相对较小,互为邻国,交通便利,往来方便。
社会因素:主要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作为主战场,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破坏,战后需要恢复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实力,促成各国关系愈加密切。
欧洲联盟(英文名称:European Union;法文名称:Union européenne),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
其实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欧盟的盟旗是蓝色底上的十二星旗,普遍说法是因为欧盟一开始只有12个国家,代表了欧盟的开端。
实际上这个十二星旗代表的是圣母玛利亚的十二星冠,寓意圣母玛利亚将永远保佑欧洲联盟。
欧盟27国总面积432.2万平方公里。
欧共体创始国为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
至2009年1月止共有27个成员国,他们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主要语言: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
(语言冲突时以英语为标准)理事会欧洲联盟理事会原称部长理事会,包括欧洲联盟理事会和欧洲理事会。
欧洲理事会即欧共体成员国首脑会议,为欧共体内部建设和对外关系制定大政方针。
1974年1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决定,自1975年起使首脑会议制度化,并正式称为欧洲理事会。
1987年7月生效的《欧洲单一文件》中规定,欧洲理事会由各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席组成,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
马约则明确规定了欧洲理事会在欧洲联盟中的中心地位。
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
顺序基本按本国文字书写的国名字母排列。
自学欧盟一、欧盟概况1、历史沿革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N),其正式的官方语言有23种,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欧洲联盟条约》(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建立的国际组织,现拥有27个会员国。
目前欧盟的运作方式是依照《里斯本条约》。
政治上所有的国家均为民主制国家,经济上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实体(其中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为八大工业国成员),军事上绝大多数欧盟成员国为北大西洋公约成员。
27个国家分别为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联邦德国、爱尔兰、丹麦、英国、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芬兰、瑞典、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罗马利亚。
(英国属不属于欧盟?英国已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改称为欧盟)2、地理位置欧盟主要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另有部分海外地区),欧洲大部,西部濒临大西洋,东部与俄罗斯等国接壤。
3、面积与人口欧盟的总面积是4325675平方千米,若将其列为国家的话,则是世界上第七大国家。
到2006年为止,欧盟的人口大约有4.96亿,仅次于中国和印度。
4、民族、语言、宗教根据《欧洲联盟条约》所有欧盟成员国的公民都是欧盟的公民。
其官方语言有23种。
欧盟是一个世俗化组织,其国家和教会是分离的,欧盟区内最常见的宗教是基督教,分别有罗马天主教,新教(特别在欧洲北部)和东正教(东南欧),罗马天主教信仰人数最多,其次是新教,但是信仰宗教的人数在持续下降。
鉴于历史上欧洲犹太人遭到迫害,反犹主义仍是欧盟内的注意事项。
二、自然地理1、地形欧洲地形具有许多独特性。
首先是世界上最低平的一洲。
全洲平均海拔高度只有300米,是各大洲中最低的。
高度在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洲总面积的60%,平原面积所占比重之大,在各洲中也首屈一指;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面积很小,仅占全洲总面积的 2%,最高山峰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633米。
欧盟说明书一、欧盟简介1.组织结构欧盟(European Union,简称EU)起源于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经过多次扩大和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
欧盟总部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其组织结构主要包括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欧洲法院等机构。
2.成员国概况目前,欧盟共有27个成员国,包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大国,以及一些中小国家。
成员国之间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有所不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治、经济、社会的整合。
二、欧盟共同政策1.经济政策欧盟在经济领域实施共同政策,如共同市场、共同货币(欧元区)、共同财政政策等。
这些政策旨在促进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整体竞争力。
2.外交与安全政策欧盟在外交和安全领域也采取共同立场,如共同外交政策、共同安全政策、共同防务政策等。
此外,欧盟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3.环境政策欧盟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政策,如碳排放交易体系、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等。
这些政策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降低气候变化风险,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4.司法与内政政策在司法领域,欧盟建立了欧洲法院、欧洲检察院等机构,负责审理成员国之间的纠纷,保障欧盟法律的有效实施。
在内政领域,欧盟积极推动成员国在签证、移民、反恐等方面的合作。
三、欧盟与中国的关系1.经贸合作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经贸领域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中欧双边投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为双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2.政治对话欧盟与中国建立了高级别战略对话机制,就重大国际事务保持密切沟通。
双方在人权、西藏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双方均表示愿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问题。
3.文化交流欧盟与中国在文化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如举办中欧文化论坛、互派文化团组等。
这些活动增进了双方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丰富了中欧关系内涵。
四、欧盟未来发展展望1.一体化进程面对全球挑战,欧盟将继续推进一体化进程,深化成员国在政治、经济、国防等领域的合作。
欧盟机构介绍欧盟联盟(European Union,以下简称“欧盟”)的前身是由西欧12国组成的欧洲共同体。
经欧洲共同体各成员国批准,《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
欧洲联盟现在成员国15个,即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和瑞典。
欧盟是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既有国际组织的属性,又有某些邦联甚至联邦的特征。
欧盟的条约使其成为一个高度自主决策机构,赋予立法权限。
欧盟成员国自愿将国家部分主权转移至欧盟,欧盟在机构的组成和权利的分配上,强调每个成员国的参与,其组织体制以"共享"、"法制"、"分权和制衡"为原则。
欧共体还远不是一个国家意义上的联邦,因为至少在政治体制上欧共体各国仍以各政府协调为基础,但一些学者将其称为“超国家组织”,因为其的确具有了某些联邦的特征。
如:一系列基础条约具有共同体宪法的作用;欧共体条约创建了立法、执法机关并赋予它们各种权力;共同体条约、共同体机关的立法在各成员国有直接效力,优先于成员国法律适用;欧共体条约更创设了欧洲法院,并且赋予其解释“宪法”――欧共体条约的权力等等。
[总部所在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组织机构]根据马约规定,欧盟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在欧盟组织中占有中心地位,是欧盟成员国首脑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两次,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每6个月轮流担任。
欧盟理事会是欧盟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各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主要是确定欧盟的内部建设和对外关系的大政方针。
欧盟理事会秘书长兼任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现任主席国、下任主席国和高级代表组成“三驾马车”。
按条约规定,欧盟主要机构如下:1.欧盟部长理事会(Council of Ministers)部长理事会是欧盟的日常决策机构,由成员国外长组成总务理事会,其他部长组成专门理事会,主席亦由成员国轮任,任期6个月。
欧盟是什么?它是如何影响欧洲国家的?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EU),成立于1993年,是由欧洲的一些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联盟,其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欧盟对欧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读者解析欧盟的基本情况及它对欧洲国家的影响。
一、欧盟的基本情况1.成立时间和成员国:欧洲联盟成立于1993年11月1日,旨在增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政治合作。
目前欧盟的成员国有27个,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
2.欧洲联盟的组织架构:欧洲联盟是一个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综合体,旗下设有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欧洲中央银行等机构。
3.欧盟的宗旨:欧盟的宗旨是推动欧洲的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文化一体化,并推动欧洲成为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地区。
二、欧盟对欧洲国家的影响1.经济方面: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区之一,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同时欧盟也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欧洲国家在加入欧盟之后,可以享受到欧盟内部贸易自由、关税优惠等政策,这些政策大大促进了欧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2.政治方面:欧盟的成立在某种程度上凝聚了欧洲国家的意志,推动欧洲国家之间的政治合作。
除了内部政治合作外,欧盟还通过在全球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推动欧洲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3.文化方面:欧盟推进欧洲的文化一体化,通过各种文化交流和合作,欧洲国家之间有着更多的文化联系。
欧洲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传播。
4.教育方面:欧盟在教育方面的合作也十分紧密,推动欧盟内部的学术交流、学位互认等政策,为欧洲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5.环保方面:欧盟在环保方面的合作也十分紧密,推动欧洲国家在减少排放、保护环境等方面进行更好的合作。
总之,欧盟作为欧洲国家的重要组织,对欧洲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歐洲聯盟 (European Union, EU)歐洲聯盟 (European Union, EU) 是一個以條約為基礎的獨特制度架構,界定並管理歐洲十五個會員國之間的經濟與政治合作。
最初為六個國家-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與盧森堡的領導者於1950年代簽署條約建立歐洲整合的各種形式,歐洲聯盟則為整合過程的最新階段。
這些條約使以下的新觀念具體化:創造一個共同體分享煤鋼生產、貿易與原子能的主權,歐洲發生戰爭將是不可能的事情。
即使歐洲聯盟在其他不同的領域上發展出共同的政策,歐洲聯盟的基本目標仍然一樣:在歐洲人之間創造出更緊密的聯盟。
由於歐洲經濟整合的成功,目前有十五個歐洲聯盟會員國(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與英國),西元2004年後會員即將增加至二十五個。
歐洲聯盟的會員資格聯盟的會員資格開放給有穩定的民主政府、良好的人權記錄、適當運作的市場經濟以及總體經濟符合會員條件的任何歐洲國家。
符合候選資格的國家必頇有能力執行歐洲聯盟的法律與規定。
歷史:聯盟的緣起與擴大經濟整合在二次大戰之初發起,為被大戰破壞的西歐尋求重建經濟與預防未來戰爭的方式。
1950年5月9日舒曼宣言1950 年 5 月 9 日,法國外交部部長舒曼 (Robert Schuman) 發表顧問莫內 (Jean Monnet) 所構思的計畫,為了控制戰爭的力量,莫內提議將歐洲煤鋼生產置於一共同的管理機構之下。
舒曼宣言 (Schuman Declaration) 被視為達成歐洲整合的第一步-在過去只能經由強加的權力實現的理想。
1951年4月18日『歐洲煤鋼共同體』六個創始會員國於巴黎簽署成立條約比利時、西德 (德國聯邦共和國,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義大利、盧森堡與荷蘭接受法國的提議, 1951 年 4 月18 日在巴黎簽署歐洲煤鋼共同體 (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 ECSC) 條約,這六個國家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最高機構,會員國政府轉移其部份主權至歐洲煤鋼共同體。
欧盟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欧盟是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基本情况
欧洲联盟(德语:europäische union,法语:union
européenne),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brussels),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创始成员国有6个,分别为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
现拥有27个会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
拓展资料
欧盟的条约经过多次修订,运作方式依照《里斯本条约》。
政治上所有成员国均为议会民主国家(2008年《经济学人》民主状态调查),经济上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为八国集团成员),军事上除爱尔兰、奥地利、马耳他与塞浦路斯四国以外(其中前二国是国际公认的永久中立国),其余23个欧盟成员国均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
欧洲联盟概况一、欧盟简介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是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自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以来,至2004年5月,欧盟成员国由最初的6个创始国(法、德、意、荷、比、卢)扩大到现在的25个: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瑞典、塞浦路斯、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捷克。
欧盟面积达400万平方公里、人口4.5亿、国内生产总值逾10万亿美元。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综合实力雄厚的国家联合体,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世界上一支重要力量。
欧洲联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王国首都布鲁塞尔。
1985年,欧盟成员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确定了欧盟旗和歌。
旗的图案是由十二颗金星组成的圆环点缀在蓝色背景上。
圆环象征团结。
采用十二颗星是按照传统习惯,十二这个数字象征完美、全部、一致,同时又与一年的月份数和表盘上的小时数相符。
旗的金星数与成员国数无关,不随欧盟成员国增加而改变。
欧盟歌选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序曲,用音乐语言体现了欧洲自由、和平、团结的理想。
法国的让ž莫内被称为“欧洲之父”。
“舒曼计划”被看作欧盟的出生证。
每年的5月9日以“舒曼日”命名,作为“欧洲日”来庆祝。
二、发展简史(一)成立与扩大欧共体的成立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九日,在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倡议下,欧共体十二个成员国的元首与政府首脑云集巴黎,隆重地举行了欧共体之父让ž莫内(Jean MONNET)先生的百年诞辰,将其遗骸迁入著名的巴黎先贤祠,并把一九八八年定为“让ž莫内欧洲年”,以表示对欧共体创始人让ž莫内的敬仰和怀念。
让ž莫内(1888年11月9日—1979年3月16日)出生于法国,其父是酒商。
他从小就协助父亲推销酒产品,故经常奔波于西欧各大城市,对西欧各国的情况比较熟悉。
后来,他创建了国际事务银行,成为杰出的银行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任法国国家计划署署长。
他将毕生精力完全献给了欧共体的创建事业。
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在战火中丧生,各国人民受尽了战乱之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俄的迅速强大对西欧构成了巨大威胁。
在让ž莫内看来,当时的西欧只有两种选择:不在联合中自强,就得甘心情愿当二流国家。
为此,让ž莫内提出:“为了适应世界新形势,西欧必须联合起来”,并建议组织一个“民主的、有效的机构”促进西欧各国团结,相互补充,改变西欧国家经济极度虚弱的局面。
不久,他又进一步提出在西欧“建立国际贸易、货币、安全联盟”和一系列具体设想,以应付急剧变化的世界形势。
西欧国家痛定思痛,在让ž莫内的“西欧联合”思想影响下,当时一些明智的、有远见的政治家越来越意识到西欧联合自强的重大战略意义。
1950年5月9日,经法国和德国反复商议,当时的法国外长罗贝尔ž舒曼(Robert Schuman)正式提出了欧洲国家煤和钢的资源共同计划。
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巴黎条约),1952年7月23日生效。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让ž莫内再次提出创建经济目的更明确,范围更广,权力更大的“欧洲经济共同体”计划。
当时,让ž莫内大声疾呼:“西欧各国如不淡化国家主权,建立一个共同的经济实体,西欧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并亲自四处奔波游说他的新思想,使欧洲经济联合战略不断深入人心。
1957年3月25日,六国又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生效。
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让ž莫内成立了莫内委员会,果断地选择了经济领域,积极构思和策划一个解除西欧国家贸易边界,建立一个商品、人员和资本流通的共同市场并大胆地提出三大原则:其一是在六国间建立资本自由流通体制,创建一个真正的欧洲资本市场,扩大欧共体的投资;其二是强化六国间的预算和信贷政策协调,避免其资本和商品的不规则流通,确保在稳定价格的情况下,提高欧共体经济增长率;其三是创建欧洲中央积累基金,储备六国货币,确保欧共体货币稳定。
1985年,在欧共体成员国不断增加,科技与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新形势下,欧共体主席雅克.德洛尔(Jaques Delors)在征询各成员国政府意见基础上,制定了1992年12月建立欧洲统一市场的宏伟目标,并着手起草其纲领性文件“欧洲联盟条约”。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马约”于1992年2月7日正式签署,1993年11月1日生效。
“马约”生效后,欧盟由“三大支柱”组成:第一支柱是以经贸联盟为核心的欧共体,第二、三支柱分别是“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和“内政司法合作”,其中只有欧共体具有国际法人地位,故对外签署国际协议,仍沿用“欧共体”,但在欧共体内和国际上广泛地使用“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名称。
1997年6月17日,欧盟15国首脑在阿莫斯特丹通过了修订“马约”的«阿莫斯特丹条约»,将«申根协定»纳入了欧盟条约,并加强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及司法内政合作。
2000年12月7-9日,欧盟首脑会议通过了«尼斯条约»,在改革欧盟机构的决策机制方面作了一些安排,为欧盟东扩创造条件。
“尼约”于2003年2月1日正式生效。
欧共体成立时,在罗马条约中规定:“所有欧洲国家都可以作为候选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之后,欧共体先后完成4次扩大。
1993年6月22日,欧盟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一致通过中东欧国家入盟标准,从而向中东欧国家正式发出了入盟邀请。
该标准包括以下三条:—具有能够保证民主、法律至上、人权以及保护少数民族稳定的制度;—具有可行的市场经济,并能面对竞争压力与欧盟内部的市场力量;—能够承担由于入盟引起的各种义务,特别是同意政治联盟、经济联盟与货币联盟的标准。
1997年7月16日,欧盟委员会发表了题为《2000年议程》的报告,提出了欧盟东扩战略以及有关入盟申请国的10条意见。
该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欧盟东扩进程的正式启动。
1998年初,欧盟委员会有关东扩的指导性文件《入盟伙伴关系》出台,入盟谈判的各项机制基本建立。
3月底,欧洲联盟东扩开幕式在布鲁塞尔隆重举行。
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欧盟与塞浦路斯、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尔他、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捷克完成入盟谈判的候选国签署入盟协议。
2004年5月1日,中东欧10国成为欧盟的正式成员国。
至此,欧盟成员国扩大到25个。
欧盟5次扩大:1973年,英国、丹麦、爱尔兰加入欧共体;[Page]1981年1月1日,希腊加入欧共体;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1995年1月1日,奥地利、瑞典、芬兰加入欧盟;2004年5月1日,塞浦路斯、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捷克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
(二)欧洲统一市场欧共体成立后,逐步建立了关税同盟和共同外贸政策;实行了共同的农业和渔业政策;建立总预算,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
80年代中期,欧共体成员国已发展到12个,人口达3.2亿,作为强大的经济实体,其作用和影响与日俱增。
但是,欧共体成员国之间的海关依然存在,各种内部壁垒未消除,真正的共同市场并不存在。
随着日、美经济实力的增强,共同体在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及其产业化方面与日、美差距拉大,贸易摩擦不断。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欧洲不统一所付出的代价,欧共体成员国普遍希望建立欧洲统一市场,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振兴科技和经济,以欧洲集团的姿态迎接挑战。
1985年3月,欧共体委员会起草《完善内部市场的白皮书》,提出了建立欧洲统一市场的目标和设想,“使12个成员国分散的市场连接成拥有3.2亿人口的大市场”,“实现人员、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1986年2月,各成员国签署《欧洲单一文件》,决定于1992年底建成欧共体统一大市场,通过逐步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实现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四大自由流通。
文件批准了《白皮书》提出的目标,号召各成员国政府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统一实施白皮书为促进和加速统一市场的建设建议采取的282项政策和措施。
282项措施的主要内容如下:—取消边界管制,放活交通运输市场,促进商品的自由流通;—消除技术壁垒:—协调成员国知识产权法规,使知识产权制度一致化:—相互承认学历和专业资格,促进人员的自由流动:—大力加强研究与发展合作,促进欧洲科学共同体的建立:—增强竞争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竞争基础:—开放金融市场,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调整税率,消除财政壁垒。
1990年4月,欧共体委员会正式颁布了282项指令。
至1993年1月1日,各成员国已把绝大多数指令转化为本国法律,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的相互自由流通基本实现,统一大市场初步形成。
1995年3月26日,对各类人员取消边界检查的“申根协定”在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葡萄牙七国之间正式生效。
1997年10月26日和1998年4月1日,“申根协定”先后在希腊、意大利、和奥地利生效。
2001年3月25日,“申根协定”在瑞典、芬兰、丹麦、及非欧盟成员国挪威和冰岛正式生效。
2004年10月26日,瑞士政府与欧盟正式签署“申根协定”,但尚未生效。
目前“申根协定”包括的范围已扩大到除英国和爱尔兰以外的整个欧盟地区和挪威、冰岛、瑞士。
(三)经济与货币联盟1979年3月,欧共体巴黎首脑会议决定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建立“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简称埃居ECU),用于欧共体内部会计、信贷记账与结算;—规定各国货币汇率波动的幅度。
ECU与英国、意大利货币上下波动幅度可为6%,与其他各种货币之间的波动幅度上下限为2.25%;—成立欧洲货币基金。
每个成员国将其黄金与美元储备的20%纳入欧洲货币基金,用于成员国的信贷安排。
1988年6月,欧共体首脑会议提出了建设经货联盟、发行统一货币的目标:第一阶段:从1990年7月1日开始,目标是在成员国之间实行完全的资本自由流动,并加强成员国之间以稳定价格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