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高层写字楼主要功能设置
- 格式:ppt
- 大小:3.64 MB
- 文档页数:35
超高层写字楼核心筒布局技巧,分分钟省下10个亿!前言不好好布局,分分钟让你损失10个亿。
最近读了几篇与超高层写字楼相关的文章(引用见文末)有所启发,超高层写字楼如何合理安排空间布局,使功能的完备性与使用率之间达到最佳契合点是核心需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需要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核心筒及各个功能空间的占比2.核心筒空间布局原则与方法3.核心筒空间布局实例分析项目选自在建及已完工项目,新规范实施后,防火分区扩大到3000平米,对于超高写字楼标准层有利,理论上可减少一部消防楼梯,值得注意。
从上表(表中文字小,可以下载下来看)的统计数据可见:(1)核心筒占标准层面积的20%至30%之间,中位数为25%。
(2)电梯井道是核心筒中面积需求最多的功能空间,约占核心筒总面积的30%左右。
(2)各种设备机房和管道竖井是核心筒中面积需求第二的功能空间,约占核心筒总面积的15%;这其中又以空调机房的面积需求最大约占10%。
(3)卫生间、清洁间和茶水间等是核心筒中面积需求第三的功能空间,一般约占核心筒总面积的10%-12%。
(4)疏散楼梯是核心筒中面积需求第四的功能空间,一般约占核心筒总面积的7%。
(5)交通通道作为必要的联系空间,一般约占核心筒总面积的5%。
占比数据分析图如下二200米左右写字楼数据统计200米左右写字楼从其使用率和经济性上依然是市场的主流,能够较好兼顾土地利用效率及功能实用便利性,本文将这类写字楼作为重点讨论。
为使数据更有对比性,笔者将同一地区200米左右的写字楼数据进行了对比(均为VAV空调系统)表2.200米左右写字楼数据统计(表中文字小,可以下载下来看)占比数据分析图如下从上表及图的统计数据可见:各项数据与300米以上建筑并无太大区别,或许和项目样本本身有关系。
二使平行于电梯厅的两条通道上没有机电用房的开口典型核心筒会呈现〝日〞字形的典型主通道——中间一横是电梯厅,周边是环绕核心筒的环通通道。
超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功能设计研究摘要:公共空间是超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内在价值和外部形象的体现,也是群体和个体共同利用的,渠道宣传的关键要素之一。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和规模较大,具备较强的创造力,伴随社会进步,人们对办公公共空间功能提出新的要求。
基于此,本文从定位功能、活动类型、布局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超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功能设计的研究,以期为超高层建筑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引言:超高层办公建筑不仅是商务活动、科技创新、文化交流和社交活动的场所,而且还是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的重要象征。
它能够展现城市的多元化、开放性和国际影响力,成为吸引人才、商业投资和旅游观光的重要标志。
其中,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公共空间能够展现出建筑物的多元化和开放性,这些空间不仅提供了租户和访客的共享场所,还能够为建筑物赋予更高的品质、形象和管理水平,提高整个建筑的使用效益和价值。
1、超高层建筑公共空间概述1.1各类型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组织模式(1)出租型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组织模式出租型高层办公建筑通常由地产开发商投资、设计和建造,建成后按片区或按层出租给各公司和企业。
在设计方面,主要关注满足基本使用需求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因此多为塔式高层建筑。
按片区出租主要针对规模较小的公司,同一层内可能容纳多个公司的办公人员,出于管理和经济性的考虑,这种类型的办公建筑通常采用功能复合的集中式布局,即将多种功能布置在同一区域内,从而提供高效便捷的使用体验,并优化空间布局,提高经济效益。
这种集中式布局不仅可以提高公共空间的交互性和社交性,还可以促进健康的公共空间布置。
按层出租主要针对规模相对较大的公司,通常需要占据一到数层空间,例如企业的区域总部公司。
由于同层内均为同一公司员工,不存在管理上的问题,因此公共空间更多地关注企业自身的需求,在为员工提供高品质、高效率、高舒适度的工作环境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提升企业形象、吸引人才,以及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评价。
超高层写字楼核心筒设计超高层写字楼是当今城市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建筑设计和结构构造对于城市的形象和发展意义重大。
而超高层写字楼的核心筒设计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承担着支撑整栋建筑的重要功能,更直接影响着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超高层写字楼核心筒设计的角度进行探讨,分析其设计原则、技术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我们来介绍一下什么是核心筒。
核心筒是指超高层建筑中连接地下基础和整体建筑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通常位于建筑的中心位置。
核心筒不仅承担着建筑结构的重要功能,还包含垂直交通、通风和排烟等配套设施,同时也是保障建筑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筒的设计对于超高层写字楼的整体建筑结构和功能使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超高层写字楼核心筒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稳固和可靠。
由于超高层写字楼所面临的地震、风力等外部环境影响较大,核心筒的设计必须具备较强的抗震和抗风能力。
一般情况下,核心筒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其自身的高强度和耐久性来承担建筑的承重和抵抗外力的作用。
核心筒的设计也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变形控制,保证建筑在各种外力作用下保持稳固和不变形。
在核心筒设计中,结构工程师需要进行精确的力学计算和模拟分析,以确保其结构的稳定和可靠。
超高层写字楼核心筒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性和使用性。
核心筒不仅是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还要包含垂直交通、通风排烟等功能,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这些功能设施的布局和结构。
为了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便利性,核心筒的设计还要考虑到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功能分区,以确保建筑内部布局合理、使用方便。
为了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核心筒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建筑内部通风和排烟系统,以保证建筑内部空气的流通和人员疏散的安全。
在技术特点方面,超高层写字楼核心筒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核心筒的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包含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各种功能设施,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简析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摘要:超高层办公建筑中核心筒是主要的受力结构,也是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的主要汇集处,故在设计中需同时考虑结构的安全性及使用的合理性。
一般情况下,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根据各功能空间整体流线及结构的刚度受力分布进行核心筒的布局设计。
倘若布局不合理则会出现核心筒平面不经济、各类动线相互干扰过大、额外增加剪力墙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针对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实用率;舒适性;安全性我国自1976年广州白云宾馆建成(高117米)以来,至2016年底已有超过480多座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成为世界上超高层建筑数量最多的国家,远超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总和。
其中又以超高层办公建筑最具有代表性,本文试图以超高层办公楼的核心筒为切入点,简析其标准层核心筒的设计要点。
1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布局设计的重要性核心筒是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受力结构,在核心筒内分布着垂直交通和辅助功能用房,影响着建筑的经济性及安全性。
首先作为日常使用最频繁的垂直交通工具电梯的数量与布局决定着建筑整体交通动线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办公建筑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经济收益。
其次,超高层办公建筑一般为较高档次的办公建筑,其辅助用房布置的舒适性与紧凑性,也对办公建筑的环境与品质产生较大影响。
再次,超高层建筑的主要疏散方式是楼梯疏散,它的位置与建筑的整体安全紧密相连,也是防火设计的重中之重。
以上因素综合决定着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的面积和形状,对标准层的实用率有着直接影响。
如果说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幕墙是其外观设计重点,那么核心筒就是它的内部设计重点。
2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的布局原则2.1合理性原则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涵盖了疏散走道、电梯、卫生间、管井以及设备机房等功能。
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设计经济性与合理性。
例如:在电梯轿厢、电梯厅和走道设计过程中,保证舒适性、便捷性;在管井、设备用房的设计过程中,尽量保持紧凑,避免无效空间;卫生间的使用面积要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等。
高层商业住宅楼功能布局创新方案
高层商业住宅楼的功能布局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居民生活方式灵活设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创新方案:
1. 多功能底层:将底层楼层规划为商业空间,为居民提供便利的购物、餐饮、娱乐等服务。
可以设置超市、健身房、咖啡厅、图书馆等,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2. 社区活动中心:在楼内设立一个多功能的社区活动中心,可以开展各类社区活动、培训课程、健康体验等,增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社交。
3. 绿色空中花园:在高层楼的楼顶或屋顶布置绿色空中花园,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增加居民与自然的接触。
4. 智能化管理系统: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提供便捷的物业管理、安全监控、生活服务等功能,让居民享受更智能、便利的居住体验。
5. 公共空间设计:合理规划公共空间,设立休闲座椅、景观走廊、沙滩篮球场等,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场所。
6. 公共艺术装置:在楼内外设置艺术装置,提升居住环境品质,为居民带来美的享受。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功能布局方案需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法律政策进行评估,确保符合规范和法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