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巧妙的榫卯结构 动态图解
- 格式:ppt
- 大小:7.41 MB
- 文档页数:19
古建榫卯种类及其结构图解内容导读榫卯是中国古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现根据榫卯的功能,将其划分为六类,为了让大家能直观了解榫卯,我们专门做了三维榫卯的模型,接下来将分别对各类榫卯做一大略的介绍一、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古建大木中的垂直构件主要是柱子。
柱子可分为落地柱和悬空柱两类。
落地柱即柱脚直接落到柱顶石的柱子,如檐柱。
金柱、中柱、山柱都属此类。
悬空柱即指落脚在梁架上或被其他构件悬空挑起、捧起的柱子,如童柱、瓜柱、雷公柱等,都是悬空柱。
这些垂直构件,不管处在什么位置,都需要榫卯来固定它的位置,于是就产生了用于柱上的各种榫卯。
1.管脚榫顾名思义,管脚榫即固定柱脚的榫,用于各种落地柱的根部,童柱与梁架或墩斗相交处也用管脚榫。
它的作用是防止柱脚位移。
在清《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每柱径一尺,外加上下榫各长三寸",将管脚榫的长度定为柱径的3/10。
在实际施工中,常根据柱径大小适当调整管脚榫的长短径寸,一般控制在柱径的3/10~2/10之间。
管脚榫截面或或圆,榫的端部适当收溜(即头部略小),榫的外端要倒楞,以便安装。
较大规模的建筑,由于柱径粗大,且有槛墙围护,稳定性好,并为制作安装方便,常常不作管脚榫,柱根部做成平面,柱顶石亦不凿海眼。
2.套顶榫套顶榫是管脚榫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种长短、径寸都远远超过管脚榫,并穿透柱顶石直接落脚于磉墩(基础)的长榫,其长短一般为柱子露明部分的1/3~1/5,榫径约为柱径的1/2~4/5不等,需酌情而定。
套顶榫多用于长廊的柱子(一般每隔二三根用一根套顶柱),也常用于地势高、受风荷较大的建筑物,它的作用在于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但由于套顶榫深埋地下,易于腐朽,所以,埋入地下部分应做防腐处理。
3.瓜柱柱脚半榫与梁架垂直相交的瓜柱(包括金、脊瓜柱、交金瓜柱等),柱脚亦用管脚榫。
中国古典家具精密巧妙的榫卯结构古代的木工技艺一直是中国古典家具中令人神往的一面,木工运用巧妙的构思创造出传奇般的榫卯结构。
中国工匠从基本的榫卯结构中天才地发展出千变万化的各种形式。
随着对中国古典家具的深入研究,新的榫卯结构仍不断地被发现中,而且往往是复原工作中的木工赞叹不已。
了解古典家具,应该从工艺结构开始了解,为什么千年古塔不倒,为什么百年的家具都无任何松动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图片来走进古典家具工艺的艺术殿堂,欣赏我国古代家具的精华。
立柱与墩座的结合结构:立柱与墩座的结合结构:凡是占平面面积不大,体高而又要求它站立不倒的家具或家具装饰品,多采用厚木作墩座,上面凿眼植立木,前后或四面用站牙来抵夹的结构。
实物如座屏风、衣架、灯台等等。
明及清前期墩座常用的抱鼓,为的是在站牙之外又有高起而且有重量的构件,挡住站牙,加强它的抵夹力量。
栽榫和穿销:栽榫和穿销:在构件本身上留做榫头,因曾受木材性能的限制,只能在木纹纵直的一端做榫,横纹一触即断,故不能做榫,这是木工常识。
如果两个构件需要连结,由于木纹的关系,无法造榫,只有另取木材造榫,用“栽榫”或“穿销”的办法将它们连结起来。
明式家具中使用栽榫的情况有如下几种:厚板拼合,在拼口内栽榫、凿眼粘合。
某些翘头几案或闷心橱的翘头,用栽榫与抹头结合。
某些卡子花,如双套环,用栽榫与上下构件结合。
桌及的搜花角牙,或趱框的牙子,衣架或面盆架搭脑下的卦牙等,多一边栽榫,一边留榫与相邻的构件结合。
床围子、透阁橱上的各种用趱接门簇的方法造成的图案装饰,如四簇云纹、十字套方等,常用栽榫加以组合。
桌按牙条的上皮,裹腿做或一腿三牙式桌面垛边的上皮,有的用栽榫与边抹的底面连结。
“两上”,即束腰与牙条两木分做的桌几,“三上”即束腰与牙条和托腮三木分做的桌几,束腰与牙条二者之间及束腰、托腮和牙条三者之间常用栽榫结合,以防分离生缝,闪错不齐。
官皮箱两帮和后背的下缘,用栽榫与下面的底座结合。
穿销不同与栽榫。
【榫卯结构分析完全版】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多图)【从设计原则手法、材料、结构等方面分析东西方建筑差异】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艺术,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辉煌的成就。
传统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供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物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纯熟和感染力。
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即有榫卯和企口做法。
半坡村已有前堂后室之分。
(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鲁班七十二结榫卯图解)商殷时已出现高大宫室。
西周时已使用砖瓦并有四合院布局。
春秋战国时期更有建筑图传世。
京邑台榭宫室内外梁柱、斗供上均作装饰,墙壁上饰以壁画。
秦汉时期木构建筑日趋成熟,建筑宏伟壮观,装饰丰富,舒展优美,出现了阿房宫、未央宫等庞大的建筑组群。
「榫卯结构」基础技艺:榫卯结构图文讲解(3-2)
榫卯结构,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续上
传统榫卯结构技术要求:榫头厚度小于榫眼宽度0.1-0.2mm,当榫头厚度大于榫眼宽度时由于挤压引起胶液流失从而降低胶合强度,装配时也容易使榫眼开裂。
榫头宽度比榫眼长度大0.5-1mm,硬材为0.5mm,软材为1mm。
榫头长度比榫眼深度小2-3mm并大于榫眼零件厚度的一半。
直角榫头的厚度:单榫接近于方才厚度的0.4-0.5,双榫的总厚度也需接近此数值。
榫头端头常做倒角处理以方便插入榫眼,若部件的横截面超过40mm×40mm时宜采用双榫。
榫结合采用基孔制,榫头厚度应调整到与方型套钻相符的尺寸,常用的厚度有6mm,8mm,9.5mm,12mm,13mm,15mm等规格。
古代明式家具三十三种榫卯结构图榫卯,是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粹,沉淀着流光回转中的经典家具款式的复合传承。
随着科技的发展,家具的灵魂榫卯结构早已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大工业生产阶段中的钉子和胶水,因为成本压缩后所获得的利益更为诱人。
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宣传应传承中国古典家具制作中的木匠精神,此次我们希望通过这套33种榫卯模型,能使大家(尤其是红木从业者)拾起已被遗忘的灵魂,一起感受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家具文化,与我们共同弘扬中国古典家具制作中的木匠精神。
以下列33种榫卯结构实物实拍动态图展示(涵盖了古代榫卯结构当中最主要、实用、经典的款式结构):1.楔钉榫2.挖烟袋锅榫3.夹头榫(腿足上端嵌夹牙条与牙头4.云型插肩榫(牙条、牙头分造)5.扇形插肩榫7.双榫粽角榫9.高束腰抱肩榫10.挂肩四面平榫11.圆柱丁字结合榫12.圆方结合裹腿13.圆柱二维直角交叉榫14.圆香几攒边打槽15.攒边打槽装板16.一腿三牙方桌结构17.抄手榫18.方材角结合床围子攒接万字19.方形家具腿足与方托泥的结合20.三根直材交叉21.加云子无束腰裹腿杌凳腿足与凳面结合22.插肩榫变形23.平板明榫角结合24.柜子底枨25.方材丁字结合(榫卯大进小出)26.厚板闷榫角结合27.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拍抹头28.椅盘边抹与椅子腿足的结构29.直材交叉结合30.弧形直材十字交叉31..弧形面直材角结合32.走马销33.方材丁字形结合榫卯用大格肩传递红木文化,分享红木知识。
100张榫卯结构图解榫卯结构,是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
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
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
榫卯结构广泛用于建筑,同时也广泛用于家具,体现出家具与建筑的密切关系。
榫卯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后,虽然每个构件都比较单薄,但是它整体上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这种结构不在于个体的强大,而是互相结合,互相支撑,这种结构成了后代建筑和中式家具的基本模式。
中国古典家具的榫卯设计不同于传统手工艺品,如玉雕、牙雕、鼻烟内画壶等,完全是技巧的纯熟,为了装饰而装饰,取悦于人们的视觉快感。
而家具中的设计必须在满足人们的视觉美感后,还要求科学合理性,使其长久的耐用。
这就要求每个木料榫头卯眼,必须根据家具的造型组合,从力学上每个木料所受到的承受力,在古代木工师傅的多年目测经验中,能准确地判断出来。
有木文化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匠人私塾试尽天下兵器,打造最专业最高性价比工具套装,通吃一切木工小件。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