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级BIM技术应用作业指导书
- 格式:pptx
- 大小:27.10 MB
- 文档页数:136
第二节BIM 技术应用措施一、 BIM 管理目标BIM 管理目标就是运用BIM 技术,为工程施工全过程提供仿真技术支持服务,为工程协调、进度管理、安全生产、质量管理提供信息服务。
BIM 深化目标和在本工程应用的作用:1、碰撞检查,减少返工应用 BIM 最直观的三维可视化特点,在前期可以进行碰撞检查,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
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碰撞优化后的三维管线方案,进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拟,提高施工质量,提高与业主的沟通。
2、虚拟施工,有效协同三维可视化功能加上时间维度,可以进行虚拟施工,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情况对比,同时进行有效协同,施工方、监理方、业主方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
通过 BIM 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大大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
3、三维渲染,宣传展示三维渲染动画,给人以直观视觉冲击,给各方提供更为直观的宣传介绍,提提升公司的形象。
4、施工交底指导——三维可视化工程复杂性使得技术方案无法细化、不直观、交底不清晰,通过BIM 模型的建立,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纸质做法,转由4D 技术呈现技术方案,使施工重点、难点部位可视化、提前预见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5、成本管控——多维度数据库实现短周期的多算对比BIM 模型创建好后,通过BE 客户端,所有有权限人员可以根据时间、工序、区域等多个维度查询实物量数据,将工程每个阶段模拟计划信息及实际发生情况,进行多算对比,以实现实际成本控制。
6、海量信息数据库BIM 建模后所形成的数据库,包含建筑全过程的大量信息数据,这些数据在建筑全过程动态变化调整,并可以及时准确地调用系统数据库,加快决策进度,提高决策质量,从而提高项目质量,降低项目成本。
二、 BIM 组织机构1、项目部设如下BIM 管理和实施组织机构,详见下表。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第一章建筑信息模型(BIM)基础 (2)1.1 BIM概述 (2)1.2 BIM发展历程 (2)1.3 BIM与传统设计模式的区别 (3)第二章 BIM技术标准与规范 (3)2.1 BIM标准体系 (3)2.1.1 BIM国家标准 (3)2.1.2 BIM行业标准 (4)2.1.3 BIM地方标准 (4)2.2 BIM技术规范 (4)2.2.1 BIM设计规范 (4)2.2.2 BIM施工规范 (4)2.2.3 BIM运维规范 (4)2.3 BIM应用指南 (4)2.3.1 BIM应用流程 (4)2.3.2 BIM技术应用要点 (4)2.3.3 BIM技术应用案例 (5)2.3.4 BIM培训与考核 (5)第三章 BIM建模技术 (5)3.1 建模软件概述 (5)3.2 建模流程与方法 (5)3.3 建模技巧与注意事项 (6)第四章 BIM模型管理与维护 (6)4.1 模型管理原则 (6)4.2 模型维护与更新 (7)4.3 模型数据交换与共享 (7)第五章 BIM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8)5.1 设计协同 (8)5.2 设计优化 (8)5.3 设计变更与审批 (8)第六章 BIM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9)6.1 施工进度管理 (9)6.2 施工成本控制 (9)6.3 施工安全管理 (10)第七章 BIM在运维阶段的应用 (10)7.1 设施管理 (10)7.2 能源管理 (11)7.3 设备维护与维修 (11)第八章 BIM与绿色建筑 (11)8.1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1)8.2 BIM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2)8.3 BIM与绿色建筑评价 (12)第九章 BIM与建筑工业化 (13)9.1 建筑工业化概述 (13)9.2 BIM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 (13)9.3 BIM与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 (14)第十章 BIM与大数据 (14)10.1 大数据概述 (14)10.2 BIM与大数据的融合 (14)10.3 BIM大数据应用案例 (15)第十一章 BIM与人工智能 (15)11.1 人工智能概述 (15)11.2 BIM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15)11.3 BIM人工智能应用案例 (16)第十二章 BIM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17)12.1 国内外BIM政策与发展现状 (17)12.1.1 国外BIM政策与发展现状 (17)12.1.2 我国BIM政策与发展现状 (17)12.2 BIM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18)12.3 我国BIM技术发展策略与建议 (18)第一章建筑信息模型(BIM)基础1.1 BIM概述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一种数字化的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方法。
一、前言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 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 体现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本工程将BIM技术的可视化, 协调性, 模拟性, 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在建筑内各个部分、各个系统呈现出来。
二、案例概况泰和·领秀城一期工程一标段项目位于山东省邹城市规划现代路以南、护驾山路路西。
建设规模:1#、2#、3#住宅楼及4#地下车库, 建筑面积共计55616.78㎡;其中: 1#建筑面积21383.97㎡, 25F、地下2F, 建筑高度74.1 m;2#建筑面积 10781.72 ㎡, 18F、地下3F, 建筑高度54 m;3#建筑面积 10781.72㎡, 18F、地下3F, 建筑高度 53.8 m;4#地下车库建筑面积12669.37 m2, 地下2F。
这项工程在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时间与空间, 实行平行流水和立体交叉作业, 利用BIM技术单一工程数据源, 可解决分布式、异构工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全局共享问题, 支持建设项目生命期中动态的工程信息创建、管理和共享的特点与现场脚手架施工技术较完美的结合, 将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出来, 实现将建筑项目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 过程和资源的连接, 充分体现BIM技术在现场实际中的优势。
本小组的目的, 通过开展QC 活动, 不断解决BIM技术在高层脚手架现场搭设中的实际技术难题。
三、BIM应用简介3.1 BIM的建立及信息共享方式在项目的投标阶段, 利用来自甲方、设计提供的各种不同的2D图纸, 采用Autodesk的revit2015建立了项目的3D建筑、结构、施工设备、现场临时设施, 其包含了建筑、结构、内部装饰、施工安排等方面的综合信息, 建立可视化BIM 模型。
提前对工程有预知, 对投标决策有更好的管控作用。
目录1本项目BIM工作方针与思路22 BIM技术应用范围22.1 BIM技术概述22.2 BIM服务范围33 BIM实施组织架构54 BIM实施主要内容54.1 BIM标准、操作手册制定和培训54.2场地布置64.3 BIM模型深化设计64.4 BIM模型集成,碰撞检查64.5管线综合优化设计64.6专业分包深化设计模型验收74.7工程量统计74.8 BIM模型更新与维护74.9图纸和工程档案管理74.10竣工交付模型74.11 VR虚拟仿真74.12 5D施工管理84.13复杂节点技术交底84.14二维码技术应用84.15铝模板快速定位BIM交底95 BIM成果预期与成果目标96工作计划及主要业务流程116.1BIM实施总计划 (11)6.2业务工作流程117 BIM实施的保障措施127.1组织保障体系127.2沟通机制127.3分包单位合同保证137.4 BIM模型质量保障137.5问题记录和解决机制158钢结构BIM技术实施方案168.1 BIM管理架构及职能168.2BIM工作模式 (17)8.3全周期数据跟踪178.4大数据归集分析178.5条码跟踪架构178.6条码状态17中建某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方案1本项目BIM工作方针与思路我公司BIM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在推广BIM技术的过程中始终以"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的精细管控"为目标,依托重大工程,引入外部培训力量,着力强化团队建设、制度建设和软硬件建设,为BIM技术的深度推广应用奠定人才和物质基础。
我公司BIM团队在发展的过程中队伍不断壮大,工程应用经验不断丰富并在国内BIM大赛中获得多项荣誉。
本项目要将BIM技术应用到施工的全过程中,使建筑信息在各单位之间、各施工阶段无损传递,提高业主、监理及各施工方协同水平,这样才能有效的缩短工期。
本项目将在现场施工前,按照业主方和BIM顾问要求完成本项目BIM实施策划,针对该项目制定BIM建模统一标准,完成各专业建模工作,通过三维模型数据接口集成土建、钢结构、机电、幕墙等多专业模型,开展承包范围内所有专业图纸深化设计、4D仿真施工模拟、管线综合优化、净高复合、砌体管线洞口预留预埋优化、复杂技术交底、工程量统计、模型漫游方案评估等应用;以BIM模型为载体,使用BIM5D平台将施工过程中进度、合同、成本、工艺、质量、材料等信息集成,为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现场协调、成本管理、材料管理等关键过程提供准确的构件几何位置、工程量、资源量、计划时间等,帮助管理人员进行有效决策和精细管理,减少施工变更,缩短项目工期、控制项目成本、提升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定时维护BIM模型,确保最终竣工模型的准确性,将竣工模型移交给业主方,方便后期运维管理。
建筑工程技术项目应用实施方案一、—建筑信息模型的特点是指建筑物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创建和使用的可计算信息。
是数字化的建筑多维信息模型。
所有的工程数据,提供可自动计算、查询、组合拆分的实时工程数据。
为项目信息创建、管理提供准确、实时的共享数据平台。
二、技术的应用流程三、建筑模型的服务流程四、各参与方的职责甲方应履行下列职责、组织策划项目实施策略,确定项目的应用目标、应用要求,并落实相关费用。
、委托工程项目的总协调方,总协调方可以为满足要求的甲方相关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第三方咨询机构。
、按《项目应用方案》与各参与方签订合同。
、接收通过审查的交付模型和成果档案。
总协调方应履行下列职责、制定《项目应用方案》,并组织管理和贯彻实施。
、成果的收集、整合与发布,并对项目各参与方提供技术支持。
审查各阶段项目参与方提交的成果并提出审查意见,协助甲方进行成果归档。
、根据甲方应用的实际情况,可协助其开通和辅助管理维护项目协同平台。
、组织开展对各参与方的工作流程的培训。
监理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审阅模型,提出审阅意见。
、配合总协调方,对交付模型的正确性及可实施性提出审查意见。
设计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配置团队,并根据《项目应用方案》的要求提供成果,提高项目设计质量和效率。
、采用技术在设计阶段建立模型,根据《项目应用方案》编写《项目设计实施方案》,并完成《项目设计实施方案》制定的各应用点。
《项目设计实施方案》应包含下列内容:∙软件及版本。
∙设计阶段应用目的。
∙设计阶段应用范围。
∙工作内容。
∙各专业模型内容。
∙各阶段模型深度要求。
∙模型属性要求。
∙模型组织方式。
∙建模规则与信息要求。
∙协同工作分工。
∙成果交付格式及内容。
、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负责内外部的总体沟通与协调,组织设计阶段的实施工作,根据合同要求提交工作成果,并保证其正确性和完整性。
、接受总协调方的监督,对总协调方提出的交付成果审查意见及时整改落实。
、设计单位应结合技术进行技术交底。
BIM技术应用方案模板目录第十四章 BIM技术应用方案 (1)第一节 BIM目标及说明 (2)一、 BIM整体目标 (2)二、 BIM实施目标及说明 (2)第二节 BIM管理体系 (3)一、 BIM组织架构 (3)二、 BIM工作职责 (3)三、 BIM工作制度 (5)四、 BIM工作环境 (7)第三节 BIM总体工作流程 (9)第四节 BIM工作计划及说明 (10)一、各专业模型节点交付安排 (10)二、 BIM应用计划说明 (10)第五节 BIM施工模拟应用方案 (11)一、施工模拟流程 (11)二、 BIM模拟施工方案 (11)三、 BIM模拟复杂工艺 (14)四、 BIM模拟工程进度 (15)五、 BIM模拟平面布置 (17)第六节其他BIM应用方案 (18)一、 BIM模型建立及信息输入 (18)二、 BIM辅助深化设计 (21)三、 BIM辅助工程量计算 (34)四、 BIM辅助现场管理 (35)五、 BIM模型集成与竣工交付 (37)六、 BIM辅助运营维护 (38)BIM目标及说明一、 BIM整体目标在工程各阶段应用BIM技术,提高项目策划能力,增强项目过程管控能力,提高施工深化设计质量和效率,提升项目各阶段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工程实体与数字大厦的同步交付,为业主后期物业运营维护服务提供帮助。
二、 BIM实施目标及说明第二节 BIM 管理体系一、 BIM 组织架构本工程设置BIM 管理部,拟派一名专职的BIM 负责人负责BIM 的各类应用与沟通协调事宜,同时配备土建BIM 组(包括建筑、结构)、机电BIM 组(包括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钢结构BIM 组、幕墙BIM 组及预算、进度计划、现场施工等BIM 组,组成BIM 联络小组,共同作为BIM 服务过程中的联络人和具体执行者,为项目BIM 实施服务,如分包未及时配备相应专业BIM 人员,总包将予以处罚。
二、 BIM 工作职责(一) 总包BIM 职责(二) BIM管理人员职责(三)项目管理人员BIM职责三、 BIM工作制度(一)专业间协调管理各专业BIM工程师按规划及计划完成本专业BIM模型后,由甲方组织提交本专业模型至总包方进行整合,根据整合结果,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审查。
中建某局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业指导⼿册中建某局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业指导⼿册创建⽇期: 2017-2-15当前版本: 2.0⽂档控制更改记录分发⽬录第⼀章概述 (193)1. ⽬的 (193)2.主要内容 (193)3. 适⽤范围 (193)4. 最佳业务实践 (194)5. BIM执⾏计划 (194)6.术语定义 (195)第⼆章BIM说明书 (198)1、BIM交付成果 (198)2、项⽬阶段及对应BIM模型深度 (198)3、BIM⽬标&职责表 (201)4、其他附加增值BIM 服务 (205)第三章项⽬准备阶段 (207)1、⼯作流程 (207)2、详细说明 (208)3、硬件环境 (210)4、软件环境 (211)5、熟悉⼯程⼯作 (212)第四章模型阶段——⾃主建模 (213)1、BIM模型规划规定 (213)2、BIM⼯作流程 (218)3、BIM应⽤点的⼯作流程 (224)第五章BIM模型应⽤阶段 (230)1、应⽤阶段——模型交付品 (230)2、应⽤阶段——信息交付品 (232)第六章附录 (234)附录1 命名规则 (234)附表2 构件/族库 (236)附表3 BIM模型精度规定 (262)附表4 BIM模型精度标准 (265)第⼀章概述1.⽬的本⼿册是针对BIM应⽤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编写的⼀本参考性指南,⽬的是指导我局BIM⼯作⾼效、准确、有序开展,规范BIM的应⽤。
2. 主要内容本⼿册包含BIM说明书、BIM建模和协作流程两部分内容。
1)BIM说明书●规定各项⽬团队在项⽬的不同阶段,提供的BIM交付成果,达到的⽬标。
所有约定的交付成果均在“BIM⽬标和责任”表中注明,各相关⽅应在上⾯签字。
●每个交付成果由⼀组BIM模型构件或由模型⽣成的⽂件组成。
●每个构件包含⼀组⽤于定义构件⼏何及⾮⼏何特性的属性信息。
2)BIM建模和协作流程●主要分为三⼤步:项⽬部准备阶段,BIM团队建⽴模型阶段,BIM模型应⽤阶段。
BIM技术应用实施方案(含五篇)第一篇:BIM技术应用实施方案BIM 技术的应用实施方案一、BIM 技术介绍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 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 的简称,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
所以说,BIM 是对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是数字技术在建筑业中的直接应用,它代表了信息技术在建筑业中应用的新方向。
二、BIM 的价值具体而言,BIM 的应用具有以下价值:1、解决当前建筑领域信息化的瓶颈问题。
建立单一工程数据源。
工程项目各参与方使用的是单一信息源,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实现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各参与方基于纸介质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形成的“信息断层”和应用系统之间“信息孤岛”问题。
推动现代 CAD 技术的应用。
全面支持数字化的、采用不同设计方法的工程设计,尽可能采用自动化设计技术,实现设计的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促进建筑生命期管理,实现建筑生命期各阶段的工程性能、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的集成化管理,对建设项目生命期总成本、能源消耗、环境影响等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
2、基于 BIM 的工程设计实现三维设计。
能够根据 3D 模型自动生成各种图形和文档,而且始终与模型逻辑相关,当模型发生变化时,与之关联的图形和文档将自动更新;设计过程中所创建的对象存在着内建的逻辑关联关系,当某个对象发生变化时,与之关联的对象随之变化。
实现不同专业设计之间的信息共享。
各专业 CAD 系统可从信息模型中获取所需的设计参数和相关信息,不需要重复录入数据,避免数据冗余、歧义和错误。
实现各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
某个专业设计的对象被修改,其他专业设计中的该对象会随之更新。
实现虚拟设计和智能设计。
实现设计碰撞检测、能耗分析、成本预测等。
利用 BIM 技术,通过搭建并整合各专业的 BIM 模型,设计师能够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下方便地发现设计中的碰撞冲突,从而大大提高了综合设计能力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