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20秋学期《与祖国在一起:南开校园中的历史》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09 KB
- 文档页数:3
南开20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031.近年来,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十分显著,其中不包括土壤碳和养分的丧失以及植被生产力的变化,但包括土著物种的减少。
2.一般而言,生长在植物群落下层的植物不具备生长在植物群落上层的植物所具备的更大和更薄的特点,但它们的叶片通常更绿。
3.人们关注一氧化碳浓度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氧化过程中会产生臭氧。
4.人们常用二氧化碳测定法来测定叶面光合作用和群落二氧化碳量的变化。
5.磷在大多数有机体中的重量比约为1%左右。
6.全球变化研究最大的困难在于研究不同类型的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7.从动植物园或养殖场逃逸出去的入侵物种具有中等程度的适应能力,依赖于人类的运输方式。
8.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的方法和手段包括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植物生理生态反应进行模拟或各种理论分析,以及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9.甲烷分子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是二氧化碳分子的20倍。
10.定位观测和台站网络是获得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数据的重要手段,可以观测陆地生态系统内的环境条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组成和动态变化。
C: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减少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
改写: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的增加会对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产生负面影响。
D: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增加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
改写: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的增加会对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产生正面影响。
24:从1700年到1980年,下列地区中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的是()。
改写:1700年到1980年,哪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了?正确答案:北美。
25:显生宙开始于()。
改写:显生宙是从哪个时期开始的?正确答案:寒武纪。
26:生物入侵不仅是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日益增加。
()改写:生物入侵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越来越大,也是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单选题)1: 在神经系统中,下列哪一选项最不发达?()
A: 水螅
B: 青蛙
C: 小鼠
D: 蚯蚓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2: ()我国禁止以增值为目的的克隆人项目或实验。
A: 1997年
B: 2005年
C: 2006年
D: 1996年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生命科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被称为()。
A: 创造生物学
B: 实验生物学
C: 现代生物学
D: 描述生物学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在下列选项中,蛋白质类、多肽类的药物(),是通过克隆技术获得的。
A: 凝血因子
B: 生长因子
C: 胰岛素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DDT对环境危害极大,其影响主要体现在()。
A: 造成疟疾的传播
B: 扰乱鸟类生殖功能
C: 辐射增加
D: 人们肺炎增加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植物开的花朵,其最重要用途是()。
A: 观赏
B: 传粉
C: 药用
D: 产生果实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7: 第一例遗传病是由加洛特发现的,它是()。
A: 尿黑酸症。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学科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1929年,我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根据这个化石我们可以证明:A. 北京人会长时间保存火种B. 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小C. 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D. 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成熟2.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A. 神话传说B. 史书记载C. 考古发掘D. 想象猜测3. 某同学参观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在当地出土的历史文物中不可能见到以下哪个:A. 干栏式建筑B. 猪纹陶钵C. 象牙雕刻D. 人面鱼纹彩陶盆4. 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距今5300—4300年。
迄今为止,遗址考古发现非常丰富,随葬品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
这些考古发现证明,良渚文化已经处于:A. 旧石器时代B. 新石器时代C. 背铜时代D. 铁器时代5.梁启超曾经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材料反映出华夏族形成的特点是:A. 单一民族发展B. 多元一体交融C. 武力征服扩张D. 外来民族迁徙6.奇幻古装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于 2023年7月20日上映,影片虚构了商王殷寿与孤妖妲己勾结,暴虐无道引发天魂,昆仑仙人姜子牙携“封神榜”下山,寻找天下共主以救苍生的故事情节。
在历史上,武王伐纣灭亡商朝的战争被称为:A. 涿鹿之战B. 牧野之战C. 巨鹿之战D. 长平之战7.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造、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形声最为进步,能造出大量文字。
1.南开的学制和教学,开始时照搬了哪国的办学模式?()A.西班牙B.英国C.法国D.美国答案:D2.南开大学诞生于()年。
A.1909年B.1919年C.1911年D.1920年答案:B3.南开大学什么时间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的15所大学之一?()A.1992年B.2002年C.1995年12月D.2005年答案:C4.是谁亲自设计和督建了思源堂?()A.邱宗岳B.胡适C.竺可桢D.赵元任答案:A5.南开建校之初是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A.私立学校B.公立学校答案:A6.校歌创制于什么时候?()A.新中国成立前夕B.改革开放前夕C.五四运动前夕D.抗日战争前期答案:C7.在哪一年教育部宣布南开大学改为国立?()A.1946年4月9日B.1947年C.1937年D.1949年答案:A8.南开大学校标的核心图象是什么?()A.六边形B.莲花形C.八角形D.遁形答案:C9.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大学与哪两个大学组成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A.清华大学、复旦大学B.北京大学、南京大学C.北京大学、清华大学D.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答案:C10.西南联大在哪个城市组建?()A.昆明B.南京C.成都D.长沙答案:A11.著名的物理学家吴大猷在南开园结识了妻子阮冠世,请问当时阮冠世在学习哪个专业?()A.化学B.物理C.文科D.商科答案:B12.南开大学的校训是什么?()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B.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C.诚朴雄伟,日新月异D.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答案:D13.曾任南开大学校长的杨石先先生,是一位什么专家?()A.物理学家B.生物学家C.化学家D.气象学家答案:C14.大学被日军轰炸距今有多少年?()A.77年B.66年C.88年D.55年答案:A15.“什么学校最出色?当推南开为巨擎”这句话出自教育家杨贤江。
()A.对B.错答案:B16.南开大学的创办人是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和严范孙。
(单选题)1: “懒起画蛾眉”,“照花前后镜”等句,张惠言由此联想到的历史名人是?A: 曹丕
B: 屈原
C: 司马相如
D: 辛弃疾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 古代诗歌评论著作《诗品》的作者是?
A: 张惠言
B: 萧衍
C: 赵崇祚
D: 钟嵘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3: 下列哪项不是词的别称?
A: 曲子词
B: 歌诗
C: 长短句
D: 诗余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红盐词》的序言作者是?
A: 李之仪
B: 吴思道
C: 周济
D: 朱彝尊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最早理论性论词的文章《词论》的作者是?
A: 苏轼
B: 李清照
C: 张惠言
D: 况周颐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花开莲现,花落莲成”这句经文出自以下哪部经书?
A: 《金刚经》
B: 《华严经》
C: 《般若波密心经》
D: 《妙法莲华经》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7: “乐府三绝”不包括:
A: 秦妇吟。
(单选题)1: 最早指出《红楼梦》突破传统方法写人物的特征的是哪位作家?A: 胡适
B: 鲁迅
C: 朱自清
D: 沈从文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 现存的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有多少回
A: 一百二十回
B: 一百回
C: 八十回
D: 六十回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3: 百回本中柴进溜进皇宫看到皇帝写的四大寇中不包括哪一个?A: 梁山王伦
B: 山东宋江
C: 江南方腊
D: 河北田虎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晴雯死的时候在喊谁?
A: 宝玉
B: 娘亲
C: 袭人
D: 哥哥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林黛玉给刘姥姥取的绰号是?
A: 母大虫
B: 母老虎
C: 母蝗虫
D: 老母鸡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下列哪首诗不是林黛玉写的?
A: 葬花吟
B: 桃花行
C: 寄生草
D: 秋窗风雨夕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7: 元春在皇宫的职位是?
A: 贵妃。
20秋学期(1609、1703)《文学人类学概说(尔雅)》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下列关于阿尔包歌说法正确的是?
A.是呼云唤雨的歌谣
B.是哈萨克族巫师治疗各种疼痛病的咒语
C.是哈萨克族巫师对付毒虫咬伤的咒语
D.其本质原理是感化身体的毒虫,使其脆弱
答案:C
2.下列关于《比较神话学》说法错误的是?
A.“比较神话学”也可以被称为“太阳神话理论”
B.它运用了印欧语言作为材料
C.作者将语言发展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
D.作者是英国的麦克斯?缪勒
答案:D
3.什么叫“物候”?
A.事物的本质特征
B.事物展现出的外部特征
C.动物的行为预测功能
D.动物与气候之间的复杂关系
答案:C
4.《知识的统合》的作者是?
A.爱德华 ?威尔逊
B.爱德华 ?泰勒
C.弗雷泽
D.华勒斯坦
答案:A
5.《汤祷篇》的作者是?
A.荀子
B.朱自清
C.郑振铎
D.庄子
答案:C
6.“淮河”的“淮”字在造字的时候和哪种图腾有关?
A.虎
B.熊
C.鸟
D.蛇
答案:C。
20秋学期(《与校园在一起:南开校园中的历史》在线作业答卷标题:20秋学期《与校园在一起:南开校园中的历史》在线作业答卷本次南开校园中的历史课程以南开大学百年校史为教材,深入挖掘南开大学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通过本次课程的研究,我对南开大学校园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发现了许多之前不知道的趣闻轶事。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南开大学的创立和发展历程,我最感兴趣的是南开大学在抗日战争期间毅然决定北迁,将南开大学千余师生组成的红十军团背在身上,跋山涉水,来到了陕北,完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长征路线。
到了陕北,南开大学虽然处于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却始终坚持了教学和科研的工作,并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这段历史故事让我深感南开大学人的不屈不挠和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南开大学的校园文化和南开大学的知名校友,其中让我印象较深的是那些优秀的校友们。
李国鼎先生是南开大学的“开宗祖师”,在营造南开校园大学气氛以及修建校园文化底蕴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马寅初先生是著名的留美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院”的创建人之一,为新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还有著名女作家张爱玲,著名诗人艾青和新华社社长蔡少棠等一大批校友,他们的成就为南开大学增添了光彩。
这些杰出的校友们无疑是南开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这些学生的楷模。
第三部分则介绍了南开大学的校园管理和发展规划,让我明白了南开大学当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感受到南开大学勇于改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如南开大学的“双创”政策、南开大学与天津市政府的战略合作等。
在本次课程的学习中,除了深入了解南开大学的历史文化、加深了对南开大学的认识,我还认识了许多校友的事迹和为南开大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师资力量。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学到了如何去理解并善待南开校园的历史,珍视南开校园的文化遗产,不忘初心,扎根南开,为建设更美好的南开而努力奋斗。
2024年天津南开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场考试,合计用时12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为第6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00分。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最可信的依据是.民间传说.专家推测D.考古发现CA.文字记载B2.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秦朝A.夏朝B.西周D.商朝C3.秦始皇实施“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尊崇儒术”。
他们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A.削弱诸侯王势力BC.消除匈奴威胁D.打击豪强地主势力4.下列成语典故出自于淝水之战的是.草木皆兵.闻鸡起舞DA.纸上谈兵B.破釜沉舟C古代墓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请回答5~6题5.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
这些文物共同反映出.边界贸易.北人南迁DA.唐蕃和亲B.中外交往C6.内蒙古赤峰的宁城和松山辽墓中分别出土了有汉族文化特征的铜香炉和鸳鸯三彩壶。
这些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海外贸易的兴盛A.农业生产的发展B.民族文化的交融C.经济重心的南移D7.顺治皇帝册封了“达赖喇嘛”,康熙皇帝册封了“班禅额尔德尼”。
这都属于清朝对西藏地方进行有效管辖的.目的.作用D.措施CA.背景B8.“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文明,特别是建立现代的政治制度方面被证明行不通,中国必须通过革命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
”文中“改革”是指.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CA.洋务运动B9.某班同学搜集了李鸿章、康有为、张謇、孙中山、陈独秀等人的相关史实。
他们复习的主题应该是.近代化探索A.自强求富B.实业救国D.民主共和C10.“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是1935年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提出的“爱国三问”。
南开中学 2024届高三第二次月检测历史学科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1至4页, 第Ⅱ卷5至7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 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
该水利系统由自然山体的多段坝体组成,需要长时段的建设施工。
据此可知,良渚文化时期( )第1页共 7页A. 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B. 精耕细作农耕技术初显C. 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已经出现D. 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2.述及中国古代重要的赋役制度,唐初,“凡丁,岁役二旬。
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唐中后期,“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明嘉隆后行一条鞭法,“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于是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清康熙五十一年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上述材料表明( )A. 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B. 农民赋役负担逐渐减轻C.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D.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3.元代,江南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丝织、棉织、榨糖、制茶的手工业者,他们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从事的行业世代传习,技术也日益精进。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重心南移的加速B. 粮食生产商品化的发展C. 市镇经济规模的扩大D. 手工业生产方式的革新4.有学者认为,唐代文化呈现出贵族佬的特质,蕴含着诸如华严、天台宗教义等较为深奥繁项、理论色彩浓厚的思想。
而宋代时期的新禅宗、理学以及新道教鼎立而三,都代表着中国平民文化的新发展,并取代了唐代贵族文化的位置。
[南开大学]20秋学期《魅力科学(尔雅)》在线作业特别提醒:本试卷为南开课程辅导资料,请确认是否是您需要的资料在下载!!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1.自旋量子数描述的是[A.]电子轨道形状[B.]电子云的取向[C.]电子自旋运动的状态[D.]电子能量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C2.美国一共有多少名宇航员登上月球?[A.]12名[B.]13名[C.]14名[D.]15名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A3.以下关于主量子数n描述正确的是[A.]n可以取分数值 n可以取负值[B.]n决定电子层数[C.]n不能反映电子的能量高低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C4.哪位科学家带领人类进入电磁通讯的时代:[A.]法拉第[B.]汤姆逊[C.]吴健雄[D.]麦克斯韦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D5.以下关于量子数l描述错误的的是[A.]被称作角量子数或副量子数[B.]l取值受到n的限制[C.]l不可以取零[D.]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能量与l相关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C6.原子行星的模型是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普朗克[B.]波尔[C.]卢瑟福[D.]牛顿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C7.径向分布函数与哪个参数有关:[A.]l[B.]m[C.]n[D.]r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D8.在实验中发现,强磁场情况下原子光谱的谱线是由靠的很近的两根线组成的,这是由于哪个量子数引起的[A.]主量子数[B.]副量子数[C.]磁量子数[D.]自旋量子数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D9.建国之后死亡人数在百万以上的时间是哪一个灾害?[A.]汶川地震[B.]59年三年自然灾害[C.]唐山地震[D.]兴安岭大火灾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B10.印尼大海啸是由海水中几级大地震引起的?[A.]7.7级[B.]8.7级[C.]9级[D.]10级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B11.Atom在希腊语中是什么意思?[A.]最小的[B.]可分[C.]不可分。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基础生命科学(尔雅)》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在神经系统中,下列哪一选项最不发达?()
A.水螅
B.青蛙
C.小鼠
D.蚯蚓
答案:A
2.()我国禁止以增值为目的的克隆人项目或实验。
A.1997年
B.2005年
C.2006年
D.1996年
答案:B
3.生命科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被称为()。
A.创造生物学
B.实验生物学
C.现代生物学
D.描述生物学
答案:B
4.在下列选项中,蛋白质类、多肽类的药物(),是通过克隆技术获得的。
A.凝血因子
B.生长因子
C.胰岛素
D.以上都是
答案:D
5.DDT对环境危害极大,其影响主要体现在()。
A.造成疟疾的传播
B.扰乱鸟类生殖功能
C.辐射增加
D.人们肺炎增加
答案:B
6.植物开的花朵,其最重要用途是()。
A.观赏
B.传粉
C.药用
D.产生果实。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尔雅)》在线作业
中共一大召开时长沙的共产党代表是()。
A:王尽美、邓恩铭
B:董必武、李达
C:毛泽东、陈潭秋
D:毛泽东、何叔衡
答案:D
下面哪一项不是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
A:民族独立
B:人民解放
C:国家富强
D:改革开放
答案:D
国民党政权的经济基础是()。
A:官僚资本
B:民族资本
C:地主经济
D:帝国主义资本
答案:A
<p>被称为研究袁世凯的开山之作的是()。
</p>
A:《袁世凯称帝及其灭亡》
B:《袁世凯与北洋军阀》
C:《袁世凯传》
D:《袁氏当国》
答案:C
毛泽东指出()应该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者。
A:蒋介石政府
B:共产国际
C:共产党和红军
D:张学良、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军队
答案:C
下列对民主党派推行的第三条道路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彻底推翻官僚买办资本。
南开20春学期《中国近现代历史纲要》
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以下是本文提供的南开20春学期《中国近现代历史纲要》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 中国近现代史的时间段一般划分为()。
- A. 1840-1949年
- B. 1840-1945年
- C. 1840-1948年
- D. 1840-1946年
正确答案: A
2. 辛亥革命的实质是()。
- A. 推翻封建皇帝专制统治,实行民主共和。
- B. 开始了抗日救亡新民主主义革命。
- C. 打破了列强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 D. 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基础。
正确答案: A
3.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缔结是在()。
- A. 1924年
- B. 1926年
- C. 1927年
- D. 1928年
正确答案: B
4. 八七会议的重要意义是()。
- A. 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 B. 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C. 代表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
- D. 是在军事上的第一次独立行动。
正确答案: D
5. 中国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运用的主要策略是()。
- A. 游击战争
- B. 正规战争
- C. 农村包围城市
- D. 武装起义
正确答案: C
以上是本人整理的南开20春学期《中国近现代历史纲要》在线作业满分答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中国饮食文化》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风靡全国的烤羊肉串和被誉为十全大补饭的“抓饭”,色香味俱佳的烤全羊,属于()的美食。
A.维吾尔族
B.朝鲜族
C.哈萨克族
D.苗族
答案:A
2.在烹调工艺中处于关键地位、决定菜肴风味的流程、质量最主要的因素
A.调味
B.制熟
C.拼摆
D.制汤
答案:A
3.下列那种动物不属于五畜类的
A.牛
B.猪
C.羊
D.兔子
答案:D
4.下列不属于官府菜的是
A.孔府菜
B.京菜
C.红楼菜
D.谭家菜
答案:B
5.“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哪一位圣人所说
A.孔子
B.老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A
6.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称的菜肴体系是
A.豫菜
B.苏菜
C.川菜
D.鲁菜。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辩论修养(尔雅)》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杀人游戏中最值得引起大家怀疑的角色是:()
A.找同伙的
B.强势引导的
C.角色逻辑不一致的
D.跳警的
答案:C
人皆有四心,以下哪一项不包括在内:()
A.恻隐之心
B.羞耻之心
C.是非之心
D.谦卑之心
答案:D
人在思考的时候认知就会:()
A.提高
B.弱化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A
“兼爱非攻”是谁的思想:()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墨子
答案:D
关于类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把对方的类比稍加修养变成我方观点
B.用复杂的类比简单的,不能用简单的类比复杂的
C.类比要恰当
D.类比要多样
答案:B
立论的三个层次中,最高的是:()
A.思维方式
B.概念
C.价值观
D.价值主体
答案:C。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干”的本义是
A.触犯
B.战争
C.冲撞
D.盾牌
答案:B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与“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中的“望洋”和“消息”分别是:
A.词组,单纯词
B.单纯词,词组
C.词组,合成词
D.单纯词,单纯词
答案:B
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吹”字应属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答案:D
4.下列句中“族”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木族生为灌。
B.运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
C.风猎猎兮成音,云族兴兮昼阴。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答案:D
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草慎武信
B.集泪承莫
C.从战天走
D.现责至秉
答案:B
6.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
A.惠等哭,舆归营。
B.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与祖国在一起:南开校园中的历史》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4 道试题,共 70 分)
1.南开大学诞生于()年。
A.1909年
B.1919年
C.1911年
D.1920年
答案:B
2.校歌创制于什么时候?
A.新中国成立前夕
B.改革开放前夕
C.五四运动前夕
D.抗日战争前期
答案:C
3.南开大学校标的核心图象是什么?
A.六边形
B.莲花形
C.八角形
D.遁形
答案:C
4.曾任南开大学校长的杨石先先生,是一位什么专家?
A.物理学家
B.生物学家
C.化学家
D.气象学家
答案:C
5.在哪一年教育部宣布南开大学改为国立?
A.1946年4月9日
B.1947年
C.1937年
D.1949年
答案:A
6.是谁亲自设计和督建了思源堂?
A.邱宗岳
B.胡适
C.竺可桢
D.赵元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