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导读之行者武松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2
名著导读《水浒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祖籍泰州海陵县呀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旬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关于其生平,因缺乏史料而众说纷纭,甚至对有无此人都有争议。
其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
有《施氏家谱》存世。
【作品简介】《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小说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创作背景:《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是长期以来民间的集体创作和作家艺术加工的产物。
故事大约发生在北宋年间。
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水浒传》的创作素材,有关此次起义,史书皆有零星记载。
起义声势浩大,但后来失败,义军因而有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此背景下,施耐庵集其大成,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小说。
写作特点:(1)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2)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第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达到了波澜壮阔的艺术效果。
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3)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本书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主要人物介绍】1、花和尚——鲁智深:原名鲁达,系渭州经略府提辖。
武松的主要事迹和人物形象武松,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他的主要事迹和人物形象令人难忘。
武松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他身体强壮,勇猛无比,被誉为“行者武松”。
他的主要事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与虎搏斗、杀岳家军和斩杀蒋门神。
武松与虎搏斗的事迹是他最为人称道的英勇行为之一。
故事中,武松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只凶猛的大老虎,他毫不畏惧地与虎展开搏斗。
他运用自己的武艺和力量,最终成功地将老虎打死。
这个故事表现了武松的勇敢和无畏精神,也展示了他与众不同的英雄气概。
杀岳家军是武松在《水浒传》中的另一大事迹。
岳家军是梁山泊的敌对势力,他们勾结官府,欺压百姓,嚣张跋扈。
武松在得知岳家军欺压百姓的事情后,义愤填膺,决定为民除害。
他带领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汉,成功地潜入岳家军的营地,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最终,武松和他的伙伴们杀死了许多岳家军的成员,为百姓报了仇。
这个事迹展示了武松的正义之心和对于欺压行为的坚决态度。
斩杀蒋门神是武松在《水浒传》中的又一壮举。
蒋门神是一个专门欺负百姓的恶霸,他残暴无道,欺压百姓。
武松得知蒋门神的恶行后,决定为民除害。
他在蒋门神的酒楼上找到了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
经过一番激战,武松最终将蒋门神斩杀,为百姓除了一个大害。
这个故事再次展示了武松的侠义精神和对于不义行为的坚决抵制。
武松的人物形象在《水浒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他作为一个英雄人物,不畏强权,勇往直前,始终站在正义的一方,为百姓伸张正义。
他的形象塑造了一个顽强勇敢,正直坚定的英雄形象,深受读者的喜爱。
总的来说,武松的主要事迹和人物形象在《水浒传》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他与虎搏斗、杀岳家军和斩杀蒋门神的英勇事迹令人称道,展示了他的英雄气概和正义之心。
他的形象塑造了一个勇敢无畏,正直坚定的英雄形象,深深地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名著导读——《水浒》故事梗概:《水浒传》又名《水浒》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在我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宋哲宗时,东京有一个浪荡子弟名叫高俅,他踢得一脚好球,被哲宗弟弟端王看中,成了端王的亲信。
后来端王当了皇帝,这就是历史上的宋徽宗,不到半年,就把高俅提升为殿帅府太尉。
高俅上任的第一天,就整治因病未到的教头王进,逼得王进带着母亲逃离东京。
王进来到华阴史家村,被史进收留,拜为师父。
后因高俅追捕得紧,王进只好告别史进投奔延安府。
王进去后,史进与少华山的头领结交为友,华阴知县知道此事后,诬陷史进私通草寇,派兵烧了史家庄。
史进只得离开华阴,去寻王进。
途经渭州,结识了渭州经略府提辖鲁达(即鲁智深),二人来到酒楼饮酒。
饮酒正酣,忽然隔壁传来啼哭声。
鲁达生性鲁莽而又素好行侠仗义,叫酒保将啼哭之人带来。
金氏父女被带到,女儿哭着说:因到渭州投亲无着,状元桥肉铺的郑屠乘人之危,要强娶小女为妾,今被赶出,那郑屠反要我父女给他银钱。
鲁达听后大怒,决心惩治郑屠。
次日早上,鲁达送走金氏父女,来到状元桥肉铺,先叫郑屠亲自操刀切肉,戏弄这恶棍一番之后,三拳结果了他的性命。
随即离了渭州。
半月后由赵员外出面,把鲁达送往五台山当了和尚,法名智深。
后鲁智深离了五台山,在东京大相国寺管理菜园。
一日,鲁智深在菜园习武,当众连根拔起垂杨树,被陪同夫人到岳庙进香的林冲瞧见,两人一见如故,结拜为兄弟。
正在高兴之际,丫环来报,说有人调戏林夫人。
林冲赶往岳庙,见是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只好忍气将他放了,告别鲁智深回家。
高衙内见林冲妻子美丽,一心要谋占林冲妻子。
爪牙富安向高俅献计,骗林冲带宝刀入白虎堂,林冲被捉,以行刺罪发配沧州。
高俅又派人买通公差,要他们在野猪林杀死林冲。
幸有鲁智深暗中保护,林冲才得以幸免。
到了沧州,高俅又派爪牙火烧草料场,欲置林冲于死地。
忍无可忍的林冲,杀死了爪牙,雪夜投奔梁山泊。
山寨首领王伦嫉妒林冲,要他下山打劫。
武松分析1.武松生平武松,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山东清河县人,自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
武松从小习武且武艺高强,性格急侠好义。
一次醉酒后,在阳谷县景阳岗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因此被阳谷县令任命为都头。
武松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
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因此获罪被流放孟州。
在孟州,武松受到施恩的照顾,为报恩,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
不过武松也因此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进行的暗算,被迫大开杀戒。
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
武松投奔二龙山后成为该支“义军”的三位主要头领之一,后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
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合寺出家,善终(一说金兵入侵时战死)。
2.《水浒传》中的刻画分析在《水浒传》中,人物一出场的描写并不光彩,一幅落魄的形象,他是因打架斗殴而躲避于柴进府上的。
但在府中又因性情暴烈而不受欢迎,即使如柴进那样广纳天下豪杰的仗义之人也开始对武松怠慢起来。
这从武松在柴进府上后期的待遇可见一斑。
此时很难从武松身上看到豪侠之气的。
然而,景阳冈打虎让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立时光彩起来,转眼成为威震四方的英雄。
而景阳冈打虎一节也将前文武松外形描写所作的铺垫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其间体现了武松刚勇豪爽,毫无畏惧的英雄气概。
3.武松人物小评对武松来说,最光彩的事不是打虎,而是做都头。
武松不是混人,但是功名心很强,善于为自己打小算盘。
在阳谷知县抬举他时,脑袋转得快,武松那一瞬间想:当初宋江不也是在县里吗。
都头也威风十足,个人事务有士兵服侍。
官场最锻炼人,武松和知县关系很好。
为哥哥报仇一事的处理,看出他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运筹的才能,分寸把握拿捏得很好,也就是说他在很用心地做那个官。
当时他很冷静,从证据的收集,到直接手刃两名主犯,武松既不连累证人,也不给邻居留下一个杀人狂的印象,也给自己留一条做好人的后路,这时候道德对其的约束力还很紧。
中考语文《水浒传》名著导读及练习题梳理背景资料《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1前后)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
事在《宋史》和宋人笔记里有多种记载,虽不一致,但都说到力量强大,威胁朝廷,在民间影响深广。
南宋人龚圣与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
”说书中也有宋江等人的故事。
到宋、元年间,话本、杂剧广泛演说,有些存留到现在,如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和元人杂剧。
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
作者介绍一般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
从明代到现在说法概有三种:一是施耐庵作;二是罗贯中作;三是施、罗合作。
施耐庵生平材料极少,据笔记和新发现材料推考,其生平大致是:元末明初(约1296─1370)人。
传说为船家子弟,中过秀才、举人和进士。
曾在钱塘(今杭州)任官,因与当权者不合,任期不满便辞官回苏州,著书于家。
张士诚占据江苏时,曾征召,开始时辞免,后入幕府。
但不久离去,往河阳山(今江阴、常熟)一带做塾师。
明朝初年,北归兴化,居白驹镇(今大丰);刘基来访,欲举荐为官,辞而不就;卒于淮安,约70岁。
主要内容:《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人物简介节选水泊梁山108个英雄好汉,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
天微星九纹龙史进华州府华阴县史家村人。
庄主子弟,自幼习武,身刺九条青龙,手使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
因与少华山好汉来往,为华阴县捉拿,烧庄上山落草。
宋江大闹西岳华山后同上梁山入伙,为山寨马军头领八骠骑兼八先锋使之一。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原名鲁达,关西军汉,系渭州经略府提辖。
拳打镇关西后逃至五台山出家,取法名智深。
大商店野猪林后和杨志同上二龙山落草。
三山入伙打青州后上梁山义入伙,为山寨步军十一头领之一。
《水浒传》名著导读+练习题目一、作品简介1、【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故事,写了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
【主要情节】:北宋宣和年间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
【表现主题】:官逼民反【写作特色】:抓住人物性格特点,描绘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肖像。
【点评】:它第一次正面描绘了历来被视为洪水猛兽的绿林豪杰群像,揭示了中国古代绿林文化的内部蕴涵和外部特征。
成为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2、思想内容:《水浒传》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
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挖掘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地塑造了许多起义英雄的光辉形象,并通过他们不同的反抗道路展现了起义如何由零散的复仇星火发展到燎原大火的斗争过程。
由于作者在一些根本观点上仍然维护封建制度,这决定了他对宋江所坚持的“忠君”思想及其维护的投降主义路线作了大力肯定,从而导致了起义军走上了“受招安”的悲惨结局。
3、重要人物绰号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小李广——花荣小旋风——柴进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青面兽——杨志黑旋风——李逵拚命三郎—石秀神行太保——戴宗浪里白条——张顺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白日鼠——白胜鼓上蚤——时迁二、重要人物形象1,【姓名】:(豹子头)林冲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主要事迹】: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正面评价】:忠厚善良、武艺高强、勇而有谋、【反面评价】:懦弱隐忍,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他一生经历的打击、迫害、压抑最多,他的性格也经历了从委曲求全、随遇而安、妥协忍让到勇于反抗、反对投降的转变,他是官逼民反的典型。
2、【姓名】:(及时雨)宋江【主要事迹】: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浔阳楼吟反诗,神聚蓼(liǎo)儿洼。
试论《水浒传》中武松的侠义形象[摘要]本文从为民除害、敢做敢为等方面,分析了《水浒传》中武松的侠义形象,也分析了武松侠义形象的社会意义。
正因为武松有正直、豪爽的性格,对当时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看得透彻,才对当时黑暗现实早已满腔怒火,一触即发。
同时,武松又有与现实抗争、要改变黑暗社会的强烈愿望,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些也都是他的性格特点。
所以,他才有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一路上杀将下来,使他的侠义形象一步步地得到充实,变得丰满。
本文试从武松坎坷曲折的生活道路、武松正直豪爽的侠义形象两大方面,武松的为民除害、敢作敢为、所处的社会制度极其的出身地位等方面,对武松的侠义形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浒传》武松侠义性格一、武松坎坷曲折的生活道路武松,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称武二,山东清河县人。
武松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成人。
武松从小就喜欢练习武术,练了一身武艺,性格急侠仗义。
一次醉酒后,在阳谷县景阳岗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因此被阳谷县令任命为都头。
武松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他拒绝,并怒斥了她,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
为报兄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因此获罪被流放孟州。
在孟州,武松受到施恩的照顾,为了报恩,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
不过武松也因此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进行的暗算,被迫大开杀戒。
在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
武松投奔二龙山后成为该支“义军”的三位主要头领之一,后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
二、武松正直豪爽的侠义形象施耐庵的《水浒传》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个神奇动人的故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等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水浒传》的一系列紧张曲折的故事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它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血肉丰满、形神兼备的英雄人物,人物的外貌、性情、内心活动,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水浒传》中武松形象与性格探析《水浒传》一书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其中“行者武松”刻画地尤其成功。
从第二十三回武松出场到第三十二回落草二龙山,作者依次叙述了“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以及“夜走蜈蚣岭”等英雄事迹。
通过这些故事情节,作者塑造出一位快意恩仇的武行者形象;与其他水浒英雄比较,作者又能“于同与不同处”刻画出武松的独特性格,赋予其“刚猛”、“精细”、“孝悌”、“仁厚”以及“仗义疏财”等优秀品质。
归纳分析武松这一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对于理解作者创作意图和领会“侠以武犯禁”在“乱自上作”的时代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水浒传》武松性格特征人物形象明末金圣叹认为《水浒传》作者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了”[1]2。
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写出各种英雄事迹和故事情节,同时让人物具有性情、气质、形状、声口上的个性区别,这是《水浒传》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功之处。
如描写人物粗鲁特征,就有许多种写法:“鲁达粗鲁是性急,史进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粗鲁是蛮,武松粗鲁是豪杰不受羈绊……”[2]2《水浒传》作者能够用精严笔法,将一百单八人塑造的个个形神毕肖,栩栩如生,正是在同与不同处有辩。
而若从宋江选择“招安”道路然后给梁山事业带来覆灭的教训角度来评价,《水浒传》又好在投降,给投降派做了教材。
这就不得不提到其中“天人式”人物武松——反对“招安”的中坚分子。
金圣叹曾认为武松是水浒英雄第一人,是上上等人物。
诚然,通过武松跌宕起伏的人生遭遇来看,比如“景阳冈打虎”,表现出其快与捷;“斗杀西门庆”,表现出其正和良;“醉打蒋门神”又表现出其阔和大;“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又表现出警和毒……在这一系列的英雄故事中,体现出武松所具有的诸般英雄品质,呈现出一个光辉伟岸的英雄形象;同时在这一系列事件之中,武松所具有的性格,又是有所变化而又逐渐成长的。
从“打虎英雄”到“落草二龙山”,从一开始希望“异日受了招安”到聚义后坚决反对招安,是什么原因让这一人物做出这样的转变,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
《水浒传》导读之行者武松《水浒传》导读之行者武松【人物素描】武松,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
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刻画的英雄,他武艺高强,侠肝义胆,刚强勇武,有关他的故事如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等,都深受读者喜爱。
报恩和报仇人们喜欢武松,因为他重情重义,恩怨分明,是一位快意恩仇的好汉。
对那些于己有恩的人,武松以性命相待。
在阳谷县,他遇见了哥哥武大郎。
武松是由哥哥抚养成人的,他对哥哥尊敬如父。
哥哥遇害后,他不顾一切阻挠杀死了潘金莲和西门庆二人,为哥哥报了仇。
在孟州,武松为了报施恩父子免打一百杀威棒及优礼款待之恩,醉打蒋门神,帮施恩父子夺回了快活林。
虽说后面这件事更多体现的是武松不辨是非的江湖义气,但站在几百年前古人的立场上看,武松的行为无疑是值得尊重的。
对那些于己有仇的人,武松决不放过。
潘金莲和西门庆二人害死了武大郎,武松见官府袒护凶手,便自己出手,替哥哥报仇。
因为醉打蒋门神,武松受到了张督监等人的陷害。
这些人不仅栽赃陷害武松入狱,还打算在押解的路上杀害武松。
武松抢先出手,杀死了妄图谋害他的差官和杀手。
此刻武松没有选择逃亡,而是带着满腔仇恨赶回孟州,把张督监、张团练和蒋门神都杀了,并在墙上留言“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恩怨分明,敢做敢为,难怪人们一提及武松,眼前浮现出的就是一个顶天立地响当当的好男儿。
冲动和冷静著名评论家金圣叹推崇武松是“天人”,他解释道:“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金圣叹说这番话,肯定是看到了武松身上年轻人那股蓬勃的朝气和旺盛的生命力。
有一个简单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武松的冲猛阔达。
林冲被发配到了沧州牢城营时,他先是低着头挨骂,然后又陪着笑贿赂差拨、管营,求他们免除了一百杀威棒。
而武松到了孟州牢城营,他对前来索贿的差拨说:“指望老爷送人情与你,半文也没。
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站在大堂上,他又对管营说:“要打便打,我若是躲闪一棒的,不是好汉;我若叫一声,也不是好男子!”此话说的两边看的人都笑了,恐怕他们从来也没有见过这么硬气的囚徒。
水浒传武松读书笔记《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章回小说,也是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水浒传武松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水浒传武松读书笔记篇一寒假期间,我读了《水浒传》,了解了许多历史故事,认识了《水浒传》里的许多英雄好汉,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所吸引。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合作而写成的。
《水浒传》主要是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书中有一百零八个好汉,他们个个性格鲜明,光彩照人。
水浒英雄中的李逵、鲁智深、武松、林冲等人,家喻户晓,长期活在人们心中。
而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武松。
武松武艺高强,性格刚烈。
武松在作者笔下是力和勇的化身,他有超人的大力、大勇。
景阳岗打虎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也最能表现武松的力和勇。
上岗打虎之前武松先去喝酒,一般人喝两三碗便醉了,而武松一连喝了十八碗而不曾倒,同时还吃了四斤牛肉。
这让我们想,如此酒量和饭量的大汉,有可能把老虎打败。
当他在大青石上睡觉时,一只大老虎出现在他的眼前。
大老虎进攻时一扑、一掀、一剪,而武松毫不畏惧,表现得非常机敏,干净利落地一躲、两闪。
过了一会儿,武松见可以出手了,便转入进攻。
他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力气向老虎打去,没想到慌忙中打在枯树上,将哨棒打折了。
于是他丢掉半截棒子,赤手空拳打老虎。
他两只手按住老虎,把脚放在老虎脸上,又把老虎头按到黄泥坑中,提起铁锤般的拳头,又给了老虎五七十拳,将老虎打死。
这便体现了武松的力和勇,他超人的神威和武艺真是令人佩服。
武松还敢做敢当,不连累人,光明磊落。
例如,当他得知哥哥被西门庆和潘金莲害死时,决心报仇。
他先去官府告状,他相信官府会主持公道。
最后告状不行,他便亲手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然后便去自首。
从这儿可以看出他敢做敢当,光明磊落的一面。
《水浒传》这本书很好看,写得很精彩。
除了武松,书中还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形象,像李逵、鲁智深、林冲等,都非常吸引人,值得我们去阅读。
水浒传中武松与林冲的人物性格比较武松的人物性格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一个勇猛无敌的侠士,被誉为“行者武松”,也是108将之一。
以下是对于武松人物性格的一些描述:1.勇猛果断:武松非常勇敢,有着出色的战斗能力和决策能力。
他在与恶势力作斗争中总能毫不畏惧地站出来,并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忠诚正直:武松对待朋友和义兄弟非常忠诚,从不背叛。
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在面对任何困难时都会选择正义与公平。
3.短脾气:尽管武松性格刚毅坚定,但他也有着容易发怒、喜怒无常的一面。
当遭遇不公或欺负时,他会立即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4.爱家情深:武松非常疼爱自己的家人,特别是对待他的母亲和妻子更是无微不至。
为了家人,他可以不顾一切地奋斗、牺牲。
林冲的人物性格林冲也是《水浒传》中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是梁山泊好汉中的一员,具有独特而深入人心的个性。
以下是对于林冲人物性格的描述:1.比较理智:林冲与武松相比更加冷静和理智,在处理问题时会采取较为谨慎和稳健的方式。
他能够充分考虑局势和利弊,并作出明智选择。
2.聪明机智:林冲善于观察和思考,具有出色的智慧。
在紧要关头,他总能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帮助团队度过危机。
3.善于安抚:林冲是一个非常善于安抚和调节矛盾的人。
他能够以自己温文尔雅的个性化解纷争,使得他在团队中拥有很高的影响力。
4.机警敏锐:林冲对于外部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在遇到难题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行动。
他常常能够预见到潜在的威胁和机会。
武松与林冲的人物性格比较武松和林冲都是《水浒传》中塑造得非常饱满的人物,虽然他们有一些相似之处,如勇敢、正直等,但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1.性格风格不同:武松性格狂放豪迈,而林冲则偏向于冷静理智。
2.处事方式不同:武松喜欢采取直接而强硬的方式解决问题,而林冲更注重策略和智慧。
3.行事目标不同:武松主要为了家人和朋友而战斗,而林冲则将整个梁山泊作为他努力奋斗的目标。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五:行者武松篇一:《水浒传》人物分析之武松《水浒传》人物分析之武松一、外貌描写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一双眼睛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
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píxiū)临座上。
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浑身上下有千百万斤神力。
二、主要情节1、井阳冈打虎【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梁山好汉武松在回清河县探望哥哥的途中,在阳谷县景阳冈遇到一只猛虎,在喝醉的情况下把这只猛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出去一大害,被称为打虎英雄,被知县推举为步兵都头。
2、斗杀西门庆【第二十六回:郓哥大闹授官厅武松斗杀西门庆】武松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
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因此获罪被流放孟州3、醉打蒋门神【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发配至孟州牢营,管营施忠之子施恩,慕其名,二人结拜。
施恩之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武松闻之大怒,带酒赶至快活林,痛打蒋门神,夺回酒店.4、大闹飞云浦【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武松在孟州因遭张都监陷害,被刺配恩州。
在荒僻之地飞云浦因公人受师傅蒋门神指示要害武松,武松立于桥头假意观望,两名提刀的公人刚要从背后下手,却被武松一脚一个踢入河中。
另两个公人扭头就跑,武松扭断木枷,冲过去将二人擒住。
原来,这几个人就是蒋门神的手下,此次武松受诬,完全是蒋门神与张团练勾结张都监一手策划。
武松闻言大怒,将四人斩杀后,折回孟州,血溅鸳鸯楼.5、血溅鸳鸯楼【第三十一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武松帮施恩夺回了快活林,就给引荐到张都监处。
张公给武松敬爱有加,武松誓愿报效其。
一天夜里武松听闻张家有贼人,便前去拿贼,不想是套。
反给诬陷成贼,受到二次流放。
途经飞云浦,遭人暗算,均不敌武松,反给问出是蒋门神等的奸计。
《水浒传》导读之行者武松
【人物素描】
武松,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
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刻画的英雄,他武艺高强,侠肝义胆,刚强勇武,有关他的故事如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等,都深受读者喜爱。
报恩和报仇
人们喜欢武松,因为他重情重义,恩怨分明,是一位快意恩仇的好汉。
对那些于己有恩的人,武松以性命相待。
在阳谷县,他遇见了哥哥武大郎。
武松是由哥哥抚养成人的,他对哥哥尊敬如父。
哥哥遇害后,他不顾一切阻挠杀死了潘金莲和西门庆二人,为哥哥报了仇。
在孟州,武松为了报施恩父子免打一百杀威棒及优礼款待之恩,醉打蒋门神,帮施恩父子夺回了快活林。
虽说后面这件事更多体现的是武松不辨是非的江湖义气,但站在几百年前古人的立场上看,武松的行为无疑是值得尊重的。
对那些于己有仇的人,武松决不放过。
潘金莲和西门庆二人害死了武大郎,武松见官府袒护凶手,便自己出手,替哥哥报仇。
因为醉打蒋门神,武松受到了张督监等人的陷害。
这些人不仅栽赃陷害武松入狱,还打算在押解的路上杀害武松。
武松抢先出手,杀死了妄图谋害他的差官和杀手。
此刻武松没有选择逃亡,而是带着满腔仇恨赶回孟州,把张督监、张团练和蒋门神都杀了,并在墙上留言“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恩怨分明,敢做敢为,难怪人们一提及武松,眼前浮现出的就是一个顶天立地响当当的好男儿。
冲动和冷静
著名评论家金圣叹推崇武松是“天人”,他解释道:“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
金圣叹说这番话,肯定是看到了武松身上年轻人那股蓬勃的朝气和旺盛的生命力。
有一个简单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武松的冲猛阔达。
林冲被发配到了沧州牢城营时,他先是低着头挨骂,然后又陪着笑贿赂差拨、管营,求他们免除了一百杀威棒。
而武松到了孟州牢城营,他对前来索贿的差拨说:“指望老爷送人情与你,半文也没。
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站在大堂上,他又对管营说:“要打便打,我若是躲闪一棒的,不是好汉;我若叫一声,也不是好男子!”此话说的两边看的人都笑了,恐怕他们从来也没有见过这么硬气的囚徒。
可是在关键时刻,武松却有着与年龄极不相符的机敏和冷静。
为给哥哥报仇,他细心搜集证据,后来还找来了证人,录下了潘金莲的供词,使这一案铁证如山;孙二娘的黑店放倒了无数的英雄好汉,可是武松却轻而易举地识破了孙二娘的伎俩;后来宋江不遗余力地走招安路线,是武松率先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却冷了弟兄们的心!”他是梁山上少数几个对招安有清醒认识的好汉之一。
善良和凶狠
虽然自幼习武、流落江湖,但武松起先并不是一个嗜血的杀手。
除了因为喝醉了打架,失手把人打晕外,武松并没有其他的“劣迹”。
在阳谷县,他见众猎户因为老虎的事受到官府的责罚,就把自己打虎后受的一千贯赏钱散给了众人;在十字坡,张青劝武松杀死两个押解的公人,武松道:“这两个公人,于我分上,只是小心,一路上服侍我来。
我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我。
”在孟州,张都监有
意陷害,却先假意结交武松,武松对人心险恶全无察觉,这就是小说开头时那个善良、英武、单纯的武二郎。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青年,却一步步地走上了反抗社会的道路。
对武大郎遇害这件人证、物证俱全的案件,官老爷却因为收了西门庆的贿赂而不予受理,冤屈无处伸张的武松只能挥刀杀人。
而在孟州,张都监等人一连串的毒手终于把武松逼上了奋起反抗的道路。
一个曾经快乐、善良的青年由此踏上了不归路。
■(作者金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