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监护仪应用的操作步骤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2
监护仪使用操作流程一、电源开关:打开或关闭监护仪的电源,关闭电源时,需按住该按键2秒钟以上。
二、会主界面:无论在系统哪级菜单中,按下此键系统回到主界面。
三、报警指示灯:报警指示灯以不同的颜色和闪烁频率指示报警的级别。
四、波形冻结:按下该按键可以冻结或解冻波形。
五、关闭声音:按一下此键可以执行报警暂停、系统静音或清除报警操作,可在各状态间进行切换,。
六、开始记录:按下该按键可以启动或停止记录。
七、血压测量:按下该按键可以启动或停止无创血压测量。
八、主菜单:按此键弹出系统菜单,用户可以在菜单里设置系统信息。
九、旋钮:旋钮是主要的控制键,它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也可以进行“按下”操作。
在主界面或菜单上,随旋钮旋转而移动的高亮方块或方框称为光标。
在主界面上,光标可以停留的位置称为热键。
输液泵使用操作流程1、输液泵接插外部电源。
2、按下“开机”键,接通电源。
3、在输液泵上装卡已排气的输液器。
4、设置输液量和流速(或滴数)。
5、为病人静脉穿刺。
6、确认输液量和流速(滴数)。
7、按输液泵“启动”键,开始输液。
8、每连续使用8-10小时,更换一下泵内输液器位置,以保持较高输液精度。
9、使用前要确保指示的输液器与将使用的输液器是同一型号。
若型号不符,按住“输液器选择”按键选择相同的型号。
若该输液器的型号不在表中,就按照使用培训手册对其进行标定,并将型号填入表中。
注射泵使用操作流程1、注射泵接插外接电源。
2、按⊙键开启注射泵电源(关闭时须按住此键3秒钟)。
3、将已吸满药液并排除空气的注射器卡到泵上。
4、在1秒钟内连续按二次“快进”键,且第二次按住不放手已激活快进功能,消除机械间隙,直至头皮针开始溢出液气为止。
5、设置流速和输液量(输液量可不设)。
6、为病人进行穿刺。
7、按“启动/停止”键开始输液(再次按下该键可暂停输液)。
紫外线消毒车使用操作流程1、打开保护门,将灯臂往上抬至适当位置,将灯管装入灯座并旋转90º。
监护仪的使用流程表解1. 准备工作在使用监护仪之前,您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确保监护仪已经充电,并且电量充足。
•了解监护仪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可以通过阅读监护仪的用户手册或者向专业人员咨询获得相关信息。
•检查监护仪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并且有足够的传感器和配件。
2. 开机与关机2.1 开机使用以下步骤将监护仪开机:1.按下电源按钮并保持按压,直到监护仪的屏幕亮起。
2.屏幕亮起后,等待片刻,监护仪系统会自动进行初始化。
3.当屏幕上显示主界面时,说明监护仪已经成功开机。
2.2 关机使用以下步骤将监护仪关机:1.在主界面上,找到关机按钮或者设置按钮。
2.点击关机按钮,确认关闭监护仪。
3.等待监护仪自动关机,并确保屏幕上没有显示任何内容后,即可安全断开电源。
3. 监护仪的基本设置在使用监护仪之前,您需要进行一些基本的设置以确保监护仪适应您的使用需求。
3.1 语言设置1.进入监护仪的设置界面。
2.找到语言选项,并选择您需要的语言。
3.确认设置,并返回主界面。
3.2 时间设置1.进入监护仪的设置界面。
2.找到时间选项,并设置当前时间。
3.确认设置,并返回主界面。
3.3 报警设置1.进入监护仪的设置界面。
2.找到报警选项,并根据需要设置相关参数,如报警音量、报警灯等。
3.确认设置,并返回主界面。
4. 监护仪的使用流程4.1 将传感器连接到患者1.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相应的传感器,并检查传感器的完好性。
2.将传感器连接到患者的身体部位,如心电图传感器需贴于胸前、血氧传感器需贴于手指等。
3.确保传感器连接牢固,并且传感器与患者的血液流通或呼吸畅通。
4.2 开始监护1.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选择相应的监护模式,如心电图监护、血氧监护等。
2.进入相应的监护界面,并确认相关参数的准确性。
3.点击开始监护按钮,开始对患者进行监护。
4.3 监护数据的记录和保存1.在监护过程中,监护仪将实时显示患者的监护数据。
2.可以将监护数据记录下来以备后续查询或者分享。
监护仪的使用操作流程1. 监护仪简介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医院的各个科室和急救救治中。
其作用是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重要指标,并提供报警功能,以便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2. 监护仪的基本操作流程在使用监护仪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来启动设备并开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以下是监护仪的基本操作流程:2.1 准备工作在开始操作监护仪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监护仪已经接通电源,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准备好所需的监护仪传感器,如心电图传感器、血压传感器等。
- 选择正确的监护仪参数配置,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监测的指标和采样频率。
2.2 设置患者信息在监护仪上设置正确的患者信息对于后续监测和记录非常重要,包括以下内容:- 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
- 身高、体重等生理参数,用于计算某些指标,如体表面积等。
2.3 安装传感器根据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正确安装在患者身上,包括以下部位: -心电图传感器:将导线贴在患者胸部,注意导线的连接和贴合度。
- 血压传感器:将袖带正确绑在患者上臂,并连接至监护仪。
2.4 启动监护仪按下监护仪的启动按钮,等待设备启动完成,并进行自检、校准等操作。
确保监护仪显示屏上显示正常。
2.5 开始监测监护仪启动后,根据监测需求选择相应的监测模式和指标,点击开始监测按钮。
监护仪会开始实时显示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并记录在设备内存中。
2.6 定期检查和维护在监测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监护仪的工作状态和传感器的连接情况,并及时进行维护,包括: - 检查传感器是否松动或脱落,重新安装或更换传感器。
- 清洁监护仪表面,确保仪器的清洁和卫生。
- 定期校准监护仪,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 监护仪的报警处理监护仪具备报警功能,可根据患者的状况发出相应的警报。
以下是监护仪报警处理的一般步骤:3.1 警报分类监护仪的警报一般分为三类:高优先级、中优先级和低优先级。
多功能监护仪操作流程多功能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设备,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多项指标。
正确操作多功能监护仪对于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是多功能监护仪的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多功能监护仪之前,首先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源充足,各项功能正常。
同时,要检查监护仪的传感器和电缆是否完好,确保能够正确连接到患者身上。
2. 将监护仪连接到患者:根据需要监测的指标,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电缆,将监护仪连接到患者身上。
通常,心率监测需要将传感器贴在患者胸部,血压监测需要将袖带绑在患者上臂,呼吸监测需要将传感器放在患者鼻子或口腔附近。
3. 启动监护仪:按下监护仪的开关按钮,启动设备。
在启动过程中,监护仪会进行自检,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4. 设置监护参数: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设置监护仪的监测参数,包括心率范围、血压范围、呼吸频率等。
确保监护仪能够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5.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旦监护仪开始工作,就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医护人员应定期查看监护仪显示屏上的数据,确保患者的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6. 处理异常情况:如果监护仪发出警报,提示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患者的体位、给予氧气支持、及时通知医生等。
7. 结束监护:在监护结束时,按下监护仪的关闭按钮,断开监护仪与患者的连接,将设备清洁整理好,准备下一次使用。
总的来说,正确操作多功能监护仪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地连接设备、设置参数、监测数据,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监护,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便携式多功能除颤监护仪的使用便携式多功能除颤监护仪是一种用于心脏除颤和监测患者心电活动的医疗设备。
它可以帮助医生对心脏病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和除颤治疗,是急救和心脏抢救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便携式多功能除颤监护仪的使用方法。
一、室颤/室速除颤治疗1.确定患者的心脏处于室颤/室速状态。
2.将监护仪连接到患者,将电极贴在胸前。
3.按下除颤键,检查是否有人与患者接触,确保患者周围没有任何铁质物品。
4.监护仪会自动分析患者心脏情况,并根据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除颤治疗。
5.如果监护仪判断需要除颤治疗,它会发出声音或显示闪烁的指示灯,提示医生按下除颤按钮。
6.在按下除颤按钮之前,医生需要确保患者周围没有人接触患者或与患者相连,以免导致电击伤。
7.按下除颤按钮后,监护仪会向患者发送一定电击能量,用于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8.治疗完成后,监护仪会自动分析心脏节律,并提供建议,如心脏输出指数(COI)、波形评估等。
二、心电监测1.将监护仪连接到患者,将电极贴在胸前。
2.打开监护仪电源,确保电极粘贴良好,无松动或脱落。
3.监护仪会自动检测心电信号,并将心电波形显示在监护仪屏幕上。
4.医生需要观察心电波形,以判断患者的心脏情况和心脏节律是否正常。
5.可以使用监护仪上的功能按钮,如增益调节、滤波器调节等,来优化心电图信号的清晰度。
6.监护仪还可以提供实时的心率显示和心率报警功能,医生可以根据报警信息进行相关处理。
三、使用时间1.在使用便携式多功能除颤监护仪之前,需要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以确保使用的持续时间足够。
2.如果电量不足,需要更换电池或连接外部电源。
3.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查看监护仪屏幕上的电量显示,以及时做好电池管理工作。
4.如果监护仪显示电量过低,需要及时更换电池或连接外部电源,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四、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监护仪的外部连接线、电极和电池等部件是否正常,如有损坏或异常,需要及时更换或修理。
多参数监护仪使用法一、使用前评估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
2、评估仪器性能及所要的导联线二、使用要点(一)操作步骤1、物品准备:多参数监护仪 1 台,监护导联线一套,电极3-5 个,乙醇棉球等。
2、检查监护仪:检査所有外部电缆、插件和配件;将电源线插入到交流电源插座中;检查监护患者所需的所有监护功能,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3、向患者说明监测的意义,解除患者顾虑以取得合作。
4、根据病情,取合适卧位。
5、接电源线,然后打开监护仪开关。
6、确定电极位置,正极置于左锁骨中线第 4-5 肋间,负极置于胸骨左缘第2 肋间或左锁骨中线中点下部,地线放于右锁骨第 2 肋间。
7、用乙醇棉球擦拭电极放置处皮肤,固定电极,连接心电导联线,调好心电监测基线及振幅。
8、操作过程中注意患者保暖,监护时间超过 72 小时应更换电极位置,以防皮肤过久刺激而发生损害。
9、如需同时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等,将监测模块插入多功能监护仪上即可做相应监测。
10、随时注意观察监测各参数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二)监护仪的保养和消毒1、仪器屏幕和外壳保持清洁无灰尘,定期用软布浸中性清洁液擦拭,擦拭时防止液体进入机器内。
各按钮用酒精纱块擦拭。
2、电缆和导联线用清洁毛巾擦干,绕大圈保存,防止电缆皱裂、变形、腐蚀、3、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用乙醇纱布清洗,擦干后保存。
4、袖带使用后可取出乳胶橡胶袋,清洗干净后晾干。
5、温度探头用不含乙醇的清洁剂清洗。
三、健康指导要点清醒患者告知使用目的及注意事项。
四、注意事项1、监护仪不用时要定期检查,使之处于备用状态。
2、心电监护前应正确安放电极,必要时去脂剃毛,使电极和皮肤接触良好。
3、测试报警:接通监护仪电源时,必须核实报警灯一个接一个点亮,可以听到声音,这表示目视与声音报警指示器均正确工作。
4、测量血压时,应根据年龄和体型选择合适的袖带,尽量不在输液和插导管侧的肢体上安放袖带,以防阻断输液和肢体组织损伤。
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操作规程
目的:
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可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病情转归。
备物:
心电监护仪,电极3个、棉枝、75%酒精、快速手消毒液。
操作规程:
1,洗手,戴口罩。
2,备物到床边,解释。
3,将参数模块插入模框架中。
4,将导线连接正确。
5,接电源。
6,病人取平卧或半卧位,做好解释工作,暴露胸部。
7,清洁胸部贴电极电极片处皮肤。
8,贴电极片,黑色:左锁骨中线、锁骨下
白色:右锁骨中线、锁骨下
红色:左锁骨中线第六、七肋间(约剑突水平处)9,戴SP02指套,光点传感器对准甲床。
10,将袖带松紧适宜缠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测血压与SP02不可在同一侧手。
11,开主机开关。
12,调节报警器参数:HR(60-100次/分),SP02(90-100%),R(10-30
次/分),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调血压测量间隔时间,调自动。
13,观察监护仪屏幕显示情况,记录。
保养措施:
1,机器外表面及电缆和导线所用0 .2%速灭净抹洗。
2,显示屏可用干净的软布或蘸少许清水扭干的毛巾抹洗。
3,决不能将水或任何清洁溶液进入或喷射到设备上,各种接头或开关不能进水。
4,不能使用含酒精清洁剂抹洗机器。
5,连续使用3天更换心电监护仪。
多功能监护仪操作步骤根据医嘱准备机器,连接电源、开机。
一、心电监测1、皮肤脱脂,安电极(3个或5个电极)。
电极位置避免同医生的听诊位置重叠。
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调节导联,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选择Ⅱ导联,显示P波。
有器质性改变的根据全导心电图情况选择有变化的导联显示在平幕上。
1、调节报警限,设定报警范围。
正常心率60-100 次/分。
二、无创血压监护1、袖带使用方法正确a、袖带展开后应缠绕在病人肘关节上1~2cm处,松紧程度应以能够插入1~2指为宜。
袖带橡胶部分紧贴肱脉,缚好后启动机器。
b、手臂应和人的心脏保持平齐,血压袖带充气时应嘱病人不要讲话或乱动。
c、测压时,手臂上修带的位置应和心脏保持平齐,病人避免肢体活动。
d、测压手臂不宜同时用来测量体温,会影响体温数值的准确。
e、测压手臂不应打点滴或有恶性创伤,否则会造成血液回流或伤口出血。
f、一般而言,第一次测压值只作为参考。
2、设定测量模式:自动测量、手动测量。
自动测量设定间隔时间,同时根据病人目前血压和正常血压值设定报警线。
(一般设定:收缩压:50-240mmHg 舒张压:15-180mmHg)3、调阅以往血压测量值进行回顾三、血氧饱和度及脉率测量1、a.血氧探头的插头和主机面板“血氧”插孔一定要插接到位。
b.安指套,套在指甲处。
要求病人指甲不能过长,不能有任何染色物、污垢或灰指甲。
如果血氧监测很长一段时间后,病人手志会感到不适,应更换另一个手指进行监护。
c.病人和医护人员也不应碰撞及拉扯探头和导线,以防损坏而影响使用。
d.血氧探头放置位置应与测血压手臂分开。
2、设定报警线(测量范围 63%-99%)保养停止监护后,撤下监护导线、袖带,关闭机器,整理备用。
1、血氧指套避免挤压。
2、袖带未绑病人肘臂上时,请将调节至手动状态,防止袖带过渡充气涨破。
多功能监护仪的使用流程1. 简介多功能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和记录患者的生理参数的设备。
它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压等重要指标,帮助医生实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多功能监护仪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确保监护仪的电源充足,可以使用外部电源或充电宝进行供电。
•检查监护仪的传感器是否连接完好,确保能够准确地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
•确保监护仪的屏幕干净清晰,以便医生和护士能够清楚地看到监测结果。
3. 开机和登录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多功能监护仪的开机和登录流程:1.按下监护仪的电源按钮,等待几秒钟,屏幕将亮起并显示监护仪的主界面。
2.在主界面上选择相应的语言,通常有中文、英文等多种选择。
3.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并点击登录按钮。
如果是第一次使用该监护仪,则需要在登录界面上进行新用户的注册。
4. 患者信息输入在登录成功之后,需要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这些信息将用于建立患者的个人档案,以便于记录和查询。
5. 参数设置在开始监护之前,需要对监护仪进行一些参数设置,以适应患者的特定需求和医生的要求。
设置的参数包括:•心率报警阈值:当心率超过或低于设定的阈值时,监护仪会自动报警。
•血氧饱和度报警阈值:当血氧饱和度低于设定的阈值时,监护仪会自动报警。
•呼吸频率报警阈值:当呼吸频率超过或低于设定的阈值时,监护仪会自动报警。
•血压监测间隔:设定监护仪自动测量血压的时间间隔。
6. 监护过程在参数设置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监护了。
以下是监护过程中的一些操作步骤:1.确保患者的各项生理参数传感器已经连接好,并安装在患者身上。
2.点击监护仪屏幕上的“开始监护”按钮,监护仪将开始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
3.医生和护士可以通过监护仪的屏幕查看患者的实时生理参数,并可以进行相关的操作,如调整报警阈值、记录特殊事件等。
4.监护过程中,如果患者的生理参数发生异常变化,监护仪会自动报警,并显示相应的警报信息。
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操作技术流程上海圣爱医院护理部【目的】◆使用电子监护系统可以连续监测病人心率、血压、脉搏、呼吸,以及血流动力学、血液化学的变化。
◆当发生严重变化时自动发出报警,使医务人员及时发现,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提高病人治愈率,也可协助诊断。
◆常用于心律失常、重危病人,以及手术中、手术后监护。
【操作步骤】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的常用传感器1、将导联线与监护仪的心电、呼吸监护模块连接。
插好电源,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2、核对病人、解释用语:您好,请问您是_床×××吗?我是×护士,根据您的病情需要观察您的心率、心律、血压和缺氧状况,现在为您进行心电监护,这项操作没有什么痛苦,请您不要紧张,请您配合!3、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解开衣扣,暴露胸部,用电极板表面所附带的砂纸磨去需粘贴电极板部位的皮肤角质层,再用酒精棉签清洁皮肤。
4、护患沟通用语:“请您放松,我要在您的皮肤上贴上电极板,请您不要紧张。
”5、开机,仪器自检。
6、连接监护导联线1)、连接病人电极板:将5个导联的电极板贴到患者胸壁的相应部位上,避开伤口,必要时应当避开除颤部位。
RA(白色):右锁骨中线锁骨下LA(黑色):左锁骨中线锁骨下LL(红色):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RL(绿色):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Y(棕色):胸骨左缘第4肋骨间2)、缠好血压袖带:a、排尽血压计袖带中气体,把血压计袖带缠到患者右上臂上,其下缘于肘窝上2~3cm处,气囊感应点压在肱动脉上,袖带松紧能放入一手指。
b、护患沟通用语:现在为您测量血压,测量时会感觉上臂发紧,请你不要紧张。
c、启动无创测压键,测量首次血压。
3)、安血氧饱和度探头:a、用酒精棉签清洁指甲,把血氧饱和度探头安放在患者左手示指上,指夹完全夹住左手示指末端,感应光源在甲床一侧。
b、护患沟通用语:为了随时观察您的监护情况以监测病情,请你不要随意摘取这个指夹。
4)、观察仪器工作情况(出现呼吸、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波形及数值显示),心电导联选择清楚的Ⅱ导联。
多功能监护仪使用操作规程【目的】及时发现心率紊乱,心动过速,心脏停搏,血压改变,协助诊断及治疗。
【用物】多功能监护仪及配件,电极,棉球,酒精等。
【操作要点】1、整机外观检查:检查电源线,导联线,探头,是否完整齐全;检查心电电极片,血压袖带有无漏气。
2、检查机器外部过滤网,进气口是否有堵塞,做好必要的清洁除尘。
3、接通交流电开机,让机器完成系统开机自检,看后备电池,是否正常充电或已充电完毕。
4、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手动调节各个参数的报警范围,清除历史记录,机器处于待机状态。
5、预先做必要的参数测量,看是否有异常表现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操作步骤】一、操作前1、核对医嘱2、致患儿床边,核对、解释、评估3、洗手,备齐用物二、操作中1、携用物致患儿床边,核对、解释2、连接电源,打开主机开关3、根据患儿年龄设置各参数适当的报警范围4、将患儿平卧或半卧位5、清洁皮肤,将电极片贴于胸、腹部皮肤完整处,不可贴于乳头、乳晕部位,左右电极距离≥10cm6、连接心电导联线,正电极位于左锁骨下,负电极位于右锁骨下,接地电极常位于左胸大肌下,电极线不要从患儿腋下引出,以免翻身时拉脱电极扯断导线7、常选择2导联为显示波形8、测血压时将袖带绑至肘窝上1~2横指,选择合适的袖带9、选择合适的部位放置SpO2探头,每4h更换一次部位,防止灼伤及压疮三、操作后1、患儿卧位舒适,肢体处于功能位2、避免干扰所致的监护伪差,一旦报警,立即消音并积极处理【仪器保养】1、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
2、监护停止后及时清洁,用浸泡酒精或清洁剂的纱布擦拭导线及配件,保持荧屏清洗清洁,各附件防受压,未用时罩上仪器罩。
多功能监护仪的标准操作规程(SOP)SOP编号:SOP-YK-YQGL-009-1 页数:5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生效日期:颁发日期:修订登记:审查登记:仪器型号:美国Agilent公司Agilent A3型一、用途对全麻术后及心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生命体证的监护。
二、结构显示器,心脏导联连接线,袖带,血氧检测指套,电源线。
三、操作方法1.启动1.1将病人电缆与前面板插座连接。
1.2按要求将无创血压袖带,SpO2传感无件及ECG电极与病人及电缆贴附与连接。
1.3按前面板上的On/Standby(通/待命)按钮,接通监护仪电源。
1.4检查报警极限。
转动漫游轮,点亮报警/极限图标。
按下轮子来看看报警极限。
1.5如有必要,调整极限。
转动轮子,一直到所要求的极限被点亮为止,然后按下轮子。
转动轮子来增减数值,然后按下轮子,确认您所作出的改变。
2.一般操作2.1利用“漫游轮”(Navigation wheel)与显示器上的图标、数值、图形帧实行互动。
2.2转动轮子点亮一个帧或图标。
2.3按此轮子,显示一张特定的菜单。
每一个参数有其专用的菜单。
这些菜单提供选项并让您能改变报警设置。
2.4转动轮子,挑选数值或先项。
2.5按下轮子。
2.6转动轮子,作出改变。
2.7按轮子来确认。
利用专用参数菜单一个个断开报警。
3.监护3.1监护ECG3.1.1用“心率”数值菜单来选择Heart Rate Tone Source(心率声源)并改变报警极限。
3.1.2利用“ECG波形”菜单改变导联,以及“起搏器检测”(Pacer detection)模式。
对于佩戴起搏器的病人,“起搏器检测”必须总是设为动作状态的。
i.准备电极贴附的部位。
ii.连接电极到导联线上。
iii.将电极贴附到病人身上。
iv.黑(黄):左侧锁骨下缘。
v.白(红):右侧锁骨下缘。
vi.红(黑):左侧肋骨角下缘3.2监护SpO23.2.1用SpO2菜单来改变报警极限,让C-Lock(C锁定)能动作,或改变SpO2响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