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敦厚: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德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 物咸亨。” ——“一阴一阳”之道、刚柔并济
3、社会历史影响 独立人格——捍卫尊严与气节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之 “大丈夫” ——文天祥、于谦……“中国的脊梁” 积极有为、经世济民 “兼善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 涵容博大的包容精神 “日日新”的创造精神
实现途径: 学问修养、率性达命:“下学而上达”、“修道
之谓教” • 修养内容:诚与仁
诚:成己成物,“尽其性”(尽己、人、物之性)
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 修养境界: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
寡欲去知,取法自然
2、自然界与人的关系:和谐统一 不夺农时,以时禁发:“獭祭鱼,然后渔 人入泽梁;鸠化为雁,然后设罻罗;草木零 落,然后入山林。昆虫不蛰不以火田,不麛 ( mí幼鹿)不卵,不殀夭,不覆巢。”— —蕃庶物、助生息 生命一体:“观生意”,窗前草不除,闻 驴鸣,鸢飞鱼跃活泼泼的
社会历史影响: 观念精神:不走极端、求同存异、维护集 体利益,利于民族精神凝聚 政权维护:注重社会和谐与稳定,利于政 权维护
3、中和之美: (1)艺术的最高境界 和:相反相成原则 阴阳虚实,浓淡枯湿、长短曲直、八音 克谐、柱与檐 中:中心 主音、书之主笔、画之主峰与主要人物、 主体建筑
“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 是 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 孺子犹同类者也,见 鸟兽之哀鸣觳觫( hú sù恐惧战栗)而必有不忍之 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 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怜悯之心焉, 是其仁 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 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 为一体也。” ——王阳明《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