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肥料用增效表面活性剂
- 格式:docx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surfactin(分子式c53h93n7o13试剂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Surfactin是一种天然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它由一种名为Bacillus subtilis的细菌株合成,并且被广泛研究和利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Surfactin展开讨论,分为以下几个部分:Surfactin的定义和特性、Surfactin的生物合成和产生菌株、Surfactin的应用领域和潜在价值以及最后的结论。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讨,旨在深入理解Surfactin并展示其巨大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潜力。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Surfactin,探讨其分子式c53h93n7o13以及作为表面活性剂在各个领域中发挥作用的机制。
重点关注Surfactin的生物合成路径和相关基因、可行的生产策略与方法研究,并着眼于揭示Surfactin在工业上和农业领域中潜在应用价值。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Surfactin在未来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2. Surfactin的定义和特性2.1 分子式c53h93n7o13Surfactin是一种由非常特殊的分子式c53h93n7o13表示的天然产物。
它是一种强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许多领域。
这种分子式告诉我们Surfactin的组成元素和构造,其中包含了碳(C)、氢(H)、氮(N)和氧(O)。
具体而言,Surfactin 含有53个碳原子、93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13个氧原子。
2.2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和重要性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化合物,能够在液体中降低表面张力并改善液体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们具有使液体更易于扩散、乳化、湿润以及形成稳定接触界面等特点。
表面活性剂在众多工业领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洗涤剂、乳化剂、护肤品等都离不开表面活性剂。
2.3 Surfactin的结构和组成Surfactin属于溶解在水中的环肽,由丝菌属(Bacillus spp.)产生,并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高效的生物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新型应用摘要表面活性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农业及高新技术领域。
表面活性剂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助剂,其应用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被誉为“工业味精”。
在许多行业中表面活性剂起到画龙点精的作用;作为最重要的助剂常能极大地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性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表面活性剂也在不断的更新,表面活性剂源自肥皂,发展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单独的学科进行其研究。
它的应用已得到了相应的推广,应用领域不断的再扩大,在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生产中,表面活性剂不断的体现了自身的应用价值,下面主要介绍了它在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生物工程和医药技术领域、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领域等新领域的应用。
关键字:表面活性剂;农业;新能源;悬浮剂;分散剂1表面活性剂1.1表面活性剂的概念既然说道至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领域,那么首先必须晓得表面活性剂的定义,我们通常就是这样定义:凡是在低浓度下溶解于体系的两相界面上,发生改变界面性质并明显减少界面能够并通过发生改变界面状态,从而产生润湿与反华润湿,乳化与破乳,腹满与消泡以及在较为高浓度下产生配线的物质称作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一定功能特性的化合物,是一类专用化学品。
它通常不作为最终制品或商品直接与使用者或消费者见面,而是作为最终制品或某种商品的一个重要组分加入以应用。
由表面活性剂可以配制多种最终制品或商品,如洗涤剂、润湿剂、渗透剂、乳化剂、破乳剂、消泡剂、分散剂等。
这些制品或商品是按一定的配方调制的产品,其必要组分是表面活性剂,出表面活性剂外,还有助剂、促进剂,其配方的目的是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功能。
1.2结构特点表面活性剂之所以能够在界面上溶解,发生改变界面性质,减少界面张力,主要就是由分子结构所同意的。
表面活性剂分子具备不对称性,它涵盖对水由亲和性的极性基团和对油存有亲和性的非极性的基团――烃链。
这样在一个分子中既有亲油基,又存有和亲水基,即为形成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两亲性。
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是一种由聚羧酸盐经化学合成而成的新型高效活性剂,它具有优异的溶解性、除污性能和表面张力的优点。
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可以改善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环境,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企业效益。
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包括聚四烯磺酸钠、聚羧酸钠、聚嗪酸、聚乙二醇衍生物、聚乙烯醇衍生物、聚乙烯胺衍生物等一系列表面活性剂,其中最常用的是聚羧酸钠,拥有优秀的除污性能和表面活性性指数。
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也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可以有效的抑制氯酸和苯酚的降解,有效的阻止水中的离子溶解,从而保护环境的完整性。
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在污水处理、水处理、油田开采、涂料生产和清洁剂等行业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在污水处理行业,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的去除水体中的有害污染物,从而有效地改善水体环境。
污泥处理也是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使用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的去除污泥中的有机物质,提高污泥的处理性能,从而降低污泥的排放量,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还可以用于油田开采行业,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可有效地抑制油和水溶解,防止油和水互竞争,有助于提高石油采收率。
此外,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也可以用于涂料生产、清洁剂生产,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应用领域,如蜡烛生产、弹性体改性、润滑油助剂等。
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溶解性、除污性能和表面张力等特点,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总之,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新型高效活性剂,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多种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在污水处理、污泥处理、油田开采、涂料生产和清洁剂生产等行业中,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广泛的应用将进一步改善我们的环境和生活。
浅谈表面活性剂的发展世界表面活性剂工业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制皂的油脂十分匮乏而得以发展。
在二战后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而日趋完善,与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一起成了新兴的化工产品,随后又在品种、质量和产量等方面得到了迅猛发展。
我国的表面活性剂工业起步就很晚了,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才有所发展。
1958年中国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开发成功我国第一个表面活性剂蓖麻油聚氧乙烯醚,标志着我国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形成。
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具有有润湿、乳化、分散、增溶、起泡消泡、渗透洗涤、抗静电、润滑和杀菌等一系列优越性能,享有“工业味精”的美称。
作为最重要的助剂常能极大地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性能, 起到画龙点精的作用。
它几乎渗透到一切技术经济部门。
当今,全世界表面活性剂产量已超过1 500 万吨,品种逾万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的开拓,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更加迅猛,其应用领域从日用化学工业发展到石油、食品、农业、卫生、环境、新型材料等技术部门,起到改进工艺、降低消耗、节约资源、减轻劳动量、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等作用,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收到极佳的经济效益。
我国的表面活性剂工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有了相当大的生产规模,设备和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产品数量、种类和质量都有大幅度增长和提高。
正是因为表面活性剂的特殊性,使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遍及各方面,主要有工业清洗、金属工业、纺织印染、汗料、颜料、染料、造纸、皮革、塑料、橡胶、建筑、建材、化工、采矿、石油、医药、化妆品、食品、感光、农药、农业、微生物、环保、能源、分析化学、有机合成等,几乎已经渗透到所有的经济部门。
下面只简短的介绍几类重要的应用和新型的应用领域。
1表面活性剂在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不但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表面活性剂是指某些有机化合物,它们不仅溶于水或其他有机溶剂,同时又能在相界面上定向并改变界面的性质。
表面活性剂一般是低分子量分散剂。
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改性作用,特别是降低颜料和树脂溶液间的界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的原理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取决于它们在界面上以及溶液中的各种性质。
表面和界面现象两相接触的部分为面接触,三相接触的部分是一条线,四相或四相以上的多相接触则是点接触。
占主导地位的是液相与其他面之间的接触例如:液--气液--液--气液--液--固--气液--固--固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双亲媒性结构化学结构上看同时具有亲油性的碳氢键的亲水性的官能团。
溶解度至少溶于液相的某一相。
界面吸附平衡时,表面活性剂溶质在界面上的浓度大于溶液内部的浓度。
界面定向排列界面上的分子能定性排成单分子膜覆盖于界面上(在界面上排成电子层)形成胶束当浓度达到一定时,分子会聚集而形成胶束。
这种浓度的极限值称为临界胶束浓度(简称CMC)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按分子机构带电的特征首先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亲水基带负电。
这类最重要的是直链烷基苯磺酸。
阳离子型在水中能解离出带正电的亲水性原子团。
非离子型在水中无带电的集团。
两性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同时具有可溶于水的正电荷负电性基团表面活性剂的缺点根据其化学结构(如:低的分子量)和静电稳定理论,表面活性剂有以下缺陷:·水敏感性:表面活性剂通常使最终涂层产生水敏感性,不适于室外应用。
·易产生泡沫:许多表面改性剂会产生泡沫,在涂层上产生缺陷(如鱼眼、凹坑)。
如果泡沫在研磨进程出现,则导致生产能力的下降。
·干扰涂层间的粘接。
经过多年发展,特殊的表面活性剂得到改进,使涂层缺陷最大程度地降低,并且某些还能使涂层具有一些别的优点,如消泡/抗腐蚀能力或使基材难以润湿来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肥皂类系高级脂肪酸的盐,通式: (RCOOˉ)n M。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一、概述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开采难度的不断增大,提高原油采收率成为石油工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与应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化学物质,能够在油水界面形成稳定的乳状液,从而改善原油的流动性,提高采收率。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其种类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已经形成了包括磺酸盐类、羧酸盐类、非离子型等多种类型在内的完整体系。
这些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开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原油采收率,还降低了开采成本,为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与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
高温高盐油藏、稠油油藏、低渗透油藏等特殊油藏的开采条件对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也要求表面活性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满足环保要求。
未来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将更加注重高性能、环保型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以满足石油工业对高效、环保开采技术的迫切需求。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作为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石油工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与应用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1.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开采中的重要作用在石油开采领域,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特殊的化学剂,其分子结构既包含亲水基团又包含疏水基团,这一特性使得它能够在油水界面产生显著降低表面张力的效果。
通过注入表面活性剂,油层中的原油与水的界面张力被大幅度降低,从而增强了原油的流动性,使原本难以流动的石油变得易于开采。
表面活性剂还能够提升地层内部的润滑性,减少石油在流动过程中因摩擦力而滞留在孔洞中的现象。
这种润滑性的提升不仅有助于石油的顺畅流动,还能够减少开采过程中的机械阻力,提高开采效率。
农用有机硅润湿增效剂是一种低分子量的非离子聚醚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可以显著提高农药的润湿性、延展性和渗透性。
在杀虫剂的配方中或者用作叶用农药混剂中使用时,根据40CFR 180.1001 法规,主体成分低粘度的聚醚改性有机硅液体应用提高农药的性能,尤其适用于水溶性的阔叶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性能特点与传统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有机硅能够明显的降低水性农药的表面张力。
当浓度为0.01 %时,EW-116农用有机硅润湿增效剂可以使表面张力降低至22 dynes/cm, 这使得农药可以迅速湿润并在难以湿润的叶子比如蜡状叶子表面上迅速扩散。
这样使得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和其他农用化学品可快速湿润和扩散的优点外,EW-116农用有机硅润湿增效剂还能明显提高植物组织对农药的吸收能力。
将EW-116农用有机硅润湿增效剂加入到各种除草剂的混剂中可以显著的增强它的功效,特别是用水性除草剂清除阔叶杂草时效果更佳,由于快速吸收从而产生“耐雨水性”,这是因为除草剂已渗入植物表面,不易被雨水冲去。
使用方法? 作为原料用于农药配方中EW-116农用有机硅润湿增效剂可以作为一种配方的成份来使用,但必须所有的成份是相溶的。
EW-116农用有机硅润湿增效剂在中性(PH=7 )水性配方中是稳定的,但是在酸性和碱性配方中会缓慢水解。
新产品的配方在投入市场前应进行全面的性能和货架稳定性测试。
它可以不受污染物容许量的限制。
作为原料用于农药配方中农用有机硅润湿增效剂可以作为一种配方的成份来使用,但必须所有的成份是相溶的。
EW-116农用有机硅润湿增效剂在中性(PH=7 )水性配方中是稳定的,但是在酸性和碱性配方中会缓慢水解。
新产品的配方在投入市场前应进行全面的性能和货架稳定性测试。
? 作为农药混剂EW-116农用有机硅润湿增效剂可以添加在混合罐中以提高喷洒液的生物性能。
在除草剂中农用有机硅润湿增效剂中用量为每100公斤加(100g-400g)。
农用有机硅助剂摘要:农药制剂的加工离不开,农药剂性的加工都要加入不同类别的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大大降低了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强了药剂在植物或害虫体表的润湿、展布以及附着力,从而提高药效。
关键字:农药制剂加工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应用简单制备功效一、农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概况:1、表面活性剂基本情况介绍:1.1.农药与表面活性剂:农药剂性(包括:乳油、水乳剂、微乳剂、可湿粉、可溶粉、可分散性粒剂、颗粒剂等)。
目前应用的农药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有:脂肪醇聚氧乙烯类、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类、磺酸盐类、磺酸酯类、酰胺类、有机硅类等。
农药表面活性剂本身没有没有杀虫和杀菌的效果,但是其乳化性和展着性会影响农药的药效。
目前,有效成分、含量相同的国产剂性和跨国公司的剂性的主要差别就在于剂性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上,如:国产41%水剂和农达除草效果的差异,国产40%毒死蜱和陶氏公司乐斯本的杀虫效果的区别,都是因为添加的表面活性剂的不同而造成的。
1.2.农药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农药表面活性剂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加入到农药剂性中应用。
一种是,直接和农药原药混用配置成剂型产品。
另一种是,作为桶混助剂在田间地头现混现用。
目前,第一种直接和农药混用的助剂种类较多,应用在此不做介绍。
第二种,现混现用的农用表面活性剂,市场上有两类:第一类:以高金噻酮、氮酮等为主要成分的具有渗透性功能的农用助剂。
代表的企业是河南新乡高金药业的几个产品:金刚钻、金粉、银粉、见菌杀。
第二类:以改性聚三硅氧烷(如:倍易润EW-211,Silwet408,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而来的有机硅农用表面活性剂。
同比高金噻酮等现混用助剂,不仅有很好的渗透性,还有很好的展着性。
二、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农业中的应用2.1.农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特性介绍:有机硅助剂以其良好的农用有机硅助剂具有良好的展着性、渗透性。
在农药的喷施过程中具有增效、省工、节水、省药的特性。
有机硅农用喷雾助剂既能帮助提高产量,又能降低农药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新型肥料种类与发展工艺、设备、材料等技术创新,提高设备产能、稳定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1、工艺、设备创新:(1)生产连续化、提高自动化水平,增强产品质量稳定性;(2)产能提高:单条生产线产能5万吨以上。
2、发展非树脂包衣或其他工艺缓释肥料:中国缓释肥料在重视发展树脂包膜肥料的同时,还应重视发展非树脂包膜型缓释肥料:如无机包裹型、有机质包膜肥料、有机无机型缓释肥料等,这些缓释肥料用普通设备即可生产,无需特殊设备、无需溶剂、成本低,大田作物应用效果好。
3、材料创新:(1)包膜肥料:聚烯烃包膜填充材料、苯丙乳液复合包膜剂、生物基聚氨酯反应单体技术创新。
(2)稳定性肥料:合成新型硝化抑制和脲酶抑制的剂型。
(3)氮反应产品:合成尿素与非醛类单位的缩合反应物。
(4)低品位矿物:低品位钾矿的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石的利用。
4、完善标准:(1)国外缓释肥标准时按浅根草坪和园艺花卉需肥规律制定的,可能并不适合大田深根作物;(2)大田作物对缓释肥的要求,不断制定和完善其它系列的缓释肥料标准。
水溶性肥料与水肥一体完全水溶性肥料(滴灌肥/叶面肥)。
专门针对灌溉施肥和叶面施肥而言的高端产品。
未来实现高浓度的完全水溶性肥料的生产,在原料的选择和生产工艺方面的要求比一般性水溶性肥料的要求更高。
必须强调低水不溶物含量养分组成滴灌肥料应以大量元素为主,在低温条件下也需要有良好的溶解性;叶面肥料产品必须强调养分组成应以中微量元素为主,大量元素为辅的原则。
完全水溶肥料特点:1、养分含量高,营养全面;2、杂质少;3、复合化,特别是与微量元素复合;4、多功能化,有腐植酸、氨基酸类水溶性肥料等;5、形态多样化:固态、液态、悬浮态等。
目前国内水溶肥行业面临的问题1、生产技术落后与国际水溶肥公司相比,目前国内水溶肥料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设备极其简陋。
生产车间没有吸湿设备,染色及防结块技术不过关,生产出的肥料往往出现潮解、板结、染色不均、杂质过多、水溶性差等现象,严重影响水溶肥料的销售。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摘要:在日常生活、工农业及高科技领域,表面活性剂得到广泛应用。
他们是工业上最重要的助剂。
大部分表面活性剂是由石油化工产品合成的,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许多表面活性剂不降解、难降解或降解周期长,逐渐受到限制。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新型生物工程材料,是国际生物工程界的研究热点。
它不仅具有优良的化学性能,而且对人畜无毒,对环境无污染。
其不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可被生物快速降解。
与此同时,它的生产过程也是一个环境净化、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过程,引起了人们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极大关注,并使其成为绿色表面活性剂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应用引言: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重视环保。
环境保护意识正在逐步树立。
他们还开始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研究和探讨绿色环保材料。
这时,生物表面活性剂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逐渐被应用于许多科学实验中,目前它在化妆品、食品加工、石油工业、医疗保健、环境工程、农业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世界能源利用率,为保护世界环境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生物表面活性剂综合概述1.1什么是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主要包括糖脂,脂类,中性脂等。
就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而言,生物表面活性剂相容性好,毒性小,绿色环保,来源于自然,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其产量很小,不能大规模生产,因此,其生产成本比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要高得多,也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如何降低其生产成本,实现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2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1)天然生物提取法古时候,我们国家用皂角帮助清洗衣物,同时,希腊使用的皂草提取液就有这一功效。
现在,人们已经从诸如蛋黄、大豆等物质中分离和提取出磷脂和卵磷脂等生物表面活性剂,这类物质易于分离和提取,并且含有较多的天然成分,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乙氧基聚醚改性三硅氧烷使用说明
它能降低表面张力,能快速湿润,扩展,渗透,穿过蜡质层,使药效直达靶标,作用迅速,提高耐雨水冲刷力,它可与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配合使用,提高药效,具有增效,节水,省药,省力作用。
为探索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两减”工作的贡献。
(可节省农药的具体数值)我们配合武汉市在2017年实施的“两减”推广项目,开展了“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增效作用”的试验。
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是一种能混溶于水的有机硅非离子表面活
性剂,只起降低表面张力使药液在喷洒时更快铺展渗透入植物叶茎,花生长得旺不旺要看地里肥料和气候不由单一助剂决定。
专业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制造商
新型高效肥料用增效表面活性剂
一、产品性能
水性肥料被广泛用于农业应用,以增进植物的生长。
水性肥料通常含有高水平的提供营养素源的盐,因此水性肥料的表面张力很高。
如此高的表面张力会导致难以润湿疏水表面(例如植物的叶子和
土壤),进而将影响水性肥料的功效。
本产品是由多种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经科学复配而成,能极大地降低肥料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提高其润湿、铺展能力,进而提高其生物效能。
二、技术指标
外观:淡黄色液体
活性物:>70%
pH:≥7
三、产品特点
1、本品与肥料中的各种成分兼容性良好,做成的肥料组合制品不易出现分层;
2、本品能极大地降低肥料溶液的表面张力,润湿、铺展能力强,增效作用优异;
3、添加量低,综合成本低;
4、易于生物降解,绿色环保。
四、包装
200公斤塑料桶装。
小样免费,提供技术支持。
欢迎各种方式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