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报表及其附表
- 格式:docx
- 大小:146.40 KB
- 文档页数:166
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情况表(附表1)(一)作用用于收集健康档案、计划免疫、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的基本服务人群总数,并作为计算各项目相关率的分母。
(二)内容详见附表1。
(三)报送时间和要求每年报送1次。
各市县卫生局要于2012年8月10日前将该表电子版和纸质版(加盖单位公章)上报厅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办。
2013年起,每年5月10日前报送当年基本情况表。
各市县公共卫生指导机构在上报当地卫生局时,抄送省级公共卫生指导机构。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月报表(附表2)(一)作用用于收集资金使用、11个项目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完成情况。
(二)内容详见附表2。
我厅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月报表填报内容进行了调整,原月报表作废,今后各市县上报月报表内容以此附表为准。
(三)报送时间和要求月报表统计时间为当月。
各市县卫生局要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报表电子版和纸质版(加盖单位公章)上报厅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办。
各市县公共卫生指导机构在上报当地卫生局时,抄送省级公共卫生指导机构。
(四)实施月报质量考评制度1、自2012年9月起,我厅将执行月报质量考评制度,并将月报质量作为我省2012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权重拟占年终考核总分的9%(注:2012年项目日常监测数据审核拟占项目年终考核的30%,其中月报监测质量占日常监测数据的30%)。
2、月报质量考评标准:月报质量考评实行百分制,每期月报总分100分,其中及时性30分,完整性20分,逻辑性20分,一致性30分。
及时性指每月10日前将上月报表电子版和纸质版(加盖单位公章)上报厅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办。
完整性指报表中各项需上报内容无漏报、错报。
逻辑性指报表中各项内容不存在逻辑错误。
一致性指报表中10个基本公共卫生监测指标(注“▲”标示)要与医改监测数据直报系统()保持一致。
3、评分标准:超出上报时限10个工作日上报或不上报的扣30分;超出上报时限但在10个工作日以内(含10个工作日)的,每超出1个工作日扣3分。
卫统1表卫生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________年一、基本情况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年月日附:《卫生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说明。
一、调查目的全面了解卫生机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等基本情况,为制定卫生方针政策和区域卫生规划提供参考。
二、填报单位及填报范围1.填报单位:本表要求除以下7类机构外所有其他卫生机构填报。
7类机构包括:①诊所、卫生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填报卫统6表)、村卫生室(填报卫统7表);②卫生新闻出版社;③卫生社会团体;④卫生行政机关;⑤教育部门登记注册的高中等医学(药)院校;⑥军队编制内卫生机构;⑦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所属卫生机构。
卫生机构下设的未登记注册的分支机构不再填报此表,其分支机构数字计入上级单位上。
卫生机构定义: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服务或从事医学科研和教育等工作的单位。
2.填报范围:除筹建单位填报第一、三项内容外,其他卫生机构填报所有各项内容。
三、报送日期、内容及方式本表一律填报每年年底数学。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于次年2月底之前将本地区调查表和汇总表数据以光盘、远程传输或电子邮件方式报送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四、填表要求1.本表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填写数字要求右对齐,如某项没有数学或不要求填报则填上“-”。
2.组织机构代码、机构名称、机构属性代码由县(区)卫生局按照“卫生机构(组织)名称与代码”标准(WS218)的要求统一填写。
3.表内各项之间平衡和逻辑关系。
第项≥第2.2.1≥≥≥≥≥≥≥≥≥≥≥五、统计口径1.第三项(人员数)(1)第项(职工总数):一律按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统计,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和返聘人员。
(2)第3.1.1项(卫生技术人员):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
(3)执业(助理)医师、执业(中)药业和注册护士:一律按领取医师、药师执业证书和注册护士证书人数统计(从事管理工作的医师、药师和护士除外)。
卫统1表卫生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________年一、基本情况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年月日附:《卫生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说明。
一、调查目的全面了解卫生机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等基本情况,为制定卫生方针政策和区域卫生规划提供参考。
二、填报单位及填报范围1.填报单位:本表要求除以下7类机构外所有其他卫生机构填报。
7类机构包括:①诊所、卫生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填报卫统6表)、村卫生室(填报卫统7表);②卫生新闻出版社;③卫生社会团体;④卫生行政机关;⑤教育部门登记注册的高中等医学(药)院校;⑥军队编制内卫生机构;⑦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所属卫生机构。
卫生机构下设的未登记注册的分支机构不再填报此表,其分支机构数字计入上级单位上。
卫生机构定义: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服务或从事医学科研和教育等工作的单位。
2.填报范围:除筹建单位填报第一、三项内容外,其他卫生机构填报所有各项内容。
三、报送日期、内容及方式本表一律填报每年年底数学。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于次年2月底之前将本地区调查表和汇总表数据以光盘、远程传输或电子邮件方式报送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四、填表要求1.本表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填写数字要求右对齐,如某项没有数学或不要求填报则填上“-”。
2.组织机构代码、机构名称、机构属性代码由县(区)卫生局按照“卫生机构(组织)名称与代码”标准(WS218)的要求统一填写。
3.表内各项之间平衡和逻辑关系。
第2.2项≥第2.2.1项,第3.1项=第3.1.1+3.1.2+3.1.3+3.14项,第3.1.1项=第3.1.1.1+3.1.1.2+3.1.1.3+3.1.14+3.1.1.5+3.1.1.6项,第3.1.1.1项≥第3.1.1.1.1项,第3.1.1.2项≥第3.1.1.2.1项,第 3.1.1.4项≥第 3.1.1.4.1+3.1.1.4.2项;第4.1项≥第4.1.1项,第4.2项≥4.2.1项;第5.1项≥第5.1.1+5.1.2项;第6.1项=第6.2项,第6.1项=第6.1.1+6.1.2+6.1.3+6.1.4项,第 6.2项=第 6.2.1+6.2.2项,第 6.2.1项≥第6.2.1.1项,第 6.2.2项≥第 6.2.2.1+6.2.2.2+6.2.2.3项;第7.1项≥第7.1.1+7.1.2+7.1.3+7.1.4项,第7.1.1项≥第7.1.1.1项,第7.2项≥第7.2.1+7.2.2项,第7.2项>第7.2.9项。
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1。
1 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了解全国卫生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和质量情况,为监测与评价医改进展和效果、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参考,为有效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提供基础信息。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1、卫生机构年报表(卫统1-1表至卫统1-8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机构月报表(卫统1-9表、卫统1-10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卫统2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乡村医生及卫生员除外),取得卫生监督员证书的公务员。
3、医用设备调查表(卫统3表):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急救中心(站)。
4、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卫统4表):二级及以上医院、未定等级的政府办县级及以上医院。
5、采供血情况调查表(卫统5表):采供血机构。
三、主要内容:卫生机构基本情况,医改措施落实情况,医疗机构运营情况,卫生人力基本信息,医用设备配置情况,出院病人情况,采供血情况等.四、报送方式、报告期及调查方法:1、报送方式:(1)网络报送:医疗卫生机构(诊所和村卫生室除外)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登录“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报送卫统1—1表至卫统1—10表、卫统2表至卫统4表。
①代报:卫统1—3表、诊所和医务室人力表由县区卫生局代报;卫统1—4表由所属乡镇卫生院或县区卫生局代报。
取得卫生监督员证的公务员由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填报人力表。
(2)逐级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向卫生部医政司报送卫统5表.2、报告期:(1)月报:医疗机构月报表。
新增、撤销及合并卫生机构在取得、撤销或变更执业(登记)证书10日内网络报告卫生机构调查表第一项“基本情况".(2)季报: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采供血情况调查表。
(3)年报:卫生机构年报表。
(4)实时报告: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医用设备调查表和卫生机构变动信息。
卫统1表卫生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________年一、基本情况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年月日附:《卫生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说明。
一、调查目的全面了解卫生机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等基本情况,为制定卫生方针政策和区域卫生规划提供参考。
二、填报单位及填报范围1.填报单位:本表要求除以下7类机构外所有其他卫生机构填报。
7类机构包括:①诊所、卫生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填报卫统6表)、村卫生室(填报卫统7表);②卫生新闻出版社;③卫生社会团体;④卫生行政机关;⑤教育部门登记注册的高中等医学(药)院校;⑥军队编制内卫生机构;⑦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所属卫生机构。
卫生机构下设的未登记注册的分支机构不再填报此表,其分支机构数字计入上级单位上。
卫生机构定义: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服务或从事医学科研和教育等工作的单位。
2.填报范围:除筹建单位填报第一、三项内容外,其他卫生机构填报所有各项内容。
三、报送日期、内容及方式本表一律填报每年年底数学。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于次年2月底之前将本地区调查表和汇总表数据以光盘、远程传输或电子邮件方式报送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四、填表要求1.本表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填写数字要求右对齐,如某项没有数学或不要求填报则填上“-”。
2.组织机构代码、机构名称、机构属性代码由县(区)卫生局按照“卫生机构(组织)名称与代码”标准(WS218)的要求统一填写。
3.表内各项之间平衡和逻辑关系。
第2.2项≥第2.2.1项,第3.1项=第3.1.1+3.1.2+3.1.3+3.14项,第3.1.1项=第3.1.1.1+3.1.1.2+3.1.1.3+3.1.14+3.1.1.5+3.1.1.6项,第3.1.1.1项≥第3.1.1.1.1项,第3.1.1.2项≥第3.1.1.2.1项,第3.1.1.4项≥第3.1.1.4.1+3.1.1.4.2项;第4.1项≥第4.1.1项,第4.2项≥4.2.1项;第5.1项≥第5.1.1+5.1.2项;第6.1项=第6.2项,第6.1项=第6.1.1+6.1.2+6.1.3+6.1.4项,第6.2项=第6.2.1+6.2.2项,第6.2.1项≥第6.2.1.1项,第6.2.2项≥第6.2.2.1+6.2.2.2+6.2.2.3项;第7.1项≥第7.1.1+7.1.2+7.1.3+7.1.4项,第7.1.1项≥第7.1.1.1项,第7.2项≥第7.2.1+7.2.2项,第7.2项>第7.2.9项。
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了解全国卫生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和质量情况,为监测与评价医改进展和效果、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参考,为有效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提供基础信息。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1、卫生机构年报表(卫统1-1表至卫统1-8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机构月报表(卫统1-9表、卫统1-10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卫统2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乡村医生及卫生员除外),取得卫生监督员证书的公务员。
3、医用设备调查表(卫统3表):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急救中心(站)。
4、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卫统4表):二级及以上医院、未定等级的政府办县级及以上医院。
5、采供血情况调查表(卫统5表):采供血机构。
三、主要内容:卫生机构基本情况,医改措施落实情况,医疗机构运营情况,卫生人力基本信息,医用设备配置情况,出院病人情况,采供血情况等。
四、报送方式、报告期及调查方法:1、报送方式:(1)网络报送:医疗卫生机构(诊所和村卫生室除外)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登录“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报送卫统1-1表至卫统1-10表、卫统2表至卫统4表。
①代报:卫统1-3表、诊所和医务室人力表由县区卫生局代报;卫统1-4表由所属乡镇卫生院或县区卫生局代报。
取得卫生监督员证的公务员由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填报人力表。
(2)逐级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向卫生部医政司报送卫统5表。
2、报告期:(1)月报:医疗机构月报表。
新增、撤销及合并卫生机构在取得、撤销或变更执业(登记)证书10日内网络报告卫生机构调查表第一项“基本情况”。
(2)季报: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采供血情况调查表。
(3)年报:卫生机构年报表。
(4)实时报告: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医用设备调查表和卫生机构变动信息。
卫生机构在人员流入或流出本单位1个月内上报增减人员信息(每年7-9月更新所有在岗职工变动信息);医疗机构在设备购进、调出或报废1个月内上报。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及相关报表《深度探究:卫生资源统计年报及相关报表》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卫生资源的统计年报及其相关报表对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水平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卫生资源统计年报及相关报表的定义、内容、意义和发展趋势,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的数据来源。
二、什么是卫生资源统计年报及相关报表卫生资源统计年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每年对卫生资源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将结果编制成报告的年度性工作。
而相关报表则是指在统计年报中所包含的具体数据表格和图表,用于直观地呈现卫生资源的各项指标和数据。
三、卫生资源统计年报及相关报表的内容及意义1.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的内容卫生资源统计年报的内容通常包括卫生资源的总体情况、医疗机构数、卫生人力资源、医疗设备情况、卫生支出、卫生服务利用率等方面的数据和分析。
2. 相关报表的意义相关报表是对卫生资源情况进行具体呈现和分析的重要工具,通过相关报表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卫生资源的分布情况、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政策制定和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四、卫生资源统计年报及相关报表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统计方法的改进,卫生资源统计年报及相关报表已经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 数据的全面性和细化性不断提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卫生资源统计年报中的数据不断得到完善和丰富,各类卫生资源的统计对象和指标也相应得到了扩展。
2. 报表的多样化和直观化。
现在的卫生资源统计年报中往往会以更加直观的图表和图像的形式进行展示,使得数据更加容易理解和分析。
3. 对比分析的深入和扩展。
相关报表中的数据不仅局限于对当前年度的分析,而是会对历年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卫生资源发展的长期趋势和变化。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卫生资源统计年报及相关报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面镜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卫生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发展状况,为制定更加科学的卫生政策和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
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1.1 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了解全国卫生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和质量情况,为监测与评价医改进展和效果、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参考,为有效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提供基础信息。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1、卫生机构年报表(卫统1-1表至卫统1-8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机构月报表(卫统1-9表、卫统1-10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卫统2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乡村医生及卫生员除外),取得卫生监督员证书的公务员。
3、医用设备调查表(卫统3表):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急救中心(站)。
4、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卫统4表):二级及以上医院、未定等级的政府办县级及以上医院。
5、采供血情况调查表(卫统5表):采供血机构。
三、主要内容:卫生机构基本情况,医改措施落实情况,医疗机构运营情况,卫生人力基本信息,医用设备配置情况,出院病人情况,采供血情况等。
四、报送方式、报告期及调查方法:1、报送方式:(1)网络报送:医疗卫生机构(诊所和村卫生室除外)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登录“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报送卫统1-1表至卫统1-10表、卫统2表至卫统4表。
①代报:卫统1-3表、诊所和医务室人力表由县区卫生局代报;卫统1-4表由所属乡镇卫生院或县区卫生局代报。
取得卫生监督员证的公务员由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填报人力表。
(2)逐级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向卫生部医政司报送卫统5表。
2、报告期:(1)月报:医疗机构月报表。
新增、撤销及合并卫生机构在取得、撤销或变更执业(登记)证书10日内网络报告卫生机构调查表第一项“基本情况”。
(2)季报: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采供血情况调查表。
(3)年报:卫生机构年报表。
(4)实时报告: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医用设备调查表和卫生机构变动信息。
卫生机构在人员流入或流出本单位1个月内上报增减人员信息(每年7-9月更新所有在岗职工变动信息);医疗机构在设备购进、调出或报废1个月内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