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中医护理方案查房个案
- 格式:pptx
- 大小:12.88 MB
- 文档页数:36
中医护理查房记录骨科5.疼痛护理:①评估疼痛的程度、性质、原因、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
②疼痛出现烦躁时,使用安神静志法:患者闭目静心全身放松、平静呼吸,或听音乐,以达到周身气血流通舒畅。
6.皮肤护理;①保持皮肤及床单清洁,定期温水擦浴。
②协助患者每2小时轴线翻身一次。
7.腹胀便秘护理:①多食粗纤维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如芹菜、白菜、丝瓜、青菜等,多饮水。
②病情稳定后适当运动,睡前进行腹部按摩,一天两次,每次15-20分钟,促使肠蠕动而排便。
③必要时予以麻仁丸、番泻叶、大黄粉等导泻。
8.情志护理:①耐心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安慰患者,解释疾病转归,诊疗,让患者感到安全,信赖,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使患者情绪稳定。
②疼痛时出现情绪烦躁,使用安神静志法:患者闭目静心全身放松、平静呼吸,以达到周身气血流通舒畅。
(二)中医特色护理疗法:1.耳穴埋豆:改善微循环,减轻疼痛,取穴:神门、皮质下、肝、肾、交感等穴。
2.中药贴敷:通过局部刺激,调节脏腑功能,促进肠蠕动,消除腹胀便秘,取穴:中脘、气海等。
六、护理评价1.患者疼痛基本缓解。
2.饮食宜忌能基本掌握。
3.患者皮肤完整。
4.患者对预防知识基本掌握。
5.患者生活有家属协助。
6.患者无肌肉萎缩。
七、出院指导1.慎起居,避免疲劳,顺应四时变化增减衣物。
2.注意饮食调护,平衡膳食,忌肥甘厚味之品,定时定量进餐。
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4.调畅情志,避免急躁易怒。
5.定期门诊复查,根据医嘱要求,按时服药,切忌自行服药或停药。
八、讨论XX(N2):患者术后要观察伤口敷料渗出情况,保持伤口负压引流管通畅,定时倾倒引流液,更换引流装置。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的变化,并正确记录,。
XXX(N3):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易引起便秘,指导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
院内制剂大承气汤深度灌肠,促进排便,疗效显著。
XXX(N2):术后搬运患者时,保持脊柱一条直线,防止扭曲,翻身时,采取轴线翻身方法。
腰痛的中医护理查房组织部门:护理部查房类型:业务查房查房时间:2016年12月29日查房目的:腰痛的护理患者姓名:胡美凤女72岁入院时间:2016年12月26日诊断:中医:腰痛(寒湿阻络)西医:1、腰椎间盘突出症2、颈椎病3、慢性胃炎责任护士:唐伟英记录人:王艳芳参加人:盘长芳周艳萍秦雨琳何丽萍李佳丽盘军花王艳芳一、责任护士唐伟英汇报病情(一)病情简介:1、现病史:患者胡美凤,女,78岁。
因“反复腰背部及颈部疼痛不适2月加重1周入院。
”于2016年12月26日15时04分由急诊以“腰痛”收入住院。
现在症:腰背部及颈部疼痛不适,遇寒症状加重,痛处喜温,肢冷少温。
倦怠乏力,伴头痛、头晕,纳差,夜寐欠安,二便尚调。
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紧。
T 36.4℃ P 68/分 [心率] R 20次/分 BP 144/89mmHg Wt 52Kg [身高]2、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3、专科情况:右侧颈部可见散在行渗出性疱疹水泡。
颈椎未见畸形,颈椎棘突压痛,压顶试验阳性。
腰椎未见畸形,腰椎棘突压痛,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4、辅助检查:腰椎正侧位片示腰椎退行性变,腰椎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骨密度测定为严重骨质疏松。
(二)辩证施治寒湿之邪留着,痹阻经络,气血不畅,因寒性收引,湿邪重着,两邪相合,故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
近日阴雨寒冷天气,感寒后寒湿之邪更甚,故疼痛加剧。
湿为阴邪,得阳始化,故痛处喜温。
湿为阴邪,其性凝滞,静卧则湿邪更易停滞,故虽卧其痛不减。
寒湿停滞,脾阳不振,健运失司,化源不足,故倦怠乏力,或肢末欠温,食少。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均为寒湿留滞之象。
治法: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
方剂:独活寄生汤方药:独活10g、桑寄生12g、肉桂6g、川芎10g、牛膝15g、杜仲12g、当归12 g、茯苓12g、党参12g、熟地15g 白芍10g 细辛3g 防风10g 甘草6g 秦艽12g(三)护理问题1、焦虑:患者思虑较多,怕麻烦子女。
中医护士疾病查房记录范文时间:2022年10月15日地点:某某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某某中医师查房医师:某某护士患者姓名:王某性别:女年龄:45岁诊断:肾虚主诉:腰痛、体弱现病史:患者反映近期腰部不适,伴有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就诊于我科。
体格检查:患者清醒,表情疲倦,面色苍白,气促,T36.5℃,P80次/分,R16次/分,BP125/80mmHg。
查体腰部有明显酸痛,两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
辅助检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
尿常规:尿蛋白阳性。
B超:双肾大小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肾虚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选用温补肾阳、益精填髓的中药治疗,包括参附琥珀丸和左归丸。
2. 膳食调理: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适量食用黑豆、大枣等有益肾脏的食物。
3. 调节作息:避免熬夜,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4. 心理疏导:和家属进行沟通,消除焦虑情绪,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
护理措施:1. 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和体温。
2. 了解患者的饮食、睡眠等生活习惯,指导患者合理调节生活方式。
3.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
4. 监测患者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
预后:肾虚属中医辨证类病症,预后良好,但需长期调理。
患者姓名:李某性别:男年龄:55岁诊断:慢性胃炎主诉: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现病史:患者反映近期频繁上腹不适,就诊于我科。
体格检查:患者清醒,面色苍白,T36.8℃,P75次/分,R18次/分,BP 130/85mmHg。
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未见肝脾肿大。
辅助检查: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
诊断:慢性胃炎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选用理气和胃、消炎止痛的中药治疗,包括橘红炭和香砂六君子丸。
2. 饮食调理: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蒸鱼、八宝粥等。
3. 生活习惯调理:避免熬夜,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4. 定期复诊:术后定期到医院复诊。
护理措施:1. 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率、血压等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