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商》读书感悟
- 格式:docx
- 大小:14.77 KB
- 文档页数:2
《逆商》读书感悟
凝视无垠的海洋或天空会让你意识到,在浩瀚的宇宙面前,自己的问题是多么地微不足道。
下意识地养成习惯,比有意识地培养习惯要容易。
等待逆境的风暴结束,就是在等待生命终结。梭罗说:“最害怕死亡的人,是那些知道自己从未真正活过的人。”而尼采则认为:“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生活加诸他的一切苦难。”攀登者们正是清楚而坚定地仰望他们的追求,忍受住诸般苦难,一往无前。
逆商就是应对逆境的能力。可以是一种测量工具,也是一套哲学和生活方式,他是一套改善方法。与智商,情商不同。
以登山为例作者把人分为三种:放弃者:退出,逃避,变卦;扎营者:获得一些地位后就停下来啦;攀登者:不是为一个头衔而生活,不是为了得到一个地位而活。
逆境困局:逆境与攀登者数量成反比。例:树叶是个人表现,树枝是才能和渴望,树干是智力、健康和品格,树根是基因、家庭和信仰。三层逆境:1,社会逆境,文化,治安医疗,基本压力;2,职场压力;3,个人逆境,身体变化,家庭压力。小心四条岔道:攀登者变成扎营者;科技万能;打鸡血也叫后群体兴奋;走上无助和无望的循环也叫心灵癌症。
逆商原理建立在三大理论支柱:一,认知心理学。习得性无助,因为打击丧失了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并不是真的没办法;归因理论,永久普遍的个人的归因,会带来悲伤结果。还有一种是暂时性,有限性,外在的归因,会带来乐观结果。二,身心关系,健康心论,有掌控感的老鼠大量不发生癌症,用软弱来应对会抑郁和得病。三,脑科学,开辟出新的神经通路即可改变。激励神经结要改变,觉醒就是把激励神经节重新调回大脑皮层,产生新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