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讲义:第十一章 分步法
- 格式:doc
- 大小:309.00 KB
- 文档页数:15
【目的】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资料】海东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均是单步骤的大量生产,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20×9年7月份的生产费用资料如下:1.各项货币资金支出根据7月份付款凭证汇总的各项货币资金支出为(为简化作业,各项货币资金均为全月汇总的金额,并假定均用银行存款支出:(1)基本生产车间负担的费用:办公费1 200元,水费460元,差旅费3 400元,运输费l 800元,其他费用2 600元。
(2)机修车间负担的费用:办公费1 600元,水费380元,其他费用2 600元。
(3)支付7月份的外购电费9 360元。
(该厂外购电费通过“应付账款”核算,其中:电价8 000元,增值税l 360元)。
2.材料费用根据7月份材料领用凭证汇总的材料费用(按实际成本计算为:甲产品原材料费用68 000元;乙产品原材料费用58 600元。
基本生产车间:消耗材料3 100元,修理费1 900元,劳动保护费800元。
机修车间:修理领用材料2 850元。
企业管理部门:修理费2 260元,其他费用l 400元。
3.外购电费该厂规定,耗电按各部门所耗电的度数进行分配。
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22 000度,其中:甲产品12 000度,乙产品10 000度;机修车间8 800度;企业管理部门1 200度。
4.工资费用根据7月份工资结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8 600元,管理人员工资920元。
机修车间:车间人员工资4 800元。
企业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工资3 600元。
该厂规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按产品的实用工时比例分配。
实用工时为:甲产品9 000小时,乙产品8 200小时。
通过工资分配表分配,且职工福利费按工资额的14%计提。
5.折旧费用7月份应计提的折旧额:基本生产车间4 050元,机修车间2 280元,企业管理部门2 600元。
6.其他费用该厂在6月初支付下半年度报刊费1 200元,每月应摊销200元。
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一、啥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呢?嘿呀,平行结转分步法就像是在成本计算这个大舞台上的一种独特舞步哦。
它主要是用于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多步骤生产的企业里,它可就派上大用场啦。
比如说,一个产品要经过好几个车间或者生产步骤才能最终完成,像汽车制造,要经过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好多步骤呢。
这种方法呢,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就好像我们在分蛋糕,每个步骤只关心自己该给这个最终蛋糕贡献多少,而不是去管之前的蛋糕是怎么做的。
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计算程序。
1. 按产品和加工步骤设置成本明细账。
这就像是给每个参加比赛的选手都准备一个小账本一样。
我们要把每个步骤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都记在这个小账本上。
比如说在一个服装厂,裁剪车间、缝纫车间、熨烫车间都有自己的小账本,记录自己车间的成本情况。
2. 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
各个车间就开始忙乎起来啦,把自己车间里发生的各种费用都找出来,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到产品上去。
这就像是把车间里的各种花销,像工人的工资、布料的消耗、机器的磨损等,都分摊到做出来的衣服上。
这个过程有时候还挺复杂的呢,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生产工时啦,产品数量啦。
3. 计算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这一步就像是在算每个选手对最终胜利的贡献值。
每个车间要根据自己的成本情况和产成品与在产品的数量关系等,算出自己这个步骤应该给最终的产成品成本贡献多少份额。
比如说,缝纫车间根据自己的成本和做出来的成品衣服数量,算出自己应该给一件衣服的成本增加多少。
4. 将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结转、汇总。
最后呢,就像把每个选手的贡献值加起来一样,把各个车间算出的份额加起来,就得到了这个产品的最终成本啦。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大合唱,每个车间都唱出自己的那一部分,最后组合成一首完整的歌,也就是产品的成本。
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1. 概述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是一种用于确定产品成本的会计方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成本项目按照一定的分配规则进行分配,并最终确定产品的成本。
本文将介绍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基本原理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不同的成本项目按照其发生的时间或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配。
具体来说,该方法将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按照预定的分配比例分配到各个产品上,从而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3. 应用步骤步骤一:确定分配比例在应用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各个成本项目的分配比例。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确定分配比例,例如:按照工时、按照材料使用量等。
步骤二:分配成本根据确定的分配比例,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个产品上。
具体分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例如:对于直接材料成本,可以按照不同产品使用的材料量进行分配。
步骤三:计算产品成本将分配到各个产品上的成本加总,即可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一般来说,产品成本由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
步骤四:报告成本将计算出的产品成本进行报告,可以通过成本报表等形式进行展示。
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从而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4.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一:准确确定分配比例在应用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时,准确确定分配比例非常重要。
分配比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最终计算出的产品成本的准确性。
因此,在确定分配比例时,需要充分考虑各个成本项目的特点,尽量使分配比例与实际情况相符。
注意事项二:及时更新分配比例随着生产过程的变化,分配比例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因此,需要及时更新分配比例,以确保计算出的产品成本的准确性。
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调整分配比例,避免对产品成本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注意事项三:合理利用成本信息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所得到的成本信息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成本会计分步法成本会计分步法是一种用于计算成本的方法,它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用于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在这种方法中,所有成本都被分配到特定的成本中心,然后再被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
下面将详细介绍成本会计分步法的具体过程。
第一步,确定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是指生产或提供服务的部门或环节,它们是成本的最初承担者。
在这一步中,需要确定每个成本中心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工资等。
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租金、水电费等。
第二步,进行成本分配。
成本分配是将成本中心的成本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
在这一步中,需要确定一个分配基础,如直接劳动力或直接材料等,然后按照这个基础进行分配。
分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成本一定要被完全分配,不能有遗漏。
第三步,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在这一步中,需要将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的成本进行汇总,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要将所有成本都考虑进去,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第四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在这一步中,需要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
这个价格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竞争情况等因素。
成本会计分步法的优点是能够精确地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从而帮助企业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同时,这种方法也能够帮助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不过,这种方法也有一些缺点,如分配基础的选择可能会影响到计算结果,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计算。
成本会计分步法是企业在计算产品或服务成本时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能够帮助企业精确地计算成本,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分配基础,并且要认真计算每个成本中心的成本,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一章分步法第一节分步法概述一、定义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指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基本方法。
注意:分步法的“步”不一定是实际生产步骤,“分步”计算成本也不一定是“分车间”计算成本!二、适用范围分步法适用于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既适用于冶金、纺织、造纸等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复杂生产)类型的企业,也适用于大量大批的装配式多步骤(复杂生产)类型的企业。
三、特点1.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2.以会计报告期作为成本计算期,定期计算产品成本3.生产费用一般需要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四、分类分步法按照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在管理上要求提供半成品成本资料的情况下采用的,也称为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在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半成品成本资料的情况下采用的,也称为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
五、计算程序分步法的计算程序以品种法的计算程序为基础,不同点在于它不但要求按照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而且要求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成本,所以在成本明细账的设置上、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上都要满足这个要求。
(一)按产品的生产步骤为每种产品(半成品或产成品)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按车间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
同时,设置其他有关明细账。
(二)每月按照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归集生产费用,根据各生产费用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和其它有关资料,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照生产步骤及产品分配各要素费用并登账。
在分步法下归集生产费用时,原始凭证上需要注明费用发生在哪一个生产步骤,如果是直接计入费用,还应注明其成本计算对象,这样才便于费用的汇总和分配。
各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凡能直接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应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应先按步骤归集,月末再按适当的方法分配计入。
(三)月末将各生产步骤、各成本明细账上归集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计算出各步骤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或计算出各步骤应计入完工产品的成本份额。
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按产品品种结转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或汇总各步骤计入完工产品的成本份额,计算出各种产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前面的基本程序(一)、(二)一样,在实际工作中,各生产步骤成本的计算和结转采用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两种不同的方法,因而在计算程序(三)上有较大的差别。
第二节逐步结转分步法一、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1、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和最后步骤的产成品。
2、各加工步骤的半成品成本随实物转移而在各生产步骤之间顺序结转。
3、在产品成本按其实物所在地反映,各步骤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期末余额反映结存在该步骤的狭义在产品的成本。
二、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因半成品实物转移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在半成品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的情况下,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是:首先计算出第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然后随着半成品的实物转移,将其成本转入第二步骤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其次,将第一步骤转入的半成品成本加上第二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计算出第二步骤的半成品成本,然后随着半成品的实物转移,将其成本转入第三步骤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以此类推,按照生产步骤的先后顺序计算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一个步骤计算出产成品成本为止。
这时,半成品成本就在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之间直接结转,不必编制会计分录。
2.在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的情况下,应设置自制半成品明细账进行核算。
这时,应设置“自制半成品”明细账,通过该明细账结转完工入库和生产领用的半成品成本。
半成品在完工验收入库时,应借记“自制半成品”,贷记“基本生产成本”;半成品被领用出库时,则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贷记“自制半成品”。
三、半成品成本的结转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不同,分为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一)综合结转法综合结转法是指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不分成本项目,而是以一个综合金额记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原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的一种成本结转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综合结转既可以按照半成品的实际成本结转,也可以按照半成品的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结转。
注意:按实际成本结转与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结转时的自制半成品明细账格式差异综合结转法的成本还原所谓成本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将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为按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表现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要求掌握:成本还原的原因、对象、依据、步骤、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以及成本还原计算表的编制等。
(二)分项结转法分项结转法是指各个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按照“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分别记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相应成本项目的一种成本结转方法。
采用该法时,若各个步骤完工的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在“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中登记其成本时,也要分成本项目分别登记。
分项结转一般按照半成品的实际成本结转。
虽说也可以按照半成品的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分项结转,但因为按成本项目分项调整成本差异的工作量太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很少采用。
(三)对综合结转法与分项结转法的评价1.对综合结转法的评价(1)特点: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以“原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综合记入各该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
(2)优点:简化了半成品的成本结转工作;成本计算工作量不大;从各个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可以看出各个步骤产品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有利于各个步骤进行成本管理、分析。
(3)缺点:不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因而难以从企业角度分析和考核产品的成本结构(构成)。
如果管理上要求提供这方面的成本资料,还需要将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出的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从而加大了核算的工作量。
适用:管理上要求计算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但不要求进行成本还原的情况。
2.对分项结转法的评价(1)特点: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
分项结转法的优缺点与综合结转法恰好相反。
(2)优点:可以直接、准确地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便于从整个企业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结构(构成)和成本水平;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3)缺点:成本结转工作比较复杂,各个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都要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在生产步骤较多时,成本计算工作量较大;在各个步骤的产成品成本中,看不出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不便于各个步骤进行产品成本分析。
适用:要求按照原始成本项目反映产品成本资料,但对各个步骤的成本管理要求不高的情况。
(四)对逐步结转分步法的评价1.特点:逐步计算并结转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能够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的资料。
2.优点(1)能够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2)能够为各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3)各个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包括所耗用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以及本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能够全面地反映各该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较好地满足各该生产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3.缺点(1)各个生产步骤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成本核算的及时性较差。
(2)成本核算、成本结转的工作量较大。
适用:半成品种类不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的工作量不大,管理上要求提供各第一车间(步骤)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半成品单位:元第二车间(步骤)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乙半成品单位:元第三车间(步骤)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丙产成品单位:元丙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还原分配率法)其中,一次还原分配率=5775/6352.5=0.9090909;二次还原分配率=2875/3450=0.8333333若将本题用成本项目结构比重法还原法,答案如下:成本还原计算表(成本项目结构比重法)单位:元产品名称:丙产品又:将上例补充资料如下:第二车间(步骤)月初在产品成本575中,包含:原材料200元,工资及福利费175元,制造费用200元。
第三车间(步骤)月初在产品成本577.5中,包含:原材料100元,工资及福利费227.5元,制造费用250元。
要求:按分项结转分步法,计算丙产成品成本,将各步骤成本计算单填列完整。
第一车间(步骤)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半成品单位:元第二车间(步骤)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乙半成品单位:元第三车间(步骤)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丙产成品单位:元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分项结转法)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综合结转法)第一车间(步骤)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半成品单位:元第二车间(步骤)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乙产成品单位:元方法一:用还原分配率法进行成本还原成本还原分配率=25300/27600=0.9166667产成品中所耗半成品25300的成本还原,原材料:9600×0.9166667=8800工资及福利费:8400×0.9166667=7700制造费用:9600×0.9166667=8800还原后产成品50820中:原材料=8800工资及福利费=7700+12320=20020制造费用=8800+13200=22000方法二:用成本项目结构比重法进行成本还原各成本项目结构比重为:原材料:9600÷27600=34.7826%工资及福利费:8400÷27600=30.4348%制造费用:9600÷27600=34.7826%产成品中所耗半成品25300的成本还原原材料:25300×34.7826%=8800工资及福利费:25300×30.4348%=7700制造费用:25300×34.7826%=8800还原后产成品50820中:原材料=8800工资及福利费=7700+12320=20020制造费用=8800+13200=22000做: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A半成品完工:460件在产品:60件A半成品明细账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甲产品完工:430件在产品:70件用成本还原分配率法进行成本还原:成本还原分配率=26500/27000=0.9814815产成品中所耗半成品26500的成本还原:原材料:11920×0.9814815=11699.26工资及福利费:6510×0.9814815=6389.44制造费用:8570×0.9814815=8411.30还原后产成品42028中:原材料=11699.26工资及福利费=6738+6389.44=13127.44制造费用=8790+8411.30=17201.30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A半成品完工:4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A半成品明细账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A产品完工:490件月末在产品:10件A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一、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1.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成本计算对象是各个生产步骤和产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