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
- 格式:docx
- 大小:11.61 KB
- 文档页数:3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植保无人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推广应用的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果树、茶叶、稻田等农作物的植保在果树、茶叶、稻田等农作物的植保中,无人机可以通过气象数据、植物生长数据等分析农作物的生长状况,采用精准的喷雾技术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及治疗,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园林绿化的植保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无人机可以通过智能识别系统对树木的生长情况、病虫害等方面进行监测分析,以此来实现对园林植物的精准植保。
3、山林野地防火在山林野地防火中,无人机可以搭载火灾监测设备,对火源进行实时监测,并利用喷雾技术从空中进行灭火作业,极大地提高了防火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发展应用技术未来,植保无人机应用的前景巨大,但也面临着技术迭代的挑战。
因此,需要在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立体视觉等技术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更新科技,推进无人机应用的技术水平。
2、优化植保无人机的性能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未来植保无人机还需不断优化其性能,改善其使用、携带、维护等方面的问题,并提高其承载能力、敏捷性及环境适应性等,为未来应用提供更坚实的技术基础。
3、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当前,植保无人机市场并不成熟,行业缺乏标准化的规范和规范性文件。
未来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规章和行业标准,梳理无人机应用的技术、法规、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有序开展无人机行业的发展。
总结:未来,在新型农业技术的不断推进下,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在应用技术、性能优化、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需要不断努力,共同推动植保无人机行业向更加成熟和美好的未来发展。
科普惠农健全植保服务体系的建议与思考朱富春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植保植检站,河南漯河462300【科普惠农植物保护与栽培ZHI WU BAO HU YU ZAI PEI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漯河市召陵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农业园区为平台,集各种先进生产要素,开展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面对现代农业的生产制度和生产模式,传统的病虫害防控服务体系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急需构建适应当前现代农业现状、体现现代病虫害防控的服务体系,提升现代农业病虫害防控服务水平,增强植保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1现代农业病虫害发生特点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召陵区的现代农业是以农业园区为示范,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模式,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特点,使现代农业病虫害发生呈现出一些特点。
1.1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分布复杂设施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业生产通过设施调节生产环境,使病虫害发生规律呈现出一些变化: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多、病虫害种类的主次关系发生变化和病虫害分布更趋复杂。
1.2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程度加剧,为害加重在现代农业日益提高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不断增加的农业生产压力下,农作物病虫害呈现以下变化:①发生程度日益严重,对农产品供给的威胁加剧。
②现代农业规模化种植,导致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增加了防治次数和用药量,对农产品安全造成威胁,为害损失加剧。
③现代农业发生病虫害后,产业链条中断,造成的损失远大于传统农业。
1.3外来生物入侵率剧增,风险加大现代农业的市场化和科技化使新的栽培措施、新的品种得到试种与推广,致使外来生物侵入的可能性大幅提高。
主要表现为:频繁引种使外来生物进入概率增加、物流发达使外来生物入侵概率增加和种苗的专业化繁育使疫情扩散概率增加。
2构建现代农业植保服务体系新机遇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更趋专业化,生产投入大幅增加,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人员素质全面提高,植保服务对象更加集中,对现代农业病虫害防控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其中包括植保无人机。
植保无人机是将现代航空技术与植保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设备,具有快速、高效、精准等优点,已成为现代植保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保无人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植保的局限性,解决了植保业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技术成熟度不断提升2、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植保业内,植保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稻田、农田、果园、茶园等农业领域,具有高效、快速、精准等优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植保无人机还可以应用于林业、园林和草坪等领域。
3、市场前景广阔由于植保无人机的高效、精准和智能化,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植保无人机可以降低农业生产中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有助于满足人类对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需求。
随着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相关政策的出台,植保无人机的市场将持续扩大。
1、高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植保无人机将越来越智能化,具有更好的感知、判断和决策能力,实现农田和植物的监测和管理,加强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监测,提高植保精度和效率。
2、节能环保节能环保是未来植保无人机的必然趋势。
未来植保无人机的电池技术和飞行控制系统将不断改进,使其能够更加高效、准确的工作,更少的使用化学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多元化植保无人机未来将实现多元化的应用。
例如,在农田作物进行喷洒农药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作物的采集、施肥和测量等工作,提高植保无人机的生产效率。
4、安全可靠植保无人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未来植保无人机将实现更完善的安全措施和飞行管理系统,避免在植保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
此外,未来植保无人机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结论。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植保无人机是指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植物保护的一种方式。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而植保无人机技术带来了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目前,植保无人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植保无人机能够实现高效、精准的喷洒,可以迅速将植保药剂喷洒到农田中,减少了药剂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植保无人机能够在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巡查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植保无人机还可以进行植物的精细养护,包括施肥、病虫害预防等,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植保无人机的发展趋势:未来,植保无人机的发展趋势仍然十分广阔。
随着植保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无人机的自动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无人机将能够自动识别农田中的病虫害并进行喷洒,从而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
除了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植保无人机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绿化、园林管理等领域,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和美观度。
无人机的功能将进一步丰富。
目前,植保无人机主要是用于喷洒植保药剂,但未来无人机可能还能实现精准测绘、种植管理等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持。
植保无人机的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未来的无人机将具备更强的自主决策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根据复杂的环境和作物情况进行智能化的作业决策,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应用现状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未来,植保无人机的发展趋势将是自动化、多功能、智能化。
植保无人机将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为农产品的生产提供更加高效、精细化的技术支持,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科技新苑Kejixinyuan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田占地面积相对较大。而且,由于近年来农民不断地向城市迁移,从而导致大量的农田失去劳动力。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田的病虫害得不到及时处理,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杂草茂盛影响种植物生长的现象。与此同时,农用航空植保的不断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接下来,本文将从航空植保的概述,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探讨。一、农用航空植保的概述农用航空植保,通常是指通过农用飞机,对田地里的杂草或者病虫害等,进行防治的种植物保护措施。航空植保的装置,通常由搅拌器以及药箱等组成。另外,喷射相关的部件以及操纵相关的机构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有专用的风车与药液泵等也是常见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互相协作,从而促进航空植保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喷洒作业以及半空检测工作,是航空植保主要的两大工作。通过农用飞机或者直升机等,搭载一定数量的农药等物质,在半空中对农田进行相应的喷洒作业,从而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对杂草的清除等。而且,这种措施具有很大的适用性。无论是在平原地区,还是在林区或者山区,都可以通过这种措施进行农业相关的喷药作业。另外,在喷洒的方式上,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方式。例如,可以选择喷雾或者喷粉等方式,也可以选择超低量的喷雾等作业方式。与传统的农作方式相比,这种新型的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作的效率与质量。在对农作物保护与治理效果方面,这种新型的措施也能够取得更加优良的效果。与此同时,这种措施比起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还能够节约一定的成本,避免喷洒时一些农药的浪费等现象。二、农用航空植保的发展现状目前,虽然我国在农用的航空植保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继续完善与优化,从而不断地提升整体的发展实力。以下几个方面,是在当前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根据这些具体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才能促进我国的农用航空植保行业更好地发展。1、产业体系有待完善近年来,我国在航空植保方面的发展逐渐进步。随着科技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社会发展的逐渐成熟,当前在农业作业方面,我国主要通过无人机等相关的设备开展农业作业。在该行业的发展中,虽然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也成立了较多的设备生产企业等。但是,与一些更加发达的地区或者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航空植保相关的设备制造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于该产业的体系来说,相关负责人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地完善产业体系。尤其是在航空植保设备的生产模式方面,以及在相关设备的管理体系方面,还需要加强完善与优化的工作。只有加强对设备的质量控制,以及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监督与完善,才能更好地提升设备的使用安全以及使用效果。2、技术研究有待加强在航空植保的相关作业中,往往由农业生产的工作以及设备管理的工作组成。虽然我国已经在这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财力以及人力等资源,但是仍旧存在专业型技术人员较少的现象。专业型人才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行业的发展进度。与此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无人机等相关设备的数量较少,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农业作业的需求。而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对原先的航空模型开展相应的设计,通过相对单一的喷药技术以及设备控制方式,来进行相关的作业。因此,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研究,不断地壮大专业的人才队伍,成为当前需要亟待解决的事情。3、技术标准有待优化在当前农用无人机的生产方面,虽然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颁发了相关的生产技术标准,但是它与实际的生产工作以及使用情况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在对航空植保相关的监管模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空缺以及不足之处。因此,在管理方案方面,在技术标准方面,还需要继续优化与完善,从而提升其标准设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提高农用无人机等相关设备的生产效果。三、农用航空植保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迁移,农村大量的闲置农田将得不到及时的有效的管理。此时,农用航空植保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技术研究方面与人才建设方面,以及发展投资等方面,都将会得到更好地优化与完善。1、增加农用航空植保的投资力度在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中,都离不开投资的支持。充分的投
摘要农业植保无人机是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农机发展的重要标志。
本文从阐释我国植保无人机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内农业植保无人机典型技术产品,从法规政策体系、跨学科技术融合、产品性能改造提升、标准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并探讨了植保无人机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农业植保无人机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植保无人机;发展现状;问题;建议;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S25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2)16-0094-04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2.16.025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evelopment Status of Agricultural Plant Protection UAV and Its SuggestionsSHAO Gaige 1ZHANG Xiaofei 1*LIU Tao 1WANG Tianshu 2(1Xi ′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Xi ′an Shaanxi 710061;2Xi ′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and Monitoring Center,Xi ′an Shaanxi 710077)Abstract Agricultural plant protectio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machinery.This paper started with explaining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plant protection UAV in China,then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introduced the typical technical products of domestic agricultural plant protection UAV,put forwar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laws and policies system,interdisciplinary technology integration,product performance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ment,standard system construction,and discuss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plant protection UAV,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plant protection UAV.Keywords agricultural plant protection UAV;development status;problem;suggestion;development trend农业植保无人机发展现状及建议邵改革1张小飞1*刘涛1王天舒2(1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西安710061;2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陕西西安710077)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统计,2020年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突破5.5万架,作业面积超过5666.7万公顷次。
摘要总结了茂名市植保植检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植保植检体系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植保植检体系;现状;对策;广东茂名中图分类号 s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109-02植保植检体系是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安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植保植检工作是防灾减灾的公益性事业,是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环节。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弱质行业,植保植检部门的力量更加薄弱,但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茂名市各级农业部门对植保植检体系建设较为重视,植保植检体系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和加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 现状1.1 植保植检队伍情况截至2015年12月,全市在植保植检部门工作总人数有243人,市级4人,县级115人,乡级124人。
技术干部200人,市级3人,县级110人,乡级87人。
本科以上学历18人,市级2人,县级9人,乡级7人;大专学历86人,市级2人,县级25人,乡级59人。
推广研究员2人,市级1人,县级1人;高级农艺师10人,市级1人,县级9人;农艺师66人,市级2人,县级25人,乡级39人;助理农艺师75人,县级32人,乡级43人;技术员66人,其他24人。
1.2 机构设置情况随着事业单位新一轮分类改革,高州市、信宜市、电白区植保植检站与测报站职能整合,统一命名为高州市(信宜市、电白区)植保植检管理站(加挂农作物病虫测报站牌子),公益一类,隶属当地农业局管理,核定事业编制分别有8人、7人和16人,化州市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站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只负责病虫预测预报方面的工作,编制10人,一直没有植物检疫机构,在2015年红火蚁大面积暴发的情况下,化州市政府意识到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当即成立了化州市植保植检管理站,编制3人。
茂南区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农作物病虫测报站,编制2人,没有植物检疫机构。
目前,全市有专职植检员24人,兼职植检员55人,初步形成了以专职植检员为骨干,兼职植检员相结合的植检服务网络。
2018 年第 8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53科研◎农业科学农业的飞速发展,大量农机设备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应用其中,促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大大提升,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而取得这一成就,离不开植保工作的支持,以及植保部门对于这份事业的热爱。
但是,面对新时期时报工作面临的挑战,如何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将直接影响到植保工作成效和效益。
1 植保工作现状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农业发展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每年所产的粮食养活了大量的人口。
而之所以获得如此可观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以及植保工作,有助于农业生产与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但是,新时期植保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有待完善。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对新时期的植保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植保工作不仅仅是对植物保护,同时也包含农业领域。
农业稳定发展离不开植保工作支持,在农业生产中可能收到自然灾害和气候因素影响,导致植物生长受到抑制,加剧病虫害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随之下降,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所以,为了可以提升植保工作成效,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意识,提升专业能力,可以将这种态度贯穿于农业建设中,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提升粮食产量和品质。
新时期改革持续深化,植保工作开展中对于病虫害问题的关注度随之提升,由于病虫害的持续发展,导致新时期直报工作环境愈加严峻,迫切的需要推动种植技术创新,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纵观当前我国植保工作现状来看,在植保工作方面投入的人力和财力有限,导致植保工作效率和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尤其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作物种类增加,导致病虫害种类逐渐多样化。
如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迫切的需要推动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创新是必然选择。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植保无人机是指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植物保护作业的工具。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植保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1. 技术成熟度高: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技术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现阶段的植保无人机拥有精准的航迹控制技术、植保液体喷洒技术、遥感监测技术等,能够实现对农田的全方位保护作业。
2. 应用范围广:植保无人机不仅可以用于大型农田的植保作业,还可以应用于山区、丘陵地带、植被密集地区等特殊地形的农田。
其灵活的机动性和高效的作业能力,使得植保无人机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需求。
3. 经济效益显著:相较于传统的植保作业方式,植保无人机能够显著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从而有效地提升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植保无人机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4. 用户需求旺盛: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植保无人机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尤其是一些大型农场和种植大户,更倾向于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植保无人机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未来的植保无人机将继续引入智能化技术,实现更加精准的植保作业。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植保无人机可以提前预警病虫害的发生,实现精准施药;通过自主飞行技术和遥感监测技术,植保无人机可以实现智能航迹规划和作业路径优化,提高作业效率和精度。
2. 多功能化作业能力:未来的植保无人机将具备更加丰富的作业功能,不仅可以进行植保喷洒,还可以实现播种、施肥、灌溉等多种农田管理作业。
这将大大提高植保无人机的综合利用价值,满足农田管理的多样化需求。
3. 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提升:未来的植保无人机将不断提升飞行安全性和作业可靠性。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避障系统,植保无人机可以更加安全地飞行和作业;采用多飞行器协同作业技术,可以实现多台植保无人机的联合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可靠性。
浅析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趋势1. 引言1.1 概述绿色植保的定义绿色植保是一种以生态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为原则的植物保护方式。
它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采用生物和生态学的方法,通过引导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调控病虫害和杂草,达到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植物保护模式。
绿色植保遵循尊重自然规律、借助生态系统服务、促进植物自身防御和提升农业可持续性的原则,是传统植保和化学植保的有机融合和创新发展。
绿色植保的核心是生态平衡,通过调节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达到减少农药残留、提高土壤肥力、增强作物自身抗病虫能力的目的。
绿色植保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1.2 分析绿色植保的意义绿色植保的意义在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农药滥用、肥料过量施用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还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而绿色植保则是在尽可能减少农药、化肥使用的采用生物控制、生态调控等绿色技术,以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植保的意义还在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采用生物防治、有机肥料等绿色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中残留农药和化学物质的含量,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品质,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绿色植保还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尽管绿色植保技术的投入成本较高,但从长远来看,通过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疾病虫害损失,以及提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可度,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绿色植保在促进农业的绿色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当前绿色植保的发展现状当前绿色植保的发展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植保在农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许多农民和农业企业逐渐意识到传统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开始转向使用绿色植保技术来保护作物健康生长。
新形势下要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和农民致富。
这就需要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农业生产力提升,并从粗放农业向优质农业发展。
农业发展中存在较大的种植风险,如果无法提前有效防控,将直接导致生产收益下降。
所以当前农业发展要做好植保工作,在确保生产产量和产品质量共同提升以外,还能优化农业生产环境。
文章以植保工作为探究对象,针对发展提供了思路,并介绍了优化植保工作措施。
一、植保工作发展思路1、植保站要明确自身职责新形势推动农业发展非常重要,而植保工作有效开展,不仅能为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能促进生产产量增长与产品质量提升,最终保证生产综合收益增长。
农民就能通过生产活动致富,农业经济也能更好发展。
植保工作极为关键,想要发挥实质性作用,就要做好专属机构建设。
农业部门要设立植保站,按照工作需求配备人员,投入所需要的资源,为这项工作开展做好基础保障和支持。
植保站具有公益性质,主要负责所负责区域内植物从虫害预测,还有就是有计划针对各类植物进行检疫。
此外,植保站应建立示范田,对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进行监督,尤其是化学类或者是污染比较大的药物,应加强监督管理。
上级植保站要加强对下级植保站工作指导,以及检查植保工作开展情况。
植保站建设是从上而下的,一般情况下上级植保站各个方面实力要强于下级植保站。
植保站要层层分配责任,最终将植保工作落实到县级和乡镇,推动基层植保工作顺利进行。
植保站工作人员要深入到农村,针对病虫害全面进行调查,然后依据掌握的信息和自身知识经验等,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精准预测和预警。
这样就能更好进行提前预防,也有助于防治决策的科学与可靠。
2、抓好基层植保工作植保工作要深入到基层,因为空谈而缺乏指导,工作将失去意义和价值。
所以当前植保站要立足于农业发展需要,从基层出发,做好植物保护指导,传授相关技术和教授方法,促进农民植保能力增强,达到更好预防各类病虫害目的。
基层要做好植保,首先就要增强对植保工作认识,明确植物保护重要性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指导农民在生产中利用植保技术和方法,更好保护植物,减少病虫害。
植保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
植保工作是保证农业生产能够高效、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人类食品需求的重要保证。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推广,植保工作也在不断改善和发展。
但是,在现实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下面,我将从植保工作的现状以及发展建议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植保工作的现状
1.农业面临的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食品需求量呈持续增加的趋势。
同时,气候变化、土地资源的争夺等问题也对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保证社会需求的满足,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植保工作必须不断地适应这些挑战。
2.科技进步的推动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植保工作的手段和技术也日新月异。
农业机械化、生物技术、精准农业等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方案。
同时,植保工作的信息化也在不断加强,通过无人机、遥感、GIS等技术手段,提
高了植保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
3.植保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实际植保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难点。
例如,植保工作中经常出现的农药超标、农药滞留等问题,给农产品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不同农作物的植保方式、植保时间的确定等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的安排,增加了植保的难度和复杂度。
二、植保工作的发展建议
1.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农民是植保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他们需要了解并掌握植保时的方法、农药的使用安全、人机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植保意识和技能水平,是保证植保工作高效、安全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2.推广“绿色化”植保技术
采用“绿色化”植保技术,既能保证农产品的健康、安全,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采用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有益生物控制害虫的方法,使用微生物农药等,不仅能降低植保成本,还能促进土地和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植保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增加了植保工作的精度和效率。
例如,利用遥感、GIS技术等,进行植保工作的监测和管理,能够及时掌握农作物生长和病虫害情况,针对性地制定植保方案;利用无人机、机器人等机器设备,进行植保作业,既提高了植保作业的效率,又降低了人员的安全风险。
结论
植保工作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保障人类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
在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植保工作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针对植保工作的现状,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和措施,不断提升植保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将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