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江南》古诗
- 格式:doc
- 大小:28.55 KB
- 文档页数:6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文原文 jiāng nán kě cǎi lián 江南可采莲,li án yè hé tián tián 莲叶何田田!yú xì lián yè jiān 鱼戏莲叶间:yú xì lián yè dōng 鱼戏莲叶东, yú xì lián yè xī鱼戏莲叶西,yú xì lián yè nán 鱼戏莲叶南, yú x ì lián yè běi 鱼戏莲叶北。
【篇二】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9个生字和两个偏旁,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了解江南采莲情景,感受江南美丽。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补充资料让学生感受江南的美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了解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画面美,培养热爱自然地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江南美景。
【教学方法】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播放视频《最美江南水乡》。
2.同学们,你们知道视频中播放的是哪里呢?(江南水乡)3.是啊,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
今天老师就领着小朋友们一起去学习一首古诗,欣赏这美丽的江南风景。
(板书课题)3.江南(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
出示带音生字: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1)学生自由读生字。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文原文篇一jiāng nán kě cǎi lián江南可采莲,lián yè hé tián tián莲叶何田田!yú xì lián yè jiān鱼戏莲叶间:yú xì lián yè dōng鱼戏莲叶东,yú xì lián yè xī鱼戏莲叶西,yú xì lián yè nán鱼戏莲叶南,yú xì lián yè běi鱼戏莲叶北。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教案篇二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诵读儿歌、古诗时,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同时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表演和观察读物中的图画等方式阅读。
本课内容浅显,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使人读起来心情愉快,便于陶冶儿童的审美情操。
本着“让学生得到大的发展”的原则,本教案设计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做到读诗字正腔圆,并能用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情景,体会江南的景美物丰。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发挥想象,充分表演,调动各种感官,深入古诗情境,对古诗进行理解和再创造;而后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前准备1.(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制作荷叶、荷花、小鱼头饰。
(教师)2.(1)预习生字、新词。
(学生)(2)读熟课文。
(学生)(3)收集有关江南和荷花的图片或诗句。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
江南[两汉]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新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是一首采莲诗歌,语言简洁明快。
全诗七行三句,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景色秀美,鱼儿自由欢乐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
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境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同步练习】一、黑板报上写了一句“江南可采莲”,为方便大家阅读,请为这句话中的每个字都标上拼音。
江南可采莲二、按课文《江南》内容填空。
江南莲何田田!戏莲叶间:戏莲叶东,戏莲叶,戏莲叶,戏莲叶。
三、诗歌鉴赏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莲叶何田田”中“田田”的意思是()。
A.莲叶像一块块的水田,一片又一片B.莲叶挺立水面,饱满劲秀的样子2.鱼在()间做游戏。
A.莲花B.莲叶3.找出诗中的方位词。
古诗用这些词语描绘了一幅的画面。
A.采莲人捉鱼B.鱼儿围绕荷叶四面游动四、阅读课文《江南》,回答问题。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横线。
田(tián tán)可(ke kě)鱼(yǘ yú)莲(lián lán)2.诗中都写了什么景物?在文中找出来。
3.找出文中的两对反义词,并写下来。
4.诗歌共有句话,课文告诉我们是一个采莲的好地方。
5.⑴“莲叶何田田”中“田田”的意思①枝叶茂密②田地⑴莲叶间有在嬉戏。
①青蛙②鱼儿⑴诗歌写的(季节)的景色。
①夏季②秋季五、课内阅读。
江南______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______,鱼戏莲叶______,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用横线画出短文中表示方位的词语。
2.在横线上按课文内容填空。
3.“田田”是说()A.荷叶长得茂盛B.荷叶长得很稀疏4.古诗表达的感情是()A.热爱大自然B.不喜爱大自然六、阅读回答各小题。
【导语】《江南》是⼀⾸汉代乐府诗。
这是⼀⾸歌唱江南劳动⼈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
前三句点明采莲季节、场合,地点。
后四句描述鱼⼉嬉戏的场景。
全诗使⽤⽐喻和反复的修辞⼿法,写出了江南采莲时的优美意境。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江南》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江南》原⽂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 何:多么 ⽥⽥:莲叶长的茂盛相连的样⼦。
译⽂: 江南⽔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篇⼆】⼩学⼀年级语⽂《江南》教案 教学⽬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和背诵课⽂。
2、复习巩固汉语拼⾳,认识8个⽣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乡的美景。
培养学⽣热爱⼤⾃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拼⾳和课⽂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并背诵课⽂,借助拼⾳认识8个⽣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初步具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具、学具 教具:⾃制CAI光盘,课⽂放⼤彩图,⽣字卡⽚,画有⼩鱼、荷叶、东南西北图案的头饰。
学具:⽣字卡⽚。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利⽤CAI课件创设情境导⼊新课 多媒体显⽰江南夏季的荷塘⼈们采莲和⽔中鱼⼉戏游的情景。
(学⽣⼀边看画⾯、听⾳乐,⼀边想象) ⼩朋友,看了刚才屏幕上的画⾯,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地⽅美吗?想知道那是什么地⽅吗?想不想到那⾥去游玩呢?今天,⽼师就带你们到那⾥去游玩⼀番吧!板书课题。
学⽣借助拼⾳齐读课题两遍。
教师讲解:江南就是我国的长江以南⼀带,那⾥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的鱼⽶之乡。
⼆、初读课⽂ 1、借助汉语拼⾳⾃由地轻声读课⽂。
要求:先读读拼⾳,再看看下⾯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遍,特别要读准⽣字的⾳。
江ji āng 南n án (汉乐府h ànyu èf ǔ)江ji āng 南n án 可k ě 采c ǎi 莲li án ,莲li án 叶y è 何h é 田ti án 田ti án!鱼y ú 戏x ì 莲li án 叶y è 间ji ān 。
鱼y ú 戏x ì 莲li án 叶y è 东d ōng,鱼y ú 戏x ì 莲li án 叶y è 西x ī,鱼y ú 戏x ì 莲li án 叶y è 南n án,鱼y ú 戏x ì 莲li án 叶y è 北b ěi。
古朗月行唐táng 朝cháo ·李l ǐ白bái小xiǎo 时shí不b ù识shí月yuè,蟾chán 蜍chú蚀shí圆yuán 影yǐng,呼h ū作zuò白bái 玉y ù盘pán 。
大d à明míng 夜y è已y ǐ残cán。
敕ch ì 勒l è 歌g ē (北朝乐府b ěich áoyu èf ǔ)敕ch ì 勒l è 川chu ān ,阴y īn 山sh ān 下xi à,天ti ān 似s ì 穹qi óng 庐l ú, 笼l óng 盖g ài 四s ì 野y ě。
天ti ān 苍c āng 苍c āng ,野y ě 茫m áng 茫m áng,风f ēng 吹chu ī 草c ǎo 低d ī 见xi àn 牛ni ú 羊y áng。
小学一年级古诗及翻译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画[ 唐] 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花仍在争奇斗艳,人走近鸟却没有被惊动。
静夜思[ 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人之初[ 宋] 王应麟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
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改变。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人小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池上[ 唐] 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小池[ 宋]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一年级《江南》古诗
一、模板一
《江南》
(一)《江南》原文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二)《江南》注释
①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代的乐府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②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③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三)《江南》翻译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
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四)《江南》鉴赏
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的茂美和鱼儿的自在欢游的描写,将江南采莲时优美生动的画面展现出来;诗中“东”、“西”、“南”、“北”的方向排列,看似流于呆板,但恰恰体现出鱼儿自由自在的状态,显得文情恣肆,极为生动。
二、模板二
《江南》
(一)《江南》原文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二)《江南》鉴赏
《江南》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
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
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三、模板三
《江南》
(一)《江南》原文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二)《江南》鉴赏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许多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
头两句是写采莲的人们望着露出水面的又大又圆的荷叶,心里无限喜悦,因而禁不住发出热烈的赞美。
“可”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江南可采莲”是说江南到处都生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方。
“田田”是形容莲叶圆润鲜碧的样子,一说是形容莲叶饱满劲秀、挺立水面。
“何田田”就是“何其田田”,是极度赞美的语气。
这里只写叶,我们却可以联想到花。
莲的花期为夏历五至七月,每朵花可开二至三天,每日清晨开放,下午三、四点又逐渐闭合,翌晨再度开放,花开过二十天,可采收莲蓬生食,果实(莲子)的成熟期在七、八月间。
清人张玉榖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
”(《古诗赏析》)莲叶茂密,莲花繁盛,不仅景色无比秀丽,还表明莲子必然丰收,采莲人
自然心里非常高兴。
人们在采摘水上的莲蓬的时候,必然会看到水中的情景。
“鱼戏莲叶间”写鱼在莲叶中间游来游去,宛如在游戏一般。
“戏”字写鱼在水中的迅捷欢乐神态,非常形象。
这里既在写鱼,也有以鱼比人意,采莲人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互相追逐嬉戏,宛如鱼儿在水中游动,其划船动作之娴熟,船行之轻快,采莲人身姿之轻盈,心情之欢快,自然浮现在我们眼前。
这首歌辞只有七句,明白如话,而后四句又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复,它的妙处究主要在于运用民歌中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把男女之间调情求爱的欢乐之情写得极其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无轻佻、庸俗之弊。
全诗一气呵成,但在结构上又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句揭示题旨;后四句进一步展示采莲时的欢乐情景和广阔场面。
而诗中第三句又在全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相连,不着痕迹。
诗的意境清新、开朗,寓情于景,景中寓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到美景如画,心旷神怡,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这首诗在乐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歌”本是两人唱和,或一个唱、众人和的歌曲,故“鱼戏莲叶东”四句,可能为和声。
故此诗的前两句可能为男歌者领唱;第三句为众男女合唱;后四句当是男女的分组和唱。
如此,则采莲时的情景,更加活泼有趣,因而也更能领会到此歌表现手
法的高妙。
诗中“东”、“西”、“南”、“北”并列,极易流于呆板,但此歌如此铺排,却显得文情恣肆,极为生动,从而充分体现了歌曲反复咏唱,余味无穷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