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之环境描写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3.90 MB
- 文档页数:16
《环境描写》优质课教案环境描写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环境描写的能力。
2. 学会使用适当的形容词和修饰词,使环境描写更丰富生动。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描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环境描写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3. 阅读和分析优秀环境描写的范文。
4. 联想和想象不同环境的描写方式。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环节 (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并让他们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所见所闻。
2. 引发学生对环境描写的认识和兴趣。
步骤二:讲解环境描写的定义和重要性 (10分钟)1. 通过简短的讲解,向学生介绍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强调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和写作中的重要性。
步骤三:介绍环境描写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15分钟)1. 分析环境描写的基本要素,如色彩、声音、气味、触感等。
2. 提示学生使用形容词、修饰词和比喻等手法进行描写,使描写更具生动感和感染力。
步骤四:阅读和分析优秀环境描写的范文 (20分钟)1. 提供几篇优秀的环境描写范文,内容涵盖不同场景和环境。
2.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并分析范文中的描写手法。
3. 讨论范文中的亮点和精彩之处。
步骤五:联想和想象不同环境的描写方式 (20分钟)1. 通过图片、音乐或实地观察等方式,让学生接触不同的环境。
2. 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这些环境的描写方式,包括颜色、声音、气味等。
3. 提醒学生运用创造力进行环境描写,尽可能使描写有情感和张力。
步骤六:总结与展望 (5分钟)1. 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进步和收获。
2. 鼓励学生继续练环境描写,培养写作的惯和兴趣。
四、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程度和表达能力。
2. 学生作业: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在环境描写方面的表现。
五、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阅读优秀的环境描写作品,拓宽视野和思维。
2.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观察和体验环境,为写作积累素材。
《环境描写》作文指导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环境描写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教学内容:1. 介绍环境描写的定义和作用。
2. 分析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3. 分享一些环境描写的优秀示例。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环境描写的了解和看法。
2. 讲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3. 展示一些环境描写的优秀示例。
4. 讨论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5.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他们积极尝试环境描写。
章节二:自然环境的描写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自然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自然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3. 分享一些自然环境描写的优秀示例。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描写。
2. 讲解自然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3. 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4. 展示一些自然环境描写的优秀示例。
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表达心得。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尝试自己进行自然环境描写。
章节三:社会环境的描写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社会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社会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分析社会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3. 分享一些社会环境描写的优秀示例。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回顾前两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环境描写。
2. 讲解社会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3. 分析社会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4. 展示一些社会环境描写的优秀示例。
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表达心得。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尝试自己进行社会环境描写。
章节四: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技巧。
2.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环境描写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技巧。
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观察环境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将观察到的环境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2.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环境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相关图片、环境描写范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组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环境。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环境描写吗?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环境描写是指对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生活场景等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它可以使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观察环境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顺序、观察角度、观察细节等。
3. 教师展示环境描写范文,引导学生分析范文中的环境描写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自己身边的环境,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写作主题和写作内容。
3. 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 教师点评:评价学生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是否生动、具体,是否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写作心得。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境描写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场景,进行详细的环境描写,下节课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环境描写的概念和技巧。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否给予了充分的学习支持。
3.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作文之环境描写公开课课件中考回顾【2012 年东营市中考】(1 )仔细观察徐悲鸿的画作《逆风》,按要求作文。
要求:①领会画作的含意,以此生发联想,调动积累,表现你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认识与思考。
②可以描写人物、叙说事件;可以阐述观点、发表议论;可以写景状物,寓情寄志中考回顾【2013 年东营市中考】参天大树,始于种子;静水深流,树大根深; 花在树上开,别忘地下根;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枯树发芽,铁树开花亲爱的同学,自然界的什么树哪株树是你熟悉或是令你赞叹敬仰,抑或给了你生命的启迪呢? 自然之外,你是不是也得到了生活之树或像树一样的人给予的恩泽与荫庇? 其实啊,你不就是一棵小树吗? 在阳光雨露和俯仰艰辛的人生经历中,你的思想是否因吸收了天地的精华而变得身骨坚硬了? 你葱绿的枝叶间,是否已经开出了灵魂的灿烂花朵,结出智慧的芬芳果实? 要求:1. 以的树为题。
2. 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 字。
中考回顾【2016 年东营市中考】雨,是画家手中的彩笔,是曲作家灵魂跳动的旋律,更是诗人创造的审美意境。
早春的雨温润沉静,盛夏的雨急骤热烈,深秋的雨绵延悠长,入冬的雨凄寒凌厉。
雨,将焦渴的土地从噩梦中唤醒,使倦怠的江河燃起奋发追寻的激情,让自然万物生长出五彩斑斓的理想...... 可是,不经意间雨也制造着黑暗、凄凉、痛苦与灾难。
也许,淋湿了你飞翔的翅膀,打落了你绽放在青春指头的花瓣,熄灭了你夜行的火把,甚至使你跌倒、挣扎在泥泞中...... 雨哟,将自然、人生、时间和空间织进了一则又一则曲折动人而又含蕴隽永的寓言!无论如何,雨是自然也是生命所赐,你该去经受、面对、欣赏、回味...... 雨的底片珍藏在你内心深处,雨的故事当是湿漉漉的秘密,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雨说...... 要求:①以雨,为题②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 字。
中考回顾【2017 年东营市中考】阳光是天生的丹青妙手,也是无所不能的魔术大师;它将这个世界的秘密揭开并公之于众,再赋予其无穷的生命力。
环境描写作用公开课24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公开课以“环境描写的作用”为主题,依据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自然界与社会环境》开展。
详细内容包括:第四章第一节“环境描写的概念与分类”,第二节“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其对文本的贡献”,通过实例分析,深入讲解环境描写如何丰富文本内容,提升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分类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通过环境描写分析文本、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通过环境描写分析文本、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分类,让学生对环境描写有全面的认识。
3. 实践情景引入:选取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感受环境描写对文本的贡献。
4. 例题讲解:以《荷塘月色》为例,详细讲解环境描写如何表现作者情感,提升文本审美价值。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材中的环境描写片段,并进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环境描写概念分类作用2. 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3. 《荷塘月色》环境描写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一段环境描写,谈谈其对文本的贡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环境描写概念、分类、作用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关注环境描写,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可推荐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边城》、《骆驼祥子》等,让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运用。
《环境描写》指导教案初三备课组蔡劲松教学目标:1、全体学生明确环境描写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环境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尝试恰当运用环境描写。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在中考记叙文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概念及作用:所谓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自然景物)。
自然环境就是天然的,社会环境就是人为的。
环境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渲染……的气氛2、烘托人物……的心情3、交代故事背景,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深化文章主题……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
不仅在写作时要发挥环境描写的作用,在阅读时,也要从以上角度欣赏文学作品。
二.环境描写的方法:连串式描写,展开故事的情节在文章中,同一景物多次使用,递进描写,不仅可以使情节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引人,还能自然地展开情节。
在一篇题以《关心》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
开头是这样描写的:“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为断剪不断的缕,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
”中间接着说:“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那一簇簇的绿叶,经过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绿了,更加亮了。
”结尾的时候,作者再次写到了景物:“我呆呆地伫立雨中,望着父女俩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
心中忽然静静地淌过一阵热流。
”“雨依然飘洒,不过,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
”同样写雨,却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情节自然。
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文章,脉络分明,极富情感。
三、环境描写的要点1、抓住景物特征——喜、悲(合适)2、选好写作角度——视、听3、运用写作技巧——修辞4、务必融情于景5、在景物前加上暗示感情的词语,结尾句点明内心的情感。
四、课内练笔描写考试作弊期间课室里的环境。
五、小结。
1、把内心的“情”,自然地渗透到景物之中。
情景合一、富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