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古典园林
- 格式:ppt
- 大小:25.49 MB
- 文档页数:96
中国十大园林1、园明园在我国灿烂的园林文化之中,有一处遗迹被保护起来,供人们参观凭吊,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完善,最美丽,最辉煌的皇家苑囿---圆明园。
1860 年,在英法侵略军的掠夺抢劫和焚烧之下,圆明园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至今,历史已经逝去了一百多年,然而,在它的遗址上,仍保留了一些山形和湖河的地形地貌,有些地段尚存有丘壑婉转,水木凄凉的荒凉景色。
特别是长春园北部原西洋楼一区,还有不少大理石雕成的西式建筑部件,如拱圈,柱式,台基等耸立着。
它们虽然残破,但正如拜伦所说的“倾PP了,然而伟大”,这是最早在我国建造的西洋建筑中的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义府庭萝壁,恩波水泻银。
草青思示俭,山静体依仁”,这是乾隆皇帝写正大光明殿诗中的几句。
正大光明是园明园四十景中的第一景,也是宫区的正殿。
殿后有一遮挡景色的假山叫寿山,峭石壁立,玉笋嶙峋,山体大致地貌至今保留着。
绕过假山,便是入园后第一个大水面--前湖。
虽然园内有不少楼台造得金碧辉煌,但这正殿却比较朴素,以示节俭。
正大光明东是勤政殿,循殿后寿山的山口西行,不几步就来到长春仙馆。
这里碧水周绕,岛上有梧有石,景色明丽,屋宇深邃,重檐曲槛,逶迤相接,岸边有曲桥相通。
与正大光明殿隔前湖相望的是一组以园明园殿,奉三无私殿,九州清晏殿为主体的园中最庞大的建筑群。
它在轴线上的第一进“圆明园殿”原是苑囿中的正殿,是园内最早的建筑之一。
这一组建筑也座落在一个大岛上,南为前湖,北临后湖,东西为河渠港汊。
实际上,它是后湖四周九座岛屿中正中心,面积最大的主岛。
九个大岛隐喻着中华的九洲;它们拱卫着一个大的中心水面又象征着团结和统一,所以取名为九洲清宴。
从九洲清宴开始,以后湖为中心,逆时针方向排列了八个岛屿风景区,依次为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
它们都是四十景中的名景,各有独特的景色特点。
镂月开云又称牡丹台,当年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曾在此一起赏花。
中国古典园林简介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也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巧的布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古典园林一般由假山、湖泊、廊亭、花木等多个元素组成,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精细的工艺,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
在古代,皇帝和贵族为了表达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经常建造各种园林。
这些园林不仅是皇家宫殿的附属设施,也是皇帝和贵族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场所。
古代园林的建造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古代,园林被视为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主要包括“山水一体”、“小中见大”、“虚实结合”等。
其中,“山水一体”是指园林中的山水景观与建筑景观相互融合,形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小中见大”是指通过巧妙的布局和透视手法,使小空间内的景致在观赏者的眼中具有大空间的感觉;“虚实结合”是指园林中的虚拟景观与实际景观相结合,使观赏者在园林中感受到虚幻和现实的交织。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主要包括山水园林、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山水园林是以山水景观为主题的园林,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精细的工艺,再现了自然山水的奇妙和美丽。
皇家园林是指古代皇帝和贵族建造的园林,其规模宏大,布局精细,建筑工艺精湛。
私家园林是指古代士大夫和富商建造的园林,其规模相对较小,但布局精巧,意境深远。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园林中的建筑、花木、水景等元素被巧妙地安排在不同的位置和高度,形成了层次分明的空间结构。
观赏者在游览园林时,可以逐渐领略到不同层次的景致,体验到不同的美感。
同时,园林中的景观布局也注重节奏感,通过不同的景点和景观之间的关联,使观赏者在游览园林时能够感受到一种流动的美感。
中国古典园林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自然的表现和意境的营造。
园林中的建筑、假山、花木等元素都力求以自然的形态呈现,使观赏者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盘点中国最美园林名单大全(上),建议收藏走进中国的园林,有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也有温婉秀美的江南园林,中国的园林艺术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艺术的奇观,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影响广泛。
都说“世界园林看中国,中国园林看苏州”,除了大家都熟悉的苏州园林外,国内各地仍保留了众多别具匠心的园林瑰宝,每一个园林都有自己的风格,雕梁画栋、层楼叠榭、亭水楼台,诗情画意无处不在。
这份《中国园林大赏攻略》速速收下,一起欣赏中国最美的园林吧!ps:以下名单大全均为个人统计整理,不代表官方,仅供大家免费参考。
名单内容略有瑕疵,如有不足之处以及内容错漏,欢迎大家留言指正和补充,希望能与各位多多沟通多多交流,感谢大家!中国园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如诗如画。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一定要看遍国内的各大园林,领略极致的中国园林之美。
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中国最美园林的大汇总,由于数量较多,所以分为上中下三期为大家进行介绍,喜欢园林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哦~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中国最美园林的名单大全(上),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上海以及苏州园林部分中的最美园林。
注: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此名单未包含港澳台地区的园林。
北京:15个圆明园圆明园大门门票15元/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清帝每到盛夏就来此避暑、听政,因此有着“夏宫”的美誉。
由圆明园及其附属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
在这座古老的园林之中,赏不尽的美景,品不完的历史。
颐和园颐和园门票:30元/人(淡季20元/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
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这是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
颐和园是清朝的皇家行宫和大型皇家园林,集中国历代造园艺术之精粹,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里程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中国著名园林简介
1.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北宋年间(公
元960年),南宋时称沧浪亭,元、明、清相续修建、扩建,形
成今日规模。
苏州古典园林是在中国造园艺术中的精华,是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
格闻名于世,为国内外游客所向往。
2.北京皇家园林
北京皇家园林指明清两代的皇宫及其所属园林。
其规模宏大、景点众多、建筑精美、风格多样,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京
故宫和颐和园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
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筑群。
北京天坛、地坛和圆明园
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宇宙意识、宇宙秩序和阴阳五行学说。
颐
和园是清代乾隆皇帝为了庆祝自己六十大寿而修建的,也是中国
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 1 —1 —。
古典园林赏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过去,同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息息相关。
这个园林体系并不像同一阶段上的西方园林那样,呈现出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迥然不同的风格形式。
现在随店铺来看看古典园林知识吧!古典园林介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古典园林之皇家园林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yòu)”、“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
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
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
北京故宫御花园御花园位于北京故宫中轴线的最北端,在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
园中不少殿宇和树石,都是十五世纪明代遗物。
御花园原为帝王后妃休息、游赏而建,但也有祭祀、颐养、藏书、读书等用途。
御花园占地一万一千多平方米,全园南北宽80米,东西长约140米,有建筑二十余处。
园内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各式建筑,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
古典园林之私家园林古代的汉族园林建筑建造大多与享乐生活有密切关系,然而经过历代匠师的创造,以人工设计建造天然优美的景物,点缀环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汉族文化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园林,除皇家园林外,还有一类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
苏州耦园耦园位于苏州市内仓街小新巷,原为清初陆锦涉园。
清初,保宁知府陆锦致仕归里后于此始构涉园,一名小郁林。
中国古代园林中国古代园林外文名:ancientChinesegarden别称:中国古典园林地区:中国特色:师法、融于、顺应、表现自然类型:皇家、私家、北方、江南等。
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一支奇葩,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与西方园林艺术相比,古典园林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
其中,江南园林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
一、园林简介中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美、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起源与发展1、囿—中国园林的起始时期2、苑—中国园林的进一步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有了进一步的风景组合,有土山等,已经开始营构自然山水园林。
在园林中造亭筑桥,种植花木,园林的组成要素已经基本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3、园—中国园林的转变、成熟与精深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
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
私家园林逐渐增加。
自然山水园林形成。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
唐宋写意山水园林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都有了一定的程式。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筑上,都达到了高峰。
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传统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三)、古代园林特色1、师法自然: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
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山与水以及假山中的各种景象要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中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