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9-第九章广域网接入技术和接口协议配置(PPP,HDLC)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15
PPP协议的链路层通信与广域网接入实现PPP(Point-to-Point Protocol)是一种用于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广泛应用于广域网(WAN)中。
在此文章中,我们将探讨PPP协议在链路层通信和广域网接入方面的实现。
一、PPP协议简介PPP协议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点对点的通信连接。
它内置了多种功能,如身份验证、动态IP地址分配和错误检测等。
PPP协议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通信方式,使得数据可以在不同物理介质(如串口、ISDN和以太网)之间进行传输。
二、PPP协议的链路层通信1. 链路建立:在PPP通信开始之前,需要进行链路建立过程。
链路建立包括身份验证、配置选项的协商和网络控制协议(NCP)的建立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双方可以确保彼此的身份,并协商通信参数,如最大传输单元(MTU)等。
2. 身份验证:PPP协议支持多种身份验证方式,如PAP(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和CHAP(Challenge-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在身份验证过程中,用户需要提供有效的用户名和密码,以确保合法的接入。
3. 链路控制:PPP协议使用链路控制协议(LCP)来管理链路的状态和配置。
LCP负责协商和维护链路的各项参数,如链路活动性检测和链路质量监测等。
4. 数据封装与传输:在PPP协议中,数据封装使用了特殊的标志位(Flag)和字节填充(Byte Stuffing)技术。
数据被封装在PPP帧中,并通过物理介质进行传输。
PPP协议还提供了错误检测和纠错机制,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三、PPP协议在广域网接入中的实现1. 广域网接入设备:在广域网中,PPP协议通常在路由器或交换机等设备中实现。
这些设备通过物理接口与广域网进行连接,并通过配置PPP协议,实现对广域网的接入。
2. 配置PPP参数:在设备中配置PPP参数是实现广域网接入的关键步骤。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一种二层协议,通常部署在专线网和按需电路网上面,PPP 有很多丰富的可选特性,如支持多协议、提供可选的身份认证服务、可以以各种方式压缩数据、支持动态地址协商、支持多链路捆绑等等。
这些丰富的选项增强了PPP的功能。
同时,不论是异步拨号线路还是路由器之间的同步链路均可使用。
因此,应用十分广泛当然,在专线网上我们也可以使用HDLC二层协议,但用的并不多,原因有三:1.不支持验证,一层通二层就通2.不支持多种上层协议(ip/ipx/appletalk等),而PPP帧中专门有一个字段用来标示上层协议类型3.HDLC协议为厂商私有协议,各个厂商互不兼容,但HDLC是cisco产品的默认广域网封装方式,要使用PPP协议需要encapsulation ppp 命令改变接口封装协议我们家庭拨号上网就是通过PPP协议在用户端和运营商的接入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链路。
目前,宽带接入已基本取代拔号接入,在宽带接入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PPP也衍生出新的应用。
典型的应用是在ADSL(非对称数据用户环线,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oop)接入方式当中,PPP与其他的协议共同派生出了符合宽带接入要求的新的协议,如PPPoE(PPP over Ethernet),PPPoA(PPP over ATM)。
利用以太网(Ethernet)资源,在以太网上运行PPP来进行用户认证接入的方式称为PPPoE。
PPPoE 即保护了用户方的以太网资源,又完成了ADSL的接入要求,是目前ADSL接入方式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标准。
同样,在ATM(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网络上运行PPP协议来管理用户认证的方式称为PPPoA。
它与PPPoE的原理相同,作用相同;不同的是它是在ATM网络上,而PPPoE是在以太网网络上运行,所以要分别适应ATM标准和以太网标准好的,下面我们就以点到点专线上的PPP协议和以太网上的PPPoE协议为例,详细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验证过程及其配置方法一、点到点专线上的PPP协议PPP特性有很多,但主要的特性是具备验证技术,所以在此我们主要是讨论PPP的验证。
HDLC协议协议名称:HDLC协议协议简介: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协议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错误检测。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领域,包括广域网(WAN)和局域网(LAN)。
协议目的:HDLC协议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错误检测和流量控制。
协议特点:1. 帧结构:HDLC协议使用帧结构来封装数据,每个帧包含起始标志、地址字段、控制字段、信息字段、FCS(Frame Check Sequence)字段和结束标志。
帧结构的定义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 点对点和多点连接:HDLC协议支持点对点和多点连接。
在点对点连接中,只有两个节点之间进行通信;而在多点连接中,一个节点可以与多个节点进行通信。
3. 流量控制:HDLC协议使用滑动窗口机制来进行流量控制,以确保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匹配。
发送方根据接收方的确认信息来动态调整发送速率,从而避免数据丢失和网络拥塞。
4. 差错检测:HDLC协议使用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算法来进行差错检测。
接收方通过计算接收到的数据帧的FCS字段与计算得到的CRC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数据是否出现错误。
5. 可靠性:HDLC协议通过使用确认和重传机制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帧后发送确认帧给发送方,如果发送方没有收到确认帧,将会重传数据帧,直到接收方确认接收到数据。
6. 简单性:HDLC协议的设计简单明了,易于实现和使用。
它提供了一套标准的帧结构和控制流程,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可以互相兼容。
协议规范:以下是HDLC协议的标准格式,包括帧结构和控制字段的定义。
1. 帧结构:每个HDLC帧由以下字段组成:- 起始标志(Flag):一个字节,用于标识帧的开始。
通常为01111110。
- 地址字段(Address):一个字节,用于标识帧的目的地址。
HDLC协议协议名称:HDLC协议一、引言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协议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
本协议规定了数据帧的格式、传输控制、错误检测和流量控制等内容,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二、协议概述1. 目的HDLC协议的目的是定义一种通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使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在同一网络中互相通信。
2. 适用范围HDLC协议适用于各种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无线网络等。
3. 基本特点- HDLC协议采用面向比特的传输方式,将数据分割为比特流进行传输。
- HDLC协议提供了可靠的传输机制,通过使用帧序号和确认机制来确保数据的正确接收。
- HDLC协议支持全双工通信,允许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操作。
- HDLC协议提供了流量控制机制,以避免网络拥塞和数据丢失。
三、协议内容1. 帧格式HDLC协议定义了数据帧的格式,包括起始标志、地址字段、控制字段、信息字段、FCS字段和结束标志等。
具体格式如下:起始标志 | 地址字段 | 控制字段 | 信息字段 | FCS字段 | 结束标志- 起始标志:用于标识帧的开始,通常为一个字节的特定比特序列。
- 地址字段:用于指定接收方的地址,可以是单播地址、广播地址或多播地址。
- 控制字段:包含了帧的控制信息,如帧类型、传输模式等。
- 信息字段:包含了要传输的数据,长度可变。
- FCS字段:用于检测帧中的错误,采用循环冗余校验(CRC)算法计算得出。
- 结束标志:用于标识帧的结束,通常为一个字节的特定比特序列。
2. 传输控制HDLC协议提供了传输控制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 帧序号:发送方在发送每个帧时都会为其分配一个唯一的帧序号,接收方通过帧序号来确认已接收的帧。
- 确认机制:接收方通过发送确认帧来确认已接收的帧,发送方在收到确认帧后才能发送下一个帧。
- 超时重传:发送方在发送帧后会启动一个定时器,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帧,则认为帧丢失,重新发送该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ppp-协议和hdlc协议区别PPP协议和HDLC协议是两种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它们在功能、应用范围和特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下面将分别介绍PPP协议和HDLC协议的特点和区别。
一、PPP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建立在串行链路上的点对点连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它可以在异步和同步串行链路上传输数据,适用于多种网络环境。
1.1 特点- 支持多种链路层协议:PPP协议可以承载多种上层协议,如IP协议、IPX协议、AppleTalk协议等,使得PPP更加灵活和通用。
- 提供认证和加密功能:PPP协议支持PAP(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和CHAP(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认证协议,可以对连接进行认证。
同时,它还支持使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
- 支持动态地址分配:PPP协议可以使用PPP协议控制协议(PCP)来进行动态IP地址的分配,使得连接的网络节点可以动态获取IP地址,方便网络管理。
- 支持错误检测和纠错功能:PP协议采用CRC(循环冗余检测)机制对数据进行检错,同时还提供了重传机制和数据确认机制来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1.2 应用范围PPP协议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环境,包括拨号接入网、ISDN、DSL、以太网等。
它可以提供可靠的点对点连接,适用于需求较高的网络环境。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HDLC协议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最初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后来被Cisco公司广泛应用于数据通信中。
HDLC协议主要用于同步串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
2.1 特点- 适用于同步串行链路:HDLC协议是为同步串行链路设计的,它要求主设备和从设备的传输速率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