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素材的处理共3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69 MB
- 文档页数:34
绪论单元测试1.印前制作只需要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对于印刷、印后其他工序操作流程无需了解()。
A:错 B:对答案:A项目一测试1.排入文字内容时,如果勾选(),飞翔会自动加页,直至将整篇文档全部排完。
A:保留文本格式 B:自动导入样式 C:导入选项 D:自动灌文答案:D2.对于名片,如果后期印刷,图片的色彩模式应为()模式,并且分辨率在300dpi 以上。
A:CMYK B:专色 C:RGB D:灰度答案:A3.飞翔支持排入多种类型的图片:tif、bmp、()等格式。
A:Png B:JPG C:GifD:psd E:PDF 答案:ABCDE4.版面边框线由内至外,依次为版心线、、页面边框、。
() A:出血空 B:出血线 C:警戒线 D:套位标记答案:BC5.飞翔可以输出多类型的文件,如PS、()等格式。
A:html B:JPG C:GifD:Mp4 E:ePub F:PDF 答案:ABEF6.飞翔支持对多个文件的操作,如合并文件,但不能做书籍管理。
() A:对B:错答案:B7.格式刷可用于连续复制文字属性和段落属性。
() A:错 B:对答案:B8.版面设置时出血都要设置成3mm,才能保证裁切后的成品不会露白边或裁到内容。
() A:对 B:错答案:B9.一般我们排版设计时只有在版面宽裕时才会在上下左右留白。
() A:错 B:对答案:A10.文件打包功能能收集版面上的图像、排版文件,并统计版面中用到的字体和图像等信息,从而避免源文件版面中缺图,缺字体等情况。
() A:错 B:对答案:B项目二测试1.分栏排版插图在版心中置放的一般原则是小插图应排在栏内,大插图可以破栏排。
() A:错 B:对答案:B2.行末不允许出现前引号、前括号、前书名号。
() A:对 B:错答案:A3.使用Word可以自动将DOC文件转换成书版小样文件。
() A:对 B:错答案:B4.标题的字体应与正文的字体有所区分,既美观醒目、又与正文字题协调。
1、打开文件(无仿真复习方案\文字处理素材\1\exam1.docx),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排版。
(1)将标题字体设置为“华文行楷”,字形设置为“常规”,字号设置为“小初"且居中显示.(2)将“—-陶渊明”的字体设置为“隶书”、字号设置为“小三”,文字右对齐加双曲线边框,线型宽度应用系统默认值显示。
(3)将正文行距设置为25磅。
操作完成后以原文件名保存。
2、打开文件(无仿真复习方案\文字处理素材\2\exam2。
docx),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排版。
(1)设置第一段首字下沉.(2)将第一段(除首字)字体设置为“楷体",字号设置为“四号”.(3)将第二段字体设置为“方正舒体",字号设置为“小四号",加双横线下划线.3、打开文件(无仿真复习方案\文字处理素材\3\exam3。
docx),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排版。
(1)将标题“闲情赋”字体设置为“幼圆”,字号设置为“小二”,居中显示。
(2)将“序——"和“正文——”,字体设置为“隶书”,字号设置为“小四号”,添加项目符号“”。
(3)将“序”的正文“左缩进"设置为“2字符”,“行距"设置为“17磅”。
操作完成后以原文件名保存。
4、打开文件(无仿真复习方案\文字处理素材\4\exam4.docx),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排版。
(1)将正文字体设置为“隶书”,字号设置为“四号”.(2)将正文内容分成偏左的两栏。
设置首字下沉,将首字字体设置为“华文行楷”,下沉行数为“3”。
(3)插入一幅剪贴画,将环绕方式设置为“紧密型”。
操作完成后以原文件名保存。
5、打开文件(无仿真复习方案\文字处理素材\5\exam5。
docx),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排版。
(1)将标题段(“上网方式比较”)设置为小二号、蓝色、外部阴影(向右偏移)、黑体、倾斜、居中、字符间距加宽2磅,并为文字添加黄色边框。
(2)将其他段落分为等宽的两栏,栏宽为18字符,栏间加分隔线。
索贝使用方法关键词,本文中提到部分术语、习惯用语l 带子=BATE带=50带=25带=各种不同质量录像带。
l 上载=采集=将带子上内容采集到非编软件。
l 下载=输出=录带子=将编辑好的作品输出到带子。
l 红线=游标=控制线=播出线(为图5中“时间线”前面的红色的细线)。
l 素材=时间线上的视频线、音频线、字幕线。
l 帐号=一般以某位人名拼音打头第一个字母联接而成。
如:无名=wml 视频轨=只能放视频素材的轨道l 字幕轨=CG1=只能放字幕的轨道l 技术部=管理整个三楼索贝系统的相关人员组成部门,解决全部索贝使用疑难问题。
1、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后,点击“开始”,显示如图1:图12、点击“”或者“E5”程序。
l 等待非编程序进入界面……3、输入用户名:“JXY”,密码:没有。
(或者相应的用户名),点击确定。
如图2图24、节目管理说明:图3l 图3的1-6处定义如下:A. 新建文稿B. 打开节目C. 刷新D. 退出E. 删除节目F. 建立节目的时间l 必须将“从”后面日期改成“2005年X月X日”,按回车或者点3处l 双击目标文件名即可进入,或者点击文件名,再点2处。
A. 输入节目名称B. 打上勾即可C. 随便写上字就行l 点击“保存”,再退出(表单右边的红叉叉为退出)6、基本操作l 点击时间线,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如图5图57、锁定眼睛在视频轨,眼睛以下都为8、l 鼠标移动到素材最左(右边)时候,可以看到图标变化:l 素材“上”为改变素材长度:l 素材“下”为改变入屏长度:(此图只有字幕素材才有)9、菜单:编辑工具==》素材采集图6图6说明如下:l 1处可以改变采集文件名字l 2处从上到下依次为:A. 无B. 上线开关C. 采集参数设置D. 视频录制开关E. 音频A1录制开关F. 音频A2录制开关l 采集有画面D、E、F都要点亮,采集配音时D要求点灭。
l 3处第一行为控播开头,第二行从左到右依次为:A. 录制开关(录制、停止)B. 取消采集C. 三点编辑D. 加入批采集E. 批采集表10、素材库说明图7图7说明如下:l 1处为分类标签l 2处为当前帐号素材库l 3处从左到右依次为:A. 刷新B. 显示类型C. 查询权限D. 常用素材E. 移动素材到分类包F. 引入素材G. 删除素材H. 设置重要素材I. 生成关键帧J. 设置保留时间K. 无l 4处为素材,其下面可以翻页。
音频视频处理技术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电视制式的分类是:PLA、NTSC和 secm 制。
2.帧率就是每秒钟扫描的帧数,对于PAL制电视系统为25帧/秒。
3.项目调板用于组织、管理本节目使用的所有原始片断。
4.[Monitor] 窗口下的图标代表编辑视频,禁止音频。
5.除了在时间线轨道外,制作关键巾贞动画主要在_______特效控制_______调板中进行。
6.固定特效指素材本身所固有的特效,包括运动和透明度两种。
7.转场就是指一个片段以某种效果逐渐地换为另一个片段。
8.每个视频轨道都包含一个 Alpha 通道,以储存透明信息。
9.抠像指根据素材的颜色或亮度信息将统一的背景色移除,然后与背景素材进行视频合成的手法,其中所需的特效在“视频特效”中的 Keying 文件下。
10.运用倾斜擦除转换效果,可依据一副渐变灰度图的亮度变化,从黑色区域到白色区域逐步实现转换。
11.执行[字幕]/ 滚动/爬行选项命令可以为字幕制作滚屏效果。
12.视频编辑分为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两种。
13.常用的影像压缩格式有: MOV 、 MPG 、 QuickTime 等。
14.在两种扫描格式分中,电视属于扫描;计算机属于扫描。
15.电视制式分为、和三种,其中供电率为50HZ,场频为50场/秒,帧速率为25帧/秒的制式是,其扫描线为行。
16.默认情况下,图像素材的时间长度为。
17.在Premiere Pro2.0的“新建项目”对话框中,包括和两个选项卡。
18.扫描格式分为扫描和扫描两种。
19.电视制式分为、和三种。
20.Premiere Pro 2.0默认有个视频轨道和个立体声音频轨道。
21.在Premiere Pro 2.0的启动界面中,可以执行、和操作。
22.一个动画素材的长度可以被裁剪后,在拉长,但不能超过素材的___原始____长度。
23.Premiere cs3 两个新增的功能是___时间重置_________和_____素材替换________。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概念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
教学资源,是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支持教与学的所有资源,即一切可以被师生开发和利用的在教与学中使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包括各种学习材料、媒体设备、教学环境以及人力资源等,具体表现为教科书、练习册、活动手册和作业本,也包括实验和课堂演示时所使用的实物,还包括录像、软件、CD-ROM 、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软件、网上讨论BBS 、网络教室、图书馆、电教室、教师、辅导员等大量可利用的资源。
本模块中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一个狭义的定义,特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数字化素材、课件、数字化教学材料、网络课程和各种认知、情感和交流工具。
严格来说,信息化教学资源与信息化学习资源在概念内涵与外延上都有一些不同,但在本书中对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不作严格区分,即将它们看成同一概念。
参考来源:何克抗主编,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编. 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初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小思考您在日常教学中用到了哪些教学资源?哪些是信息化教学资源?请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分类信息化教学资源分为素材类教学资源、集成型教学资源和网络课程三个大类: ( 请置光标于各子类上以展开)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分类:素材类教学资源,网络课程,集成型教学资源。
素材类教学资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主要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
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集成型教学资源指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应用目标,将多媒体素材和资源进行有效组织而得到的一种“复合型”的资源。
主要包括:试题库、试卷、课件或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