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期末生物模拟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357.50 KB
- 文档页数:6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A.分生组织B.机械组织C.导管D.筛管2、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些南方树种在北方的成活率低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A.温度B.空气C.水分D.阳光3、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A.用皮肤呼吸B.肺不够发达C.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环境D.体温不恒定4、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A.向日葵B.海马C.香菇D.烟草花叶病毒5、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A.机器人弹钢琴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D.馒头上长出“白毛”6、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的是手臂上的一条“青筋”.这里所说的“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A.动脉和神经B.静脉和动脉C.动脉和静脉D.动脉和毛细血管7、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属于有性生殖B.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幼虫阶段C.蝌蚪是由雌蛙将受精卵产在水中发育而来D.鸡卵中的卵黄将发育成雏鸡8、动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蛔虫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B.家鸽的肺和气囊相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C.蝗虫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D.家兔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9、小明这几天刷牙时,牙龈常常出血,你建议他应当多吃一些()A.米饭、馒头B.鱼、肉、奶、蛋C.新鲜蔬菜水果D.奶油、巧克力10、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B.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C.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1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12、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
七年级下册期末模拟生物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③后,调节①使物像变清晰B.乙图中,使用物镜①看到的细胞数目较少C.由丙图转为丁图时,应将载玻片向右移动D.丁图细胞图像是在乙图物镜②下观察所得2.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3.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实验中的变量应是()A.光B.湿度C.温度D.空气4.下列哪一诗句反映了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时,首先是细胞质分裂成两份,然后是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B.一个细胞分裂后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都含有与原来细胞数目一半的遗传物质C.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细胞的体积会越来越小D.在农业生产中,给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肥和适宜的温度条仲,可以促进作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增加产量6.如图是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B.图中所示成分加上分解者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物质最多的是乙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可能引起的后果是乙和丙的数量都增加7.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正确选项是A.草、食草昆虫都属于生产者B.该图可以代表一个生态系统C.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传递的D.图中有5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蛙→蛇→猫头鹰8.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a的细胞质中出现染色体B.图b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同C.图c内的染色体在分裂前进行了复制D.图d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9.如图是绿色植物的植株、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示意图。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物像不清晰,应该调节()A.反光镜B.遮光器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2.如图,衣藻是生活在水中的单细孢藻类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在水中自由活动B.通过神经进行调节C.自己制造有机营养D.能够排出代谢废物3.萝卜的根地上部分绿色,地下部分白色.由此可推测,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的是()A.光B.温度C.水分D.空气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适应生物D.环境能影响生物5.如图为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动物、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B.正常情况下,生物细胞的分裂是受到严格控制的C.两种细胞分裂的相同点是细胞质先分开,细胞核再分开D.两种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相同6.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时,首先是细胞质分裂成两份,然后是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B.一个细胞分裂后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都含有与原来细胞数目一半的遗传物质C.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细胞的体积会越来越小D.在农业生产中,给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肥和适宜的温度条仲,可以促进作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增加产量7.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就越强,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A—D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据此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数种量类系统物种1物种2物种3物种4物种5物种6物种7物种8物种9A0900030300040B200350003000040C150250100800403050201D300200000005050 A.A B.B C.C D.D8.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有3条食物链B.②③是捕食关系C.④是分解者 D.食物链的起点是①生产者9.下表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小麦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的部分实验方案和结果,其中不能作为对照实验的是装置编号种子所处的环境实验结果1加适量的水,置于温暖处萌发2不加水,置于温暖处未萌发3加适量的水,置于冰箱保鲜室未萌发4加过量的水,置于温暖处未萌发A.1号与2号B.1号与4号C.1号与3号D.2号与3号10.下列对绿色开花植物的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示意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中的②发育形成的B.经过传粉、受精后,图乙中的⑥会发育成图丙中的①C.图丙中的②萌发需要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D.图丁中的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③11.下列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12.“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诗人对春天的描写,这里的“绿”是指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D.种子植物13.在“观察草履虫实验”中,要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草履虫具有趋光性B.表层的养料更丰富C.表层的氧气更充足D.草履虫多在培养液的上层活动14.下表所列实验的相关操作与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错误的是()A.A B.B C.C D.D15.图表示细胞的有关生理过程,图中过程③表示()A.细胞分裂B.细胞生长C.细胞分化D.细胞癌变16.人的发育起点是受精卵,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B.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中的神经组织构成C.人的眼睛是由图中四大组织构成的器官D.在整个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17.五峰山的樱桃素有“早春圣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
生物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B.大猩猩C.森林古猿D.北京猿人2.母亲孕育胎儿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我们都应该对母亲充满感激和敬意。
图表示人体受精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对其描述不合理的是()A.图中④过程是在输卵管内完成的B.胎儿是新生命的起点C.图中②除能产生卵细胞外还能分泌雌性激素D.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3.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焦是能量的单位).若实验测得0.2克花生能使30毫升水升高10℃,不考虑实验误差,那么1克花生含有()焦能量A.630 B.1260 C.1500 D.63004.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
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A B C D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B1钙铁缺乏症夜盲症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贫血症A.A B.B C.C D.D5.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 、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是大肠。
只吸收a、b、c,不吸收维生素B.④和⑤中的消化酶起作用的位置是小肠,但不分解蛋白质C.①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D.③内含有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6.下表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步骤。
若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则应该选择哪两组进行对照?()123加入的物质馒头碎屑+2ml唾液馒头碎屑+2ml清水馒头+2ml唾液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保温37℃水浴10min37℃水浴10min37℃水浴10min 加入碘液2滴2滴2滴A.1和2 B.1和3 C.2和3 D.任意两组均可7.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B.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D.小肠绒毛扩大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8.如图是肺泡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与b过程是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B.气体c代表二氧化碳,气体d代表氧气C.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气D.与血管甲相比,血管乙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9.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箭头①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B.箭头②所示气体为氧气C.肺泡外只包绕着一根毛细血管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10.下图1、2分别表示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的变化曲线、膈肌的状态变化示意图。
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B.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C.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目的是便于画图D.把刻有“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b2.某地大量捕捉青蛙,导致稻田里的害虫大量繁殖,使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其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中的()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食物链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一山不容二虎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B.树林底下好乘凉C.鸟类迁徙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5.下图表示细胞构成生物体的流程,1、2表示生理过程,a-f表示结构层次,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有性生殖过程中,a表示受精卵B.叶片表皮和人体皮肤都是通过2形成的组织C.1最重要的变化是遗传物质复制并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D.c和e由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而成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五条食物链B.最长的食物链是草一►食草昆虫一►青蛙一►蛇C.该食物网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D.如果蛇遭大量捕杀,则短时间内青蛙的数量会增多7.在一相对封闭环境中,有一条食物链A→B→C→D,若C因某原因大量死亡,B数量变化可能是()A. B. C. D.8.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a的细胞质中出现染色体B.图b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同C.图c内的染色体在分裂前进行了复制D.图d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9.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图,据图分析,找出错误的一项()A.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藏在E中B.菜豆是双子叶植物,种子中[D]子叶有两片C.在玉米种子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5]D.玉米种子的胚由[2]、[3]、[4]、[6]组成10.图是叶芽(枝芽)的纵切结构及其发育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幼叶发育成芽B.芽原基发育成茎C.芽轴发育成叶D.叶芽发育成枝条11.下列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12.下列植物中只有茎、叶的分化,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特别敏感,可以作为滥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这类植物是()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D.种子植物13.采集草履虫时,应从培养液表层采集,原因是()A.培养液表层的含氧量高B.培养液表层的草履虫个头大C.培养液表层的营养丰富D.培养液表层的光线充足14.下表所列实验的相关操作与所要达到目的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一项是()选项名称操作目的A观察草履虫在载玻片的培养液里放少许棉花纤维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B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C 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收集气体的试管口内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否是氧气D观察叶片结构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的上表皮便于观察到更多的气孔A.A B.B C.C D.D15.如图表示某植物体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过程分别表示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B.经过③过程,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C.多细胞生物体内有很多体细胞,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D.③过程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16.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在显微镜下所观察的物像不清晰,应调节甲图中的④B.乙图观察到的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其中结构1为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细胞壁C.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丙图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D.丁图视野中出现的气泡是由于盖盖玻片时操作有误造成的17.表所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实验名称实验材料使用目的A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酒精脱色B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生理盐水为细胞提供营养C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碘液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D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湿棉絮保持小鱼正常呼吸A.A B.B C.C D.D18.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瓜中含有大量糖分,这些糖分存在于⑤细胞质内B.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④细胞核C.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②细胞壁D.③是线粒体,是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19.如图是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示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表示细胞分裂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C.过程①染色体并未发生改变,因此细胞未发生改变D.过程②染色体发生了改变,因此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细胞20.如图所示是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看到的视野依次是①②③④。
生物初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生命重于一切!”病毒疫苗应用于临床前为确保安全性须在动物中进行药物实验。
现有一种新药要应用于临床,为使实验效果比较接近于人,你认为应选择的动物是()A.猕猴B.长臂猿C.黑猩猩D.森林古猿2.下图是婴儿诞生的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卵巢,能产生精子,分泌雌性激素B.B是①产生的,C形成的场所是图中的②C.精子进入女性体内与B结合,再发育成D直至分娩。
依次经过图中的结构是④③①③④D.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图中的④3.兴趣小组测定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探究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的变化C.①处所用水量应为50毫升D.结果表明:花生仁含能量最多4.儿童佝偻病、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是因为骨中缺少哪种无机盐A.钙B.磷C.铁D.锌5.如图甲、乙、丙是三种等量食物进入消化道后,该食物残留与时间的关系,据图分析甲、乙、丙三者依次为()A.蛋白质、脂肪、淀粉B.脂肪、淀粉、蛋白质C.淀粉、蛋白质、脂肪D.蛋白质、淀粉、脂肪6.如图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支试管充分振荡,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B.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色,2号试管变蓝色C.该实验可以证明唾液对淀粉进行了物理性消化D.该实验无法说明37℃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7.美国研发出可吞咽电子胶囊,这款电子胶囊可穿过人体消化道,探测消化道疾病,从而取代传统的胃肠镜检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胶囊在人体的“探测路径”为:口腔→咽→气管→胃→小肠→大肠→肛门B.胃病患者对于馒头的消化会受到影响C.电子胶囊在消化道内“看”过的“最长的风景点”是小肠D.小肠炎症不会影响对淀粉的消化作用8.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变化如下列哪一图所示()A.B.C.D.9.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代表过程,c、d代表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外界气体通过b过程到达肺部依次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B.进行过程a时,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舒张状态C.c代表的是二氧化碳,d代表氧气D.血管甲代表肺动脉,内流动脉血10.如图是呼吸时胸廓和膈肌的两种状态,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状态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胸腔容积增大B.乙图呼气状态时,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C.甲图吸气状态时,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D.乙图状态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11.下表展示了婴儿与成人呼吸道的特点,通过比较可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婴儿呼吸道特点成年人呼吸道特点无鼻毛,呼吸道短、内径窄,细支气管无软骨,会厌软骨不完善有鼻毛,呼吸道长、内径宽,细支气管有软骨,会厌软骨完善A.婴儿无鼻毛会影响对空气的清洁作用B.婴儿的呼吸道短因此对空气的处理能力强C.婴儿会厌软骨不完善会增加食物误入气管的风险D.婴儿适宜生活在温暖清洁湿润的环境中12.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痰的形成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温暖吸入的空气C.呼吸系统的组成是呼吸道和肺D.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13.关于输血和血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B.安全输血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不能输入异型血C.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D.某些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少某些成分,可采用成分输血14.在一次车祸中,一青年左大腿股骨骨折,皮肤受到创伤,失血200毫升。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2、使植物叶片呈现绿色和花瓣呈现红色的细胞结构分别是()A.液泡叶绿体B.叶绿体液泡C.液泡线粒体D.叶绿体叶绿体3、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的DNA(位于细胞核内)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 99%。
若某次鉴定材料仅有血液,你认为应选用(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4、下列人类的活动会对鱼的生存造成影响的是()A.向水域中排放生活污水 B.向水域中排放各种工厂污水C.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流入水体 D.以上三项都是5、克隆羊“多莉”长相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相像,这一实例说明了细胞核()A.能合成有机物B.控制着生物的遗传C.能控制物质进出D.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6、你知道菜豆种子是怎样萌发的吗?仔细观察下图你会发现,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A.子叶B.胚根C.胚芽D.胚轴7、蘑菇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有“植物肉”的美誉.下列有关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A.蘑菇是多细胞真菌,分裂繁殖后代B.蘑菇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蘑菇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D.蘑菇地上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8、研究发现某工业区附近海域的海蛇蛇皮中砷含量增高,这一结果说明()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9、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A.清水、清水B.清水、碘液C.碘液、清水D.碘液、碘液10、晓晓家的宠物狗“乐乐”在外遛完一圈后,在它的皮毛上粘了很多苍耳的果实,这一实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A.帮助植物传粉B.帮助植物传播种子C.维持生态平衡D.促进物质循环11、动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蛔虫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B.家鸽的肺和气囊相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C.蝗虫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D.家兔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12、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下列不属于青春期身体发育特点的是()A.身高突增 B.大脑发育最快,内心世界逐渐复杂C.开始出现第二性征 D.大脑、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1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水B.光线C.温度D.湿度14、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层数是()A.1层B.2层C.3层D.4层15、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A.d B.b C.q D.p16、下列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A.肠液B.胆汁C.胃液D.胰液17、北极熊皮下有厚厚的脂肪,能起到防寒的作用,这厚厚的脂肪属于()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结缔组织D.营养组织18、生产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A.水淹后的农田及时排涝促进根部对无机盐的吸收B.给玉米植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避免其果穗出现缺粒现象C.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D.园艺工人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騰作用19、当你和同学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20、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21、每一天我们都要从食物中获取不同的营养物质,在这些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的是()A.蛋白质、无机盐、水B.脂肪、维生素、糖类C.维生素、无机盐、水D.脂肪、蛋白质、糖类22、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A.能生长 B.能繁殖 C.会活动 D.能对刺激发生反应2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
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显微镜是生物学中常用的探究器具。
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A.视野中看到物像①,可使用凹面镜以获得②的观察效果B.视野中看到物像①,可使用大光圈以获得②的观察效果C.显微镜由视野甲转为视野乙后,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D.由视野甲转为视野乙时,若视野模糊应调节粗准焦螺旋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含羞草受到碰撞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中描述的生物现象的生物基本特征是()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要具有遗传特性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变异⑤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①②③B.③①④C.③②④D.③②⑤3.影响沙漠绿洲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4.诗句“雨露滋润禾苗壮”所隐含的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温度C.水分D.空气5.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来细胞的遗传物质是()A.加倍的B.减半的C.一样的D.翻了2倍6.下图是细胞构成动物体的流程图,其中1, 2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结构层次,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1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复制B.2过程使细胞种类增多C.c是由不同的b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而成D.人体的皮肤对应的是d7.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的生存都会因食物关系对别的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哪种消费者灭绝一定会导致另一种生物灭绝()A.乙B.丙C.丁D.己8.下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组成成分关系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丙是消费者B.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C.丁一甲表示捕食关系D.图中有1条食物链9.植物体缺少不同的无机盐表现为不同的症状,如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油菜只开花不结果;向日葵杆细茎弱,易倒伏;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呈暗绿色叶片出现紫色。
上述植物缺少的无机盐分别是①硼②钾③磷④氮A.① ③ ④ ②B.② ① ③ ④C.④①③②D.④①②③10.某科学家在适宜的条件下做了蚕豆和烟草种子在见光和不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实验,得到表中的一些数据,由此看出,与蚕豆种子相比,烟草种子萌发所需的不同条件是A.适宜的温度B.一定的水分C.必要的光照D.充足的空气11.某同学构建了下列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特点的分类关系图。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全册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B.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D.在黑猩猩和猕猴这两种哺乳动物中,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更近些2.下列关于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中,正确的是A.母体→脐带→胎盘→胎儿B.母体→胎盘→脐带→胎儿C.胎盘→母体→脐带→胎儿D.脐带→母体→胎盘→胎儿3.有的学生吃饭总爱偏食,导致体内缺少维生素A和含钙的无机盐,据你判断此类学生可能会患A.夜盲症、佝偻病B.贫血、大脖子病C.干眼症、坏血病D.夜盲症、贫血4.关于“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以用燃烧的方法B.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C.设置重复组可以减少实验误差D.实验所测得的花生能量高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5.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B.在②开始消化蛋白质C.③不分泌任何消化液D.④是吸收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主要场所6.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会变蓝色B.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D.①②试管对照,②号试管为对照组7.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B.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C.口腔中的消化酶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D.大肠能吸收少量水分和无机盐8.人体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清洁作用。下列不属于呼吸道的器官是()A.鼻B.喉C.气管D.食道9.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a B.a<b<c C.a<c<b D.c<a<b10.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A.气管B.喉C.肺D.咽11.尿液由肾单位排到体外要经过:①膀胱②输尿管③肾脏④ 尿道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12.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A.水B.无机盐C.尿酸、尿素D.葡萄糖13.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肝脏C.输尿管D.膀胱14.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①膀胱②输尿管③肾脏④尿道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15.某人因车祸急需输血,他的血型是AB型,原则上应该给他输()A.A型血B.B型血C.AB型血D.O型血16.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心脏壁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左心室的壁最厚。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生物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认识,错误的是()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C.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都属于现代类人猿D.分析“露西”化石,“露西”可能采用了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2.如图表示人体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对其描述不合理的是()A.①表示精子B.②代表子宫C.③在输卵管内形成D.④表示受精过程3.淀粉:取面粉一匙,加水和成面团,用纱布包好后置于玻璃杯内的清水中揉洗,观察清水变成乳白色液体;取洗液5毫升放入试管中加热煮成糊状,冷却后加几滴碘酒,观察颜色变蓝色。
4.小明这几天刷牙时,牙龈常常出血,你建议他应当多吃一些()A.米饭、馒头B.鱼、肉、奶、蛋C.新鲜蔬菜水果D.奶油、巧克力5.如图是某食物在人体不同消化器官中停留的时间。
根据此图,判断此食物在接触胆汁之前,最可能已存在消化管中几小时()A.4 B.11 C.13 D.146.如图所示某科技小组的同学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的实验过程,下列描述错错误的是()A.③中的试管1号与2号试管组成对照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水B.水浴温度选择37℃是为了接近人体的体温C.此实验说明了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D.在步骤④时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变蓝、2号试管不变蓝7.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是()A.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呼吸系统D.循环系统8.图是肺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肺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泡壁被丰富的毛细血管包围C.肺泡数目很多D.肺动脉里流动的是动脉血9.如图为肺泡和血液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的血管,a、b分别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B.乙和肺泡的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与丙相比,甲内的血液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D.只有当膈肌收缩时才能发生b气体的扩散10.如图是呼吸系统模拟图,①是呼吸道,②表示肺,③指胸腔。
七年级第二学期生物期末复习测验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答案写在下面表格适当的位置。
2、人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和胚胎发育的部位分别是()
A. 输卵管、子宫
B. 卵巢、子宫
C. 子宫、子宫D、输卵管、输卵管.
3、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A.输卵管
B. 胎盘
C. 子宫
D.毛细血管
4、下列哪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A.青春期是学知识、长才干的关键时期。
B.青春期应重视面部皮肤的清洁工作,正确对待和处理脸上生出的“青春痘”。
C.青春期女孩脂肪积累增多,因此应避免进食含有脂肪的食物。
D.男女同学应保持正常交往。
5、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内容是()
①晚婚②晚育③少生④优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哪一项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A. 蛋白质
B. 糖类
C.脂肪
D.无机盐
7、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遭受坏血病的折磨,患者常常牙龈出
血,你认为他们最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8、小红患有贫血,经常头晕乏力,它的体内可能缺乏()
A.钙
B.铁
C.锌
D.碘
9、患有夜盲症和佝偻病的孩子应多吃()
A. 粗粮和牛肉
B.新鲜水果和蔬菜
C. 胡萝卜和番茄
D.动物肝脏和鱼肝油
10、下列关于小肠的结构特点中,与吸收无关的是()
A.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5—6米长。
B. 小肠壁内的肠腺能分泌肠液。
C. 小肠壁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毛。
D. 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而且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11、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成分的主要变化是( ) A. 氧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B.氧和二氧化碳都不变
C.氧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D.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12、右图为肺部微观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示中A 代表肺泡,B 代表毛细血管,且A 、B 的壁均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B.吸气时,肺泡鼓起,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肺泡进入血液
C.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经呼气排出体外
D.成熟的C 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和氧含量低的地方都容易与氧结合
13、下列有关“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可以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
B.薄涂一层凡士林的载玻片上黏附的尘埃粒子比较细小,需要借助放大镜来计数
C.在这项探究活动中,采用的抽样计数方法是“五点取样法”
D.为了使测算结果更为准确,可以通过设置重复组来减小误差
14、下面是某人的血液常规化验单,此人可能患有什么疾病( )
A.贫血
B.急性炎症
C.贫血和急性炎症
D.血栓
15、右图是显微镜下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准备实验时,我们应选取尾鳍色素较少的活小鱼作为 观察材料
B.视野中观察到的A 段是小静脉,B 段是毛细血管,C 段 是小动脉
C.比较各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其中C 段的血流速度快,A 段的血流速度最慢
D.观察过程中,时常用滴管往裹小鱼的棉絮上滴水,可以保持湿润,并尽量使小鱼少
受伤害
16、下图实线表示动脉血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的流动,下列哪项正确地表示了 体循环的途径( )
17、老张工伤急需输血,医生化验他的血型为A型,那么给老张输血应首选()
A.O型
B.A型
C.B型
D.AB型
18、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A.粪便的排出
B.尿液的排出
C.汗液的排出
D.呼出二氧化碳
19、人的每个肾脏大约由100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
A.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
B.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
C.肾小球、肾小囊壁、入球小动脉
D.毛细血管、肾小球、出球小动脉
20、在肾单位中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
①膀胱②输尿管③肾脏④尿道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21、洲洲患感冒,咽部发炎没有及时治疗,引起了中耳炎,这是病菌通过()侵染到了中耳的结果()
A.外耳道
B.咽鼓管
C.喉
D.耳郭
22、一个左侧大脑半球的躯体运动中枢受损伤的病人,会出现()
A.左侧躯体半身不遂
B.右侧躯体半身不遂
C.全身瘫痪
D.躯体运动正常
23、如右图所示,该反射活动类型及控制反射活动的中枢是()
A、简单反射、脑干
B、复杂反射、大脑
C、简单反射、脊髓
D、复杂反射、脊髓
24、下列反射中哪一个反射属于复杂反射()
A. 谈虎色变
B.眨眼反射
C. 缩手反射
D. 排尿反射
25、某人已成年,智力正常,但身高只有80厘米,这是因为他幼年时()
A.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患有糖尿病
D.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二、非选择题
(1)1号试管内的实验现象是;应用到的实验原理是:遇
碘。
(2)2号试管内的实验现象是;原因是:在适宜的温度下将分解成了。
(3)将两支试管放在37℃的水中,模拟了。
27、下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
消化的程度。
据图分析回答:
⑴淀粉和脂肪的消化分别对应着图中的哪条
曲线?。
⑵图中所示消化道哪个部位基本没有消化功
能?[ ];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
D中含有的消化液包括。
⑶淀粉、脂肪、蛋白质各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28、右图是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呼吸系统由和组成。
(2)[ ]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与血液
进行的场所。
(3)[ ] 、[ ] 、[ ] 、
[ ] 和[ ] 共同组成呼吸道。
(4)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 ] ,如果我们
边吃饭边说笑,该处的来不及盖下,会使
食物进入引起剧烈咳嗽。
29、请看右图回答问题。
30、右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部分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
图,箭头A是指血的流动方向,B
指气体扩散的方向,E指
血管,F指血管。
(2)图二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示意
图,箭头D指血的流动方向,C指
气体扩散的方向,通过气体交换血液成分
的主要变化是
31、右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32、右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四、实验探究题(共2道题,共20分)
26.(10分)做如下实验(见右图):
(1)取两个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然后各注入
1ml稀淀粉糊。
(2)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
唾液。
然后振荡这两个试管。
(3)将两个试管同时插入盛有37℃左右温水的烧杯里。
经过10分钟,同时取出这两个试管,冷却。
(4)向两个试管里分别滴入两滴碘液。
可以看到1号试管;2号试管,原因是对具有消化作用。
(5)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6)1号试管在实验中起作用。
(7)该同学将试管放入37℃水中的目的是。
这应用了的实验方法。
22. 看下图回答:
(1)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含量增多的气体是,含量减少的气体是。
(2)毛细血管和肺泡的壁都很薄,都只由层上皮细胞构成;毛细血管的管径非常小,在显微镜下识别的方法是:;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非常,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进行交换。
29. 在“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探究实验中要用到五点取样法。
(1)五点取样法是先确定对角线的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的点作为样点。
(2)利用五点取样法计数时,正好在边线上的,原则是()
A.计上不计下,计左计右 B. 计上计下,计左计右
C.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D. 计上计下,计左不计右
(3)第1格中的尘埃粒子数为。
第2格中的尘埃粒子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