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B卷
- 格式:doc
- 大小:482.78 KB
- 文档页数:14
2021年高中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测试题(B)新人教版必修1B卷(能力提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_____ 1.用pH试纸测定某一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C.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中央,跟标准比色卡比较D.在试管内放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2.对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④BaSO4和AgCl。
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A.只有① B.③④ C.②③ D.②④3.“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以加速过滤 B.蒸发到析出晶体时才需要用玻璃棒搅拌C.待溶液蒸干后即可停止加热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就应停止加热4.给160mL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所需仪器是()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泥三角⑦坩埚⑧铁三角架A.③⑥⑦⑧ B.①③④⑤ C.②③⑤⑧ D.①③④⑧5.下列是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CO2(CO):通O2,点燃 B.CO(CO2):通过NaOH溶液C.N2(O2):通过灼热的CuO D.CaO(CaCO3):加水,再过滤6.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A.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7.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锌粒24.4g(1g以下用游码),他把锌粒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所称取的锌粒的实际质量应是()A.24.4g B.23.6g C.25.5g D.24g二、填空题9.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若采用俯视的方法量取20mL液体,则实际量取的液体的体积比20mL ,若量筒中实际有20mL液体,而你读数时采用了俯视的方法,则读得的数据比20mL 。
新教材适用·高考化学课后限时自测(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解析】A项,生成的Fe(OH)2迅速被氧化,不易观察到Fe(OH)2的颜色;C项,刚产生的气体中含有空气,立即点燃易发生爆炸;D项,浓H2SO4稀释时,不能将水注入浓H2SO4,易发生暴沸溅出。
【答案】 B2.(2014·韶关市高三质检)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解析】A项,导管插入水中,不能防止倒吸;C项,不能用坩埚从溶液中提取溶质;D项,没有温度计,不能用于分馏。
【答案】 B3.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CO中少量的O2:通过灼热的铜网后收集气体B.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C.除去碘水中溶解的单质碘:加入过量乙醇后萃取分液D.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解析】A项CO中混有O2,通过灼热的铜网可以除去O2,但生成的氧化铜会与CO反应生成CO2;C项中因为乙醇能与水混溶,无法萃取后分层;D 项中BaCO3溶于盐酸,不能得到BaCO3。
【答案】 B4.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②除去NaBr溶液中的NaI:用氯水氧化NaI,再用CCl4萃取分液③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④只含有泥沙的粗盐: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因乙酸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而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①正确。
氯水氧化NaI的同时也可氧化NaBr,同时引入新的杂质Cl-,②错误。
生石灰与乙酸反应生成盐,难挥发,可用蒸馏法,③正确。
泥沙不溶于水,可通过过滤法除去,通过蒸发结晶得到食盐,④正确。
【答案】 C5.(2014·沈阳高三质检)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表所示,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A.萃取法B.结晶法C.分液法D.蒸馏法【解析】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沸点相差较大,因此选择蒸馏法进行分离,D对。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 )答案 A A项,图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A正确;B项,图示标志是易燃固体标志,故B错误;C项,图示标志是放射性物品标志,故C错误;D项,图示标志是氧化剂标志,故D错误。
2.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的是( )答案 D 根据仪器的特征,A为量筒,B为容量瓶,C为圆底烧瓶,D为分液漏斗。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托盘天平、玻璃棒是必需仪器B.实验室中,盛装NaOH等碱性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C.加入稀NaOH溶液,没有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未知液中不含N H4+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答案 B A项,利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不需要托盘天平,故A错误;B项,二氧化硅与NaOH 反应生成具有黏合性的硅酸钠,则盛装NaOH等碱性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故B正确;C项,加入稀NaOH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没有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不能说明不含N H4+,故C错误;D项,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试纸不能润湿,否则测得溶液的pH有误差,故D错误。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注意事项)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①加热盛有液体的烧瓶时,需加碎瓷片或沸石②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3③实验前,要对气体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査④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⑤实验结束后,清洗后的洁净试管要倒放在试管架上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⑤答案 B ①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为了防止暴沸,要加碎瓷片或沸石,故①正确;②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3,否则容易发生爆炸,故②正确;③实验前,要对气体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査,以防止漏气而导致实验失败,故③错误;④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沿器壁注入水中,否则浓硫酸容易溅出,发生危险,故④正确;⑤实验结束后,清洗后的洁净试管,要倒放在试管架上,是为了便于试管中的水流出试管,故⑤错误。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一单元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2.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给液体、固体加热B.使食盐水中NaCl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C.区别NaCl、Na2SO4时常用到胶头滴管、试管D.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3.(2018·天津红桥区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B.将1 mol·L-1的NaCl溶液保存在容量瓶中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D.用pH试纸检验某溶液的酸碱性时,一定要先用蒸馏水湿润4.(2018·成都模拟)下列选项中,利用相关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够完成相应实验的是5.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①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 稀硫酸②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1.7 g 氯化钠晶体④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3.10 mL溴水⑤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的化合物⑥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A.①②④B.②③④⑥C.③⑥D.③⑤⑥6.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7.下列液体试剂与存放仪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8.(2018·潍坊一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KNO3粉末中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并不断搅拌制备Fe(OH)3胶体C.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SO2-4 D.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测得pH约为2 9.(2018·昆明模拟)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2.85 mL的KMnO4溶液B.实验室蒸馏石油可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C.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D.配制500 mL 0.4 mol·L-1NaCl溶液,必要的仪器如图乙所示10.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目的的是注:H2C2O4·2H2O的熔点为101 ℃,170 ℃以上分解;CaO2在350 ℃以上分解。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振荡、静置后分液C.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取少量液体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D.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溶液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2、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的处理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里称量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可用水灭火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先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然后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3、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4、下图是某些实验的部分装置,其中所注明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5、中央电视台报道,一种名叫“排毒基强离子排毒仪”的产品正在市场热销。
向排毒盆内倒入了纯净的温水,双脚放入盆中,启动电源开关,加入了适量精食盐。
过一段时间,盆中开始出现绿色、红褐色的絮状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排毒基强离子排毒仪”一定是用惰性电极制成的B.绿色、红褐色的絮状物是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形成的混合物C.绿色、红褐色的絮状物就是从脚底排出的体内毒素D.加一些精食盐的主要目的是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将产生白色沉淀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C.浓HNO3 、氯水、AgBr固体、AgNO3溶液都应该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D.工业上分别用电解融熔NaCl、MgCl2、AlCl3的方法制得金属Na、Mg、Al7、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奥运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焰色反应”知识相关。
考点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与基本方法一、选择题1.(2023山东卷)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B.皮肤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冲洗C.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毯(石棉布)灭火答案:A解析:饱和Na2CO3溶液显碱性且有一定的腐蚀性,A项错误;皮肤上溅上碱液,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的硼酸溶液,B项正确;电器起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项正确;活泼金属燃烧起火,可以用灭火毯盖灭,D项正确。
2.下列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氢氟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瓶中B.镁条能与氧气反应,所以必须保存在煤油中C.硅酸钠的水溶液保存在带有玻璃塞的细口玻璃瓶中D.碘单质保存在带有玻璃塞的棕色广口玻璃瓶中答案:D解析:氢氟酸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发生反应,A项错误。
镁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为氧化镁,这层保护膜能阻止内层的镁继续被氧化,所以镁条无须保存在煤油中,B项错误。
硅酸钠溶液具有黏性,能使玻璃塞与瓶口黏在一起,C项错误。
碘易升华,所以要避光密封保存,由于是固体药品,所以使用广口瓶(带玻璃塞),D项正确。
3.下列实验中,实验设计或所选装置合理的是()。
A.用乙醇提取碘水中的碘,应选择图③所示装置B.用图①和图②所示装置进行粗盐提纯C.用图④所示装置进行石油分馏实验制取汽油D.图⑤所示装置中盛有饱和Na2SO3溶液,用于除去SO2中含有的少量HCl答案:B解析:图①为过滤操作,图②为蒸发操作,图③为分液操作,图④为蒸馏操作,图⑤为洗气装置。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则碘更易溶解在乙醇中,但乙醇与水可以任意比互溶,不能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A项错误。
粗盐提纯过程中需要过滤和蒸发操作,B项正确。
石油是混合物,根据其成分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将成分进行分离,进行石油分馏实验制取汽油需用温度计测量以控制馏分的温度,C项错误。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卷(一)第一单元化学实验基本方法(90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K39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使用化学药品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药品对应的警示标志正确的是解析:酒精、汽油都是易燃液体,浓硝酸、浓硫酸都是腐蚀性试剂。
答案:B2.下列有关仪器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B.用容量瓶保存0.5mol·L-1的盐酸C.用滴定管量取25.00mL溶液D.用量热计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解析: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溶液,不能用来保存溶液,B项错误。
答案:B3.利用下列各组物质制备和收集少量相应气体,能采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是A.浓氨水和CaO固体B.浓H2SO4与铜片C.稀硫酸与锌粒D.稀盐酸与石灰石解析:NH3和H2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C两项均错误;铜和浓H2SO4需加热才能反应,B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4.A.甲柜B.乙柜C.丙柜D.丁柜解析:浓硝酸易挥发,挥发出的HNO3会与生石灰发生反应,而使药品失效,B项符合题意。
答案:B5.下列图示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解析: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因为其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与NO。
答案:C250mL容量瓶分液漏斗酸式滴定管冷凝器-1解析:定容时仰视刻度,当液面已超过刻度线后才认为与刻度线相切,致使溶液浓度偏低,A项正确;酒精易溶于水,不分层,B项错误;Na2S2O3溶液用碱式滴定管量取,C项错误;蒸馏实验中水从下口进上口出,D项错误。
答案:A7.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A.萃取法B.过滤法C.分液法D.蒸馏法解析: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分离。
答案:D解析:铁钉应与电源负极相连,B项错误;点燃H2前必须验纯,以防爆炸,C项错误;稀释浓硫酸应将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项错误。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1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对于易燃、易爆、有剧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下列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答案:B2.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可用分液漏斗的是( )A.乙醇和水B.香油和食盐水C.黄河水中的泥沙与水 D.从食盐水中获得食盐答案:B3.下列各组固体混合物中,能用过滤的操作方法进行分离的是( )A.NaCl和NaNO3B.CaCO3和MnO2C.CaCO3和Na2CO3D.NaOH和NaNO3答案:C4.下列关于CCl4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A.CCl4比水密度大B.CCl4与水和I2均不反应C.CCl4与原溶剂水互不相溶D.I2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答案:A5.欲从食盐水中提取出食盐,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过滤B.萃取C.蒸发D.蒸馏答案:C6.如图所示,四种化学实验操作的名称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分别为( )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D.萃取、蒸溜、蒸发、过滤答案:A7.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加热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加热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答案:A8.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蒸馏操作的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等B.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内C.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或沸石,目的是防止暴沸D.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口进水、上口出水答案:B9.在实验桌上放着四种化学药品,试剂瓶上分别标有“白砂糖”“小麦面粉”“加碘食盐”和“食用味精”的字样。
第一单元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本草纲目·35卷·大风子》中对药物浸出过程有如下叙述:“原药液瓷器盛之,封口入滚汤中,盖锅密封,勿令透气,文武火煮......”。
下列实验操作与文中所述操作原理相同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从“原药液瓷器盛之,封口”可知试剂需放在一密封容器中,“入滚汤中,文武火煮”可知需利用热水浴进行加热,与D选项相符。
其中A项为固体加热装置,B项为升华装置,C项为蒸馏装置,均不正确;答案选D。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容量瓶、分液漏斗、酸(碱)式滴定管、冷凝管等仪器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查是否漏液B.蒸发、蒸馏、配制标准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均需要用到玻璃棒C.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D.烧瓶、量筒、容量瓶、滴定管洗净后均可放在烘箱中烘干【答案】C【解析】A项,冷凝管不需要检查是否漏液,具有塞子或活塞的仪器要查漏,例如容量瓶、分液漏斗、酸(碱)式滴定管等仪器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查是否漏液,错误;B项,蒸馏不需要玻璃棒,需要蒸馏烧瓶、冷凝管等,错误;D项,烧瓶、量筒、容量瓶、滴定管洗净后自然风干即可,不能放在烘箱中烘干,否则可能影响定量仪器的准确度,错误。
3.用烧碱固体配制0.100mol/L NaOH溶液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需要的是A .检漏B .量取C .转移D .定容【答案】B【解析】A.容量瓶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A项需要;B.固体配制溶液时,不需要量取液体体积,B项不需要;C.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需沿玻璃棒转移到容量瓶中,C项需要;D.洗涤液转入容量瓶后进行定容,当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D项需要。
选B。
4.实验室中不同的试剂有不同的保存方法,下列保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保存硫酸亚铁溶液需加入铁钉和少量硫酸B.金属钠保存在装有煤油的玻璃塞广口瓶中C.溴化银固体保存在棕色玻璃塞广口瓶中D.保存浓硝酸需用带橡胶塞的棕色细口瓶【答案】D【解析】硫酸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2(SO4)3。
第一单元化学实验基本方法(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总计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
第11~15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全部答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的0分。
1.《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
其方法与分离下列物质的实验方法原理上相同的是A.甲苯和水B.硝酸钾和氯化钠C.乙酸乙酯和乙酸D.食盐水和泥沙2.科学的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
下列方法或要求存在错误的是A.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要先挤瘪橡胶头,再将滴管伸入到液体中吸取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慢慢地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C.实验室进行模拟炼铁时,应先通一段时间的CO气体,然后再加热D.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时,点燃红磷后要迅速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并塞紧橡皮塞3.下列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A.0.1mol/LNaClO溶液的pH用pH计测量B.加热分解Na2CO3·10H2O用瓷坩埚C.量取8.5mL稀硫酸用100mL量程的量筒D.移取KMnO4溶液用碱式滴定管4.用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5.为制取含HClO浓度较高的溶液,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均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取氯气 B .制取氯水C .提高HClO浓度D .过滤6.下列实验操作或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A.在通风橱中进行制取SO2的实验B.金属钠着火,可用细沙盖灭,也可用湿抹布盖灭C.使用剩余的液体药品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中,要倒入指定的废液缸中D.“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7.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作用,可以有效控制产生乙炔的速率B.制肥皂时,在皂化液里加入饱和食盐水,能够促进高级脂肪酸钠的析出C.制备乙酸乙酯时,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收集产物D.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时,为除去杂质和防止苯甲酸析出,应该趁热过滤8.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下列操作或试剂的选择不合理的是选项被提纯的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 Br2(CCl4) / 蒸馏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B CuO(Cu) / 空气中灼烧C Cl2(HCl) 饱和食盐水洗气D CH4(CH2=CH2)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装置Ⅰ:在铁制品上镀铜B.装置Ⅱ:可以用于收集氯气并吸收多余的尾气C.装置Ⅲ: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D.装置Ⅳ: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晶体的制备中,趁热过滤后加入2mL水的目的是避免NaCl冷却结晶,提高KNO3的纯度B.滴瓶中的滴管在加完药品后应将滴管洗净后再放回原瓶C.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为准确测得反应前后的温差,应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在隔热的容器中混合测量混合液初始温度,然后迅速搅拌测量混合液的最高温度D.冬季时的乙酸常结成冰状固体,取用时可先将试剂瓶置于石棉网上用小火加热使乙酸熔化,再倾倒或用胶头滴管吸取11.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A.通过浓硫酸除去HCl中的H2O B.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C.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2中的O2 D.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中的CO212.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 向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的水解液中滴入少量新制的银氨溶液并加热有银白色物质生成B 将装有CuCl2·2H2O晶体的试管加热,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试纸C 向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乙醇振荡后静置溶液紫色逐渐褪去D 向3mL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13.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池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14.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模拟盐酸的生产。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B)第一单元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⑥2.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给液体、固体加热B.使食盐水中NaCl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C.区别NaCl、Na2SO4时常用到胶头滴管、试管D.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3.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正确的是A.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过滤B.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蒸馏C.从硝酸钾和氯化钾混合液中获取硝酸钾——蒸发D.从溴水中提取溴——分液4.(2018·江西六校联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气体B.浓硝酸存放于棕色广口试剂瓶中C.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将氯化亚铁固体溶解在蒸馏水中加少量盐酸即可D.蒸馏时应先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凝水再加热5.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①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 稀硫酸②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1.7 g 氯化钠晶体④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3.10 mL溴水⑤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的化合物⑥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A.①②④B.②③④⑥C.③⑥D.③⑤⑥6.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气体,从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并连接。
其中连接顺序合理的是A.a—a′→d′—d→e B.c—c′→d—d′→gC.b—b′→d—d′→g D.d—d′→c—c′→f7.下列液体试剂与存放仪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8.将气体a通入溶液b中,始终无明显变化的是9.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实验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0.(2018·泰安一模)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图甲所示装置可以将乙醇和水分离B .用图乙所示装置蒸发硫酸铜溶液制备硫酸铜晶体C .用图丙所示装置通过稀硝酸与铁反应制取少量的氢气D .用图丁所示装置分离氢氧化钙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铵固体 11.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制备乙酸乙酯时,先将乙酸加入到反应器中B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 2-4,应先加入BaCl 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C .滴定管洗净后应先用蒸馏水润洗,再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D .在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饱和食盐水,再通过浓硫酸 12.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夹持仪器和试剂任选)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13.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14.(2018·武汉调研)某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
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起始滤液的pH =7B .试剂Ⅰ为Ba(NO 3)2溶液C .步骤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除去Ba 2+D .图示的步骤中必须要经过2次过滤操作15.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其中发生装置相同,干燥和集气装置有两套,分别用图1和图2表示。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16.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备、净化和收集装置。
若依据反应H 2C 2O 4=====浓硫酸△CO↑+CO 2↑+H 2O 制取CO ,则合理的装置组合为A .①⑤⑧B .③⑤⑦C .②⑤⑥D .③④⑧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52分)17.(2018山东烟台模拟)根据如图所示仪器(若有必要,装置可多次使用),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 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 ,气体应从 端通入。
若应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除去Cl 2中混有的水蒸气和HCl 气体,其操作方法是 。
(2)检验:证明CO 中含有CO 2,装置内应盛 ,要除去CO 2并得到干燥CO 的方法是 。
(3)贮气:排空气法收集H 2时,气体从 端通入;排水法收集O 2时,瓶内应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端通入。
(4)量气:要测量气体体积,除去乳胶管和玻璃导管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测量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该法适用于测量的气体的体积。
18.我国青海查尔汗盐湖蕴藏着丰富的食盐资。
经分析知道,该湖水中含有高浓度的Na+、+、Mg2+及Cl-等。
利用盐湖水可得到某些物质。
其主要工业流程如下:请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湖水得到晶体(A)的方法是结晶法(填“降温”或“蒸发”)。
(2)操作Ⅰ的名称为,此操作适用于分离。
(3)本流程中分别采用条件1和条件2获得不同晶体,所依据的物理性质是。
a.摩尔质量b.溶解度c.溶解性d.熔、沸点(4)检验钾肥中是否含有Na+的实验方法是,若含有Na+,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需得到高纯度的钾肥,可以采用的提纯方法为。
19.碳酸镁晶须是一种新型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剂。
Ⅰ.合成碳酸镁晶须的步骤:①配制一定浓度的MgSO4溶液和NH4HCO3溶液;②量取一定量的NH4HCO3溶液于容器中,搅拌并逐滴加入MgSO4溶液,控制温度50 ℃,反应一段时间;③用氨水调节溶液pH至9.5,放置1 h后,过滤、洗涤、干燥得碳酸镁晶须产品。
Ⅱ.测定产品MgCO3·n H2O中的n值(仪器和药品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250 mL 0.1 mol·L-1MgSO4溶液,所需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量筒外,还有。
(2)检验碳酸镁晶须是否洗干净的方法是。
(3)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按气流方向,用接口字母表示),其中B 装置的作用是,C装置的作用是。
(4)加热前先通入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称取C、D的初始质量后,边加热边通入N2的作用是。
(5)若B装置中无残留物,要准确测定n值,则至少需要下列所给数据中的(填选项字母),写出相应的数学表达式:n=。
a.装置A反应前后质量差m1b.装置C反应前后质量差m2c.装置D反应前后质量差m320.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含80%~90%的Ca(OH)2,其余为焦炭等不溶物]为原料,制备ClO3的实验过程如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图甲:(1)反应Ⅰ的目的是制备Ca(ClO3)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通入Cl2和O2比例、废渣量均一定的条件下,为使Cl2转化完全,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过滤时滤液出现浑浊,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滤纸已破损B.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C.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3)所加试剂Y选用Cl而不用NO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4ClO 3=====400 ℃ 3ClO 4+Cl ;2ClO 3=====600 ℃2Cl +3O 2↑。
实验室可用ClO 3制备高纯ClO 4固体,实验中必须使用的用品有:热过滤装置(如图乙所示)、冰水。
①热过滤装置中玻璃漏斗的下端露出热水浴部分不宜过长。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补充完整由ClO 3制备高纯ClO 4固体的实验方案:向坩埚中加入一定量ClO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低温下干燥得ClO 4固体。
21.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中仪器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用ClO 3和MnO 2制O 2应选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用H2O 2与MnO 2制O 2,并控制产生O 2的速率,应选________(填字母)。
(3)若用装置(如图所示)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O 2,氧气应从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
若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
(4)若用装置F 进行CO 还原Fe 2O 3的实验,实验室制取CO 的方法一般采取甲酸脱水法(HCOOH ――→浓硫酸△CO↑+H 2O),用纯净的CO 完成该实验。
①除F 、外还需要的装置有________,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与其他导管连接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导管口的序号)。
②实验时,a 处可能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F 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B )第一单元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答案】B【解析】①试管常用于物质的制备、发生装置;②普通漏斗常用于过滤,可用分离固液混合物;③分液漏斗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④托盘天平常用于称量固体的质量;⑤蒸馏烧瓶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⑥研钵常用于固体药品的研磨,不能用分离。
2.【答案】C【解析】烧杯只能用于给液体加热,A错;使食盐水中NaCl晶体析出的方法通常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使用的容器应是蒸发皿而不是坩埚,B错;由于物质鉴别所用试剂量较少,故应使用试管作反应容器,通过胶头滴管滴加试剂,C对;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的方法是直接将试剂瓶中的液体倾倒到滴定管中,D错。
3.【答案】A【解析】沙子不溶于水,食盐溶于水,则利用过滤法可分离,故A正确;水和汽油的混合物分层,则利用分液法分离,故B错误;硝酸钾、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若蒸发均从溶液中析出,应利用结晶法分离,故C错误;溴水不分层,不能利用分液分离,溴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溶于水,应利用萃取分液,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