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沼-果”循环农业模式的技术经济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43.71 KB
- 文档页数:4
翼城县“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作者:来源:《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0年第10期近年来,翼城县的农村沼气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了探索沼渣、沼液在农业生产上的最佳利用模式,提高沼气产业综合效益,特制定我县“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试验、示范实施方案。
一、项目的目的和意义随着国家农业部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实施,我县户用沼气工程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
它不仅充分利用了农业废弃物,而且推进了可循环“生态型农业的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生态农业模式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用沼气池处理人畜粪便及生活废弃物即可杀虫灭菌,又能得到优质能源和肥料。
沼液、沼渣是沼气发酵后的固液残余物,可为水果生产提供无污染、无毒、速效的有机肥,生产出无公害高品质的水果产品。
本项目的实施,就是根据沼液、沼渣在苹果生产中的试验和应用,设计了三种效果较好的施肥浓度和施肥量进行大田种植对比试验,通过对果树生理性状、产量和品质的比较,找出适宜在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最佳施肥浓度和施肥量。
利用我县沼气生产设施,以及沼气技术、果树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结合当地具备一定生产条件的优势农户。
试验、示范“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探索沼肥使用方法和数量,获取相关试验数据,为大范围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奠定理论基础,引导农户增产增收。
通过生猪养殖带动沼气生产,满足农户的生活需求;通过沼肥施用,提高果品品质,增加果农收益。
“以试验带示范、以示范促推广”,力争3—5年时间内在我县全面普及“猪—沼—果”循环发展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二、项目实施地基本情况1、地理特征翼城县位于太岳山、中条山和临汾盆地的交接部位,地势东高西低,且东部南高北低。
北、东、南群山环抱。
全县可分为三个大的地貌单元,即平原台地堆积地貌区、黄土梁浸蚀堆积地貌区和中山浸试蚀地貌区。
县域面积1170平方公里,地震裂度为6度,所辖历山舜王坪风景旅游区为华北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浅谈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作者:张建平来源:《农业与技术》2016年第12期摘要:沼气是一种可再生循环利用的绿色能源,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生态有着直接相关性。
沼气技术是将人畜粪便集中起来流入沼气池进行发酵形成沼气,沼气作为燃料,沼液和沼渣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因此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对提高农民经济收益、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文章就针对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猪-沼-果;循环农业;应用中图分类号: R3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0241 猪-沼-果生产模式的设计与规划投入猪-沼-果生产模式前要做好科学周详的规划设计,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猪舍及沼气池的选址是关键。
选择猪舍及沼气池时,要保证有效的供水条件及交通条件,猪舍通常建在果园的最高位置及中线位置,以扩大沼液自流灌溉面积,且猪舍在果园制高点便于通风、透光、透气,在与外界隔离的条件下促进猪的健康成长。
常用的沼气池建设方法有2种,建设于猪舍内地下,地面养猪可直接冲洗猪粪尿入池,不过该方式受地质条件限制较大;在猪舍外建池,该方法无法自流,但是要充分考虑猪舍内排污及沼液流向等因素,且要便于进料、排液等。
2 猪-沼-果硬件建设合理规划猪床面积,一般情况下,一头妊娠哺乳猪猪床面积在5.5m2,公猪为10.5m2,断乳猪仔为0.5m2,育肥猪为1m2左右,建设时根据实际投资及养猪头数确定猪舍建造面积。
通常采用双排设置模式,地面硬化,中间高于两侧,留1.5m左右过道;猪床要向排污沟倾斜5%的坡度,并用混凝土浇筑、水泥砂浆抹平。
舍内高地面要高出舍外40cm左右,并围绕猪舍建设宽、深15cm左右的排污沟,并向沼气池方向倾斜;注意排污沟要做到雨污分流。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设沼池,根据猪舍每天粪便污水进料量及发酵原料滞留期确定沼气池容积,通常发酵原料滞留期多以10~15d左右为宜;沼气池设计单体最好不超过100m3,方便施工,设置2~3个滤粪柜轮流使用,每个滤粪柜容积约为12m3,滤粪柜要设置格栅拦截原较中的渣质,防止其进入发酵池影响发酵效果。
推广“猪——沼——果"模式是生产无公害果品的好途径作者:李顺平来源:《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1年第10期一、猪——沼——果的概念猪——沼——果生态农业工程是以沼气为纽带,使种养业和沼气综合协调发展。
农户充分利用庭院土地和空间。
建立沼气池、厕所、猪圈“一池三改”模式,猪圈地下建沼气池、猪圈养猪鸡,房前屋后种水果。
人畜粪尿流入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消除污染,改善环境;沼气用作农户燃料,照明,解决农村用能。
沼液、沼渣可作优质有机肥、饲料添加剂,用以施肥、喂猪和防治病虫害等,从而实现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达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
二、猪——沼——果生态果园模式范例范例一:2005年榆次张红梅在他家的五亩果园里建起了10m。
的沼气池,养猪30头,听张红梅说:以前她家猪圈的猪粪污水遍地,苍蝇蛆虫大量繁殖,臭气熏天,附近居民对她家很是不满。
可自建沼气池以来,猪舍环境面貌大为改善。
她算了这样一笔经济账:一头中等肥猪日排粪尿5.8公斤,一年达2117公斤,30头猪每天排出的粪尿约174公斤,年排粪尿为6.351吨,一亩苹果地施肥用7000公斤的有机肥,6.351吨肥料根本用不了,剩下的肥料只有排放于周围环境之中,这给附近农业生产和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同时也威胁和制约了畜牧业自身的发展。
自猪沼果生态模式投入运行后,整个猪场、果园环境整洁,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循环格局。
她家的5亩果园地,一亩按2500公斤计算,2005年五亩地产苹果12500公斤,张红梅家的果园施用沼肥后,果子的产量增加了1875公斤,1斤苹果卖价按1.5元计算,那么因施用沼肥增加的收入有5625元。
由于他家的果子是个大、质优、味甜、无公害、虽然价钱高,但许多商贩都愿意出高价纷纷抢购她家的果子。
她笑着对我们说“施了沼肥的苹果病虫害也减少了许多,一年下来果园节省了200多元农药和化肥的开支,同时,她家用沼气烧水、做饭、点灯的生活,一年可节约3~5吨煤,节约1000元左右,仅这三项共增收节支6825元之多。
“猪―沼―果”模式示范效益分析及其综合利用技术摘要以安庆市杨桥镇“猪―沼―果”模式在柑桔种植上的示范应用为例,着重分析了示范户综合利用“三沼”(沼气、沼液、沼渣)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并介绍了沼液、沼渣种植柑桔的综合利用技术。
关键词“猪―沼―果”模式;经济效益;综合利用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5-0284-02安庆市杨桥镇余湾村、余墩村是宜秀区优势特色水果生产专业村,地理位置优越独特,农民种植果树历史悠久,现有柑桔、桃、杏等果树面积133.33 hm2。
自2009年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以来,余湾、余墩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着力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和“猪―沼―果”模式示范,共建立一体化沼气户308户,“猪―沼―果”模式示范41.2 hm2,示范户年均可节支增收近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1 示范实例余湾村一农户,家中5口人,种植柑桔0.27 hm2,主要发展庭园果树,经营农家乐。
建有一口8 m3沼气池,池上建猪圈、厕所,年养猪4头,作物秸秆、人畜粪便收集入池,利用沼气烧水做饭,利用沼液防治果树病虫害和拌饲料喂猪,利用沼液、沼渣种植柑桔等,形成以沼气、养殖、种植“三位一体”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1-3]。
其运行过程如图1所示。
2 经济效益分析2.1 生态种植提质增效果园沼肥(沼液、沼渣)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未施用沼肥的果树,柑桔产量30 t/hm2,产值4.8万元/hm2(30 000 kg/hm2×1.6元/kg=4.8万元/hm2);而施用沼肥的果树,平均产量达33.75 t/hm2,产量增幅12.5%,因果品优质,市场售价也提高到2.2元/kg,产值74 250元/hm2(33 750 kg/hm2×2.2元/kg=74 250元/hm2),产值增幅达54.69%。
由此,因果品增产提质平均增收26 250元/hm2。
浅析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之“猪-沼-果”种养结合模式邓飞龙1,胡虹2,苏子剑3,陈崴1,杨国生41.福建省仙游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仙游 351200;2.福建省仙游县度尾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站,福建仙游 351200;3.福建省仙游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福建仙游 351200;4.福建省仙游县游洋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站,福建仙游 351200摘要为了使生猪粪污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笔者采用实地走访、座谈交流、调查问卷、查阅资料、结果研讨等方式,了解了福建南方LK生猪养殖场“猪-沼-果”处理模式及周边养猪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介绍了“猪-沼-果”生态养殖模式的工艺流程,分析了“猪-沼-果”处理模式的优缺点等。
“猪-沼-果”处理模式是较为实用的粪污处理模式,相较发酵床等处理模式,具有操作简便、经济价值高等优点,但也存在消纳地不足、易漏排污染环境等缺点,需要从业者及政府部门监管与指导人员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关键词生猪养殖;“猪-沼-果”模式;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趋势,经历了快速恢复阶段、产量扩充阶段、转型发展阶段和生态养殖4个阶段[1]。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生猪规模养殖场逐渐融入绿水青山之中,生猪粪污处理也逐渐从污染治理,提升到粪污资源化利用层次,其中“猪-沼-果”生态养殖模式便是生猪养殖粪污处理的重要模式。
笔者对南方某猪场及其周边养猪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展开了调查,分析了其“猪-沼-果”生态养殖模式的工艺流程和优缺点,以供参考。
1 基本情况笔者调查的生猪规模养殖场(简称LK猪场,下同)生产区占地面积约1.67 hm2,常年存栏生猪近2 500头,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某县,地处戴云山山脉东南坡,地形由山地、丘陵和河谷盆地组成,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所处乡镇的生猪养殖主要以中小型规模养殖为主。
据当地兽医部门统计,2023年全镇有13个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存栏生猪约3.6万头,占全镇畜禽养殖总量的80%以上,全年规模养殖场的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100%。
稷山“猪—沼—果”利用模式效益明显作者:刘银焕康新茸来源:《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9年第07期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的大好形式下,我们积极推广“猪—沼—果”结合综合利用模式,促进果业发展。
为实现果业增效、果农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沼气及果业产业发展概况(一)沼气产业发展概况1、我县从2004年开始实施沼气富民工程,几年来,在站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大力宣传,积极推广,全县共建设沼气池12000余个,总容量达10万方以上。
其中5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一个正在建设中;庭院沼气池1万个,总容量8万方,占总沼气池85%;果园沼气池2000个,总容量2万方, 占总沼气池15%。
2、沼液、沼渣利用现状:目前,沼液、沼渣出池后全部用作有机肥施于各种农田、果园和蔬菜,施用方式主要是冲施和喷施两种。
(二)、果业发展概况1、全县水果总面积14.5万亩,其中苹果4.5万亩;桃树面积5.2万亩;葡萄面积3.1万亩;梨、杏、李等其它水果面积1.7万亩。
2、去年,全县苹果总产量达6.3万吨,葡萄总产量达3.3万吨,桃总产量达11万吨,加上其它水果的收入,全县水果总收入可达4亿元以上,农业人均果品收入达到1300余元。
二、“猪—沼—果”结合模式效益1、投入情况①苹果园、桃园一般每亩投入仍为1000~1500元,亩秋施沼肥2—3方,生长季节冲施沼肥3~5次,叶面喷施5~6次,折合人民币600元;亩施化肥50公斤,折合人民币120元;结合叶面喷肥年喷施农药5次以上,折合人民币80元;浇水3~4次,投资200元左右;套袋及人工亩投入500元。
②葡萄园每亩投入1500~2000元,其中亩施有机肥3~5方,生长季节冲施沼肥3~5次,叶面喷施5~6次,折合人民币800元;亩施化肥100公斤,折合人民币300元;结合叶面喷肥年喷施农药5次以上,折合人民币150元;浇水4—5次,投资200元左右;套袋及人工亩投入500元。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年9月 第16卷 第5期C h i ne s e J ou rna l of Ec o2A g ri c u ltu re,S ep t.2008,16(5):1283-1286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专栏DO I:10.3724/SP.J.1011.2008.01283 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标准化建设与效益分析33王立刚1 屈 锋2 尹显智2 邱永洪2 黄德卿3 陶敏诗3(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 100081;2.四川省农村能源办公室 成都 610000;3.四川省苍溪县农村能源局 苍溪 628400)摘 要 以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典型地区———四川省苍溪县为例,通过对标准建设模式和非标准建设模式农户的定点调查与监测,确定了“猪-沼-果”标准模式建设内容为“三建三改”,即每个试验户建1口沼气池、建1个标准化果园、建1个微水池和改厨房、改厕所、改猪圈。
此标准模式在生猪饲养、果树种植、土壤肥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该区1户示范户开展标准模式建设共需投资6560元,财务净现值为2.87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28年。
该标准模式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明显,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适宜在我国南方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猪-沼-果” 生态农业模式 标准化建设 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S181;F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90(2008)05-1283-04Econom i c ana lysis and standard iza ti on of“p i g2b ioga s2fru it”eco2agr iculturem odel i n South Ch i n aWANG L i2Gang1,QU Feng2,YIN Xian2Zhi2,Q IU Yong2Hong2,HUANG De2Q ing3,T AO M in2Shi3(1.I 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 ources and Regi onal Planning,Chinese Acade 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100081,China;2.Sichuan Pr ovince Rural Energy Office,Chengdu610000,China;3.Cangxi County Rural Energy Bureau,Sichuan Pr ovince,Cangxi628400,China)Abstract Taking Cangxi County,Sichuan Pr ovince,as a typ ical South China regi on for“p ig2bi ogas2fruit”eco2agriculture mod2 el,rural household research and survey on standardized and non2standardized models were conducted.Standardized eco2agricul2 ture models with“three constructi ons and three changes”including the constructi on of bi ogas digester,standardized fruit garden and pond,and changes in kitchen,t oilet and hogpen are identified.Based on relative index analysis,the standardized model has re markable ecol ogical and econom ic benefits on p ig breeding,fruit2tree p r oducti on and s oil fertility,and als o increases far mers’income.The study als o shows that a typ ical household with standardized model needs6560yuan for invest m ent,p resent net fi2 nancial value fr om invest m ent is28700yuan,with a dyna m ic invest m ent payback peri od of1.28years.The far mer p racticing the “p ig2bi ogas2fruit”model invests less and achieves more,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of increasing far mers’income and is very suit2 able for wide app licati on in South China.Key words “Pig2bi ogas2fruit”,Eco2agriculture model,Standardizati on constructi on,Econom ic benefit(Received Nov.28,2007;accep ted Feb.19,2008) “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是我国南方生态农业发展中最为典型的模式[1],同时也是沼气建设与庭园经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一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
“猪-沼-果(菜)”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模式作用大等二则作者:王秋萍杨东霞来源:《科学种养》2009年第09期山西省吉县地处吕梁山南端,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全国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
近年来,该县在发展沼气的基础上,根据本县苹果主导产业及日光温室蔬菜不断增多,对优质肥料需求量增大的情况,提出以沼气为纽带,大力发展“猪-沼-果(菜)”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模式。
两年来,该县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资55万元,共建了550个“猪-沼-果(菜)”综合利用模式的沼气池,培育了一批“猪-沼-果(菜)”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模式的示范户。
实践证明,这种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可在以下4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1促进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快速发展“猪-沼-果(菜)”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使农业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利用,延长了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链,形成了“猪多肥多、肥多果多、果多钱多、钱多猪多”的互补良性循环,提高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综合效益。
2提高果(菜)质量这种模式所产的沼液、沼渣都是优质有机肥。
沼液是一种优质液态肥料,含有各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生长素、糖类等营养物质,养分高,做为苹果树根外施肥肥效显著,并对苹果病虫害有防治作用。
果树施沼液还可提高果树坐果率5%,增产10%~30%,果实甜度提高0.5~1度,果形美观,商品价值高。
沼渣是优质固体肥料,养分丰富、全面,不仅能满足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还可以改良土壤。
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加上果园种草,解决了果园有机肥肥源紧缺的问题。
施用这些肥料,可使果树树体健壮,病虫害减少,从而提高果品产量,提升果品质量。
3增加果(菜)农经济收入建1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沼气可用来烧水、做饭、照明,每户1年可节约煤、电费用1000元左右;沼液可作为猪饲料添加剂,养的猪可提前1个月出栏,每头猪可节省成本40元,每户按养14头猪计算,能节约饲料560元;沼液、沼渣都可作为肥料,用于果树施肥,每户按5亩地计算,1年可节省肥料600元;沼液还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每户1年可省农药费用700元。
“猪—沼—果”生态脐橙栽种模式“猪—沼—果”生态脐橙种植技术,以养猪为龙头,以沼气为纽带,联动脐橙发展的生态果业模式。
具体地说就是猪粪下池发酵产气,供果农烧饭点灯,剩余的沼肥用来肥果喂猪,形成一个良好循环的生态果业模式。
于都县新陂乡庙背村黄毛农1994年在自留山上建了一块50亩集养猪、沼气、种果为一体的生态脐橙种植模式。
一、建园及成本1993年冬,以经营饲料为生的黄毛农在本村组一块集体的荒山坡和自己的自留山上开发了一块50亩的脐橙园。
采用3×4m的株行距挖条带后打1米见方的种植穴,每穴稻草20公斤、麸饼3公斤、磷肥1.5公斤、石灰1.5公斤,分三层回填返穴,苗目自繁自用,品种为纽荷尔脐橙,1994年春定植脐橙3100株。
果园种植完后,接着建了一栋80m2的猪舍和20m3的沼气池,总计投入3.6万元。
在果枝员、沼气技术员的指导下,利用自己卖饲料、懂养猪的优势,开始了“猪—沼—果”模式经营。
二、“猪—沼—果”生态果园的管理1、实行以短养长:1994年,全园套种花生、大豆、青饲料等,当年套种收入7500多元,节省养猪饲料成本1600多元。
年出栏两批生猪,每批60头,年纯收入1200元。
沼气点灯烧饭,年节省生活能源2600多元。
沼液浇果树,节省肥料成本3100元。
累计当年套种、养猪、节能纯收入为26800元。
第一年除养殖、套种、节能收入投到果园外,另外仅投入7000多元资金到果园生产。
2、精心管理果园:在继续搞好养猪、办沼气的前提下,第二年始则重点管理好果园。
脐橙施肥采取少吃多餐,每年3~8月份,每月施两次50%的沼液,结合喷药加上叶面追肥,促脐橙抽生枝条扩大树冠;对春、夏、秋梢及时进行抹芽选菹,培养树型;枝梢生生期防治好潜叶蛾、凤蝶、潜叶甲、卷叶蛾、红蜘蛛、金龟子、象鼻虫和炭疽病、溃疡病、褐斑病,保证枝梢健壮;利用沼渣、套种作物稿杆作深翻扩穴改土基肥;果园旁开挖水面为5亩的鱼塘,以备天旱灌溉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