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章末检测 教科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5
章末综合测评(一) 运动的描述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鹊桥”中继星向“嫦娥四号”发送指令,“玉兔二号”顺利从着陆器登陆到月球表面进行探月工作。
利用着陆器可拍摄到“玉兔二号”在月球上的运动轨迹。
在研究“玉兔二号”运动轨迹时选择的参考系是( )A.月球表面B.太阳C.中继星D.地球A [研究“玉兔二号”在月球上的运动轨迹时是以月球表面为参考系的,故A正确。
]2.一种高速飞行列车利用磁悬浮技术及近真空管道线路大幅减小阻力,并具有强大的加速能力及高速巡航能力,其最大运行速度可能达4 000 km/h。
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693 km,只要11.4 min就可到达,真是“嗖”的一声,人就到了。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4 min”是时刻B.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693 km,这个“路程”是个矢量C.可以求得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率约为3 650 km/hD.若研究飞行列车经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可将列车看作质点C [11.4 min是时间间隔,A项错误;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B项错误;v=x甲乙t甲乙=69311.460km/h≈3 650 km/h,故C项正确;研究列车过某一路标所用时间时,列车的大小不可忽略,列车不能看成质点,D项错误。
]3.(2020·浙江杭州八校期中联考)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5 s 内由0增加到50 m/s ;如图乙所示,汽车以72 km/h 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 s 内停下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A .5 s 内火箭的速度变化量为10 m/sB .刹车时,2 s 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20 m/sC .火箭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一样大D .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C [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Δv =v 2-v 1=50 m/s -0=50 m/s ,A 错误;72 km/h =20 m/s ,2 s 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Δv ′=v ′2-v ′1=0-20 m/s =-20 m/s ,B 错误;根据a =ΔvΔt 得,火箭的加速度为a 1=10 m/s 2,汽车的加速度为a 2=-10 m/s 2,所以火箭的加速度和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一样大,火箭的速度变化和汽车一样快,C 正确,D 错误。
章末综合检测(一) 运动的描述A级—学考达标1.2018年12月28日11时07分,第三架国产大飞机C919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历经1小时38分钟的飞行,于12时45分平稳返回浦东国际机场,圆满完成试飞任务。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11时07分指的是时刻B.1小时38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C.飞机飞行的路径总长度等于飞机位移的大小D.飞机在空中某位置的运动快慢用瞬时速度表示解析:选C 11时07分指的是起飞时所对应的时刻,故A正确;1小时38分钟指的是飞行所经历的时间间隔,故B正确;飞机飞行的路径总长度等于路程,大于飞机的位移的大小,故C错误;飞机在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对应的是瞬时速度,故D正确。
2.一只猴子静止在悬挂于天花板的细棒上,现使连接细棒的绳子断开,猴子和细棒一起向下运动,甲说此细棒是静止的,乙说猴子是向下运动的,甲、乙两人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也是地球B.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是猴子C.甲选的参考系是猴子,乙选的参考系是地球D.甲选的参考系是猴子,乙选的参考系也是猴子解析:选C 根据题意知细棒与猴子一起向下运动,即猴子相对细棒处于静止状态,甲说此细棒是静止的,他是以猴子为参考系,乙说猴子是向下运动的,他是以地球为参考系,选项C正确。
3.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
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甲和乙的运动方向相反B.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一样C.甲的速度比乙的小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解析:选D 在vt图像上,v的正负反映物体的运动方向,甲和乙的v值均为正,故甲和乙的运动方向一样,A错;vt图像的倾斜方向反映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甲和乙的倾斜方向相反,甲在减速,乙在加速,故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B错;由vt图像知,甲的速度先比乙的大,后比乙的小,故C错;vt图像的倾斜程度反映加速度的大小,由计算可得,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D正确。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单元测试教科版必修11、如果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初速度和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则该运动一定不是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D.加速度减小的运动2、有一个物体开始时静止在O点,先使它向东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秒钟,使它的加速度方向立即改为向西,加速度的大小不改变,再经过5秒钟,又使它加速度方向改为向东,但加速度大小不改变,如此重复共历时20秒,则这段时间内:A.物体运动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B.物体最后静止在O点C.物体运动时快时慢,一直向东运动D.物体速度一直在增大3、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
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B.在第3、4秒内平均速度是3.5m/sC.第3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m/s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4、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6m/s,要横渡流速为8m/s的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船不能渡过此河B.船能行驶到正对岸C.若河宽60米,过河的最少时间为10秒D.船在最短时间内过河,船对地的速度为6m/s5、顺水行舟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率为v1,逆水行舟从乙地返回甲地的平均速率为v2,那么从甲地到乙地又返回甲地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率为A.v vv v1212·+B.v v122+C.v vv v1212+·D.21212v vv v·+6、甲、乙两球先后由静止出发,从很长的斜面顶端滚下来,加速度相同,乙迟运动一段时间,相对乙而言,甲作A.向前的匀速直线运动B.静止不动C.向后的匀速直线运动D.向前的匀加速直线运动7、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秒与开始刹车后6秒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1 B.3∶1 C.3∶4 D.4∶38、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t秒到达中点,则物体从斜面顶端到底端共用时间为A.2t秒B.t秒C.2t秒D.22t秒9、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和7v,经历的时间为t,则A.前半程速度增加3.5vB.前t2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33v t/12C.后t2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33v t/12D.后半程速度增加3v10、如图所示,公路AB⊥BC,且已知AB=100米,车甲从A以8m/s的速度沿AB行驶,车乙同时从B以6m/s的速度沿BC行驶,两车相距的最近距离是多少?1、D2、C3、AB4、C5、D6、A7、C8、A9、C 10、60米。
2018-2019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检测教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检测教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检测教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6 题为单项选择题,7~10题为多项选择题)1.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A。
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B.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解析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若视为质点,则该问题无法进行研究,选项A错误;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武汉”舰自身的大小、形状对定位几乎没有影响,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选项B正确;硬币的形状与研究问题的关系非常密切,故硬币不能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优美的动作被人欣赏,不能看做质点,选项D错误。
答案B2.某军事试验场正在平地上试射地对空导弹,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时发生故障,造成导弹的v-t图像如图1所示,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A.0~1 s内导弹匀速上升B。
1~2 s内导弹静止不动C。
3 s末导弹回到出发点D.5 s末导弹恰好回到出发点解析v-t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0~1 s斜率不等于0,且斜率恒定,即物体在做匀变速运动,A错误;1~2 s内斜率为0但速度不等于0,为匀速直线运动,B错误;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以上代表位移为正,时间轴以下代表位移为负,所以3 s末导弹位移最大,即到达最高点,5 s末总位移为0,导弹回到出发点,D正确,C错误.答案D3。
一、选择题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向右为正方向,则在前6s内()A.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B.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C.前2s内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4s内位于出发点的右方D.在t=4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2.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A.甲的速度总比乙大B.甲、乙平均速度相同C.乙物体做曲线运动D.甲、乙均做加速运动3.下列速度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800 m/sB.汽车速度计某时刻的读数是90 km/hC.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是10 m/sD.“和谐号”动车从厦门到福州的速度是l60 km/h4.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站交会对接的过程中()A.飞船可以看成质点,空间站不可以看成质点B.飞船不可以看成质点,空间站可以看成质点C.飞船和空间站都可以看成质点D.飞船和空间站都不可以看成质点5.2008年8月16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尤塞恩·博尔特以9秒69的成绩夺取金牌,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 ,打破了这个项目的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博尔特冲过终点线的瞬时速度大小不是9.5m/sB .博尔特冲过终点线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0.3m/sC .博尔特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9.5m/sD .博尔特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3m/s6.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 1时,速度的变化为△v ,紧接着位移为x 2时,速度的变化仍为Δv 。
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A .21211(())v x x ∆-B .21211()()v x x ∆+ C .221()v x x ∆- D .221()v x x ∆+ 7.从高出地面6m 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如图所示。
一、选择题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向右为正方向,则在前6s内()A.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B.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C.前2s内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4s内位于出发点的右方D.在t=4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6m/s,经过10s速度变为反向的21m/s,则加速度的大小为()A.1.2m/s2B.1.4m/s2C.1.5m/s2D.2.7m/s23.区间测速是指在公路某一恒定限速值的路段的两端设置自动抓拍系统。
现有某一路段区间测速指示牌如图所示,假设该路段为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路段瞬时速度不能超过120km/hB.只要抓拍时速度不超过120km/h就不违章C.该路段必须以120km/h恒定速度行驶D.该路段平均速度不能超过120km/h。
4.物体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若以该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且在任意连续相等位移内速度∆相等,关于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变化量vA.若v∆=0,做匀速运动B.若v∆﹤0,做匀减速运动C.若v∆﹤0,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减速运动D.若v∆﹥0,做加速度逐渐变小的加速运动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速度有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C.有加速度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D.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就越大6.智能手机的导航软件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如图是某驾驶员利用手机导航的界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1小时27分指的是时刻B.图中52.8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C.图中上午10:40到达指的是时间间隔D.交警在判断前方40米是否压线时,汽车不可看作质点7.某校举行2020年度游泳运动会中,高一小明同学在50m自由泳比赛中游出了26.98s的成绩;高二小陈同学在100m蛙泳比赛中游出了70.84s的成绩,都获得了第一名,(学校泳池长度为2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的平均速度等于小陈的平均速度B.小明的速度一定比小陈的速度快C.在研究小陈和小明泳姿的时候,可以将他们俩当质点D.比赛过程中,以小明为参考系,他的对手一定向后运动8.测得某短跑运动员在100m跑步比赛中5s末的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此运动员在这100m中的平均速度为()A.10.4m/s B.10.3m/sC.10.2m/s D.10m/s9.图为2020年9月29日嘉善某中学运动会上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列沿直道经过主席台。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63分,其中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8~9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图像中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解析:A中是x -t图像:随时间的增大,位移不变,表示物体静止,故A不符合题意。
B中也是x -t图像:物体位移均匀增大,位移和时间的比值为常数,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中是v -t图像:随时间的增大,物体速度减小,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中是v-t图像:随时间的增大,物体速度逐渐增大,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 B2.青银高速潍坊到昌乐段可视为东西向的直线。
设想在从潍坊到昌乐的路边每1 km设置一个标记,分别记为0、1、2、3、…、25、26、27,标记“0”在潍坊,标记“27”恰好在昌乐,如图所示。
如果小轿车于某日8时25分经过标记“27”,8时43分经过标记“0”,则()A.轿车向东运动,平均速度大小是90 km/hB.轿车向西运动,平均速度大小是90 km/hC.轿车向东运动,平均速度大小是14.4 km/minD.轿车向西运动,平均速度大小是14.4 km/min答案: A3.汽车以5 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紧急制动时以-2 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则在4 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A.4 m B.36 mC.6.25 m D.以上选项都不对解析: 根据公式v =v 0+at 得t =-v 0a =52s =2.5 s ,即汽车经2.5 s 就停下来。
则4 s 内通过的路程为x =-v 202a =522×2m =6.25 m 。
答案: C4.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0~10 s 的位移是10 m ,那么在10~20 s 的位移是( )A .20 mB .30 mC .40 mD .60 m解析: 当t =10 s 时,Δx =12a (2t )2-12at 2=32at 2=12at 2·3=10×3 m =30 m 。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教科版必修1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即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B.即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般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即时速度的平均值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即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2、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3、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加速度为零,速度也一定为零D.以上说法都不对4、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m/s2,它意味着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两倍B.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C.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为2m/sD.物体任一秒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5、关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与运动时间成正比B.速度的增量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位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在连续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增量都相同6、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7、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秒内的平均速度B.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4秒末的即时速度C.第4秒内的位移小于头4秒内的位移D.第3秒末的速度等于第4秒初的速度8、甲、乙两物体沿一直线同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 t时刻,下列物理量中相等的是A.运动时间 B.速度 C.位移 D.加速度9、四个质点作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四个质点在2秒内速度变化快慢相同B.在第2秒末,质点(2)离出发点最远C.在第2秒内,质点(1)(3)做加速运动D.在第2秒末,质点(2)(3)偏离出发点位移相同二、计算题:1、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先匀加速运动了4秒,又匀速运动了10秒,再匀减速运动6秒后停止,它共前进了1500米,求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一、单选题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章末达标检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体育课上某同学掷铅球成绩是9.60m ,其中9.60m 是铅球的路程B .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其位移的大小是2πRC .把一物体竖直上抛(忽略空气阻力),其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的加速度相同D .从资阳同一地点出发经过不同路径到达成都同一目的地,它们的路程和位移均不同2.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铭记历史,警示未来,201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隆重的阅兵式,关于此次阅兵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上午10点整纪念大会开始,10点整是时刻B .受阅方队沿直线通过检阅台的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C .计算洲际导弹车通过天安门广场(远大于导弹车的长度)的时间时,洲际导弹车不能看做质点D .阅兵预演空中梯队通过天安门上空时,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④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站③在轨道上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有下列①、②、③、④所述的四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从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择对情景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3.A .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 .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 .由于空间站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加速度为零4. 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子弹射过扑克牌的照片,已知子弹穿过扑克牌的时间大约为6.25×﹣5s ,试估算子弹穿过扑克牌的平均速度约为()A .8 m/sB .80 m/sC .800 m/sD .8000 m/s5. 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x =3+2t 3(m ),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 =6t 2(m/s)。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章末综合检测(教科版必修1)(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汽车看做质点的是( ) A .研究汽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 B .研究人在汽车上的位置C .研究汽车在斜坡上有无翻倒的危险D .计算汽车从上海开往广州的时间解析:选D.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判断D 正确.2.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 )A .一定是静止的B .一定是运动的C .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运动的D .无法判断解析:选B.因为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那么丙物体以甲物体为参考系就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又因为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则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一定是运动的,故B 正确.3.为提高百米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 s 跑了61 m,7 s 末到7.1 s 末跑了0.92 m ,跑到终点共用10.8 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9.2 m/sB .运动员在前7 s 的平均速度不能确定C .运动员在7 s 末的瞬时速度约为9.2 m/sD .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9.26 m/s解析:选D.全程的平均速度v 1=10010.8m/s =9.26 m/s ,故A 错,D 对;前7 s 的平均速度v 2=617 m/s =8.71 m/s,7 s 末到7.1 s 末的平均速度v 3=0.920.1m/s =9.2 m/s ,但不一定是7 s 末的速度,故B 、C 错.4.(2011年高考重庆卷)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 2 s 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A .10 mB .20 mC .30 mD .40 m解析:选B.从井口由静止释放,石头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运动学公式h =12gt 2可得h =12×10×22m =20 m. 5.图1-8如图1-8为某质点的v -t 图像,有位同学根据图像得出了下述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 .在t 2时刻,质点离出发点最远B .在t 4时刻,质点回到出发点C .在0~t 2与t 2~t 4这两段时间内,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反D .在t 1~t 2与t 2~t 3这两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解析:选B.由v -t 图像知,物体在0~t 2时间内沿正方向运动,在t 2~t 4时间内沿负方向运动,所以在t 2时刻,物体离出发点最远,由图像知在0~t 2时间内速度图线和时间轴所围面积大于在t 2~t 4时间内速度图线和时间轴所围面积,说明物体沿正方向的位移大于沿负方向的位移,则物体在t 4时刻还没有返回出发点.在t 1~t 2时间内,物体沿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t 2~t 3时间内物体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段时间的速度图像为同一直线,倾斜程度一定,加速度大小相等,A 、C 、D 选项都正确,B 选项错.6.一辆汽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开出,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了t =10 s ,前进了15 m ,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是( )A .1.5 m/sB .3 m/sC .4 m/sD .无法确定解析:选B.由题意知:x =15 m ,t =10 s ,加速阶段x 1=12(v 0+0)t 1,减速阶段x -x 1=12(v 0+0)(t -t 1),代入数据解得:v 0=3 m/s ,故B 正确. 7.图1-9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两车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1-9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在第2 s 末速度相等B .甲、乙两车在第4 s 末相遇C .在甲、乙两车相遇前,第2 s 末两车相距最远D .甲车沿着正方向运动,乙车沿着负方向运动解析:选ABC.v -t 图像的交点表示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A 正确.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据此可以求出甲、乙两车在4秒内的位移相同,即两车在4 s 末相遇,B 正确.开始运动后,乙车在前减速,甲车在后加速,2 s 之前甲车速度小于乙车,两车距离逐渐变大,2 s 后甲车速度大于乙车.两车距离逐渐变小,故2 s 末两车距离最大,C 正确.甲、乙两车都向正方向运动,D 错误.8.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 ,在这1 s 内该物体的(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 m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2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2解析:选AD.本题有两种情况:(1)10 m/s 的速度与4 m/s 的速度同方向,平均速度v1=v 0+v t 2=4 m/s +10 m/s2= 7 m/s ,加速度a 1=v t -v 0t =10 m/s -4 m/s 1 s=6 m/s 2,位移大小x 1=v 1t =7 m.(2)10 m/s 的速度与4 m/s 的速度反方向,平均速度v 2=v 0+v t 2=4 m/s +-10 m/s2=-3 m/s ,加速度a 2=v t -v 0t =-10 m/s -4 m/s 1 s=-14 m/s 2,位移大小x 2=|v 2|t =3×1 m =3 m .由以上分析和计算可得B 、C 错误,A 、D 正确.9.某同学身高1.8 m ,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 m 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 取10 m/s 2)( )A .2 m/sB .4 m/sC .6 m/sD .8 m/s解析:选B.本题也是联系实际的竖直上抛问题,要考虑到人的重心高度.因为是估算,所以可大体认为人的重心在身体的中点.身体横着越过1.8 m 的横杆,此时重心高度为1.8 m ,起跳时重心高度为0.9 m ,所以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为h =1.8 m -0.9 m =0.9 m .所以跳起时竖直分速度v =2gh =3 2 m/s.最接近的是4 m/s ,所以应选B.10.(2011年高考天津理综卷)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5t +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 .第1 s 内的位移是5 m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 .任意相邻的1 s 内位移差都是1 mD .任意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解析:选D.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对比题给关系式可得v 0=5 m/s ,a =2 m/s 2.则第1 s 内的位移是6 m ,A 错;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v =x 2t =5×2+222m/s=7 m/s ,B 错;Δx =aT 2=2 m ,C 错;任意1 s 内速度增量Δv =at =2 m/s ,D 对.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1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1-10所示,A 、B 、C 、D 、E 、F 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0.1 s ,用刻度尺量得AB =1.50 cm ,EF =3.10 cm ,可估测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由此可进一步求出打下B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图1-10解析:由题意知x 1=1.50×10-2m ,x 5=3.10×10-2 m ,t =0.1 s ,由Δx =x 5-x 1=4at 2得,a =x 5-x 14t 2=0.40m/s 2,A 、B 中间时刻的速度v 1=x 1t ,B 点的速度为v B =v 1+a ·t 2,解得v B =0.17 m/s.答案:0.40 0.17 12.如图1-11为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时记录下的一条纸带.纸带上选取1、2、3、4、5各点为计数点,将直尺靠在纸带边,零刻线与纸带上某一点0对齐.由0到1、2、3…点的距离分别用d 1、d 2、d 3…表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还有2个计时点没画出),测量出d 1、d 2、d 3…的值,填入表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由测量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和纸带上打下点3时小车的速度v 3,并说明加速度的方向.图1-11距离d 1 d 2 d 3 d 4 d 5 d 6测量值(cm)加速度大小a =________ m/s 2,方向____________,小车在点3时的速度大小v 3=________ m/s.解析:测量出的距离如下表所示:距离 d 1 d 2 d 3 d 4 d 5 d 6 测量值(cm) 1.30 2.40 3.30 4.00 4.50 4.85时间间隔T =3×0.02 s=0.06 s ,各计数点之间的间隔x 1=1.30 cm ,x 2=1.10 cm ,x 3=0.90 cm ,x 4=0.70 cm ,x 5=0.50 cm ,x 6=0.35 cm 由逐差法,其加速度为:a =x 4+x 5+x 6-x 1+x 2+x 39T2=0.70+0.50+0.35- 1.30+1.10+0.909×0.062cm/s 2=-54 cm/s 2=-0.54 m/s 2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小车在经过点3时的速度等于小车经过2、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v 3=x 3+x 42T =0.90+0.702×0.06cm/s=13.3 cm/s =0.133 m/s.答案:各测量值见解析 0.54 与运动方向相反 0.133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9分)在足够高处,先后让两个铁球自由下落,两个球用14.7 m 的轻绳连接.第1个球下落1 s 后,第2个球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试求第2个球开始下落后多少时间,连接两个球的轻绳恰好被拉直?解析:设第2个球开始下落时间t 后,连接两个球的轻绳恰好被拉直,则此时第2个球下落高度为h 2,第1个球下落时间为(t +1) s ,第1个球下落高度为h 1.根据题目有:h 2=12gt 2①h 1=12g (t +1)2②h 1-h 2=14.7 m ③由①②③可求得:t =1 s ,第2个球开始下落后1 s ,连接两个球的轻绳恰好被拉直. 答案:1 s14.(9分)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某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8 m/s 2.若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时0.7 s 后才能作出反应进行制动,这个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若汽车以20 m/s 的速度行驶,汽车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多少?解析:汽车在0.7 s 前做匀速直线运动x 1=vt =20×0.7 m=14 m ,汽车在0.7 s 后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来的位移x 2=v 22a =2022×8m =25 m所以汽车间的距离至少应为: x =x 1+x 2=39 m. 答案:39 m15.(10分)汽车原来以5 m/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0.4 m/s 2,则:(1)汽车刹车后经多少时间停止?滑行距离为多少?(2)刹车后滑行30 m 经历的时间为多少?停止前2.5 s 内滑行的距离为多少? 解析:(1)v 0=5 m/s ,v =0, a =-0.4 m/s 2根据运动学公式v =v 0+at 得t =v -v 0a =0-5-0.4s =12.5 sv 2-v 20=2ax ,x =-v 202a =-252×-0.4m =31.25 m.(2)根据x =v 0t +12at 2,有30=5t -12×0.4t 2解得t 1=10 s ,t 2=15 s(舍去)汽车的运动可以逆向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停止前2.5 s 内滑行的距离x ′=12at 2=12×0.4×2.52 m =1.25 m.或:结合第(1)问,停止前2.5 s 内滑行的距离 x ′=(31.25-30) m =1.25 m.答案:(1)12.5 s 31.25 m (2)10 s 1.25 m16.(12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 =8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2.5 s ,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 =2 m/s 2做匀加速运动,试问:(1)警车要经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解析:(1)设警车经过t 时间追上货车,此时货车已行驶的位移x 1=v (t +2.5)①警车的位移x 2=12at 2②追上的条件是x 1=x 2③解①②③式得t =10 s t =-2 s(舍去). (2)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车距离最大 由v =at ′得t ′=v a=4 s两车间最大距离为Δx =v (t ′+2.5)-12at ′2=36 m.答案:(1)10 s (2)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