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主机检验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x
- 大小:4.23 MB
- 文档页数:11
检验作业指导书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一份用于指导检验工作的文件,它包含了检验的目的、范围、方法、要求等内容,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一份标准格式的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示例:一、检验目的本次检验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检验范围本次检验涵盖了产品的外观、尺寸、材料、性能等多个方面,具体范围如下:1. 外观检验:检查产品的表面是否有划痕、氧化、变形等问题。
2. 尺寸检验:测量产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 材料检验:对产品的材料进行化学成份分析,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
4. 性能检验:测试产品的力学性能、电气性能、耐热性能等,以验证产品的性能是否达到要求。
三、检验方法本次检验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 外观检验:通过目视观察和使用放大镜等工具进行检查。
2. 尺寸检验: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量规等)进行测量。
3. 材料检验:采用化学分析仪器进行材料成份的检测。
4. 性能检验:根据产品的不同性能要求,采用相应的测试设备进行测试,如拉力试验机、电阻测试仪等。
四、检验要求本次检验对以下方面有如下要求:1. 外观检验:产品表面不得有划痕、氧化、变形等缺陷。
2. 尺寸检验:产品的尺寸应符合标准要求,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3. 材料检验:产品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化学成份要求。
4. 性能检验:产品的力学性能、电气性能、耐热性能等应符合标准要求,并达到产品设计要求。
五、检验记录和报告在进行检验过程中,应记录检验的结果和相关数据,并生成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检验项目和要求:列出检验的项目和相应的标准要求。
2. 检验方法:说明采用的检验方法和设备。
3. 检验结果:记录每一个检验项目的结果,包括合格、不合格等。
4. 异常处理:如发现不合格项,应记录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5. 签名和日期:检验人员应在报告上签名并注明检验日期。
检验作业指导书范本一、检验目的本次检验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以便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检验,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作业的正常进行。
二、检验范围本次检验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作业的设计和布置;2. 作业所采用的工具、材料和设备;3. 作业的操作流程和方法;4. 作业的标准和要求。
三、检验准备1. 检验人员的资格和培训要求;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接受过相应的培训,对于常见的问题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2. 检验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根据具体的检验内容,选择适当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 检验标准和要求;参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明确检验的指标和评判标准,以确保检验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四、检验步骤1. 检验前准备工作;检验前要对检验所需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2. 开展实际检验工作;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逐项进行检验,检查作业的设计、工具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 记录检验结果和问题;在检验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项进行记录,并标明具体的情况和原因,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和改进。
4. 提出评价和建议;根据检验结果和问题记录,对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期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五、检验结果的处理1. 不合格项的处理;对于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应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责令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直至合格为止。
2. 合格项的认定;对于符合检验标准和要求的项,应认定为合格,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归档。
六、检验报告1. 检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将检验过程中的整体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合格和不合格项目的比例、问题的类型和出现的频率等内容。
2. 问题的处理情况;对于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处理情况说明,包括整改的措施、责任人及整改进度等信息。
3. 改进和完善的建议;结合检验结果和问题分析,提出具体的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期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检验作业指导书(共五则)第一篇:检验作业指导书检验作业指导书1.进料检验 1.1 定义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制止不良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
进料检验由IQC执行。
1.2 检测要项IQC在对来货检验前,首先应清楚该批货物的品质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本部门主管问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在必要时,IQC验货员可从来货中随机抽取两件来货样,交IQC主管签发来货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品质检测说明,不得在不明来货检验与验证项目、方法和品质允收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验收。
1.3 检验项目与方法 1.3.1 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1.3.2 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塞规等量具验证。
1.3.3 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1.3.4 特性检测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1.4 检验方式的选择 1.4.1 全检方式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公司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1.4.2 免检方式适用于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厂来料以及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对于后者IQC应跟进生产时的品质状况。
1.4.3 抽样检验方式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样本大小:批量的10%(不少于20件),允收数AC=0,拒收数RE=1。
1.5 检验结果的处理方式 1.5.1 允收经IQC验证,不合格品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时,则判为该批来货允收。
IQC应在验收单上签名,盖检验合格印章,通知货仓收货。
1.5.2 拒收若不合格品数大于限定的不良品个数,则判定该送检批为拒收。
IQC应及时填制《IQC退货报告》,经相关部门会签后,交仓库、采购办理退货事宜。
同时在该送检批货品外箱标签上盖“退货”字样,并挂“退货”标牌。
1.5.3 特采特采,即进料经IQC检验,品质低于允许水准。
IQC虽提出“退货”的要求,但由于生产的原因,而做出的“特别采用”的要求。
维修过程的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确保业主(住户)提出的服务要求得到满足,使楼宇各部分能安全、长久、有效的使用。
2.适用范围:2.1 楼宇各公共部分的维修过程的检验。
2.2 业主(住户)室内维修过程的检验。
3.职责:3.1 维修班长每日对派工单进行检验。
3.2 维修班长负责大厦公共部分的周巡视。
3.3 管理处房管员负责每月维修工作的回访,管理处主任负责每月工作的检验。
3.4 工程部在每月月检(或设备年检)时查验工作记录。
4.内容:4.1 维修过程的检验规则:4.1.1服务及时性的检验:从接到维修要求起至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不超过25分钟。
维修时间视工艺复杂程度而定:一般性维修不超过8小时;对于特别困难的,从接到维修要求到维修完成最多不超过72小时(工艺要求特殊的例外);不能当天完成的,应向业主(住户)解释原因。
4.1.2 服务质量的检验:按维修服务标准进行检验。
功能性维修,以恢复原有功能为准;外观性维修,表面应无色差、高低不平现象,与原有部位相比较,应无突兀感;满足业主的合理要求;严格按工作手册执行。
4.2 检验:a.日检:维修班长对每日的《派工单》要及时收回,以检验服务的及时性和住户对维修服务过程是否满意,并查找当日未解决项目原因,及时监督解决。
b.周检:维修班长依据《维修服务标准》,每周对大厦公共部分情况进行周巡视,有问题及时反馈到维修班,并督促解决。
c.月检:每月由管理处房管员根据派工单量按《房屋维修的回访》规定抽取30%对住户进行回访,以检验维修服务过程的质量。
管理处主任对维修班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工程部在月检时查验工作记录。
d.对以上检验中发现的严重不合格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填写《纠正措施报告》上报管理处主任,处理不了的应上报公司相应部门,在检验过程中发现隐患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并认真填写《预防措施报告》。
5.相关记录:5.1 维修记录表 5.2 派工单5.3 回访记录表 5.4 周巡视表。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文件,它规定了产品检验的具体步骤、方法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1.1 确定产品检验标准: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尺寸、材料等方面的要求。
1.2 制定检验流程: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标准,制定详细的检验流程,包括检验点、检验方法、检验工具等。
1.3 确定检验责任人:明确产品检验的责任人员,包括生产人员、质检人员等,确保检验工作有序进行。
二、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2.1 确保产品质量:通过严格执行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2.2 预防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质量问题,避免不合格品流入市场,保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2.3 提高生产效率:规范的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提升生产效率。
三、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执行3.1 培训人员:对质检人员和生产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
3.2 定期更新:根据产品的变化和市场需求,定期更新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确保其与实际生产相符。
3.3 持续改进:根据检验结果和客户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四、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监督和评估4.1 监督执行情况:定期对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4.2 检验结果评估:对产品检验的结果进行评估,分析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4.3 客户满意度调查: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评价,为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改进提供参考。
五、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优化5.1 制度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完善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使其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5.2 技术更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时更新产品检验方法和工具,提升产品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检验作业指导书范本1. 检验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在项目开始之前,需要提供关于该项目的背景信息。
包括项目的目的、范围、时间表和预计结果。
此外,还需要说明参与项目的各方及其职责。
1.2 检验目标在这一部分,要明确项目的目标是什么。
可以列出一些具体的指标和可量化的目标,以便检验人员进行评估和测量。
1.3 检验范围描述项目的具体范围,包括要检查的过程、文件和实施方法。
还可以列出一些不包括在范围内的项目。
1.4 检验方法描述用于检验项目的具体方法和工具。
需要考虑到不同的检验方法,例如实地访察、文件审查和数据分析等。
1.5 检验参与者记录参与该项目检验的人员的信息,包括他们的职责和角色。
需要明确每个参与者应负责的具体任务。
2. 检验计划2.1 检验时间表提供一个包含检验开始和结束时间的时间表。
还可以列出一些关键里程碑,以帮助监控检验进程。
2.2 资源分配记录分配给检验项目的资源,例如设备、人力、材料和预算等。
这些资源将有助于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检验方法和工具列出要使用的具体检验方法和工具,以方便检验人员的操作。
这些方法和工具可能包括标准化的问卷调查、实地测量仪器等。
2.4 评估标准定义用于评估检验结果的标准。
这些标准可能基于合规性、性能、效率等方面,可以根据具体项目进行调整。
2.5 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影响检验项目顺利进行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需要考虑如何降低风险、应对突发情况等。
3. 检验过程3.1 数据采集描述如何收集项目的相关数据,包括采集方法、数据来源和数据格式。
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2 数据分析讨论如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图表和图形来呈现数据分析结果。
3.3 报告编制说明如何编制检验结果报告。
需要包括报告的格式、内容和送达对象等要素。
3.4 结果评估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估和解释。
根据标准和参考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4. 检验报告4.1 报告概述提供检验报告的概述,包括检验项目的目的、范围、方法和结果等要素。
机箱及整机外观检验作业指导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录1 目的 (1)2 范围 (1)3 引用 (1)4 检测工具和方法 (1)4.1检测工具 (1)4.2 检测要求 (1)4.3 外观分区 (1)5 检验标准 (2)5.1 表面缺陷定义 (2)5.1.1 机箱塑胶部件外观不良定义 (2)5.1.2 机箱金属表面外观不良定义 (2)5.1.3 整机组装的外观不良定义 (3)5.2 机箱表面外观检验标准(可接受范围) (3)5.3 机箱断差、缝隙常规检验标准(可接受范围) (6)5.4 机箱环保循环塑胶料常规检验标准(可接受范围) (7)6 合格判定 (7)1目的编写此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目的为规范机箱在IQC对机箱和整机生产制程检验中的标准进行明确和规范,统一各供应商对机箱产品检验要求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从而提高机箱检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明确机箱整个制程和来料的检验标准,控制和保证机箱及整机的外观质量。
2范围本检验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为公司所采购的各机箱IQC检验和整机生产过程。
公司及供应商检验人员是能熟练装配(有装配经验)、包装、维修能力的人员;如有新品与此标准不符,以新标准升级后发布执行。
3引用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的条款。
GB/T 2828.1-2012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4检测工具和方法4.1检测工具游标卡尺、直尺、角尺(必要时)、标准样件、色卡。
4.2检测要求a)照明:正常日光或日光灯,日光灯照明要求600-1000lux;b)目视方向:模拟正常使用方向检视,正视和45°视角检视;c)目视距离:A面:450mm;B、C、D面:600mm;A、B、C、D面定义详见以下说明。
4.3外观分区a)A面:产品从前方观察到的表面和有功能键的表面,一般为产品机箱正面;b)B面:产品观察者须左或右水平转动90°或180°,才能被看到的表面,一般为产品外壳四周和底面;c)C面:一般情况下观察者不易看到的表面,一般为产品机箱盖板内面和机箱底部;d)D面;观察者不被看到的表面,一般为机箱内部各面。
检验指导书检验指导书文件号:ZH/QE-C08-15版本:A/0 受控: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2015-3-26 发布 2015-3-26 实施文件修订记录一、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是作为检验和试验人员完成成套设备检验和试验的依据。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成套设备的检验和试验。
三、引用文件GB7251.1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一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4208-93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四、检验要求及内容1、外观质量检验1.1检查所有镀层、漆层质量。
镀层应均匀、牢固、不脱落、不生锈,漆层应有良好的附着力、无气孔、流痕、透底等缺陷。
骨架组装结构连接牢固,有防松措施,有接地连续性。
焊接结构牢固,焊点无焊渣、裂缝现象。
1.2检查门的开启角度,门应能在不小于90度内灵活启闭。
在启闭过程中不应损坏喷涂层。
2、铭牌铭牌固定牢固、平整、正确、清晰。
3、机械操作试验检查产品中所有手动操作部件,例行检验操作5次以上无异常现象出现,确认检验应进行50次的合分操作,确认机械动作零件、联锁、锁扣等部件动作效果,各操作部件应运动灵活可靠、无卡滞及操作力过大现象。
4、绝缘电阻测量电路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用绝缘电阻表测量各部位绝缘电阻应≥10M Ω。
5、电气操作试验接通电源进行操作,所有元件应正确动作,线路无误。
例行检验5次,确认检验操作50次,动作可靠无异常现象。
6、绝缘导线所用绝缘导线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排列整齐、层次分明。
7、辅助电路检查产品的配线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接线正确无误,所配线路应整齐美观,端子号完整清晰。
8、电器元件检查电器元件的安装质量,安装的电器元件应牢固,型号规格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元件排列整齐,安装调整符合有关技术文件要求。
9、母线9.1母线连接应紧密,搭接平整,自然吻合,连接可靠,接触良好,有防松措施,有防电化腐蚀措施。
9.2母线表面应加工平整,不得有明显的锤痕、划痕、凹坑等,弯曲处无裂纹。
配件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配件检验作为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导书旨在规范配件检验的流程和方法,帮助员工正确完成配件检验工作。
二、检验任务描述配件检验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检验配件的外观完整性和材质质量;2. 检验配件的尺寸和重量是否符合规范;3. 检验配件的功能性能是否正常;4. 检验配件的标识和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三、检验流程1. 接收配件:在接收到配件时,应先核对配件名称、数量和批次号,并进行登记。
2. 外观检验:对配件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纹和划痕等。
3. 尺寸和重量检验:根据配件的规范要求,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对配件的尺寸和重量进行检测,并记录结果。
4. 功能性能检验:根据配件的功能要求,对配件进行功能性能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5. 标识和包装检验:检查配件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见,并核对配件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6. 记录结果: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指定的检验报告表格中,并进行签字确认。
四、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使用肉眼观察和触摸来检查配件的外观质量。
2. 尺寸和重量检验: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如卡尺、天平等,精确测量配件的尺寸和重量。
3. 功能性能检验:根据配件的使用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能测试,如电气测试、力学测试等。
4. 标识和包装检验:检查配件的标识是否包含必要信息,并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五、注意事项1. 在进行检验前要熟悉所检配件的相关要求和规范;2. 检验前应对检测工具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准确可靠;3. 在检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和记录异常现象,并及时报告;4. 检验完毕后要对配件进行合格、不合格的判定,并及时处理。
六、常见问题1. 配件的外观有划痕应该如何处理?答:如果划痕不影响使用和安全性能,可以进行视觉缺陷标识,并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判定。
2. 配件的尺寸超出规范范围应该如何处理?答:超出规范范围的配件应视为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别墅电梯操作作业指导书-制度大全别墅电梯操作作业指导书之相关制度和职责,别墅电梯操作作业指导书1.目的维持电梯处于良好状态,防止事故发生。
2.范围适用于**别墅管理处。
3.方法和过程控制3.1机房盘车3.1.1在使用松闸扳手松开抱闸之前,必须先切断电...别墅电梯操作作业指导书1.目的维持电梯处于良好状态,防止事故发生。
2.范围适用于**别墅管理处。
3.方法和过程控制3.1机房盘车3.1.1在使用松闸扳手松开抱闸之前,必须先切断电梯电源开关。
3.1.2确定电梯升降方向,并由两人配合操作。
3.2轿顶检修3.2.1切断轿顶红色急停开关,把快慢车运行转换开关恢复至慢车位置。
3.2.2检修完毕退出厅门前,需把快慢车转换开关恢复至快车位置,并把急停开关复位。
3.3当打开楼层厅门进入电梯轿厢内或轿厢顶维修前须确认电梯是否停在该层和下一层,并在该厅门口须摆放"例行保养"标识。
3.4坑底维修3.4.1打开底层厅门,打开坑底照明灯,把红色急停开关按到停的位置。
3.4.2检修完毕退出坑底前,把红色急停开关复位,关照明灯,关厅门。
3.5电梯困人紧急救援方法3.5.1把电梯主电源拉断,防止电梯意外的启动,但必须保留轿厢照明;3.5.2打上井道照明开关,设法弄清电梯轿厢的位置;3.5.3当电梯停在预平层位置时,救援人员可以在预平层的厅门外使用厅门机械匙打开厅门,并用手拉开轿厢门,然后协助乘客安全撤离轿厢;3.5.4当电梯停在非平层的位置时,则必须用盘车的方法移动轿厢至平层后救人。
步骤如下: 3.5.4.1轿门应该保持关闭,如轿门已被拉开,则要乘客把轿门手动关上。
通知被困乘客轿厢将会移动以救出他们,要求他们保持镇定,不要乱动(此步工作可以用电梯对讲电话完成)。
3.5.4.2拆去曳引电动机轴尾罩盖,将盘车手轮装上;3.5.4.3两人把持盘车旋柄,防止电梯在机械松闸时意外或过快地移动,然后另一个人采用释放杆一撬一放地松抱闸,注意仅当要轿厢移动时,才可松开抱闸,否则应马上撤消松抱闸的动作。
批准
别墅电梯主机照片:
《检验抽样。
类: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严重缺陷,也
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轻微缺陷,也
取一般检验水平Ⅰ
的抽检比例。
接收质量限。
带△为来料抽检项目。
图一如
图二
、用游标卡尺或直尺测量曳引轮的
图三
图四
图五
曳引轮绳槽面与曳引轮同一材质和
热处理的,可在曳引轮侧面端部或绳
点测其硬度,取最大
图六
用百分表及表底座,测量曳引轮的轴。
图七用百分表及表底座,测量曳引轮的槽
图八
杠杆百分表测量主机轴的径向跳动,
图九
用耐压测试仪进行制动器线圈导电部
,
,不得有击穿或闪络现象。
图十
闸瓦弧面下端与制动轮的
原则上保证
闸瓦与制动轮开闸不产生摩擦为宜,
图十一
通电开闸和断电合闸,用噪声计检测
方法:距主机机前、后、左、右最外
个点及正上方
个测点。
取其平均
图十二
用万用表监察抱闸反馈开关状态,当
制动器通电开闸时,抱闸反馈开关断
抱闸反馈开关接通。
图十三
用调压器通过对制动线圈施加电压,
连接继电器观察制动线圈闭合还是断
开,并用万用表测量最低起动电压或
最高释放电压,应分别低于电磁铁额
十四
点测其粗糙
度,制动轮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
图十五百分表测量制动轮的径向跳动,不超
图十六
应能用手松开制动器并需要以一持续
轮能轻松
转动曳引轮。
松开手后制动器将立即
图十七
用设定参数的测力板手,在主机盘车
位置进行测试,盘车时,在设定的参
数范围内,曳引轮不能有旋动。
如右
图十八
用数字兆欧表测量电机绕组、热敏开
关、电机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三者
图十九
用耐压测试仪进行主机三相出线端与
,不得有击穿或闪
图二十检查抱闸和电机出线端子的出线标
用手检查抱闸和电机出线端子的出
图二十一
正反转空载运行至额定转速运行平
稳,无异常振动,正常空载电流小于
图二十二
、用噪声计检测主机空载运行噪音
方法:距主机机前、后、左、右最外
个点及正上方
个测点。
取其平均
图二十三级绝缘时,温升应分别不超过
对主机施加额定载荷,通电持续
反方向运转,每个工作周期通电时间
整个运行试验过程中不应出现任
冷态时分别测量主机绕组和制动器线
图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