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4故宫博物院练习测试之二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14 故宫博物院名校讲坛1.主题解说这篇解说词按照参观路线,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表达了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2.重点突破故宫建筑物众多,但在众多宫殿中,作者为什么将太和殿作为说明的重点?提示一: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提示二:把太和殿作为解说重点,便于读者由点及面,对故宫的整体特点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
提示三: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
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难点攻克《故宫博物院》是一篇以建筑物为说明对象的事物说明文,作者在说明时是怎样安排说明顺序的?提示一:作者沿着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
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
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内廷”建筑,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
提示二:课文按先总后分、先外后内的顺序加以介绍,即先写它的外观,再写它的内部装饰、陈设。
在逐一介绍各个宫殿之前,先概括介绍故宫的总体布局以及它的外观概貌和建筑特点,然后以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使读者对这个建筑群总体和局部,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提示三:从南到北,基本上沿着中轴线前进,并将线路上的建筑物分成几个部分,加以分述综合,辅以“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使人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其之间的联系比较清晰明了。
4.结构图解总说: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艺术风格(略)故宫前殿前建筑(略)博朝物分说三太和殿:高度、面积、陈设、雕饰、作用(详)院大殿中和殿、保和殿(略)后三宫(略)内廷御花园(略)总说:呼应开头,强调艺术特点(略)5.学法点津说明顺序——空间顺序说明文以解说、阐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恰当的顺序简明、准确地说明事物和事理。
第14课《故宫博物院》同步训练1. 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A.角楼(jiǎo)金銮殿(lán)矗立(chǜ)B.湛蓝(shân)重檐(chóng)梁枋(fāng)C.檀香(tán)鎏金(liú)妃嫔(pín)D.翊坤(xǔ)雍正(yōng)击磬(qìng)答案:C解析:分析:A项中“矗立(chǜ)”应为chù;B项中“湛蓝(shân)”应为“zhàn”;D项中“翊坤(xǔ)”应为“yì”。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
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2.给加点的字注音。
鳌.头( ) 湛.蓝( ) 琉.璃( ) 蟠.龙( ) 击馨.( )答案:áo |zhàn| liú| pán| qìng解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湛.蓝”是多音字读“zhàn”。
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3.根据拼音写汉字。
额fāng( ) zǎo( )井liú( )金点zhuì( ) tán( )木答案:枋 |藻| 鎏| 缀 |檀解析:分析:这是这节课中的重点字。
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尤其是“鎏”和“缀”。
点评:写汉字,要根据语境结合拼音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4. 下面词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矗立(chu)琉璃(liú)B.湛蓝(zhàn)藻井(zào)C.击磬(qìng )金銮殿(luán)D.蟠龙(pán)中轴线(zhóu)答案:B解析:分析:B项“藻井(zào)”应为“zǎo”。
14.《故宫博物院》达标测试题A卷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矗.立()鳌.头()湛.蓝()金luán()殿蟠.龙()檀.木()中轴.()击qìng()2.解释下列词语并且造句。
点缀:错综相连:迥然不同:3.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A.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B.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重重殿宇C.重重殿宇,道道宫墙,层层楼阁D.层层楼阁,重重殿宇,道道宫墙4.下列各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①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②驰名中外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千米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根本就在于他们的疏忽大意。
①②③A.排比拟人设问B.排比比喻反问C.排比比喻设问D.拟人比喻反问5.将“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这一双重否定句改为陈述句,并说说这样改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6.读下列句子,完成问题。
①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②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
③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苏州园林。
④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
⑤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1)上面语段的顺序被打乱了,请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序号。
(2)第1句使用了说明方法。
(3)第3句运用了修辞手法。
《故宫博物院》达标测试题B卷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中轴.()线金銮.()殿檀.()木击罄.()妃嫔.()额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是( )A.弯弯的金水河像—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B.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庞大..奇巧的角楼。
C,龙头、珠宝正对下面的金銮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
14 故宫博物馆基础导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鳌.头(áo)雍.正(yōn g)迥.然(huí)琉.璃瓦(liú)B.湛.蓝(zhàn)额枋.(fāng)矗.立(zhù)中轴.线(zhóu)C.蟠.龙(pán)镏.金(liú)后妃.(fēi)紫禁.城(jīn)D.檀.香(tán)击磬.(qìn g)藻.井(zǎo)金銮.殿(luán)2.下列句子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大殿廓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
B.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联,而景然有序。
C.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D.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廷院,弯弯的金水河象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坐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3.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故宫博物院》一文采用的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使我们对故宫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
B.《故宫博物院》的特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C.作者是以自己参观的路线作为说明顺序的,这也是故宫由南到北的建筑顺序。
D.说明文中没有详写和略写的区别,而记叙文中有这种区别。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故宫又称________和________,它的“三大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三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宫博物院》说明的重点是________。
(2)本文可看作一篇____________,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
作者的参观路线基本上是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中轴线。
5.指出下列句子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1)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
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故宫博物院》同步练习①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②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6.第①段写太和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7.第(2)段说明太和殿内景是按照空间顺序写的。
按空间顺序进行说明时,需要确立空间方位的观察点。
本段确立的观察点是。
8.按空间顺序说明往往借助于方位词。
第②段文字中使用的方位词有哪些?9.①②段文字都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
请具体说明突出了什么样的特征,目的是什么?10.从上述两段文字看,选文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二)万人大礼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000立方米,像一座大厦。
但是由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浑然一体,并不感到怎样空旷。
屋顶是穹窿形的,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近500个灯孔。
灯光齐明的时候,就像满天星斗。
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70条瑰丽的光芒线和40瓣镏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在的外围,有三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
大礼堂呈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
(共26分)1.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9分)矗.立()湛.蓝()蟠.龙()金銮.殿()檀.香()鳌.头()击馨.()鎏.金()矫.健()2. 找出下面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2分)A. 亭台楼阁青松翠柏色彩鲜明B. 和谐统一池馆水榭雄伟壮丽C. 滕罗翠竹花坛盆景相互衬映D. 烟雾缭绕龙凤呈祥井然有序3. 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4分)(1)迥然不同:(2)御道:(3)攒:(4)玲珑奇巧:4. 给下列句子选出合适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4分)(1)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工整整齐)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2)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致精美精彩)的汉白玉石桥。
(3)三座大殿(耸立矗立挺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惊喜吃惊)。
5. 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3分)(1)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2)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
()(3)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6. 按照下列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仿写相应的句子。
(4分)(1)例句: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2)例句: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显得十分美丽。
预习检测参考答案:1. chù zhàn pán luán tánáo qìng liújiǎo2. C3.(1)差别很大(2)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事物。
(3)聚拢,拼凑。
(4)精巧细致.4.(1)完整(2)精美(3)矗立(4)惊叹5.(1)列数字(2)作比较(3)打比方6. 示例:(1)高高的白杨树像一位巨人昂首挺立。
(2)花草树木、农舍别墅,点缀在绿野沃土之上,显得格外迷人。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同步训练(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23题;共51分)1. (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1)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zhōng zhóu xiàn________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zhōng zhóu xiàn________ ,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2)大殿廊下,鸣钟击qìng________ ,乐声悠扬。
2. (5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1)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áo tóu________ ,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2)太和殿俗称jīn luán diàn________ ,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3)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liú li________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4)仰望殿顶,中央zǎo jǐng________有一条巨大的雕金pán lóng________。
3. (3分)判断下列句子刻画人物的描写方法。
①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________②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________③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________4. (1分)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________5. (1分)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________》中提及。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同步训练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23题;共50分)1. (5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1)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áo tóu________ ,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2)太和殿俗称jīn luán diàn________ ,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3)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liú li________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4)仰望殿顶,中央zǎo jǐng________有一条巨大的雕金pán lóng________。
2. (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1)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zhōng zhóu xiàn________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zhōng zhóu xiàn________ ,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2)大殿廊下,鸣钟击qìng________ ,乐声悠扬。
3. (2分)《月迹》这篇课文在描写月亮时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请写出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内容各一句。
动态:________ 。
静态:________。
4. (1分)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
________5. (1分)按课文内容填空题。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具体体现在,________ ,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等等(写一处即可)6. (2分)下面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雍正(yōnɡ)殿檐(yán)琉璃瓦(líu)B . 矗立(zhù)击磬(qìnɡ)中轴线(zhóu)C . 蟠龙(pán)鎏金(liú)乾清宫(qián)D . 湛蓝(shèn)檀香(tán)金銮殿(luán)7. (2分)对下列语句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白蚁是建造地下宫殿的杰出建筑师,它们能在土下几十厘米甚至数米深处修筑巢穴。
训练·达标检测第三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矗.立(chù) 藻.井(zǎo) 琉.璃瓦(líu)B.湛.蓝(shân) 蟠.龙(pán) 中轴.线(zhóu)C.击磬.(qìnɡ) 雍.正(yōnɡ) 御.花园(yù)D.额枋.(fānɡ) 妃嫔.(bīn) 金銮.殿(luá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辉煌奇巧龙凤呈祥B.藤萝骄健错综相连C.鳌头玲珑池馆水谢D.衬托和谐点辍其间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充在句子中。
围绕缭绕(1)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 )着。
(2)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 )。
4.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 ) (2)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
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
( )(3)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 )5.(2012·铜仁中考)为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②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③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④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A.②③④①B.①④②③C.②④③①D.①④③②6.综合性学习。
(1)学习了《故宫博物院》一课后,旅行社聘请你带领慕名而来的游客游览太和殿,你将怎样设计导游词呢?(100字左右)答:(2)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你提出两条建议,不要让故宫筒子河变成垃圾河。
近日,故宫外围的筒子河发现大量垃圾,多为游客丢进河内的食品外包装等。
2月28日17时,北京环卫集团集中40多名工人清理,共捞出4吨多垃圾,其中有1万多根吃剩的玉米芯。
14故宫博物院练习测试之二一、填空题:1.按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组成词语。
①zhàn()蓝pán()龙zhào()书②liáo()绕钟qìng()浩jié()③点zhuì()上yù()chù()立2.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①溥____天妃嫔____傀____儡额枋____②修缮____档____案鎏____金器皿____3.阅读课文,按要求填写下列表格。
二、排序题:下面一段文字条理比较混乱,请按一定的说明顺序重新排列。
①走进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围屏。
②仰望殿顶,中央藻井上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③梁枋间彩画绚丽,鲜艳悦目。
④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
⑤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金銮宝座。
⑥红黄两色贴金龙纹图案,有双龙戏珠、单龙飞舞,有行龙、坐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调整后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选择题:1.找出下列各组词语中与其它三个不属同类事物的一个,把序号填在题后括号里。
①A宫殿B楼阁C岩石D亭台()②A屋脊B房檐C山墙D书桌()③A钟表B宝石C珍珠D翡翠()④A油漆B颜料C墨汁D桔汁()2.下列各组词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①疾棘嫉绩②旷况框筐③亮凉辆俩④沐牧慕穆3.给下列各题黑体词语选择恰当的答案,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里。
①在湛蓝的天空下。
它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殿顶,显得格外辉煌。
()A.不同寻常;B.特殊;C.不一般;D.特别。
②梁枋间彩画绚丽,鲜艳悦目。
()A.很高兴地看见;B.让人看了高兴;B.C.让人高兴地看;D.愉快、喜悦地看。
③文章在介绍故宫中著名的三大殿时,把“太和殿”作为说明重点,详细加以介绍。
14故宫博物院练习测试之二
一、填空题:
1.按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组成词语。
①zhàn()蓝pán()龙zhào()书
②liáo()绕钟qìng()浩jié()
③点zhuì()上yù()chù()立
2.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①溥____天妃嫔____傀____儡额枋____
②修缮____档____案鎏____金器皿____
3.阅读课文,按要求填写下列表格。
二、排序题:下面一段文字条理比较混乱,请按一定的说明顺序重新排列。
①走进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围屏。
②仰望殿顶,中央藻井上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③梁枋间彩画绚丽,鲜艳悦目。
④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
⑤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金銮宝座。
⑥红黄两色贴金龙纹图案,有双龙戏珠、单龙飞舞,有行龙、坐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调整后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找出下列各组词语中与其它三个不属同类事物的一个,把序号填在题后括号里。
①A宫殿B楼阁C岩石D亭台()
②A屋脊B房檐C山墙D书桌()
③A钟表B宝石C珍珠D翡翠()
④A油漆B颜料C墨汁D桔汁()
2.下列各组词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①疾棘嫉绩②旷况框筐
③亮凉辆俩④沐牧慕穆
3.给下列各题黑体词语选择恰当的答案,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里。
①在湛蓝的天空下。
它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殿顶,显得格外辉煌。
()
A.不同寻常;
B.特殊;
C.不一般;
D.特别。
②梁枋间彩画绚丽,鲜艳悦目。
()
A.很高兴地看见;
B.让人看了高兴;
B.C.让人高兴地看;D.愉快、喜悦地看。
③文章在介绍故宫中著名的三大殿时,把“太和殿”作为说明重点,详细加以介绍。
而对“中和殿”、“保和殿”则只是简略说明,一笔带过。
这是因为:()A.太和殿在三大殿的最前面;
B.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大殿;
C.太和殿体现了封建皇帝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和地位;
D.太和殿内的陈设、雕饰最辉煌。
④紫禁城的四座城门,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排列,依次应是:()
A.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B.B.东华门、西华门、午门、神武门;
C.C.东华门、午门、西华门、神武门;
D.D.东华门、神武门、西华门、午门。
答案
一、1.①湛,蟠,沼。
②缭,磬,劫。
③缀,谕,矗。
2.①pǔ,pín,kuǐ,fāng。
②shàn,hàng,liú,mǐn。
3.①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②先总后分,由南至北,从外向里的空间顺序。
③列数字,举例子,引用。
二、①④②⑤③⑥。
三、1.①C②D③A④D。
2.D。
3.①D②B③C④C。
精析3.把太和殿作为说明重点,是符合说明文写作要求的。
因为太和殿处于紫禁城的中心,是故宫中建筑规模最大,雕饰艺术最辉煌、壮丽的宫殿。
而这一切都鲜明地体现出故宫的本质特征,即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思想和统治中心的地位、作用。
所以不能仅仅以建筑规模大小,和殿内雕饰是否辉煌作为依据,而必须以C点作为主要依据,紧扣住太和殿在故宫中的地位、作用,加以介绍说明读者才能获得对故宫建筑特的全面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