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8小花猫找汗学案无答案鄂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鄂教版小学语文《小花猫找汗》说课稿一、教材简析《小花猫找汗》是鄂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充满了童趣的科普知识的小童话。
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就能了解到老牛、小马、黄狗、小猪和小花猫这些动物出汗的科学常识,并分享到小花猫发现的快乐。
课文的语言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画面形象可爱,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及科学探究的兴趣。
同时,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对话较多,是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学会“汗、奇、怪、体、吐、舌、俩、原”8个生字,会认“猫、淋、鼻、摸、凉、翻”6个生字,认识“大、厂”两个偏旁。
2、了解老牛、小马、黄狗、小猪和小花猫这些动物出汗的知识,分享到小花猫发现的乐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本课分2课时完成,下面我主要阐述第2课时的教学思想。
三、联系实际说学情一年级的孩子们是快乐的,好奇的。
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自信心、表现欲强,但持久性较差。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要求,在教学时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保持学习兴趣,学习、积累、感悟语言,享受阅读的乐趣。
四、把握课标说教法1、以生为本,营造快乐和谐氛围。
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本科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动物形象的贴图,贴汗珠的游戏,带头饰扮演角色读课文,以及生动的儿童语言等手段积极创设情境,营造快乐和谐的教学氛围,让他们始终在愉悦中参与学习过程,在趣味盎然中交流、朗读、提升,成为学习的主人。
2、以读为本,读中感悟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小花猫找汗教材简析:《小花猫找汗》是鄂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充满了童趣的科普知识的小童话。
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就能了解到老牛、小马、黄狗、小猪和小花猫这些动物出汗的科学常识,并分享到小花猫发现的快乐。
课文的语言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画面形象可爱,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及科学探究的兴趣。
同时,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对话较多,是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学会“汗、奇、怪、体、吐、舌、俩、原”8个生字,会认“猫、淋、鼻、摸、凉、翻”6个生字,认识“大、厂”两个偏旁。
2、了解老牛、小马、黄狗、小猪和小花猫这些动物出汗的知识,分享到小花猫发现的乐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小花猫碰到问题不放弃,坚持寻找答案的精神.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猫的语言较少,要从字里行间体会小猫心情的变化。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昨天学习课文时,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小眼睛找到了许多绿娃娃,老师发现,你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边说边贴上小猫头像),他就是一只小花猫!(贴纸:小花猫)。
(“猫”字标拼音)这个字谁来读?(指名读)“猫”字是我们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新字,(红笔边描边说)它的偏旁叫做反犬旁,右边是我们昨天刚学习的“苗”字。
这只小花猫和你们一样,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并且好奇心特别强,他也在找东西,在找什么呢?我们一起看看(贴纸:找汗)2. 谁把课题完整的读给大家听?(板书:18)(指名读)老师评价读音,注意“找”字是翘舌音,“汗”字是前鼻音。
3、4人读后、全班齐读课题。
评:你们读得真响亮、发音真准确。
那么:3. 读了这个课题,你心里有什么想问的吗?谁能举手说一说!(预设:1、小花猫为什么要找汗?2、小花猫在哪里找汗?3、小花猫找到汗了吗)师:原来你们有这么多问题想知道,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课文吧!一起去寻找大家所提的问题答案!二.初读指导,生字学习1.请大家把书打开100页,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难一点的句子,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教案小花猫找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1、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
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多种形式巩固生字认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学生自学生字。
(先说它是什么结构,是什么和什么组成的(独体字
除外),它的笔顺是什么,共有几笔,组词是什么。
3、指名说记字的方法。
4、指导写字,看清每一笔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写排头字。
三、复习巩固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第二题,第三题。
板书设计:
18、小花猫找汗
老牛的汗在鼻子上
小马的汗在身上
黄狗的汗在舌头上
小猪的汗在脚掌里
小花猫的汗在哪里呢?。
《小花猫找汗》习题一、基础题1.读拼音写词语yuán lái shé tou xiǎo mǎ zhè lǐ chū hàn()()()()()2.辩字组词吐()舌()马()土()古()鸟()二、综合题1.选字填空。
吗呢啦啊(1)你知道天要下雨了()?(2)大自然的语言多奇妙()!(3)浪花为什么又要跑回家()?(4)这本新书可好看()!相想像象(5)妈妈给我和小狗拍了张()片。
(6)她的眼睛忽闪忽闪的,()两颗星星。
2.连线老牛的汗在身上小马的汗在舌头上小狗的汗在脚掌里小猪的汗在鼻子上小花猫的汗也在脚掌里三、提高题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小壁虎想,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
他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
他看见老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
小壁虎说:“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老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
他看见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
小壁虎说:“燕子阿姨,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
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
1.连一连,动物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小鱼(甩着)尾巴赶蝇子老牛(摆着)尾巴掌握方向燕子(摇着)尾巴拨水2.我会填,也会用。
①难过②难看小壁虎想,没有尾巴多()啊!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
妈妈错怪了我,我心里很()。
3.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呢?()A.想借一条尾巴玩玩。
B.尾巴被蛇咬断了,它觉得没有尾巴很难看。
C.多一条尾巴本领更大。
4.小壁虎爬了那么久也没有借到尾巴,是因为()A.那些小动物很小气。
B.那些动物出门旅行去了。
C.它们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处。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1.原来舌头小马这里出汗2.吐(吐水)舌(舌头)马(小马)土(土地)古(古人)鸟(小鸟)二、综合题1.(1)吗(2)啊(3)呢(4)啦(5)相(6)像2.连线老牛的汗在身上小马的汗在舌头上小狗的汗在脚掌里小猪的汗在鼻子上小花猫的汗也在脚掌里三、提高题1.小鱼(甩着)尾巴赶蝇子老牛(摆着)尾巴掌握方向燕子(摇着)尾巴拨水2.小壁虎想,没有尾巴多(②难看)啊!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①难过)。
《小花猫找汗》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花猫寻找汗的趣味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科学知识点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准备1.课文《小花猫找汗》2.PPT课件3.教学视频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小花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花猫的特点。
2.学生自由发言,描述小花猫的外貌特征。
3.老师提问:“你们知道小花猫身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二)课文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小花猫找汗》。
2.老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小花猫的什么故事?”(三)分析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课文中小花猫寻找汗的过程。
a.小花猫问小狗,小狗说它出汗了。
b.小花猫问小猪,小猪说它出汗了。
c.小花猫问小鸡,小鸡说它出汗了。
d.小花猫终于找到了汗,明白了汗的作用。
3.老师提问:“小花猫为什么找不到汗?”(四)科学知识拓展1.老师讲解汗腺的作用和人体出汗的原因。
2.学生提问,老师解答。
(五)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找汗”游戏。
2.游戏规则:代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找到身上的汗腺,并用红笔标记。
1.老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3.老师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七)课后作业1.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关于小花猫找汗的科普文章。
2.家长签字确认,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花猫找汗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汗腺的作用和人体出汗的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小花猫找汗》教学目标1.学会认读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认识1个偏旁部首“厂”。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动物出汗的常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出汗的科学常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意识。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图文结合法。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依据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戴小花猫头饰的学生,在自己身上找来找去。
(2)老师问:“咦,小花猫,你在找什么呢?”(3)小花猫:这么热的天,我怎么没汗呢?(4)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和小花猫一起去找找汗吧。
板书课题:《小花猫找汗》出示课件:屏幕中出现课题和一只小花猫二、新课(一)读课文,学字词1.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勾画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教读。
汗牛马身体吐舌原猫怪摸凉狗猪哈俩开火车读生字,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
3.出示本课生字所拓展的词语:出汗老牛小马身体吐舌头原来花猫奇怪凉快小狗哈哈我俩指名读词语,开火车读,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学生互相帮忙解释。
(二)学习课文1.二、三两个自然段(1)生自由读,想想:假如你是小花猫你会怎么问老牛?老牛又是怎么回答的呢?(2)指名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多种形式的读)(3)演一演。
(4)理解体会“汗淋淋”。
(5)整体读,相机指导,师生评读。
2.学习问小马部分出示课件:伴随小马的叫声出示小花猫与小马的画面(1)指名读,大家仔细听,看他读得怎么样?生个别读,读后学生评价。
(2)师生赛读3.学习6、7、8自然段(1)生自由读。
(2)小组交流,试着设计动作表演读。
(3)(点击课件:出示黄狗图与第六、七自然段。
)喜欢这只可爱的黄狗的同学齐读,师点评。
(4)点击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
《小花猫找汗》教学目标1.学会认读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认识1个偏旁部首“厂”。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动物出汗的常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出汗的科学常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意识。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图文结合法。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依据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戴小花猫头饰的学生,在自己身上找来找去。
(2)老师问:“咦,小花猫,你在找什么呢?”(3)小花猫:这么热的天,我怎么没汗呢?(4)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和小花猫一起去找找汗吧。
板书课题:《小花猫找汗》出示课件:屏幕中出现课题和一只小花猫二、新课(一)读课文,学字词1.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勾画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教读。
汗牛马身体吐舌原猫怪摸凉狗猪哈俩开火车读生字,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
3.出示本课生字所拓展的词语:出汗老牛小马身体吐舌头原来花猫奇怪凉快小狗哈哈我俩指名读词语,开火车读,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学生互相帮忙解释。
(二)学习课文1.二、三两个自然段(1)生自由读,想想:假如你是小花猫你会怎么问老牛?老牛又是怎么回答的呢?(2)指名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多种形式的读)(3)演一演。
(4)理解体会“汗淋淋”。
(5)整体读,相机指导,师生评读。
2.学习问小马部分出示课件:伴随小马的叫声出示小花猫与小马的画面(1)指名读,大家仔细听,看他读得怎么样?生个别读,读后学生评价。
(2)师生赛读3.学习6、7、8自然段(1)生自由读。
(2)小组交流,试着设计动作表演读。
(3)(点击课件:出示黄狗图与第六、七自然段。
)喜欢这只可爱的黄狗的同学齐读,师点评。
(4)点击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
18《小花猫找汗》[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
1.联系上下文,读好课文中的反问句、感叹句。
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学课文,理解“汗淋淋、凉快”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出汗的科学常识。
4.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对科学勇于实践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出汗的科学常识。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境导入。
1、孩子们今天咱们去童话王国里听故事。
准备好了吗?咱们出发吧!童话王国里有只小动物(师述)猜猜它是谁?(板书:小花猫)今天,这只小花猫身上又发生了一件有趣的故事。
(板书:找汗)读题。
2、引导质疑:听这个故事以前,你最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你们的的答案都藏在课文里呢,赶紧读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同学们真爱读书!再把课文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序号,用你们喜欢的符号圈画出课后的生字,读一读。
3、和你的同桌互相读读生字,读得好你就夸夸他,,读错了就帮帮他。
4、检查反馈识字:(1)来吧咱们和小花猫去找汗吧。
瞧,小花猫来到一条小河边,一群字宝宝挡住了他的去路,谁能带这大家大声叫出他们的名字,小猫就可以过河了。
(指名领读一类生字)(2)小花猫走呀走,看见小河边一棵苹果树上的苹果又大又红,真想摘下来尝尝,咱们帮帮他,摘下来的苹果与你可分享。
(摘苹果认读二类生字)(3)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孩子。
小花猫摘完苹果继续往前走,这是一座词语山又挡住了他,咱们和它一起去翻词语山吧。
(指名读,正音,齐读)三、情境感悟,对话朗读。
(一)学习一、二、三自然段。
1、师:翻过了词语山,咱们就可以去找汗了,小花猫在路上会遇到谁呢?请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里,读读课文相信你就会知道了。
2、指名交流,师板书3、可是这只小花猫为什么会去找汗呢?4、原来,小花猫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搞不明白。
(出示:咦,我怎么没汗呢?)谁来帮他告诉大家?(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
小花猫找汗[教学内容]《小花猫找汗》,多有趣的题目呀。
小花猫看见人出汗,感觉奇怪,怎么自己没汗呢?他一路问过去,明白了老牛的汗出在鼻子上,小马的汗在身上,黄狗的汗在舌头上,自己和小猪的汗原先藏在脚掌上呢。
你在忍俊不由的同时,会明白好多有关“汗”的有趣知识。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学生通过阅读能了解一些动物出汗的科学常识。
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显现,语言生动有趣,画面形象可爱,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有助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想象。
[教学目标]1.学会“汗、牛、马、身、体、吐、舌、原”8个生字,会认“猫、怪、摸、凉、翻、狗、猪、哈、俩”8个生字。
熟悉偏旁“厂”。
2.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分角色朗诵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培育学生对科学童话的爱好,对科学探讨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出汗的科学常识。
[设计理念]依照低年级年龄特点,把重点放在朗诵和写字上。
1.联系上下文,读好课文中的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
2.注重学生的朗诵,分角色朗诵,引导学生在读中有自己的感悟。
3.踊跃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中读、想、说、演,从而提高学生明白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进展思维。
4.让学生在主动探讨中写生字,学会合作交流,并培育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教学进程l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课件)一只动画小猫,在自己身上找来找去。
2.小花猫:“这么热的天,我怎么没汗呢?”3.师:“小朋友,咱们今天就和小花猫一路去找找汗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师:小花猫是怎么去找汗的呢?请同窗们小声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组内活动,把生字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
3.指名读,开火车读,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
4.师:“小花猫找汗的路上,碰到困难,它要翻过一座词语聪慧山。
”咱们帮帮它吧!5.课件出示本课生词,写成“小山”的形状,玩“爬词语聪慧山”的游戏。
小花猫找汗教学目的:1、学会“汗、奇、怪、体、吐、舌、俩、原”8个字,会认“猫、淋、鼻、摸、凉、翻”6个字。
认识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会“汗、奇、怪、体、吐、舌、俩、原”8个字,会认“猫、淋、鼻、摸、凉、翻”6个字。
认识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戴小花猫头饰的学生,在自己身上找来找去。
2、老师问:“咦,小花猫,你在找什么呢?”3、小花猫:这么热的天,我怎么没汗呢?4、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和小花猫一起去找找汗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爬词语智慧山。
1、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勾画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教读。
3、开火车读生字,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
4、出示本课生字所拓展的词语,写成“小山”的形状,玩“爬词语智慧山”的游戏。
(指名读词语,全读对了,就爬到山顶了,插上红旗。
)三、指导朗读,分清角色。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己识记生字“奇”、“怪”。
(2)指名生分析“奇”、“怪”的字形结构。
(3)仔细观察“奇”、“怪”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4)师作示范指导,学生自己练写生字,再与范字作比较。
(5)师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全班展示。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小花猫找汗》
一、学习目标
1.学会认读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认识1个偏旁部首“厂”。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动物出汗的常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意识。
二、学习过程
(一)读课文,学习字词
1我会读生字
汗牛马身体吐舌原
2我会读词语
出汗老牛小马身体吐舌头原来花猫奇怪凉快小狗哈哈我俩(二)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1.小花猫要找什么?
2.老牛的汗在哪儿?
3.小马的汗在哪儿?
4.小黄狗的汗在哪儿/
5.小猪的汗在哪儿?
6.小花猫找到自己的汗了吗?
7.你还知道其它动物的汗在哪儿?
(三)当堂测验
1.读拼音写词语
liáng ku a i shēn tǐ quán shēn xiǎo gǒu jiǎo zhǎng ()()()()()2.辩字组词
体()狗()牛()
本()句()午()
(四)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