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艺精品课程六熟料煅烧
- 格式:ppt
- 大小:5.50 MB
- 文档页数:69
水泥煅烧回转窑结构、各部分的作用、要求、特点及其安装。
1.筒体:由钢板卷制而成,物料在其中进行热交换和化学反应,同时还具有混合和运输物料的作用,因而是回转窑的基体。
2.轮带:筒体、窑衬物料等所有回转部分的重量,都通过轮带传到支承装置上。
是回转窑最重要的零件。
3.支承装置:支承装置承受回转部分的全部重量,每档支承装置由一对拖轮‘四个轴承和一个大底座组成。
两托轮对称、稳定的支承着筒体上的轮带,并向基础传递巨大的负荷。
4.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作用是筒体回转。
由于安全和检修的需要,一般较大的窑还设有极慢的辅助传动装置。
5.密封装置:由于回转窑是在负压下进行操作的,所以在窑头、窑尾和窑中喂料处,均设有密封装置,以防止周围的冷空气进入窑内,影响窑的抽风。
同时,也避免在出现偶然的正压时,窑头和窑中处冒灰,影响环境和机器维护。
6.物料从窑尾(筒体的高端)进入窑内煅烧。
由于筒体的倾斜和缓慢的回转作用,物料既沿圆周方向翻滚又沿轴向(从高端向低端)移动,继续完成其工艺过程,最后,生成熟料经窑头罩进入冷却机冷却该窑在结构方面有下列主要特点:1.简体采用保证五项机械性能(σa、σb、σ%、αk和冷弯试验)的20g及Q235-B钢板卷制,通常采用自动焊焊接。
筒体壁厚:一般为25mm,烧成带为32mm,轮带下为65mm,由轮带下到跨间有38mm厚的过渡段节,从而使筒体的设计更为合理,既保证横截面的刚性又改善了支承装置的受力状态。
2.在筒体出料端有耐高温、耐磨损的窑口护板,筒体窑尾端由一米长1Cr18Ni9Ti钢板制作。
其中窑头护板与冷风套组成分格的套筒空间,从喇叭口向筒内吹冷风冷却窑头护板的非工作面,以有利该部分的长期安全工作,在筒体上套有三个矩形实心轮带。
轮带与筒体垫板间的间隙由热膨胀量决定,当窑正常运转时,轮带能适度套在筒体上,以减少筒体径向变形。
3.传动系统用单传动,由变频电动机驱动硬齿面三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再带动窑的开式齿轮副,该传动装置采用胶块联轴器,以增加传动的平稳性,设有连接保安电源的辅助传动装置,可保证主电源中断时仍能盘窑操作,防止筒体弯曲并便利检修。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煅烧工艺硅酸盐水泥熟料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矿物质。
熟料的生产是通过对原料进行煅烧工艺来实现的。
以下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煅烧工艺的详细步骤:1. 原料准备: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原料包括石灰石、黏土和其他辅助原料。
这些原料需要粉碎和混合以获得均匀的化学成分。
2. 煤粉燃烧:在水泥炉中,需要使用煤粉作为主要燃料。
煤粉经过燃烧反应产生高温和热量,为后续反应提供能量。
3. 干法预热: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送入水泥炉,通过高温烟气进行干法预热。
在预热过程中,原料中的水分逐渐蒸发,从而实现干燥和预热的目的。
4. 煅烧反应:在水泥炉中,原料经过预热后被加热至高温,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其中,主要的反应是石灰石的分解反应,将石灰石中的钙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此外,还有一系列的矿物转化反应和固相反应发生。
5. 冷却:煅烧后的硅酸盐水泥熟料需要进行冷却。
这一过程通过烟气和新鲜空气流通来降低熟料的温度,避免过度煅烧。
6. 粉磨:冷却后的熟料被送入水泥磨进行粉磨处理。
通过磨破磨、分级破磨和分级等步骤,熟料被加工成细度符合要求的水泥产品。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煅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和物理变换的过程。
煅烧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当的温度、时间和燃烧条件,以确保熟料的质量。
同时,通过优化煅烧工艺,可以降低能耗和环境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硅酸盐水泥熟料煅烧工艺的详细步骤:7. 烟气处理:在炉内煅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气、灰尘和废气。
这些废气含有有害物质,需要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常见的烟气处理方法包括电除尘、袋式除尘等,以去除烟气中的粉尘和固体颗粒,并通过喷淋洗涤等方式去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
8. 能源回收:在煅烧过程中,通过使用高温烟气作为热源,可以回收能量并用于干法预热等步骤。
这种能源回收措施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生产成本,还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环境的影响。
9. 质量控制:在整个煅烧工艺中,对煅烧过程的温度、时间和燃烧条件等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熟料的质量。
熟料生产线热工基础知识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概述水泥是一种细磨材料,它加入适量水后,成为塑性浆体,这种浆体是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硬化后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而且具有其他一些性能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生产要经过“二磨一烧”(即生料磨、水泥窑和水泥磨),其中,水泥窑系统是将水泥生料在高温下烧成为水泥熟料的热工设备,是水泥生产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
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是以悬浮预热技术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以窑(或称:窑)为主导的水泥熟料烧成系统。
没有分解炉的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叫做窑,有分解炉的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叫做窑,在一些欧美国家也将窑称为窑,即预分解窑。
窑外分解窑的工作原理为:(分别从料、煤、风的角度论述)第一,生料粉从第级旋风筒和第级旋风筒之间的联接管道加入,加入的生料进入联接管道内后马上被分散在上升气流中,从而被携带到第级旋风筒(简称)内,在旋风筒内利用离心力的作用进行气固分离后,废气被排走,而生料粉被再一次加到和之间的联接管道内,然后再一次被携带到内进行气固分离。
这样依次类推,生料粉依次通过各级旋风筒及其联接管道。
生料粉每与上升的气流接触一次,就经过一次剧烈的热交换,从而生料粉被一次一次地预热升温,废气则被一次一次地冷却降温,从而达到回收废气余热来预热生料。
当生料达到一定温度,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碳酸盐分解(小部分分解,因为废气的热焓不足以使其发生大量分解)。
出的预热生料进入分解炉,在分解炉内完成大部分碳酸钙的分解,分解反应所需热量来自于分解炉内的燃料燃烧。
分解后的生料与废气再一起进入内,经完成气固分离后,生料入回转窑内煅烧,再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后,最终烧成为水泥熟料。
出窑后熟料再经过冷却机冷却后被送到熟料库内。
熟料、石膏、混合材按一定比例在水泥磨内混合粉磨后就成为水泥。
第二,来自煤磨的煤粉被分成二部分,小部分煤粉(大约)被送到窑头喷入回转窑内燃烧,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供给回转窑内煅烧水泥熟料所用;大部分煤粉(大约)被气力输送到分解炉内燃烧,以供给预热生料中碳酸钙分解所需的大量热量。
水泥熟料煅烧工艺技能与知识(二)一、知识要求1、什么是预加水成球工艺?答:入窑生料在双轴搅拌机内加入雾状水,预湿搅拌混合后,形成水份均匀的生料球核,然后再进入成球盘滚动成球的过程,称之为预加水成球工艺。
2、小料球成球工艺对预加水成球系统有哪些要求?答:简介如下:(1)带溢流管的稳料仓;(2)悬挂式螺旋生料计量秤;(3)雾化喷头和变频调速水泵;(4)料水跟踪计算机控制系统;(5)双轴搅拌机和带组合刮刀的成球盘。
3、影响预加水成球系统产、质量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预加水成球系统产、质量的因素较多,其中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1)生料的质量:包括细度、湿度、温度、可塑性等。
(2)水的质量:包括水质、水量、水压以及雾化喷嘴的性能等。
(3)成球盘的结构参数:包括直径、倾角、转速、边高以及盘底平面的不平度,盘与轴的不垂直度、刮刀型式及安装等。
(4)双轴搅拌机的结构性能:包括规格、叶片角度、三个阶段的长度等。
(5)料、水计量、跟踪系统的稳定程度和自动控制的准确程度。
4、生料细度对成球质量有何影响?答:生料细度细,形成料球强度高,但是如过细,物料比表面积太大,会吸收大量的水份,料粒的大量水膜集结,料球强度反而会低,同时生料过细磨机台时产量降低。
故粉磨生料时,要选择经济合理的生料细度。
5、生料可塑性对料球质量有何影响?答:含少量水分的入窑生料在外力作用下可形成一定几何形状的性能称之为可塑性。
生料的可塑性越高,球内物料粘结能力越强,成球质量越好,有利于立窑煅烧的优质、节能、高产。
6、加水量的变化对成球质量有何影响?答:生料成球水份,是影响料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用水量过多,过剩的水份汇集在球的表面,不断吸收干粉,使球径增大。
如果料球表面的水膜变厚,料粉粘结不紧密,强度低,料球容易破损;若用水量过少,物料湿润不充分,使料球过小,甚至残余干粉料,影响料层透气性。
故成球时,应当根据原料性质和生料的颗粒组成,选择计算机控制的料水跟踪系统,并稳定适宜的加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