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2T 1049-2012 住宅小区及商住楼光纤网络接 入规范(宁波市地方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626.36 KB
- 文档页数:15
光纤入户设计方案(住宅小区FTTH解决方案).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住宅小区光纤到户设计方案福建北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概述2一、综合布线系统建设2二、工程概况3三、系统综述3第二章、设计依据与原则4一、设计依据4二、设计原则4三、设计遵守的规范5第三章、系统设计说明6一、需求分析8二、系统构成9第四章、产品的选择10一、产品的选择原则10二、NORTEC 光纤到户解决方案10三、产品主要特性指标11第五章、系统测试18一、双绞线缆传输测试18二、光纤传输通道测试18第六章、综合布线设备总清单18第七章、质量保证及服务19一、预期工期19二、库存及最短到货时间19三、投入人力19四、质保XXXX年来,基于互联网协议的骨干网和IP局域网发展迅速,成为宽带网络主要的传送方式。
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接入网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
在光接入网中,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点到点解决方法,采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不包含有源节点,具有对业务透明、运行维护费用低和易于升级等优点,是三网(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融网的理想平台。
因此FTTH已成为必然的选择和发展方向。
二、工程概况阳光城闽侯南城新区闽侯县市民文化广场旁(闽侯县西江滨大道-一、综合布线系统建设2二、工程概况3三、系统综述3第二章、设计依据与原则4一、设计依据4二、设计原则4三、设计遵守的规范5第三章、系统设计说明6一、需求分析8二、系统构成9第四章、产品的选择10一、产品的选择原则10二、NORTEC 光纤到户解决方案10三、产品主要特性指标11第五章、系统测试18一、双绞线缆传输测试18二、光纤传输通道测试18第六章、综合布线设备总清单18第七章、质量保证及服务19一、预期工期19二、库存及最短到货时间19三、投入人力19四、质保XXXX年来,基于互联网协议的骨干网和IP局域网发展迅速,成为宽带网络主要的传送方式。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住宅建筑及商住楼光纤到户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23•【字号】穗府办[2012]57号•【施行日期】2012.1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住房保障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住宅建筑及商住楼光纤到户建设的通知(穗府办〔2012〕57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工信部联通〔2010〕105号),加快完善“智慧广州”基础设施,进一步规范我市住宅小区、住宅建筑及商住楼光纤到户建设,推动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光纤到户建设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本通知所指住宅小区、住宅建筑及商住楼的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主要包括:住宅小区、住宅建筑及商住楼等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的通信(含有线电视)设备间和电信间、地下通信(含有线电视)管道、楼内(含室内)配线管网和户内布线等。
本通知所指电信业务经营者为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和取得相关资质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企业。
二、市科技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本市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建设相关工作。
三、本市所有新建住宅小区、住宅建筑及商住楼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的建设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活动,应执行《光纤到户(FTTH)建设规范》(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DBJ440100/T118— 2011,以下简称《规范》)。
已建住宅小区、住宅建筑及商住楼进行通信(含有线电视)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改造时,应参照《规范》的要求实施。
四、新建住宅小区、住宅建筑及商住楼内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的建设,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符合城乡规划要求,与通信发展规划相适应,作为市政规划建设工作联合验收内容之一。
1总则1.0. 1 为规范江苏省内住宅小区基础通信配套设施建设,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实现光纤直接通达用户家庭,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确保用户能获得更加优质的通信服务的权益,特制定本标准。
1.0. 2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城镇新建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建设。
城镇改、扩建的住宅楼及其他民用建筑的通信配套设施建设,可参照执行。
1.0. 3 本标准所指通信配套设施是指有线通信范畴内的通信设施。
1.0. 4 新建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建设应与城市发展规划和通信发展规划相适应,并适度超前。
现有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在改、扩建时也宜与城市发展规划和通信发展规划相适应。
1.0. 5 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的规划应纳入小区建设规划,其中室外管线部分应纳入小区综合管线规划。
1.0. 6 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的设计应纳入小区建设工程设计文件。
通信配套设施应随建设工程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1.0. 7 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省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光纤到户 Fiber to the home光纤直接到达用户家庭。
2.0.2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Communication ancillary facilities in residential district城镇住宅小区建筑与建筑群为实现光纤直接通达用户家庭,以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高质量音视频等通信业务所配套的小区公共交接间、通信管道、室内配线管网、配线光缆、入户线光缆及住户弱电箱等通信设施。
2. 0. 3公共交接间Common cross-connect room供通信业务经营者安装通信设备的技术用房(箱),根据小区的规模可分为:小区通信间、光缆分纤箱。
2. 0. 4光缆分纤箱Optical fiber cable distribution box安装在建筑物内完成配线光缆与入户线光缆的连接以及配线的设备。
光缆分纤箱应提供普通光缆和蝶形光缆固定、光纤连接、分纤功能,还应具备光分路器的安装空间。
附录 A(资料性附录)条文说明A.1 本规范中提到的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指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住宅范围内,地下通信管道、光缆交接箱,住宅建筑内管槽及通信线缆、配线设备,住户内家居配线箱、户内管线及各类通信业务信息插座,预留的设备间、电信间等设备安装空间。
具体见图A.1所示。
图A.1 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构成示意A.2 本规范4.1.4条引用自《GB 50846-2012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1.0.3强制性条文,根据原信息产业部和原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管线及通信设施建设的通知》(信部联规(2007)24号)的要求而提出的,即“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者不得就接入和使用住宅小区和商住楼内的通信管线等通信设施与电信运营企业签订垄断性协议,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的接入和使用,不得限制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的权利”。
A.3 本规范4.1.5条依据《GB 50846-2012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1.0.4强制性条文和江苏省内光纤到户建设情况编制。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构建网络强国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大力推进高速光纤网络建设。
全面实现向全光网络跨越,加快推进城镇地区光网覆盖,提供每秒1000兆比特(1000Mbps)以上接入服务,大中城市家庭用户实现带宽100Mbps以上灵活选择;多方协同推动提升农村光纤宽带覆盖率,98%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有条件的地区提供100Mbps 以上接入服务,半数以上农村家庭用户实现带宽50Mbps以上灵活选择。
推动三网融合基础设施发展。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通信设施应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建设。
A.4 本规范4.1.5条引用自《GB 50846-2012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1.0.6强制性条文,通信设施作为住宅建筑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由电信业务经营者与住宅建设方共同承建。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程设计规范(GB50846-2012)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for fiber to the home in residential districts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GB 50846-2012发布部门:中华⼈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期:2012年12⽉25⽇实施⽇期:2013年04⽉01⽇中华⼈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56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846-2012,⾃2013年4⽉1⽇起实施。
其中,第1.0.3、1.0.4、1.0.7条为强制性条⽂,必须严格执⾏。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
中华⼈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12⽉25⽇前⾔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补充计划的通知》(建标标函[2012]123号)的要求,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地贯彻国家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络建设、资源共享等⽅针政策,编制组进⾏了深⼊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泛征求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住宅区通信设施安装设计、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安装设计、⽤户光缆敷设要求、线缆与配线设备的选择、传输指标、设备间及电信间选址与⼯艺设计要求。
本规范中以⿊体字标志的条⽂为强制性条⽂,必须严格执⾏。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主要遵循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847-2012)。
该标准于2012年12月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13年4月1日起实施。
以下是该标准中的一些主要内容:1. 总则: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的施工及验收。
2. 基本规定:- 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应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
-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设计文件,并应经过审查批准。
3. 工程质量要求:- 光纤到户通信设施的施工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 工程质量应满足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要求。
4. 施工工艺要求:- 光纤线路施工应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进行,确保光纤线路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光纤接头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处理,确保光纤接头的质量。
5. 设备安装要求:- 设备安装应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 设备间的环境条件应满足设备的运行要求。
6. 系统调试与验收:- 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完成后,应进行系统调试和试运行。
- 系统调试和试运行合格后,进行验收。
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邀请相关单位参加。
7. 工程验收内容:- 工程质量验收:检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 系统功能验收:检查系统功能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8. 验收不合格的处理:- 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应按照验收意见进行整改。
整改后重新进行验收。
9. 工程保修:- 建设单位应与施工单位签订工程保修合同,明确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和保修责任。
这些内容主要涵盖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的基本要求、质量标准、施工工艺、设备安装、系统调试、验收及保修等方面。
XXXXX市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实施细则(试行)XXXXX市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办公室2015-04前言本办法是在住建部《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6-2012)的基础上,由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在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已成为大势所趋。
通信设施的共建共享是政府大力推进的重点工作,能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企业成本,驻地网内通信设施的共建共享是通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适应城市信息化发展目标,为三网融合奠定基础,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本着节约资源、合作共赢、服务用户的指导原则,现组织编写了《XXXXX市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实施细则》,以规范和指导新建通信设施的共建共享。
根据GB 50846-2012的要求,本实施细则针对基于PON的光纤到户模式组网,办法适用于新建住宅小区、商住楼、写字楼、大市场等通信设施建设,以下简称驻地网。
主编单位:XXXXX市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办公室目录一、总则 01.1 强制性条文 01.2 一般性条文 0二、术语 02.1 电信设施共建基本术语 02.2 FTTH光纤到户基本术语 (1)三、工程界面及建设原则 (2)3.1 驻地网通信设施工程分工界面 (2)3.2 驻地网通信设施工程建设原则 (3)四、驻地网通信共建设计要求 (4)4.1 FTTH光纤到户组网方案 (4)4.2 地下通信管道方案 (5)4.3 设备间设计要求 (6)五、驻地网通信共建施工及验收要求 (7)5.1 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 (8)5.2 光缆工程施工及验收 (9)5.3 设备间施工及验收 (11)六、其他要求 (11)参考标准名录 (12)附录一机房光总配线架MODF技术标准 (13)附录二共享型光配线箱技术标准 (15)附录三光分纤箱技术标准 (16)附录四家居配线箱技术标准 (17)附录五引入光缆、皮线光缆技术标准 (18)一、总则1.1 强制性条文(1)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的设计,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