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_焊接结构疲劳强度.
- 格式:doc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章绪论1.选择题(1)在结构设计中,失效概率P f与可靠指标β的关系为 B 。
A. P f越大,β越大,结构可靠性越差B. P f越大,β越小,结构可靠性越差C. P f越大,β越小,结构越可靠D. P f越大,β越大,结构越可靠2.填空题(1)某构件当其可靠指标 减小时,相应失效概率将随之增大。
(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为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的极限状态。
(3)在对结构或构件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应采用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标准值。
3.简答题(1)钢结构和其他建筑材料结构相比的特点。
答:轻质高强;材性好,可靠性高;工业化程度高,工期短;有效使用空间大;运输、安装方便;可拆卸、改造,建筑垃圾少,材料可重复利用;密封性好;抗震性好;有一定耐热性,但抗火性能差;耐腐蚀性能差。
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1.选择题(1)钢材的设计强度是根据 C 确定的。
A. 比例极限B. 弹性极限C. 屈服点D. 极限强度(2)钢结构设计中钢材的设计强度为 D 。
A. 强度标准值B. 钢材屈服点C. 强度极限值D. 钢材的强度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3)钢材是理想的 C 体。
A. 弹性B. 塑性C. 弹塑性D. 非弹性(4)钢结构中使用钢材的塑性指标,目前最主要用 D 表示。
A. 流幅B. 冲击韧性C. 可焊性D. 伸长率(5)钢材的伸长率 用来反映材料的 C 。
A. 承载能力B. 弹性变形能力C. 塑性变形能力D. 抗冲击荷载能力(6)建筑钢材的伸长率与 D 标准拉伸试件标距间长度的伸长值有关。
A. 达到屈服应力时B. 达到极限应力时C. 试件塑性变形后D. 试件断裂后(7)钢材的三项主要力学性能为 A 。
A.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B.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冷弯性能C. 抗拉强度、冷弯性能、伸长率D. 冷弯性能、屈服强度、伸长率(9)在构件发生断裂破坏前,有明显先兆的情况是 B 的典型特征。
第6章焊接接头和结构的疲劳强度§6-1 概述一、定义结构在变动载荷下工作,虽然应力低于材料的但在较长时间工作后仍发生断裂的现象叫金属的疲劳。
疲劳断裂金属结构失效的一种主要形式,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因为疲劳而失效的金属结构约占结构的90%项目实际中的疲劳有多种表现形式:机械疲劳:完全由变动外载荷引起接触疲劳:表面间滚动接触与交变应力共同作用蠕变疲劳:高温和交变应力作用热疲劳:温度变化引起本章讨论的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材料、焊接接头和结构的机械疲劳情况。
例如:直升飞机起落架,疲劳断裂,裂纹从应力集中很高的角接板尖端开始,断裂时飞机已起落2118次。
再如:载重汽车的纵梁的疲劳裂纹,该梁承受反复的弯曲应力,在角钢和纵梁的焊接处,因应力集中很高而产生裂纹,开裂时该车运行3万公里。
可见,疲劳断裂是在正常的工作应力作用下经较长时间后产生的,也就是说疲劳断裂的结构是在应力低于许用应力的情况下产生的,这使我们联想到结构的低应力脆断,疲劳和脆断都是在低应力作用下产生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二、疲劳和脆断的比较疲劳和脆断都是低应力情况下的破坏,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三、疲劳的类型根据构件所受应力的大小、应力交变频率的高低,通常可以把金属的疲劳分为2类:一类为高速疲劳它是在应力低,应力交变频率高的情况下产生的,也叫应力疲劳,即通常所说的疲劳;另一类为低周疲劳,它是在应力高,工作应力近于或高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应力交变频率低断裂时应力交变周次少(少于102—105次)的情况下产生的疲劳,也叫应变疲劳。
1、高速疲劳(应力疲劳):载荷小(应力小),频率高,裂纹扩展速率小。
2、低周疲劳(应变疲劳):应力高,频率低,裂纹扩展速率大。
焊接结构的疲劳破坏大部分属于第二类:低周疲劳。
§6-2 疲劳限的常用表示方法一、变动载荷(掌握σmax、σmin、σm、σa、r概念)金属的疲劳是在变动载荷下经过一定的循环周次后出现的,所以要首先了解变动载荷的性质。
一、选择题1 钢材在低温下,强度 A 塑性 B ,冲击韧性 B 。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可能提高也可能下降2 钢材应力应变关系的理想弹塑性模型是—A—。
3 在构件发生断裂破坏前,有明显先兆的情况是 B 的典型特征。
(A)脆性破坏 (B)塑性破坏 (C)强度破坏 (D)失稳破坏5 钢材的设计强度是根据—C—确定的。
(A)比例极限 (B)弹性极限 (C)屈服点 (D)极限强度6 结构工程中使用钢材的塑性指标,目前最主要用—D—表示。
(A)流幅 (B)冲击韧性 (C)可焊性 (D)伸长率7 钢材牌号Q235,Q345,Q390是根据材料—A—命名的。
(A)屈服点 (B)设计强度 (C)标准强度 (D)含碳量8 钢材经历了应变硬化(应变强化)之后—A—。
(A)强度提高 (B)塑性提高 (C)冷弯性能提高 (D)可焊性提高9 型钢中的H钢和工字钢相比,—B—。
(A)两者所用的钢材不同 (B)前者的翼缘相对较宽(C)前者的强度相对较高 (D)两者的翼缘都有较大的斜度10 钢材是理想的—C—。
(A)弹性体 (B)塑性体 (C)弹塑性体 (D)非弹性体11 有两个材料分别为Q235和Q345钢的构件需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B—采用E43焊条。
(A)不得 (B)可以 (C)不宜 (D)必须13 同类钢种的钢板,厚度越大,—A—。
(A)强度越低 (B)塑性越好 (C)韧性越好 (D)内部构造缺陷越少14 钢材的抗剪设计强度fv与f有关,一般而言,fv=—A—。
(A)f /3 (B) 3f (C)f /3 (D)3f16 钢材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屈服条件是由—D —等于单向拉伸时的屈服点决定的。
(A)最大主拉应力1σ (B)最大剪应力1τ (C)最大主压应力3σ (D)折算应力eq σ 17 k α是钢材的—A —指标。
(A)韧性性能 (B)强度性能 (C)塑性性能 (D)冷加工性能18 大跨度结构应优先选用钢结构,其主要原因是___ D _。
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但焊接接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疲劳破坏。
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是指焊接接头在受到交变载荷作用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循环载荷次数。
疲劳强度的评估对于焊接结构的设计和使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焊接结构的疲劳破坏机制、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以及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方法。
焊接结构的疲劳破坏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脆性断裂:焊接接头容易出现脆性断裂,主要是由于焊接过程中,焊缝和周边热影响区的组织发生变化,使其变得脆性,降低了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
2.裂纹扩展:焊接接头中存在的焊接缺陷(如气孔、夹杂等)是裂纹扩展的起始点。
在交替加载下,焊接接头中的裂纹会逐渐扩展,最终导致疲劳破坏。
影响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焊接材料选择:焊接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对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焊接接头的强度应大于被焊接材料的强度,以保证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
2.焊接工艺参数:焊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如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等)会对焊接接头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
3.焊接接头形状和几何尺寸:焊接接头的形状和几何尺寸也会影响其疲劳强度。
一般来说,焊接接头的强度随着接头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厚度过大时,会导致应力集中,从而降低疲劳强度。
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不同的焊接方法对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自动化焊接方法相对于手工焊接方法具有更高的焊接质量和疲劳强度。
2.进行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在焊接前,需要对焊接接头进行彻底的清洁和表面处理,以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
3.优化焊接工艺参数:通过调整焊接的工艺参数,可以改善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
例如,适当增大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可以减少焊缝内的局部熔化区,从而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
4.对焊接接头进行后处理:通过对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或应力释放,可以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其疲劳强度。
一、焊接结构疲劳失效的原因1、焊接结构疲劳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客观上讲,焊接接头的静载承受能力一般并不低于母材;而承受交变动载荷时,其承受能力却远低于母材,而且与焊接接头类型和焊接结构形式有密切的关系。
这是引起一些结构因焊接接头的疲劳而过早失效的一个主要的因素;(2)早期的焊接结构设计以静载强度设计为主,没有考虑抗疲劳设计,或者是焊接结构疲劳设计规范并不完善,以至于出现了许多现在看来设计不合理的焊接接头;(3)工程设计技术人员对焊接结构抗疲劳性能的特点了解不够,所设计的焊接结构往往照搬其它金属结构的疲劳设计准则与结构形式;(4)焊接结构日益广泛,而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人为盲目追求结构的低成本、轻量化,导致焊接结构的设计载荷越来越大;(5)焊接结构有往高速重载方向发展的趋势,对焊接结构承受动载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焊接结构疲劳强度方面的科研水平相对滞后。
二、影响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的因素1、静载强度对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的影响在钢铁材料的研究中,人们总是希望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即以较轻的自身重量去承担较大的负载重量,因为相同重量的结构可以具有极大的承载能力;或是同样的承载能力可以减轻自身的重量。
所以高强钢应运而生,也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基本金属的疲劳强度总是随着静载强度的增加而提高。
但是对于焊接结构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与母材静强度、焊缝金属静强度、热影响区的组织性能以及焊缝金属强度匹配没有多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焊接接头的细节一样,高强钢和低碳钢的疲劳强度是一样的,具有同样的S-N曲线,这个规律适合对接接头、角接接头和焊接梁等各种接头型式。
Maddox研究了屈服点在386~636MPa的碳锰钢和用6种焊条施焊的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疲劳裂纹扩展情况,结果表明:材料的力学性能对裂纹扩展速率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并不大。
在设计承受交变载荷的焊接结构时,试图通过选用较高强度的钢种来满足工程需要是没有意义的。
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焊接钢结构疲劳性能原题号:24大量工程实例和试验研究表明,有效改善焊接钢结构的疲劳性能对提高其使用寿命是非常有利的,而只有结构设计合理,焊接工艺完善和焊缝质量良好才能保证焊接钢结构有较好的疲劳性能。
由于焊接接头焊趾处的焊接缺陷、应力集中和残余拉伸应力的作用,其疲劳幅度大幅度地低于基本金属的疲劳强度。
所以,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取决于接头的疲劳性能。
为提高其疲劳性能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⑴增加对焊接结构抗疲劳性能的了解,精心设计结构形式及接头形式,降低应力集中,使所设计的焊接结构更合理,具有更高的疲劳强度。
⑵提高和严格控制焊缝质量,防止和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在焊接结构制造过程、完成后以及使用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工艺措施,提高接头的疲劳强度,增加其承受动载的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下面从以上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改善焊接钢结构疲劳性能的措施。
⑴应力集中是影响焊接钢结构疲劳性能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设计时应采用合理的构件形式,选择可行的焊接方案以尽量降低应力集中。
任何降低应力集中的构造处理都有助于改善疲劳性能。
①设计合理的结构型式,减少应力集中,以提高疲劳强度。
在设计中要考虑力线流的平滑过渡,避免几何不连续性。
如图5.1所示,显然设计(a)中,圆圈处应力集中很高,往往是疲劳裂纹的起源点。
设计(b)更为合理。
对于次要构件,也应注意这一原则。
(a) (b)图5.1 板梁的合理及不合理设计②尽量采用应力集中系数小的焊接接头。
各种接头形式均要产生一定的应力集中,因此要尽量减少焊缝的数量和其不利的影响。
对各类焊接接头来说,焊缝形状是影响应力集中值的重要因素,而形状又与制造因素有关,因此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获得正确焊缝的措施,如采用何种焊接方法,在什么位置上施焊等,尽量把焊缝布置在疲劳应力水平较小的部位等。
一般情况下角焊缝的疲劳强度较低,而对接焊缝的应力集中系数最小,疲劳性能最好,所以应较多使用。
图5.2为角焊缝改为对接焊缝的实例。
1.焊接钢结构的缺点及其原因答:1、热影响区:受焊接高温影响,焊缝附近的母材存在“热影响区”,易使材质变脆。
热影响区内随各部分的温度的不同,其金相组织及其性能也发生了变化,有些部分的晶粒变粗。
硬度加大,塑性和韧性降低,易导致材质变脆。
2、焊缝缺陷:除非正确选择板材和焊接工艺,焊缝易存在各种的缺陷,如裂纹、边缘未融合、根部未焊透、咬肉、焊瘤、夹渣和气孔等。
缺陷的存在易导致构件产生应力集中而使裂纹扩大。
图1:各类焊缝缺陷裂纹: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钢材的化学成分不当,含S高易产生热裂纹,含P高易产生冷裂纹。
不合适的焊接工艺和不合适焊接程序也将导致裂纹的产生。
裂纹有纵向也有横向,可以存在于焊缝内也有在焊缝附近的金属内。
边缘未融合:与焊前钢材表面的清理不彻底有关,焊接电流过小和焊接速度过快以致母材未达到融化状态有关。
根部未焊透:除电流不够和焊接速度过快外,焊条过粗及焊工的其他的不当操作也会致使该现象。
咬肉:因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由于操作工艺不正确产生,如所用的焊接电流过强和电弧过长。
这是靠近焊缝表面的母材处产生的缺陷。
焊瘤:是焊接过程,熔化的金属流淌到焊缝以外未熔化的母材所形成的。
夹渣:是微粒焊渣在焊缝金属凝固时来不及浮至金属表面而存在于焊缝内的缺陷。
焊缝冷却过快会加剧此现象。
气孔:焊条受潮,熔化时产生的气体侵入焊缝而形成的。
总之,以上缺陷的存在,会导致构件产生应力集中而使裂纹扩大。
3、裂缝易扩展:焊接结构的刚度大,焊接结构具有连续性,局部裂缝一经产生便很容易扩展到整体,加剧了焊接钢结构的低温冷脆现象。
4、残余应力:焊接后,由于冷却时的不均匀收缩,构件内将存在焊接残余应力,在构件服役过程中,和其他所受荷载引起的工作应力相互叠加,使其产生二次变形和残余应力的重新分布,不但会降低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而且在温度和介质的共同作用下,还会严重影响结构的疲劳强度、抗脆断能力、抵抗应力腐蚀开裂和高温蠕变开裂的能力。
5、残余变形:焊接后,由于不均匀涨缩产生焊接残余变形,如原来为平面的钢板发生凹凸变形等,残余变形还会使构件尺寸和形状发生变化,矫正费工,如果矫正效果不佳,会影响构件的正常受力,产生附加的力和弯矩。
第6章焊接接头和结构的疲劳强度§6-1 概述一、定义结构在变动载荷下工作,虽然应力低于材料的但在较长时间工作后仍发生断裂的现象叫金属的疲劳。
疲劳断裂金属结构失效的一种主要形式,大量统计资料表明,由于疲劳而失效的金属结构约占结构的90%例如:直升飞机起落架,疲劳断裂,裂纹从应力集中很高的角接板尖端开始,断裂时飞机已起落2118次。
再如:载重汽车的纵梁的疲劳裂纹,该梁承受反复的弯曲应力,在角钢和纵梁的焊接处,因应力集中很高而产生裂纹,开裂时该车运行3万公里。
可见,疲劳断裂是在正常的工作应力作用下经较长时间后产生的,也就是说疲劳断裂的结构是在应力低于许用应力的情况下产生的,这使我们联想到结构的低应力脆断,疲劳和脆断都是在低应力作用下产生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二、疲劳和脆断的比较疲劳和脆断都是低应力情况下的破坏,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三、疲劳的类型根据构件所受应力的大小、应力交变频率的高低,通常可以把金属的疲劳分为2类:一类为高速疲劳它是在应力低,应力交变频率高的情况下产生的,也叫应力疲劳,即通常所说的疲劳;另一类为低周疲劳,它是在应力高,工作应力近于或高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应力交变频率低断裂时应力交变周次少(少于102—105次)的情况下产生的疲劳,也叫应变疲劳。
1、高速疲劳(应力疲劳):载荷小(应力小),频率高,裂纹扩展速率小。
2、低周疲劳(应变疲劳):应力高,频率低,裂纹扩展速率大。
焊接结构的疲劳破坏大部分属于第二类:低周疲劳。
§6-2 疲劳限的常用表示方法一、变动载荷(掌握σmax、σmix、σm、σa、r概念)金属的疲劳是在变动载荷下经过一定的循环周次后出现的,所以要首先了解变动载荷的性质。
变动载荷是指载荷的大小、方向或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或无规则变化)的一类载荷。
变动载荷的变化是如此的不同,那么该怎样来描述它的特性呢?除了无规则的变动载荷外,变动载荷的特性可用下列几个参量表示:σmax:应力循环内的最大应力σmin:应力循环内的最小应力σm =(σmax + σmin)/2:平均应力σa =(σmax-σmin)/2:应力幅值r =σmix /σmax:应力循环特征系数,r的变化范围是-∞~+1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具有特殊循环特性的变动载荷:1、对称交变载荷应力波形如图,由图可见:这种变动载荷的σmin =-σmax应力循环特征系数r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