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新举措谷歌用海水为数据中心降温
- 格式:pdf
- 大小:186.46 KB
- 文档页数:2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节能减排新环境下的数据中心冷却节能技术徐嘉,林武隽,刘永彬(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随着数据中心的容量和数量不断攀升,其绿色节能的迫切性日益凸显。
用于全年不间断供冷的能耗约占本文将从制冷系统控制策略、自然冷却技术和气流组织与液冷技术三个角度,对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冷却节能技术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数据中心的新建设计和节能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数据中心节能;控制策略;自然冷却;气流组织;液冷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for Data Center Cooling Under New Environment,LIN Wu-jun,LIU Yong-BinChina Telecom Corporation Limited Beijing BranchWith the increasing capacity and number of data centers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for the year-round uninterrupted cooling supply accounts % of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so there is great potential for energy-saving optimization. In this the cooli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which have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re summarized from 2020年9月第37卷增刊1Telecom Power TechnologySep. 2020,Vol. 37 No. S1 徐 嘉,等:新环境下的数据中心冷却节能技术主要用电设备,冷水主机的COP随负荷率的增加呈上凸型抛物线的趋势变化。
海水温差能利用技术在海洋生态保护中的应用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尤其是海洋温度的上升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正是这种海水温差,也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了一些独特的应用机会。
海水温差利用技术是一种利用海洋温度差异的能源转换技术,它可以将相对低温的海水转化为能量并用于其他用途。
这种技术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一种创新的方法。
首先,海水温差能利用技术在海洋生态保护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减少对化石能源的需求。
全球变暖与能源消耗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而利用海水温差能源可以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有助于保护陆地生态系统,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
其次,海水温差能利用技术在海洋生态保护中的应用可以提供清洁的能源选择。
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海洋温差能源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物或温室气体排放。
这对于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因为空气和水污染是水生生物和海洋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海水温差能利用技术还可以为附近的社区提供能源和淡水资源。
通过利用海洋温度差异,这种技术可以将海水转化为电力,并在需要的地方供应能源。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通过海水淡化过程产生淡水,为干旱地区提供紧缺的淡水资源。
这为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此外,海水温差能利用技术对海洋生态保护的应用还可以提供一种新的观测和监测方式。
通过利用海洋温差能源,科学家可以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海洋观测设备的供电,并进一步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
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状况,从而制定更有效的保护措施。
然而,海水温差能利用技术在海洋生态保护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这种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同时,技术的实施也需要复杂的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
此外,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海水温差能利用技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Google重启废弃造纸厂用作未来的数据中心JoeKava最初曾在芬兰南部海岸上,负责将机器人相机送入延伸到波罗的海的地下管道中。
这和他最初加入Google为其运营数据中心的初衷大相径庭。
在2009年的二月份,Google耗资5200万美元购买了一座位于芬兰Hamina(哈米纳)的废弃的造纸厂,他们认为这座拥有56年历史的建筑是建设其众多服务于大量网络服务的大规模计算设施之一的理想场所。
这一计划的一部分曾经考虑到了哈米纳造纸厂有一个用于从芬兰湾抽取海水的地下隧道。
原本,冰冷的海水是用来冷却造纸厂的一座蒸汽发电站的,但Google认为这也可以用来冷却它的服务器。
那些机器人相机——通过遥控操作经常用在输油管道维护中的水下设备——被用来检测这个穿过造纸厂下方岩层的休眠已久的隧道。
当结果出来时,数据显示整个450米长的隧道都处于极佳的状态中,到2010年5月份,它已经开始将海水运送至Google新数据中心内部的散热设备中,帮助冷却数千台处理网络流量的设备。
得益于这条岩石隧道,Google在哈米纳的设施不需要那些在其他数据中心常看到的非常善于消耗能源的电力冷却器。
“当有人告诉你我们已经选好了下一个数据中心的地点,是一个1953年修建的造纸厂时,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你在胡扯什么?’,Kava说道。
“‘我该怎么来设计这个数据中心呢?’但我们得知那座造纸厂是用海水冷却时非常激动……我们想尽可能让这座设施更环保一些,而重新使用已有设备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Kava将这评价为Google如何不人云亦云地建立它的数据中心,致力于创造既高效又环保的设施的极好例子。
但是其实远不止如此,Google的哈米纳数据中心是网络时代的一个理想化象征。
芬兰的纸浆及纸制品制造商StoraEnso 在2008年初关闭了它的Summa造纸厂,评价说是因为新闻及Google是这项改变的引领者,在不仅仅是芬兰,同时还在比利时、爱尔兰及美国建立这些新一代设施。
在2024年,全球范围内都在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各国政府、企业以及个人都在努力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以下是2024年环保十大典型案例。
1.美国气候行动计划202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了一项名为“气候行动计划”的计划,旨在减少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
该计划将对电厂、汽车排放等进行限制,并加强能源效率和再生能源的使用。
这一计划在全球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使得美国在国际上的环境领导地位得到提升。
2.英国塑料袋税英国政府于2024年开始对塑料袋征税,每个塑料袋收费5便士。
此举旨在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提高公众意识。
该措施在一年时间内成功减少了塑料袋使用量达80%以上。
3.巴西雨林保护巴西政府在2024年宣布了一项计划,旨在减少森林砍伐和保护亚马逊雨林。
该计划通过对非法宰杀和砍伐植被的行为进行打击,并加强监测和执法工作。
这一计划得到了国内外环保组织的赞赏。
4.澳大利亚国家海洋公园澳大利亚政府于2024年宣布了建立一个大型海洋公园的计划,旨在保护大堡礁生态系统。
该公园将覆盖大堡礁及周边海域,并限制渔业和商业活动,以保护珊瑚和鱼类等生物。
5.瑞士废物处理瑞士政府在2024年推出了一套综合的废物处理计划,旨在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回收废物。
该计划包括提高垃圾分类和回收率,推广节能环保的产品和技术等措施。
目前,瑞士的废物处理率已经达到了大约80%。
6.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中国政府在2024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大气污染问题。
这些措施包括加强工业企业和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提升能源效率,推广清洁能源等。
虽然问题仍然存在,但这些措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空气质量。
7.新西兰淡水管理新西兰政府在2024年推出了一项新的淡水管理政策,旨在改善和保护水资源。
该政策包括限制农业和工业对水源的污染,加强监测和管理水资源的措施,以及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
8.加拿大矿山环保加拿大政府在2024年通过一项新的环保法案,对矿山的环境管理进行了加强。
该法案要求矿山进行环境评估和监测,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采用可持续的开采技术等。
为什么要将数据中心沉入海底在深海的黑暗中,一个神秘的设施正在悄然生长。
这不是一个自然物体,而是由人类创造的一个雄心壮志的奇迹。
微软,这个科技巨头,正在将他们的数据中心沉入海底,从而在全球引发了一场科技和环保的革命。
微软选择将数据中心沉入海底,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随着云计算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日益凸显。
据微软估计,全球数据中心的总能耗已经占到了全球电力消耗的3%,而这些中心产生的热量大部分都被浪费了。
将数据中心沉入海底,不仅可以降低地面的温度,减少能耗,还能充分利用海洋的冷却效应来提高能源效率。
实现这一创举,需要庞大的工程和技术支持。
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确保海底的地质稳定,且水温适宜。
然后,需要建造一个坚固的保护壳,以保护数据中心在海底免受生物和自然灾害的侵袭。
微软还必须解决如何在水下环境中进行数据维护和管理的难题,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稳定传输。
尽管这项技术还处于初步阶段,但微软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
今年早些时候,他们成功地将一个数据中心沉入苏格兰海域,并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测试。
这个项目被命名为“北方云”,旨在为欧洲的客户提供更快速、更安全的云计算服务。
将数据中心沉入海底,不仅可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还能减少地面的热岛效应,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海底数据中心还可以作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一部分,推动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微软的这一创新举动无疑是开创性的。
它不仅揭示了科技和环保如何相互促进,还为全球科技企业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科技企业将创新与环保相结合,共同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当然,这项技术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海底数据中心的维护和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这意味着更高的初期成本。
尽管微软已经证明了这项技术的可行性,但它是否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开来,还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
然而,微软的努力无疑为全球科技企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
在面对世界各地的环保压力和云计算需求增长的背景下,海底数据中心或许会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
为什么要用海水冷却核污染
海水冷却核污染是指将核电站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海水进行散热的过程。
使用海水冷却核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海水是一种广泛存在并且充足的资源,使用海水进行冷却可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
核电站需要大量的冷却水来降低反应堆中的温度,如果使用淡水,将增加对淡水资源的竞争和压力。
2. 海水具有较高的热容量和热导率,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核电站产生的热量。
相比之下,使用空气或其他冷却方法来散热,对设备和环境的影响可能更大。
3. 海水冷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核电站的热量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核电站冷却水中的热量经过海水吸收后,会扩散到海洋中,不会直接释放到大气中,减少了空气温度的升高和大气环境污染。
4. 海水冷却对于核电站的运行和安全非常重要。
核反应堆需要保持稳定的温度和压力,否则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甚至事故。
使用海水冷却可以有效地控制核电站的温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选择海水冷却核污染是为了充分利用可再生的海水资源,并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运行。
然而,使用海水冷却也可能对海洋生
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鱼类的迁移、海洋生物的死亡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