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概论2
- 格式:ppt
- 大小:3.73 MB
- 文档页数:75
安全管理概论一.安全管理的定义安全管理是为实现安全生产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它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控制来自自然界的、机械的、物质的不安全因素及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发生伤亡事故,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二.安全管理与企业管理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安全与生产密不可分。
安全性是企业生产系统的主要特性之一。
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以实现安全生产、避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安全管理,与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密切关联、互相渗透。
一般来说,企业的安全状况是整个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反映,并且,在企业其他各项管理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理论、原则、方法,也基本上适用于安全管理。
三.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一)安全生产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生产建设中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安全生产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三)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
四.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一)安全生产的方针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是指安全生产是全国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
“预防为主”,是指在实现“安全第一”的许许多多的工作中,做好预防工作是最主要的。
(二)安全生产的任务基本任务是:发现、分析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防止发生事故和职业病,避免各种损失,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从而推动企业生产的顺利发展,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
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1.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规,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2.制定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程、规定和制度,并认真贯彻实施。
3.积极采取各种安全工程技术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企业的生产机械设备和设施达到本质化安全的要求,保障职工有一个安全可靠的作业条件,减少和杜绝各类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一章概论※安全的定义:1.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2.安全是指没有引起伤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的危害的条件。
3.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安全的重要性:1.经济损失大,2.社会影响大,3.影响周期长※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
※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或者说是不发生事故的能力。
安全是系统的状态或条件,安全性是系统的一种性能。
※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可靠性是针对系统的功能而言的,可靠性的技术核心是失效分析,;而安全性是针对系统损失而言的,安全性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
※系统安全的定义: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安全管理的定义: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的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
安全管理就是利用管理的活动,将事故预防、应急措施与保险补偿三种手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达到保障安全的目的。
专业安全工作者的工作分为:1分析2决策3信息管理4测定。
四个部分。
※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1.如果我们改进安全管理,就可以有效的控制85%左右的事故的原因。
2.只有良好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证良好的工作效率,只有减少事故的发生才有可能保证经济效益。
3.安全管理举足轻重,一方面控制事故所采取的手段,包括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是由管理部门决定的,另一方面在有限的资金投入及有限的技术水平下,通过管理的手段控制事故无疑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事故重复发生的原因: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
2.我们只感受到正面形态的正效果积累,容易忽视负效应的现象和过程。
3.提高正效应容易,减少负效应难。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学习中心:奥鹏教育南京学习中心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年级: 12年春季学号: 121306303855学生:杨晓东指导教师:杨丽媛完成日期:年月日内容摘要建筑施工生产一直是安全意外事件和安全事故的高发段"这不仅使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遭到巨大损失,还给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对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针对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结合建筑施工内在规律,主要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构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内容,建筑施工安全文化教育!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以及列举所在的工程实例全面的研究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全文将以建筑施工的文化以及防护措施为主要内容,就如何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并确保安全生产目标实现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施工安全;安全管理;安全文化目录内容摘要 (I)引言 (1)1 绪言 (1)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理念 (2)2.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概论 (2)2.1.1 建筑安全生产的特点 (2)2.1.2 安全生产和施工安全管理 (3)2.1.3 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状况 (4)2.1.4 发达国家建筑安全生产概述 (5)2.2 建筑施工安全文化管理 (5)2.2.1 建筑施工安全文化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6)2.2.3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6)3 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与防护措施 (7)3.1 建筑施工意外事故和安全隐患分析 (7)3.1.1 安全意外事故性质和基本要素 (7)3.1.2 常见施工安全意外事故及伤害形式 (7)3.1.2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教育 (7)3.2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 (8)3.2.1 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概述 (8)3.2.2 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基本措施 (8)3.2.3 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措施 (9)4 工程实例分析 (10)5 结论与展望 (11)参考文献 (12)附录 (13)近年来我国建筑企业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积极落实建筑施工安全责任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素质,积累了丰富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同时我国政府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也作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自1994年《劳动法》和1998年《建筑法》正式实施以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我国建筑业近年来的事故率依然居高不下,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5年以来,我国每年所发生的建筑施工事故的死亡人数依然超过千人,灭年的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
------------------------------------------------------------------------------------------------------------------------------ 第二阶段在线作业单选题 (共20道题)展开收起1.(2.5分)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而言的一种管理活动。
A、环境污染B、原生环境问题C、次生环境问题D、生态破坏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2.(2.5分)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方针是()。
A、预防为主B、谁污染谁治理C、强化管理D、A+B+C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3.(2.5分)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直接动力是国家政府,而根本动力是()。
A、社会公众B、环保部门C、决策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4.(2.5分)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的管理。
A、物B、人C、技术D、资金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5.(2.5分)在ISO14000系列标准中,()是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审核认证的准则。
A、ISO14004B、ISO14001C、ISO14040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6.(2.5分)在ISO14000中,环境方针必须包括两基本承诺,第一是对持续改进和预防污染的承诺,第二是对()的承诺。
A、最高管理者B、满足相关方的要求C、遵守法律法规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7.(2.5分)管理评审的主持者是()。
A、管理者代表B、最高管理者C、内审员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8.(2.5分) ISO14000适用于()。
A、只有企业B、只有企业和事业单位C、任何类型的组织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9.(2.5分)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与ISO9001质量保证模式相似,共同遵守“戴明管理理论”的()模式。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真题与答案解析注册安全工程师是许多安全从业者迈向高级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安全管理是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的其中一门科目,该科目着重考察考生对安全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将通过介绍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以及真题与答案解析的方式,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科目。
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论1.1 安全管理的概念及要素安全管理是指在某一范围内,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协调、控制各种资源,从而达到防止、控制和主动干预事故、灾难或不安全现象的目的。
安全管理的要素包括:目标、任务、原则、规划、组织、控制、检查、责任。
1.2 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了达到特定安全管理目标而组织、规划、控制和实施的安全规范、程序和指南的结合体。
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包括:政策、组织、计划、实施、操作、检查、改进。
1.3 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是指企业或组织中员工对安全的认识、价值观、行为习惯和共同意识的共同体现。
安全文化的培育需要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教育等措施。
第二章:安全管理体系2.1 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包括:明确安全目标和方针、制定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机制、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开展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
2.2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文件、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相关人员接受安全培训、制定应急预案和管理措施、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
2.3 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与监督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与监督需要进行日常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还需要开展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审和外审,确保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第三章:风险管理3.1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风险管理是对可能对安全工作产生危害的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