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中班安全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5.02 MB
- 文档页数:19
幼教中班安全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教中班安全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护》,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地震来了怎么办》。
本节课将向学生介绍地震的基本知识,以及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逃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知道地震发生的原因。
2. 培养学生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地震逃生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地震发生时的紧急应对和逃生技巧。
重点:地震的基本知识、自我保护方法和逃生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知识挂图、地震演练道具、安全常识卡片。
2. 学具:画笔、纸张、安全常识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地震知识挂图,向学生展示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让学生了解地震的破坏力,引发学生对地震防护的重视。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地震的定义、原因、类型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地震有全面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地震发生时的真实案例,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自救和逃生方法,让学生了解地震应对的正确方式。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地震应急演练,让学生在模拟地震中实践所学知识,提高应对能力。
5. 知识巩固(5分钟)利用安全常识卡片,与学生互动,巩固地震自我保护和逃生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2)地震逃生时,有哪些注意事项?2. 答案:(1)地震发生时,我们要保持冷静,迅速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如桌子下、墙角等。
(2)地震逃生时,注意保护头部,避开高大建筑、电线杆等危险物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地震防护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结合家庭实际情况,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制定家庭地震应急预案。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场景时,要确保画面清晰,避免过于恐怖或血腥,以免对学生造成心理负担。
幼儿园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五章“自然灾害”中的“地震来了怎么办”。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地震后的安全行动要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地震的危害性。
2. 使学生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生存能力。
3. 培养学生在地震后的安全意识和行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重点: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后的安全行动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科普挂图、地震模拟器、安全常识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地震模拟器,让学生体验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己。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及危害。
(2)介绍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躲藏、保护头部、避免使用电梯等。
(3)讲述地震后的安全行动要领,如远离危险品、检查水电设施、及时疏散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地震安全常识卡片,结合实例讲解如何应对地震。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地震逃生路线图。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地震逃生的注意事项,分享彼此的经验。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基本概念2.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3. 地震后的安全行动要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家庭地震逃生路线图。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逃生路线,注意避开危险品和易倒塌物品。
2. 作业题目:地震发生后,如何检查家中的水电设施?答案:关闭电源、水源,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泄漏,确保安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地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践情景中的表现。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地震科普馆,深入了解地震知识。
(2)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
(3)鼓励学生向家长宣传地震知识,共同提高家庭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