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药物基因组学
- 格式:ppt
- 大小:634.50 KB
- 文档页数:54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药物治疗学》课程练习册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药物(P1)2.药物治疗学(P1)3.合理用药(P2)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D 2.A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E 2.ABCDE 3.ABC四、简答题1.临床药物治疗学和临床药理学的关系。
(P4)2.临床药物治疗学和内科学的关注点差异。
(P4)第二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一、名词解释1.药物过度治疗(P7)2.药物治疗的依从性(P9)3.药物治疗的经济性(P10)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A 2.B 3. D 4. D 5. D 6. B 7. A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 2.ABCD 3.ABCD 4. AB 5. BCD 6.ABD 7. ABC 8. ABCD 9. BCD10. ABCD 11. ABCD四、简答题1.药物治疗产生安全性问题的原因。
(P8)2.影响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因素。
(P9)3.药物治疗不依从性的定义以及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P9-10)4.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
(P12)第三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一、名词解释1.治疗窗(P20)2.处方(P26)3.TDM(P24)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A 2.B 3. A 4. A 5. D 6. C 7. B 8. B 9. D 10. D 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 2.ABCDE 3.ABD 4. ABCDE 5. ABCDE 6.ABCDE 7. BDE 8. ABCDE9. ABCDE四、简答题1.简述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P14-16)2.试述药物处方的书写规则和注意事项。
(P27-28)3.什么情况下适用TDM?(P24)4. 患者不依从性的主要类型和常见原因(P28)5. 向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P29)第四章药物不良反应一、名词解释1.药物不良反应(P32)2.药物不良事件(P32)3.非预期不良反应(P33)4.药源性疾病(P32)5.药物警戒(P40)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A 2.C 3. A 4. D 5. C 6. B 7. D 8. B 9. B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CD 2.AB 3.ABCDE 4. ABC 5. ABCDE 6.ABCDE 7. ABCDE四、简答题1.简述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吉大《药学导论》第七章生物制药课堂笔记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或用于调节机体生理功能、促进机体康复、保健的物质。
药物根据用途可分为:预防药物治疗药物诊断药物保健药物三大药源:——化学药物——中草药——生物药物一、生物学简介二、生物药物概论三、生物制药技术四、生物制药的发展趋势一、生物学简介(一)细胞学说: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Matthias Jakob Schleiden和动物学家Thelder Schwann共同创立了生物科学的理论基础——细胞学说。
指出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有机体,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动植物体内。
(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1859年,英国的生物学家Charles Darwin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确立了进化论的概念。
Darwin认为世界上的生物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在漫长的时期里,由于大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生物群体的生存竞争造成的压力迫使物种发生遗传上的改变。
在这种选择的环境中,新的物种不断产生,而不再适应生活环境老的物种则被淘汰。
(三)经典遗传学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2.Morgan创立了遗传的染色体理论:将代表某一定特定性状的基因,同某一特定的染色体联系起来,创立了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四)分子生物学1953年Watson和Crick创立DNA双螺旋模型;从此,遗传学和生物学的历史从细胞阶段进入了分子阶段。
1958年Crick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和中心法则;1961年Crick和Nirenberg发现DNA携带的遗传密码是由3个碱基组成的三联体;1967年Khorana和Nirenberg破译了遗传密码;1970年,Smith,Wilcox和Kelly分离了第一个核酸限制性内切酶;1972年,Jackson和Berg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得到了第一个体外重组的DNA分子,从此建立了重组DNA技术。
1975年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问世;JD Watson HK Crick1976年世界上第一家应用生物技术开发新药的公司—Genetech 公司建立;(五)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并与工程学相结合,对新物种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技术体系。
药物基因组学教学大纲药物基因组学教学大纲药物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与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通过对个体基因组的分析,可以预测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并为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药物基因组学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基因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一、基础知识1.1 基因组学基础学生需要了解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包括基因组测序技术、基因组数据库的应用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
1.2 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历程学生需要了解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关键的里程碑事件和重要的研究成果。
通过了解历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基因组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1.3 药物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学生需要了解药物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药物代谢酶、药物靶点、药物转运蛋白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基因多态性对药物反应的影响,以及药物基因组学在个体化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二、药物基因组学的实践应用2.1 药物代谢酶与药物反应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药物代谢酶及其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通过学习药物代谢途径和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学生可以预测个体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能力,从而调整药物剂量,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2.2 药物靶点与药物反应学生需要了解药物靶点的基因多态性对药物反应的影响。
通过学习药物靶点的基因多态性,学生可以预测个体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从而调整药物剂量,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2.3 药物转运蛋白与药物反应学生需要了解药物转运蛋白的基因多态性对药物转运的影响。
通过学习药物转运蛋白的基因多态性,学生可以预测个体对某些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的差异,从而调整药物剂量,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三、个体化药物治疗3.1 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学生需要了解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基因检测技术的选择和应用、药物剂量的个体化调整、药物选择的个体化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