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南沙群岛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7
《美丽的南沙群岛》1.《美丽的南沙群岛》篇12、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要求:1、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
4、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朗读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激qing导入1、欣赏课件或插图2、配乐解说: 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
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指导读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三、感知全文内容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你对南沙群岛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交流所画句子,齐读句子.3、教师小结: 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指导学习生字1、巩固生字。
(1) 认读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
浩瀚海域岛屿辽阔繁衍心旷神怡星罗棋布海龟(2) 查字典,说说加横线字词的意思。
星罗棋布心旷神怡繁衍碧波浩淼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阔”“屿”“龟”三个字.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上节课我们读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2、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感悟学习第一自然段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 “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岛屿多)(2) 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 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
结合理解“星罗棋布”。
(3)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南沙群岛(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说课稿是针对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美丽的南沙群岛》进行的。
该课文属于第四单元的第三篇文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研究相关的地理词汇。
2. 能力目标:能够独立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美丽自然风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并理顺文章的逻辑顺序,提取关键信息。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课本《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图片、地图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南沙群岛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南沙群岛的兴趣。
2. 呈现与讲解:教师呈现地图,指出南沙群岛的位置,讲解相关地理词汇的意义和拼读方法。
3. 听读与感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合作讨论,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理顺文章的逻辑顺序。
5.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练,巩固所学词汇及文章内容。
6. 归纳总结:学生集体回顾所学知识,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7. 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与写作任务。
六、教学评估1. 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
2. 通过课堂练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地理词汇的掌握程度。
3. 通过课堂表现和研究态度,评估学生的情感目标达成情况。
七、板书设计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板书设计。
八、反思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南沙群岛有了初步的了解,提高了自主阅读和信息提取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和研究,培养他们的实际探索能力和创造力。
2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材分析:《美丽的南沙群岛》是苏教版小学第六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描写景色的优美文章。
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南沙群岛的美丽风光与丰富的物产。
全文共有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历史。
第二自然段采用先总后分的方式着重介绍了南沙群岛的物产丰富。
第三自然段作者也采用先总后分的方式描写了南沙群岛的优美景色。
细细读来,仿佛在观赏南沙群岛的优美风光,了解南沙群岛的愿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由然而生。
教学目标:1借助生字表读准“浩”等18个生字的读音,重点读准“仅、肯”的读音;会写“辽”等9个生字;理解“星罗棋布、浩渺、胜地、蔚为壮观、心旷神怡、贮存、浩瀚”等词语的意思;2•初读课文,能通过画出二、三自然段的中心句理清文章条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品读“难以计数、极为丰富、用之不竭”等词语和比喻句,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激发学生爱岛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二、三自然段;4. 体会文中二、三段总分构段方式,巩固总分构段方式。
教学重点:品读“难以计数、极为丰富、用之不竭”等词语和比喻句,背诵课文,激发学生爱岛之情。
教学难点: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时间:两课时资料链接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
主要岛屿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郑和群礁、万安滩等。
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点。
南沙群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扼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南疆安全的重要屏障。
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沙群岛海域,60%外贸运输从南沙经过。
南沙群岛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月平均温度在25至29摄氏度之间,雨量充沛,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盛产鸟粪,两栖生物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我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渔场,有浮藻植物155种,浮游动物200多种,贝壳66 种。
特点: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盛产鸟粪,两栖生物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我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渔场,有浮藻植物155种,浮游动物200多种,贝壳66种。
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有石油和天然气、铁、铜、锰、磷等多种。
其中油气资源尤为丰富,地质储量约为350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主要分布在曾母暗沙、万安西和北乐滩等十几个盆地,总面积约41万平方公里,仅曾母暗沙盆地的油气质储量约有126至137亿吨。
海洋生物:有石斑鱼、红鱼、带鱼、宝刀鱼、沙丁鱼、大黄鱼、燕鳐鱼、乌鲳鱼、银鲳鱼、海龟、海参、海贝,电鳗比目鱼,鳖,鲤鱼,鲨鱼,鲸鱼,鳄鱼。
海洋矿产:有石油和天然气、铁、铜、锰、磷等多种。
其中油气资源尤为丰富,地质储量约为350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主要分布在曾母暗沙、万安西和北乐滩等十几个盆地,总面积约41万平方公里,仅曾母暗沙盆地的油气质储量约有126至137亿吨。
海洋动力: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及海水因温差和盐度差而引起的温差能与盐差能等。
迷人景观:南沙群岛有很多的景点,诸如:惊涛拍岸、千帆竞争、海鸥衔鱼、夕阳照船、海天一色、海茫一色、孤帆飘海等等美丽的南沙群岛一、生字词 1.读音用之不竭.(jié)开垦.(kěn)清澈.(chè)不仅.(jǐn) 2.字形资.(zī):资源是宝贝。
(资源)(资产)(资金)姿.(zī):女子姿态美。
(姿态)(姿势)荣彧.(yù)(同学名)荣誉.(yù)(成绩、成就)领域.(yù)(地方)开垦.(kěn)诚恳.(kěn)肯.(kěn)定 3.多音字曾:曾.(céng)经曾.(zēng)母暗沙数:数.(shù)字难.以计数(shǔ)二、第1自然段从“传说”、“地理位置和特点”,以及“历史”这3个方面概括地介绍了南沙群岛。
三、第2自然段的结构是总分结构,中心句是:“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美丽的南沙群岛三年级阅读理解南沙群岛是中国的一个重要领土,位于中国南海的中部。
它由40多个岛屿组成,并被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群岛。
南沙群岛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海洋资源而闻名。
本文将介绍南沙群岛的美丽之处以及对于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
南沙群岛拥有绚丽多样的自然景观。
岛上的沙滩洁白细腻,水清沙幼,给人一种宛如天堂的感觉。
蓝天白云映衬下的海水变幻莫测,清澈见底,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在南沙群岛的海域中,还有众多的珊瑚礁,形成了独特的海底生态系统。
这些珊瑚礁吸引了大量的海洋生物,使整个海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此外,南沙群岛的植被种类丰富多样。
岛上的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了大部分土地,为岛上的动物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在这片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土地上,生长着各种珍贵的植物,如椰树、棕榈树、红树等。
这些植物不仅美丽,还对保护海岸线、固定沙滩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南沙群岛的海洋资源丰富多样,给人们提供了很多的宝藏。
这里的海水中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如黄鳍金枪鱼、海龟等,是渔民们捕鱼的好去处。
同时,南沙群岛还有许多珊瑚礁,其中生活着各种美丽的海洋生物。
这些海洋生物是许多潜水爱好者的梦想,他们踏着海浪,潜入海底,与这些美丽的生物近距离接触。
南沙群岛的物产丰富,不仅仅是海洋资源。
岛上的土地也适合农业发展,主要种植水稻、大豆、蔬菜等作物。
农民们辛勤劳作,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还可以向外地输送农产品,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南沙群岛的物产不仅给了岛上居民丰富的物质财富,还丰富了整个中国的资源库。
在南沙群岛的海域中,还有许多重要的水道运输线。
这些水道连接着中国的大陆和其他国家,是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
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使其成为中国重要的海上防御要塞。
中国政府在这里建立了军事设施,确保自己的领土安全。
通过对南沙群岛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美丽而重要的地方。
南沙群岛以其纯净的海水、丰富的海洋生物和多样的自然景观而著称。
同时,它还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和战略要塞。
中心句、过渡句练习中心句、过渡句练习(一)《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
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
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1、划出两段话的中心句。
(二)《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1、这两段话分别是围绕()、()这两个词来写的。
(三)《葫芦池的四季》片段葫芦池一年四季景色秀美。
春天,池边翠绿色的柳条在春风里摇曳。
红艳艳的桃花把葫芦池镀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
夏天,池里铺满荷叶,一阵风吹过,像翻动着一层绿色的波浪。
含苞欲放的荷花清香四溢。
秋天,阳光照满大地,池边菊花盛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寒冬,葫芦池结冰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池边回荡。
1、这段话共有()句,是围绕第()句按()顺序写了葫芦池的美景。
练习:请找出各段的中心句。
⒈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时候,一支燃烧的蜡烛被一只小老鼠咬断,庙宇起火了。
危急中,三个和尚不分你我,争先恐后,挑水救火。
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三个和尚从这件事中悟出齐心协力的好处。
⒉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案)一. 教学目标1.了解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特点和生态资源;2.了解南沙群岛的历史沿革和文化遗产;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爱国情怀;4.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教学内容1.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南沙群岛的生态资源和保护;3.南沙群岛的历史沿革和文化遗产;4.如何保护南沙群岛。
三.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1.利用多媒体展示南沙群岛的照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他们讨论南沙群岛可能存在的生态问题和文化遗产问题。
3.2 讲解环节1.讲解南沙群岛的生态资源和保护情况,使学生了解南沙群岛的珊瑚礁、海洋生物、鸟类和植被等生态资源,以及如何保护这些资源;2.讲解南沙群岛的历史沿革和文化遗产,介绍南沙群岛的历史、地理、民族、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南沙群岛的历史文化底蕴。
3.3 实践环节1.学生自由分组,每组讨论一种生态资源或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2.学生再次分组,根据教师指导,设计一份关于如何保护南沙群岛的海报或手抄报,并向全班展示。
3.4 总结和反思环节1.教师提问,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点;2.采取学生互评或小组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反思自己和组内成员在课堂中的表现,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 教学方法1.手段多样化的导入、表述、实践和总结;2.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合作学习;3.实践性教学和师生互动式教学。
五. 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度;2.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3.学生对南沙群岛问题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六. 教学反思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教材的复杂性和难度的调整,使学生更易于领会和掌握知识点;2.教师应注意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采用学生本身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3.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反思和评价,支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
教师姓名上课时间审查组长课型阅读教学内容三语下: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第1教时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辽、阔、屿、罗、库、资、龟、”等九个一类字和“浩、垦、搏”等九个二类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结合课文内容,初步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4.指导书写生字“阔”“屿”“龟”,描红临写。
教学重点准确认读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大致说出南沙群岛美在哪里。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含设计意图)思考与修改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从感官上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体会南沙群岛的美
(2)课件出示,学生听、赏课文,思考:南沙群岛美在哪里?
【设计意图:结合课题引入学习内容,奠定情感和认知上的基础。
】
环节二:学习目标展示
1.正确认读“辽、阔、屿、罗、库、资、龟、”等九个一类字和“浩、
垦、搏”等九个二类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阔”“屿”“龟”,描红临写。
环节三:学生自主学习
1.出示生字词语,读正确:辽阔岛屿星罗棋布矿产曾母
暗沙海龟蕴藏、浩渺、难以计数、辽阔、蔚为壮观。
2.联系课文和日常积累,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齐读词语,读好词
语。
)
3.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课文先概括地介绍了南沙群岛位
于享有的美誉;然后分别
从和两个方面具体描绘它的美丽富饶,最后抒发了
作者的感情。
环节四:师生交流展示
1.出示生字,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
(全班交流)
2.指导书写,重点指个难写的字:“阔”、“屿”、“龟”
3.生描红生字,师巡回指导,纠正姿势。
环节五:课堂检测
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
辽阔岛屿壮观海龟宝库矿产难以计数搏击清澈美誉曾母暗沙水天相连星罗棋布五彩缤纷心旷神怡蔚为壮观
2.默写本课词语
辽阔岛屿壮观海龟、宝库矿产资源星罗棋布
环节六:反馈小结
本节课,我们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学会了生字新词,课后把字词理解并会默写。
●课外阅读资料: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外拓展练习:完成第2课习字册
●教师备课参考资料:《小学语文备课手册》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师姓名上课时间审查组长课型阅读教学内容三语下: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第2教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第2、3节。
2.精读课文第2节,进行感情朗读,感悟、体味南沙群岛物产的丰富。
3.品读第3节,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积累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的精妙。
4.在搜集课外资料的基础上,仿照第2节总分的写法写几句话,强化对南沙物产丰富的认识。
教学重点体味本文语言优美,如“星罗棋布”“碧波浩渺”等,注重对学生语言的积累,有感情地背诵第2、3两节。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教学准备课件、查找关于南沙群岛的资料。
教学过程(含设计意图)思考与修改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
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这”指什么?
2.早在两千多看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3.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衍”等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结合课题引入学习内容,奠定情感和认知上的基础。
】
环节二:学习目标展示(同教学目标)
环节三:学生自主学习
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南沙群岛是“巨大的蓝色宝库”?理解词语
“蕴藏”“用之不竭”。
2.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南沙物产的丰富。
读第
三句。
3.师讲述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练习用总分方式来说话: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有
(),(),(),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有(),(),(),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有(),(),()。
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
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在朗读中体
会文章语言的美感。
】
环节四:师生交流展示
1.自读体会,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2.交流汇报,说说美在哪儿?读议结合。
3.抓住关键句子品读。
4.作者是如此喜爱美丽的南沙风光,在他的笔下连浪涛都是美的。
指读句子。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5.蓝天,碧海,美丽的浪涛,五彩的海底生物,这是个多么“迷人”的世界!读中心句。
6.配乐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南沙景色的迷人。
7.借助四字词语,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老师的作用在于为孩子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想象和联想,让孩子感悟、品味出美感,注重朗读,读中体会,读中领悟。
在词串的帮助下,练习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更深一层体会南沙群岛的美丽,点题。
】
环节五:课堂检测
1.根据提示背诵第2、3节。
2.仿照第二段先总后分的写法,以“南沙群岛拥有难以计数的海洋生物”为总起句写一段话。
环节六:反馈小结
本节课,我们背诵了2、3两节,学习了总分的构段方式,请课后仿照第2节总分的写法写几句话。
●课外阅读资料: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世界》。
●课外拓展练习:语文补充习题第5页,第4题
●教师备课参考资料:《小学语文备课手册》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师姓名上课时间审查组长课型练习教学内容三语下: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第3教时
教学目标1.积累内化课文语言,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积累内化课文语言,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补充习题》
教学过程(含设计意图)思考与修改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游览了美丽的南沙群岛,相信你们都非常感叹她的物产丰富
和迷人景色。
教师扮演记者对游客(即学生)进行采访,让他们介绍
美丽的南沙群岛。
【设计意图: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体悟与记忆,另一方面也
给学生提供一次语言实践的机会。
】
环节二:学习目标展示
1.积累内化课文语言,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 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环节三:学生自主学习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两个词语写一句话。
星()()布生()()衍
()()不竭五彩()()
()()相连蔚为()()
心()神()搏击()()
2.你最喜欢南沙的什么特点?
环节四:师生交流展示
1.课文中有许多生动优美的语句,选几个你喜欢的抄下来,读一读。
2.阅读完成《美丽的南沙群岛》片段:
南沙也是一个迷人的世界。
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
远望天水
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
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
每
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
挥舞着花束。
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1.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给划波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俯看()仿佛()将来()挥舞()4.照样子再写几个词。
一簇簇、一团团
()()()
5.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6.我也会写比喻句:
环节五:课堂检测
1.课文的第2、3自然段在写法上是相同的,总结写法:围绕中心句,先总后分,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南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
2.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以“公园真是鲜花的海洋”或“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
环节六:反馈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围绕中心句,先总后分的写法,请同学们今后学以致用。
●课外阅读资料:读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东沙群岛等岛屿文字资料。
●课外拓展练习:完成《练习与测试》第3、4页。
●教师备课参考资料:《练习与测试》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