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级下册运算定律简便运算
- 格式:ppt
- 大小:794.00 KB
- 文档页数:27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例如:16+23=23+16 546+78=78+546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1)63+16+84 (2)76+15+24 (3)140+639+860举一反三:(1)46+67+54 (2)680+485+120 (3)155+657+2453.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注: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交换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例2.简便计算:198-75-98减法结合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例3.简便计算:(1)369-45-155 (2)896-580-120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3=100+3,1006=1000+6,…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7=100-3,998=1000-2,…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例4.计算下式,能简便的进行简便计算:(1)89+106 (2)56+98 (3)658+997随堂练习: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1)730+895+170 (2)820-456+280 (3)900-456-244(4)89+997 (5)103-60 (6)458+996(7)876-580+220 (8)997+840+260 (9)956—197-56(二)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四年级混合运算规则+简便计算练习运算定律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6.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运算法则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运算顺序1.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3. 第一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前进实验小学史爱东1、加法运算定律(2个):☆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即:(a + b) + c = a + (b + c)(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50+98+50 488+40+60 165+93+35 65+28+35+72=50+50+98 =488+(40+60)=93+165+35=(65+35)+(28+72)=100+98 =488+100 =93+(165+35)= 100+100=198 =588 =293 = 200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注:连减的性质逆用: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b-c=a—c-b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如:226-58-26=226-26-58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例如:16+23=23+16 546+78=78+546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1)63+16+84 (2)76+15+24 (3)140+639+860举一反三:(1)46+67+54 (2)680+485+120 (3)155+657+2453.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注: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交换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例2.简便计算:198-75-98减法结合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例3.简便计算:(1)369-45-155 (2)896-580-120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3=100+3,1006=1000+6,…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7=100-3,998=1000-2,…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例4.计算下式,能简便的进行简便计算:(1)89+106 (2)56+98 (3)658+997随堂练习: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1)730+895+170 (2)820-456+280 (3)900-456-244(4)89+997 (5)103-60 (6)458+996(7)876-580+220 (8)997+840+260 (9)956—197-56(二)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运算。
以下是几种简便运算的方法:
1. 加法:
- 进位法:将两个数竖式对齐,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加,大于10的就向前进位。
- 换行法:将两个数竖着写下来,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加。
2. 减法:
- 对减法可以转换为加法,即利用补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 将减数前面补零,然后进行竖式补数运算。
3. 乘法:
- 乘法的竖式计算,从被乘数的个位数开始,逐渐乘以乘数,然后将所得乘积相加。
- 可以利用分配律和交换律进行乘法计算,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计算过程。
4. 除法:
- 除法的列竖式计算,将被除数写在上方,除数写在下方,逐位进行计算。
- 可以利用估算和减法的方法进行除法运算,找到一个与余数最接近的数来计算商。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简便的情况下进行数学运算,并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 b b a +=+例如:16+23=23+16 546+78=78+546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1)63+16+84 (2)76+15+24 (3)140+639+860举一反三:(1)46+67+54 (2)680+485+120 (3)155+657+2453.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注: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交换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b c a c b a --=-- 例2.简便计算:198-75-98减法结合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例3.简便计算:(1)369-45-155 (2)896-580-120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3=100+3,1006=1000+6,…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7=100-3,998=1000-2,…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4.计算下式,能简便的进行简便计算:(1)89+106 (2)56+98 (3)658+9975.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1)730+895+170 (2)820-456+280 (3)900-456-244 (4)89+997 (5)103-60 (6)458+996 (7)876-580+220 (8)997+840+260 (9)956—197-56 (10)425+14+185 (11)67+25+33+75 (12)245+180+20+155 (13)75+168+25 (14)60+255+40 (15)13+46+55+54+87 (16)5+137+45+63+50 (17)548+52+468 (18)135+39+65+11 (19)282+41+1594、解决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 )1、加法运算定律(2个):☆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即:(a + b) + c = a + (b + c)(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50+98+50 488+40+60 165+93+35 65+28+35+72=50+50+98 =488+(40+60)=93+165+35=(65+35)+(28+72)=100+98 =488+100 =93+(165+35)= 100+100=198 =588 =293 = 200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注:连减的性质逆用: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b-c=a—c-b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如:226-58-26=226-26-58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教版⼩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 )1、加法运算定律(2个):☆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个数,和不变。
即:(a + b) + c = a + (b + c)(提醒:运⽤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法:①使⽤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50+98+50 488+40+60 165+93+35 65+28+35+72=50+50+98 =488+(40+60)=93+165+35=(65+35)+(28+72)=100+98 =488+100 =93+(165+35)= 100+100=198 =588 =293 = 2002、连减的性质:☆⼀个数连续减去⼏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注:连减的性质逆⽤: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这个数先减去后⼀个数再减去前⼀个数。
即:a-b-c=a—c-b连减的简便计算⽅法:①连续减去⼏个数就等于减去这⼏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个数再减去前⼀个数。
如:226-58-26=226-26-58③减去⼏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简便计算题型归类总结一、加法:加法交换率和结合率的综合应用,通过交换率把能凑成整十或整百的数放在一起再通过结合率改变运算顺序。
278+463+22+37 654-168+246-632=(278+22)+(463+37) =654+246-632-168=300+500 =(654+246)-(632+168)=800 =900-800=100二、减法: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它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和1000-267-433 985-(385+250)=1000-(267+433) = 985-385-250=1000-700 =600-250=300 =350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它先减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1972-(972-99) 690-177+77=1972-972+99 =690-(177-77)=1000+99 =690-100=1099 =5903、凑整法871-299 733-398=871-300+1 =733-400+2=471+1 =333+2=472 =335三、乘法:1、利用分配律a x(b+c)= a xb+ ax c(300+6)x12 25x(4+8)=300 x12+6 x12 =25 x4+8 x4=3600+72 =100+32=3672 =1322、分配律的进一步应用,把一些大于但接近整百整十的数拆开后再用分配律84x101 204x25=84 x(100+1)=25 x(200+4)=8400+84 =500+100=8484 =51003、分配律的进一步应用,把一些小于但接近整百整十的数凑整后再用分配律。
99x64 98 x160=64 x(100-1)=160 x(100-2)=6400-64 =16000-320=6336 =156804、分配律的进一步应用,a xb+ ax c =a x(b+c),特点:加号前后有相同的数字99X13+13 237 x39+237 x62-237=99 x13+13 x1 =237 x39+237 x62-237 x1=13 x(99+1)=237 x(39+62-1)=13 x100 =237 x100=1300 =237005、结合律进一步运用,注意125或25等特殊数字,记住125X8=1000,25X4=100,的规律,从题目数字中分解出125或25需要的8或4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