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测量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558.00 KB
- 文档页数:22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含答案)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试卷试卷A,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内。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A.一阶段测设B.二阶段测设C.三阶段测设D.四阶段测设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汽车质量B.道路质量C.空气密度D.汽车车速3.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A.极限最小半径B.一般最小半径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D.临界半径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A.最大纵坡B.平均纵坡C.最短坡长D.坡度角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A.V=(A1+A2)LB.V=2(A1+A2)LC.V=(A1-A2)LD.V=(A1+A2)L/2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B.确定路线走向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D.确定路线的纵向坡度7.在地面上测量水准高差时,应将目标板()。
A.放在水准仪的三脚架上B.放在测量点的地面上C.放在测量人员的手中D.放在测量人员的头上8.某断链桩K2+100=K2+150,则路线(。
)。
A.长链50米B.短链50米C.长链25米D.短链25米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60m,ls=35m,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1.5m,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点10m处加宽值为()。
A.0.15mB.0.23mC.0.43mD.0.86m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D.便于选择半径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判断正误,如果正确,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划√;否则划×并改正错误。
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A. 四角定位原理B. 互相垂直原理C. 可靠性原则D. 三角测量原理2. 工程测量中,以下哪种仪器可以测量水准高差?A. GPS定位仪B. 全站仪C. 水准仪D. 刚性导线3. 以下哪种量测方法适用于长距离测量?A. 双边尺测量B. 几何测量C. 三角测量D. 直接测量4. 当进行高程测量时,应注意保持仪器的________。
A. 平稳B. 自然C. 水平D. 垂直5. 在工程测量中,经常使用的投影方法是________。
A. 斯特灯法B. 等高线法C. 气球法D. 影像法二、简答题1. 请解释仪器畸变是什么,并简述如何消除仪器畸变的方法。
2. 请说明水准测量和高程测量的区别,并列举各自的测量仪器。
3. 工程测量中为什么要进行误差检查和合理性分析?简要阐述其重要性。
4. 如何使用全站仪进行细微测量?请简述操作步骤。
5. 请说明数字高程模型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价值,并列举相关案例。
三、计算题1. 在实际测量中,如果已知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0米,相对高差为3.5米,求该两点之间的倾斜距离。
2. 已知A、B两点的水准高程分别为170.5米、168.2米,两点间的垂直距离为50米,求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3. 使用全站仪对一个建筑物进行测量,测得一个角度为85°34'26",另一个角度为115°20'18",求该建筑物的内角和。
4. 在一个三角网中,已知AB、BC、CA三边分别为500米、700米、800米,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5. 若某测量数据的误差限为±0.02m,某次测量得到的结果为3.75m,这次测量的实际值范围在多少米内?以上为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祝考试顺利!。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2015/2016(一)学期公路工程测量试卷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填空题:( 15 分)1、测量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主要任务:、、。
2 、测量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在布局上,;在精度上,;在次序上,。
3、测量上所用的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纵轴为轴,表示方向,向为正;横轴为轴,表示方向,向为正。
坐标象限从北方向按方向编号。
4、水准测量的原理就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根据测得的高差再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
5、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使中心与位于上。
6、导线的布设形式有、、。
7、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的原因、的原因。
8、在测量工作中常用的标准方向有、、。
9、已知地形图上某线段长度为 4.5cm,代表实际水平距离为90m,则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比例尺精度为。
二、判断题:( 8 分)1、珠峰高度为海拔8848.43 米,此高程为相对高程。
()2、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基本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由于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所长生的误差。
()3、等高距是指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4、比例尺越大,地形图精度越高。
()5、在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表示坡度越陡。
()6、测量的原始记录应先草稿,回来后再誊写。
()7、在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点的经纬仪水平度盘读数不同。
()8、道路水平距离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通常比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大十倍。
()三、选择题:( 5 分)1、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A 180°B 0°C 90°D 270°2、测定一点竖直角时,若仪器高不同,但都瞄准目标同一位置,则所测竖直角()A.相同;B.不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以上均不对3、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程相等的点一定在同一等高线上。
B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有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
2011-2012 (秋)工程测量期末考试(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一、填空(将适当的词语填入划线处。
共20分)1、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以南北方向的纵轴为_ X _轴,以东西方向的横轴为_ 丫轴。
2、测量的基本工作为高差测量、水平角测量和距离测量。
3 •外业测量的基准线是铅垂线,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测量内业工作的基准线是法线,基准面是旋转(参考)椭球面。
4、目前我国“ 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基准,水准原点的高程为_72.260 _____ ,水准点的英文符号BM 。
5、地面点到____ 假定水准面_______ 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则A点的绝对高程为0 。
6、水准测量中,后视点定义为高程已知点,转点是_ 传递高程的点。
7、望远镜视准轴是指物镜光心和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水准仪操作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物像清晰。
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十字丝清晰。
9、经纬仪安置过程中,对中的目的是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整平的目的是竖轴铅垂、水平盘水平。
10、水准仪测量中已知A点高程为241.000m,前视读数为0.938m,后视读数为1.438m,则B点的高程为_241.500 m_,仪器的视线高度是_242.438 m ___________ 。
11、对一个水平角进行多测回测量时,需对起始目标读数进行180°/的置盘处理,为的是消除_水平度盘刻画不均匀_引起的误差。
12、竖盘指标差X属于仪器误差,但测量计算结果显示为不同值,其原因—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可判断测量质量。
13、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当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为90°用该仪器观测一高处目标,盘左读数为75° 10' 24〃,则此目标的竖直角为 _____ 14° 49' 36〃 _。
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工程测量中,水准测量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点位的高程B. 测量两点间的距离C. 计算面积D. 确定方位角2. 在全站仪测量中,以下哪个功能不是其基本功能?A. 水平角测量B. 垂直角测量C. 距离测量D. 计算体积3. 测量误差的分类中,系统误差的特点是?A. 随机分布B. 可消除C. 单向性D. 规律性4. 以下哪个不是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A. 地理坐标系B. 投影坐标系C. 直角坐标系D. 极坐标系5. 测量中使用的三角高程法是基于哪个原理?A. 勾股定理B. 相似三角形原理C. 三角函数原理D. 平面直角坐标原理6. 在工程测量中,导线测量的主要作用是?A. 确定点位的高程B. 测量两点间的距离C. 建立平面控制网D. 计算面积7.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室内装修测量?A. 激光测距B. 磁力仪测量C. 经纬仪测量D. 卷尺测量8. 测量中,闭合导线的改正数计算应遵循的原则是?A. 最小二乘法B. 平均分配C. 按角度大小分配D. 按边长比例分配9. 测量误差的来源可以分为哪些?A. 仪器误差B. 观测误差C. 外界因素D. 所有以上10. 在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地面沉降观测方法不包括?A. 精密水准测量B. 静力水准测量C. 倾斜仪测量D. 电磁波测距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测量中,__________是用来描述点位在地球表面位置的一个基本元素。
2. 测量中,__________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3. 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通常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小误差。
4. 在工程测量中,_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用于测量角度和距离。
5. 测量中,__________是用来描述点位在三维空间中位置的坐标系。
6. 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通常需要进行__________,以检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学号;姓名:班级。
密。
封。
线。
学年第学期工程测量课试卷试卷类型:卷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竖直角有正、负之分,仰角为_正_,俯角为_负_。
2、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_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__ 。
3、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_高差_ 。
4、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约为6371 km。
5、地面点的经度为过该点的子午面与首(起始)子午面_ 所夹的二面角。
地面点的纬度为过该点的铅垂线与赤道面所组成的角度。
6、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7、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锐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8、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
10、用水准仪望远镜筒上的准星和照门照准水准尺后,在目镜中看到目标影像不清晰,应该调节__物镜对光(调焦)_螺旋,若十字丝不清晰,应旋转__目镜对光(调焦)_螺旋。
二、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1、地面点到任意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A )。
A. 相对高程;B. 绝对高程;C. 高差2、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C )来表示的。
A. 地理坐标;B. 平面直角坐标; C. 坐标和高程3、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B )。
A. 水平面;B. 大地水准面;C. 假定水准面4、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测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 D )。
A. 1/5 ;B. 1/50 ;C. 1/500; D. 1/50005、坐标方位角是以( C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 真子午线方向;B. 磁子午线方向;C. 坐标纵轴方向6、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B )。
A. 仪器校正不完善;B. 物像与十字丝面未重合;C. 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7、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 C )成正比例进行分配。
A. 与测站数;B. 与高差的大小;C. 与距离或测站数8、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B )。
道路测量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道路测量中,常用的测量仪器有哪些?A. 水准仪B. 全站仪C. GPS接收机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道路测量的目的?A. 确定道路的平面位置B. 确定道路的高程C. 计算道路的工程量D. 测量道路的宽度3. 道路纵断面测量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确定道路的坡度B. 确定道路的弯道半径C. 确定道路的横断面D. 确定道路的纵断面线型4. 道路横断面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道路的宽度和高程B. 确定道路的坡度C. 确定道路的弯道半径D. 确定道路的纵断面线型5. 道路施工测量中,水准测量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确定道路的平面位置B. 确定道路的高程C. 确定道路的坡度D. 确定道路的弯道半径6. 道路测量中,全站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水准测量B. 角度测量C. 距离测量D. 以上都是7. 道路测量中,GPS测量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测量速度快B. 精度高C. 受地形影响小D. 以上都是8. 道路测量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的精度?A. 仪器精度B. 操作者技术水平C. 环境条件D. 以上都是9. 道路施工测量中,如何保证测量的准确性?A. 使用高精度仪器B.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C. 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D. 以上都是10. 道路测量中,常用的数据处理软件有哪些?A. AutoCADB. Civil 3DC. Surfer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道路测量中,_________是确定道路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
2. 道路纵断面测量中,通常采用_________来表示道路的坡度。
3. 道路横断面测量中,通常采用_________来表示道路的宽度和高程。
4. 道路施工测量中,水准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
5. 道路测量中,全站仪可以进行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测量。
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在工程测量中,下列哪一种测量方法可以用来确定高程?A. 水准测量B. 坐标测量C. 距离测量D. 角度测量2. 在进行测量时,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 增加测量次数B. 减少测量次数C. 提高仪器精度D. 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3. 下列哪项不属于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A. 根据测量准确度确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B. 根据自然规律进行测量C. 确定坐标系和基准面D. 利用数学模型表示测量对象和测量结果的关系4. 已知A点和B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000m,A点的高程为100m,B点的高程为200m,根据水平坡度标准公式计算得到的水平坡度为:A. 0.1%B. 0.2%C. 1%D. 2%5. 以下哪项是进行角度测量时常用的仪器?A. 距离计B. 光学经纬仪C. 电子经纬仪D. 水准仪6. 以下哪项是进行高程测量时常用的仪器?A. 光学经纬仪B. 激光测距仪C. 水准仪D. GPS定位仪7. 在进行测量时,调整仪器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可以通过下列哪项进行调整?A. 使用三脚架B. 使用水平仪C. 使用水平调节螺母D. 使用调平器8. 以下哪种常见误差来源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进行抵消?A. 系统误差B. 偶然误差C. 毛刺误差D. 连杆误差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9. 建筑物高度的测量可以通过________测量方法进行。
10. 建筑物的坡度可以通过_________测量方法进行。
11. 北京时间与格林威治时间的时差为_____小时____分钟。
12. 大地水准线是确定地球的_____。
13. UTM坐标系统是常用的_______坐标系统。
14. 在工程测量中,常用的角度单位是______。
15. 水准尺作为一种简单的测量工具,其测量原理是基于______的。
三、解答题(每题20分,共30分)16. 请简要描述三角测量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一个实例说明其应用。
道路测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道路测量中,用于确定道路中线位置的测量方法是()。
A. 水准测量B. 角度测量C. 距离测量D. 磁方位测量答案:B2. 道路纵断面测量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道路的平面位置B. 确定道路的高程C. 确定道路的宽度D. 确定道路的坡度答案:D3. 在道路测量中,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
A. 测量角度B. 测量距离C. 测量高差D. 测量方向答案:C4. 道路横断面测量中,通常采用的测量方法是()。
A. 角度测量B. 水准测量C. 距离测量D. 磁方位测量答案:B5. 道路测量中,用于确定道路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是()。
A. 水准测量B. 角度测量C. 距离测量D. 磁方位测量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道路测量中,测量一个点的高程时,需要使用______。
答案:水准仪2. 道路纵断面图可以反映道路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坡度;高差3. 道路横断面图可以反映道路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宽度;坡度4. 在道路测量中,使用全站仪可以同时测量______和______。
答案:角度;距离5. 道路测量中,用于确定道路中线的测量方法是______。
答案:角度测量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道路测量中角度测量的重要性。
答案:角度测量在道路测量中至关重要,因为它用于确定道路的平面位置和方向。
通过角度测量,可以确保道路的直线段和曲线段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布置,从而保证道路的几何形状和行驶安全。
2. 描述道路纵断面测量的基本步骤。
答案:道路纵断面测量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设置测量点,使用水准仪测量各测量点的高程,记录数据,绘制纵断面图。
3. 阐述道路横断面测量的主要内容。
答案:道路横断面测量的主要内容是测量道路在垂直于道路中线方向上的宽度和坡度。
这包括测量道路两侧的边界线,以及道路表面的高程变化。
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工程测量中,下列哪个仪器主要用于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罗盘2. 在测量中,为了提高精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 增加观测次数B. 扩大观测范围C. 减少观测次数D. 缩小观测范围3. 测量中所指的“闭合差”,是指:A. 实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值B. 观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差值C. 不同观测结果之间的差值D. 同一观测结果的重复性差异4. 下列哪个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误差B. 观测者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误差5. 在水准测量中,为了消除仪器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 重新校准仪器B. 多次测量求平均C. 采用前后视距相等的方法D. 采用不同型号的仪器6. 测量中的“后视”和“前视”是指:A. 观测者向后看和向前看B. 观测者从已知点向后看和从未知点向前看C. 观测者从已知点向前看和从未知点向后看D. 观测者在测量过程中的后退和前进7. 在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时,下列哪个因素对结果影响最大?A. 测量距离B. 测量角度C. 仪器精度D. 观测者的技术水平8. 测量中的“视距差”是指:A. 观测点与目标点之间的实际距离B. 观测点与目标点之间的直线距离C. 观测点与目标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 观测点与目标点之间的垂直距离9. 在测量中,为了减少误差,通常需要进行的校正是:A. 温度校正B. 湿度校正C. 压力校正D. 重力校正10. 下列哪个不是水准测量的目的?A. 确定地面点的高程B. 测量地形的坡度C. 确定地下管道的位置D. 测量建筑物的基础标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测量中,为了消除________的影响,通常需要进行仪器的________。
2. 测量中,为了提高精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3. 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________误差。
4. 在水准测量中,________是用来确定高程的基准面。
第一章:绪论1、测量的起算面是什么?答:大地水准面2、测量的基准线是什么?答:铅垂线3、测量的基准面是什么?答:水准面4、我国的大地原点在什么地方?答:陕西省径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境内。
5、测量平面直角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答:1、坐标轴互换,数学横轴为X,纵轴为Y,测量横轴为Y,纵轴为X。
2、象限注记相反,数学是逆时针注记,测量是顺时针注记。
6、我国的水准原点在什么地方?1987年启用“1985年高程基准”,水准原点高程为多少?答:在青岛观象顶上,1985年高程基准为72.260米。
7、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是什么?工作的程序和原则是什么?答:测量高程差、测量角度、测量距离。
测量的程序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从高精度到低精度的顺序”,测量的原则是:“边测量边校核”。
8、什么叫大地水准面?什么叫绝对高程?什么叫相对高程?什么叫高差?答:海水不受风浪和潮汐的影响穿过大陆所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水准面,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那个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之间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地面上两点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第二章:水准测量1、高程测量按使用的仪器和方法有哪几种?答: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
2、已知H A=75.568米,H B=76.354米,则h AB等于多少?h BA等于多少?解:h AB=76.354-75.568=+0.786米;h BA=75.568-76.354=-0.786米;3、在已知水准点A上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1.235米,在待测点B上立尺读得前视读数为0.867米,已知A点的高程为75米,请计算AB高差,并求B点高程。
解:h AB=1.235-0.867=+0.368H B=75+0.368=75.368米4、水准仪上标明DSE3,表达什么意思?答:“D”表示大地测量仪器第一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S”是表示水准仪的第一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E”表示该仪器为正像仪器,“3”表示该仪器的精度,即一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为±3㎜。
5、视差怎样形成?又怎样消除?答:物体的成像与十字丝分划板成像不重合,即形成视差;重新进行目镜物镜对光,直到物体成像与十字丝分划板成像没有相对移动的现象即已经消除视差。
6、如图所示,水准尺中丝读数为:2.315米。
7、水准仪尽量架设在前后尺中间,可以消除哪些误差的影响?答:可以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于管水准轴产生的i角误差,还可以消除地球曲率、大气折光产生的误差。
8、请按下表中数据,使用简易平差方法,计算待测点高程?10、水准路线的形式有几种?水准测量测站检核的方法有哪几种?答:有支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三种;水准测量的测站检核方法有:1、变动仪器高法;2、双面尺法,基辅分划法;11、圆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哪个手的大拇指移动方向一致?答:圆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大拇指的移动方向一致。
12、水准仪的操作程序是怎样?答:1、安置仪器,粗平;2、调焦与照准3、精平与读数13、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什么?答:按测站数或线路长度成正比反号分配的原则;14、闭合水准路线与附和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有和不同?答:高差闭合差计算不同,具体为:闭合水准路线f h=∑h,而附合水准路线f h=∑h-(H终-H起)15、水准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答:1、仪器误差视准轴不平行于管水准轴,尺子零点误差。
2、观测误差气泡未严格居中的误差、估读误差、视差误差、尺子未立垂直的误差。
3、外界影响误差大气折光误差、地球曲率误差、太阳光与风力的影响误差。
第三章:角度测量1、什么叫水平角?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多少?什么叫竖直角?竖直角的角值范围是多少?答:空间相交的两条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构成的夹角称为水平角,用β表示,其角值范围为0°~360°竖直角是同一竖直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一般用表示α,角值范围为-90°~+90°2、请读出下图水平度盘读数65432197VH6801654323、经纬仪进行对中整平的方法和步骤?答:1、双手抬起任意两只脚架,使仪器大致对中;2、用脚螺旋使仪器严格对中;3、升缩任意两个脚架使圆气泡居平(即粗平);4、用脚螺旋精平长气泡,使长气泡在任意两个脚螺旋方向上居中,转动照准部90°,用第三个脚螺旋使长气泡再次居中;5、检查对中情况,若地面目标没有偏移,则仪器安置结束,否则松开中心连接螺旋,平移仪器,使仪器重新对中,重复第4、5步,直到对中、整平均满足要求为止。
4、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方法和步骤?答:l .盘左观测“盘左”指竖盘处于望远镜左侧时的位置,也称正镜,在这种状态下进行观测称为盘左观测,也称上半测回观测,方法如下:先瞄准左边目标A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 1(例如为0°01′30″),记入观测手簿(表3-1)中相应的位置。
再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右边目标B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 1(例如为65°08′12″),记入手簿。
然后计算盘左观测的水平角β左,得到上半测回角值:β左 =b 1 - a 1 = 65°06′42″2.盘右观测“盘右”指竖盘处于望远镜右侧时的位置,也称倒镜,在这种状态下进行观测称为盘右观测,也称下半测回观测,其观测顺序与盘左观测相反,方法如下:先瞄准右边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2(例如为245°08′30″),记入观测手簿。
再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左边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2(例如为180°01′42″),记入手簿。
然后计算盘右位置观测的水平角β右,得到下半测回角值:β右=b2 - a2 = 65°06′48″5、当对某角进行n个测回观测时,每次水平度盘变换数是多少?答:每次度盘变换数为180°/n。
6、请完成下表的计算:7、度盘变换手轮的作用是什么?答:1、欲对某角进行多个测回观测时,可以变换度盘的位置,减少度盘偏心差的误差;2、在测设已知角度时,可以把左边目标设置为0°00′00″,便于计算和测设。
8、请完成下表的计算11、在观测水平角和竖直角时,盘左、盘右能消除哪些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答:当观测水平角时,可以消除视准轴不完全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完全垂直于竖轴和度盘偏心误差;当观测竖直角时,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
第四章:距离测量1、距离测量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哪种方法精度最高?答:距离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钢尺量距,一种是视距测量,一种是光电测距;光电测距的精度最高。
2、直线定线的方法有几种?衡量丈量精度的指标是什么?答:定线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叫目估定线,一种叫经纬仪定线;衡量距离丈量精度的指标是相对误差。
3、在实地对AB进行往返丈量,得D AB=235.269,D BA=235.245,则丈量精度是多少?解:ΔD=235.245-235.269=0.024D平=(235.245+235.269)÷2=235.257K=ΔD / D平=0.024/235.257=1/98023、什么叫直线的定向?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有哪三种?什么叫方位角?什么叫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的角值范围是多少?答: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夹角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有3种,即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北方向;从标准方向顺时针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从坐标北方向起顺时针至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坐标方位角的角值范围是0°~360°之间。
4、正、反方位角的关系如何?已知直线AB的方位角αAB=325,则它的反方位角是多少?答:正反方位角是互补关系,αAB=325°,则αBA=145°。
5、如图所示,已知αA1=52°请推算出α12,α23解:α12=αA1+180°-83°=52°+180°-83°=149°α23=α12+180°+99°=149°+180°+99°=68°第五章:全站仪1、全站仪的外部结构组成及主要功能?答:全站仪外部结构主要由望远镜、电池、显示器、键盘、水准器、制动与微动螺旋、基座和手柄组成,主要功能有:测角功能、测距功能、测高程功能、测坐标功能以及内置的一些特殊功能,如悬高测量、偏心测量、面积测量、甚至一些交会测量、公路中线测量、横断面对边测量等等。
2、衡量一台全站仪的主要精度指标有哪些?答:衡量一台全站仪的主要精度指标有精度、测程、测距时间、程序功能、补偿范围;3、某台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为:±(2mm+2×10-6×D),现在实地测量某段距离为1500米,请问该段距离的测量精度是多少?答:±(2mm+2×10-6×1500000mm)=5mm4、全站仪进行距离及坐标测量时,为何要输入正确的大气改正数及棱镜常数?而大气改正数是随着温度和气压的变换而变化的,实际上就是要输入测量时准确的温度和气压,请问在哪几个地方可以输入温度和气压?答:1、在距离测量模式的S/A,2、在坐标测量模式S/A,3、在“*”号快捷键S/A。
第六章:小地区控制测量1、什么叫控制测量?控制测量分为哪两种?答:确定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的工作称为控制测量;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2、控制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哪些?选点应注意哪些事项?答:1、踏勘选点2、测高差3、测角度(包括测转折角和连接角)4、测距离选点应注意的事项有:1、相邻点之间要通视;2、各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3、控制点要易于保存,点位周围要开阔;4、控制点布设应均匀,且有足够密度,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3、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哪些?答: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4、如图所示,请计算待测点1和2点的坐标;解:1.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推算第一条边的方位角计算:该边与已知方向αAB是角度增加关系,有αA1 =αAB + βA= 57°59′30″+ 99°01′00″= 157°00′30″第二条边的方位角计算:先求第一条边的反方位角(+ 180°),再增减1号点的转折角,由于该转折角是左角,方位角推算为α12 =αA1 + 180°+ β1= 157°00′30″+180°+167°45′36″= 504°46′06″-360°= 144°46′06″2.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计算第一条边的坐标增量计算:Δx A1=D A1×cosαA1 =225.85×cos157°00′30″= -207.91mΔy A1=D A1×sinαA1 =225.85×sin157°00′30″= +88.22m 第二条边的坐标增量计算:Δx12=D12×cosα12 =139.03×cos144°46′06″=-113.56mΔy12=D12×sinα12 =139.03×sin144°46′06″=+80.20m3.各导线点的坐标计算第一点的坐标计算:x1= x A+Δx A1=2507.69-207.91=2299.78my1= y A+Δy A1=1215.63+88.22=1303.85m第二点的坐标计算:x2= x1+Δx12=2299.78-113.56=2186.22my2= y1+Δy12=1303.85+80.20=1384.05m6、请完成下表三角高程的计算7、三角高程为何采用对向观测?答:当三角高程测量的距离较远时,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程测量影响很大,必须要进行球气差的改正,如果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抵消球气差的影响,不须进行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