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9.69 KB
- 文档页数:20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四试题及答案》摘要:新国开放学电《西方济学》形考任四试题及答案、填空题(道共0分) 6、某银行吸收存款000万元按规定应留00万元作准备金这里法定准备率0%通银行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货币额5000万元,货币供给量就是指基础货币变动量,.计算下列每种情况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5000亿元基础货币000亿元新国开放学电《西方济学》形考任四试题及答案、填空题(道共0分) 6、某银行吸收存款000万元按规定应留00万元作准备金这里法定准备率0%通银行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货币额5000万元65、银行所创造货币量与初存款比例称简单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两者比例是货币乘数66、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67、L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货币市场上国生产总值与利率成方向变动68、如把995年作基期、物价指数0000年作现期物价指数5则从995年到00年期通货膨胀率5% 69、紧缩性缺口引起周期性失业膨胀性缺口引起拉上通货膨胀70、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企业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通货膨胀称加速通货膨胀7、菲利普斯曲线是用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交替关系曲线7、顶峰是繁荣高谷底是萧条低73、宏观济政策工具常用有管理供给管理以及国际济政策7、财政政策是通政府税收与支出调节济政策75、货币筹是把债券卖给央银行债筹是把债券买给央银行以外其他人76、简单规则货币政策就是根据济增长要按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77、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争实质是要不要国干预济78、贸易赤是指出口进口79、对国产品支出国支出+净出口80、开放济国总减少会使曲线向移动从而使衡国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入支状况改善8、浮动汇率制分由浮动和管理浮动8、国总与国生产总值增加对别国影响称溢出效应反别国由“溢出效应”所引起国生产总值增加又会通进口增加使初引起“溢出效应”国国产总值再增加这种影响被称回波效应二、选择题(5道共0分).央银行规定银行所保持低准备金与存款比率是().法定准备率.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和利率提高 3.L曲线不变情况下发总支出减少会引起().国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由总不足而形成失业属().周期性失业 5.如济发生了预期到通货膨胀那么().债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失 6.供给推动通货膨胀可以用总-总供给模型说明().总不变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7.认长期与短期都不存菲利蒲斯曲线所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交替关系济学流派是().理性预期学派 8.乘数加速模型引起济周期原因是().投变动 9.宏观济政策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济波动和实现济增长 0.西方国运用货币政策调节济是().央银行.当济存通货膨胀应该采取财政政策工具是()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货币主义货币政策政策工具是() B.控制货币供给量 3.开放济国总增加将引起() B.国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属国际收支平衡表常项目是().外国居民国旅游支出 5.清洁浮动是指().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发地定三、判断题(5道共0分).企业债券利率高政府债券利率(√).货币供给量就是指基础货币变动量(×) 3.物品市场上利率与国生产总值成方向变动(×).根据-L模型货币量增加会引起国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 5.无论长期或短期都存失业就是然失业(×) 6.如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而且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济影响就很(√) 7.每次济周期并不完全相(√) 8.宏观济政策应该达到目标是实现济稳定(√) 9.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属管理政策(√) 0.财政政策移支付增加可以增加私人消费(√).稳定器能够消除济萧条和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和货币主义货币政策是相都是通货币供给量调节利率通利率影响总(×) 3.如某国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它就不能从国际贸易获得利益(×).开放济对外贸易乘数般乘数(√) 5.汇率贬值会使国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四、计算题(3道共0分).计算下列每种情况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5000亿元基础货币000亿元;()存款5000亿元现金000亿元准备金500亿元()货币乘数5000 000 5 () 货币乘数 (+)(+r)(0005000+)(0005000+5005000)03 .假定某种债券每年收益00元债券价格分别900元、000元、00元利率是多少?债券价格900元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00900%% 债券价格000元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00000000%% 债券价格00元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0000909%% 3.国边际消费倾向06边际进口顷向0如该国总增加00亿元国生产总值能增加多少?对外贸易乘数(+边际进口倾向)(06+0)67 G增加00×6767亿元五、问答题(3道共30分).用L模型说明发总支出变动对国生产总值和利率影响答发总支出增加→曲线右上移→国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发总支出减少→曲线左下移→国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降.不期如何运用财政政策?答财政政策运用运用政府开支和税收调节济——逆济风向行事济萧条(扩张性政策)济繁荣(紧缩性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支出减税增税增加移支付减少移支付 3.用总-总供给模型说明开放济总变动对宏观济有什么影响?答国总增加→右上移→国生产总值增加、价格上升→进口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国总减少→左下移→国生产总值减少、价格下降→进口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国开电大八一学院《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参考答案1.[单选题]若某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则其需求曲线是一条__________的线。
(2 分)1. 与横轴平行(与横轴垂直)2. 与横轴垂直(与纵轴平行)正确答案: B2.[单选题]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 )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 )分析法。
(2 分)1. 无差异曲线边际效用2. 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正确答案: B题目解析: 虽然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但它们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则是完全相同的。
3.[单选题]收入负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与收入变动成__________变化。
(2 分)1. 同方向2. 反方向正确答案: B4.[单选题]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2 分)1. 不变2. 减少3. 增加4. 难以确定正确答案: B题目解析: 两种互补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汽油和小汽车是互补品。
当汽油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从而引起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减少。
5.[单选题]已知 X 商品的价格为 5 元, Y 商品的价格为 2 元。
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 Y 的边际效用为 30,那么,此时 X 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2 分)1. 1502. 603. 454. 75正确答案: D题目解析: 根据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将已知数据 PX= 5, PY= 2, MUY= 30 代入公式,得出MUX= 75。
6.[单选题]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 (2 分)1. 产品生产的各种任意组合2. 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的产量3. 实际收入最大情况下所能达到的各种最大产量的组合4. 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最大产量的组合正确答案: D题目解析: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7.[单选题]咖啡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2 分)1. 茶等咖啡替代品需求增加2. 咖啡需求曲线向右移动3. 茶等咖啡替代品需求减少4. 咖啡伴侣等咖啡互补品需求增加正确答案: A题目解析: 咖啡价格上升会引起其需求量下降,表现在图形上就是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向上方移动,同时也会引起相关商品(替代品、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发生变化。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经济法》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一学习完第二章公司企业法律制度后,完成本形成性考核任务。
本次任务满分为100分,单项选择题(10道)、多项选择题(5道)、判断题(10道)、简答题(3道)和综合分析题(1道)。
一、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关于公司的概念和种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法人企业,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者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B.分公司能独立承担责任,也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C.子公司能独立承担责任,也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D.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2、以公司的信用基础为标准,可以将公司划分为人合公司与资合公司。
典型的资合公司是()A.无限公司B.有限责任公司C.两合公司D.股份有限公司3、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日期为()。
A.公司登记机关受理设立申请之日B.公司法人企业营业执照签发之日C.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领取之日D.公司股东缴足出资之日4、下列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方式的表述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A.以商誉作价出资B.以劳务作价出资C.以特许经营权作价出资D.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5、根据公司法律制度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经理的聘任和外聘方式是()。
A.由董事会聘任或外聘B.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聘任,由监事会解聘或外聘C.由监事会聘任或外聘D.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聘任或外聘6、甲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甲公司”)由张某、李某、王某、赵某四人出资设立,四人出资比例分别是10%、15%、20%、55%,公司章程对议事规则和表决权的行使未作特别规定。
甲公司召开股东会会议,就增加注册资本事项进行表决。
下列关于股东会就该事项决议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李某和赵某同意即可通过决议B.张某、李某、王某三人同意即可通过决议C.必须四人都回意才能通过决议D.赵某同意即可通过决议7、下列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表述中,不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A.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B.股份有限公司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或者募集设立的方式设立C.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发起人应当书面认足公司章程规定其认购的股份D.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中须有半数以上为中国公民8、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限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22国家开放大学《经济学基础》形考任务1-4一、填空题(20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回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典效应和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最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回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帔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IW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颊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箜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桐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逍墅者菊徐。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品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20%,*20%一、填空题(20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资源配置_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_替代__效应和___收入__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网上形考(作业一至六)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适用于国开中央电大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会计学(统计系统方向)、金融学、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学员网上形考;同时资料也是学员期末纸质考试的必备资料。
形考作业一试题及答案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
答:总产量(TP)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AP)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MP)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先分析一下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
即总产量(TP)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TP)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
总产量(TP)的变化与边际产量(MP)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
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量(TP)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MP)下降时,总产量(TP)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MP)为负值时,总产量(TP)开始绝对的减少。
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MP)和平均产量(AP)之间的关系。
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MP)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AP)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
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TP)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AP),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AP)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AP);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AP)等于边际产量。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
答: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
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题目1:函数的定义域为().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1:函数的定义域为().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1:函数的定义域为().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1:函数的定义域为().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2:下列函数在指定区间上单调增加的是().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2:下列函数在指定区间上单调增加的是().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2:下列函数在指定区间上单调减少的是().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3:设,则().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3:设,则().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3:设,则=().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4:当时,下列变量为无穷小量的是().标准标准答案:题目4:当时,下列变量为无穷小量的是().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4:当时,下列变量为无穷小量的是().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5:下列极限计算正确的是().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5:下列极限计算正确的是().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5:下列极限计算正确的是().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6:().标准标准答案:0
题目6:().标准标准答案:-1
题目6:().标准标准答案:1
题目7:().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7:().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7:().标准标准答案:-1
题目8:().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8:().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8:().标准标准答案:().
题目9:().标准标准答案:4。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本)》形考任务4理论分析题及答案形考任务4:理论分析题目:综合分析三部门条件下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什么因素?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怎样使国民收入更快更好的增长?答:1.理解三部门条件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原理及经济含义: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从供给方面看,在两部门经济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之外又加了政府的供给。
政府的供给是指政府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国防、立法、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
政府由于提供了这些“公共物品”而得到相应的收入——税收,所以可用政府税收来代表政府的供给。
这样:总供给=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的供给=工资+利润+地租+利息+税收=消费+储荔+税收如果用T代表税收,就可以写在:Y=C+S+T从需求方面看,在两部门经济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外又加了政府的需求,政府的需求可以用政府的购买支出来代表。
这样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的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的购买支出如果以G代表政府购买支出,就可叮以写成:Y-C+I+G在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仍然是:总供给=总需求这个条件也可以写成:C+S+T-C+[1G如果两边同时消去C,则可得出:S+T=T+G此公式即为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
因此,当S+T=I+G,均衡的国民收入便决定了。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均衡国民收入等于总需求,因此,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也可按照Y-C+I+G的方法来决定。
2.分析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税收倾向t、初始消费CO、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边际消费倾向(消费乘数)反应的是消费和收入的关系,收入增加会引起消费增加,这就是乘数所反映的.乘数的变化反映的是人们对收入的态度,因此这点常常被利用来试图改变人们的收入以影响消费,可以是短期的政策影响、收入影响,也可以是长期的影响.边际税收倾向,或称为“边际税率”,表示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税收量3.分析消费C、投资Ⅰ、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即C-f(Y)-a+bY,a为基本消费,即没有收入也会发生的最低支出,b为边际消费倾向,乘上收入Y表明随着收入增长而增加的消费额在国民消费曲线与纵坐标相交的地方,表明收入为零时,消费也要发生,这就是国民消费曲线的做距a。
1. 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A.增加政府支出B.提高个人所得税C.提高公司所得税D.增加货币发行量答案:A2. 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支出是指(C)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D.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加政府转移支付答案:C3. 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A)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答案:A4. 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C)A.零B.平均消费倾向C.边际消费倾向D.平均储蓄倾向答案:C5. 通货膨胀是(A)A.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D.以上都不是答案:A6. 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弹性大,则(B)A.财政政策的效果好B.货币政策效果差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差D.无法确定答案:B7. 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C)A.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不存在关系B.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C.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D.无法确定答案:C8.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边际收益等于(A)A.价格B.边际成本C.平均成本D.平均收益答案:A9. 当市场达到均衡时,供给与需求(A)A.相等B.不相等C.没有关系D.无法确定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C)A.商品的可替代性B.商品的价格水平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D.商品的用途多样性答案:C11.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需求量下降,这是由于(B)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B.替代效应的作用C.收入效应的作用D.以上都不是答案:B12.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D)A.生产技术的进步B.商品的生产周期C.生产成本的变化D.消费者的偏好答案:D13.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供给量增加,这是由于(A)A.价格效应的作用B.收入效应的作用C.替代效应的作用D.以上都不是答案:A14.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消费者偏好的因素(C)A.商品的价格B.商品的质量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D.广告宣传答案:C15.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生产者成本的因素(D)A.生产技术的进步B.生产规模的大小C.生产要素的价格D.消费者的偏好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国家开放大学22春“形考”《西方经济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____。
参考答案:技术进步2.浮动汇率制分为____。
参考答案: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3.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____。
参考答案:越小4.是否以一定的____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参考答案:价值判断5.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350-3P,供给函数为S=-250+5P。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参考答案:解:根据均衡价格决定公式:即D=S则有350-3P=-250+5P;即P=75 因此均衡数量为:D=S=350-3P=125 答: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75,均衡数量为125。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问题。
参考答案:资源配置7.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____。
参考答案: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8.根据博弈论的分析,“囚徒困境”中的两个囚徒的优势战略是()。
A.一方交代,另一方不交代B.双方都不交代C.双方都交代D.双方沟通参考答案:C9.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被称为____。
参考答案:道德危险10.下面关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如果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可能上升或下降B.边际成本上升时,平均成本一定上升C.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一定下降D.平均成本下降时,边际成本一定下降参考答案:C11.货币主义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是()。
A.控制利率B.控制货币供给量C.控制利率和控制货币供给量两者并重D.控制物价水平参考答案:B12.经济租是指()。
A.使用土地所支付的价格B.使用资本所支付的价格C.固定资产在短期内所得到的收入D.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实际收入超过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参考答案:D13.一国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对别国的影响,称为____。
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形考”《西方经济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由于政府引起的资源配置失误就是____。
2.长期中的失业是指____失业,短期中的失业是指____失业。
3.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1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15,则从1995年到2001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____。
4.在以下四种方式中,工会为了提高工资,所采用的方式是要求政府()。
A.增加进口产品B.鼓励移民入境C.限制女工和童工的使用D.取消工作年龄限制5.何种情况下会存在供给大于需求()。
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B.实际价格等于均衡价格C.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D.消除了稀缺性6.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
()A.正确B.错误7.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____、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
8.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
()A.正确B.错误9.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数码摄像机等高档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运用所学的弹性理论说明其原因。
10.收入分配的平等标准是指()。
A.按效率优先的原则分配国民收入B.按社会成员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分配国民收入C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D.按社会成员的贡献分配国民收入11.简要说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12.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____。
13.电力部门对工业用电与民用电实行不同的价格属于二级价格歧视。
()A.正确B.错误14.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____。
15.垄断企业是价格的____,它按照自己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像完全竞争企业那样是价格的____,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
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根据____、____、____,可以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四种类型。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经济学》形考任务1及4网考题库答案形考任务1题目,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要求: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的基本原理;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3.阐述关系和区别要淸晰并画图说明:4.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
答,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分析总产量和边际产量关系,总产量先递増増加后递减増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増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某一定后成为负值。
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一致,都会经历先増后减的变化过程。
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量以递増的速率増加。
3、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増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
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増加,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4、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市场一般均衡的结果。
是厂商在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可能价格以及要素可能价格这些约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利润最大化。
形考任务4题目:综合分析三部门条件下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什么因素?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怎样使国民收入更快更好的増长?要求: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八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国民收入决定的相关原理: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3.注意相关的计算公式;4.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
答:1.理解三部门条件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原理及经济含义;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从供给方面看,在两部门经济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之外又加了政府的供给。
政府的供给是指政府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国防、立法、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二政府由于提供了这些“公共物品”而得到相应的收入—税收,所以可用政府税收来代表政府的供给。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0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__资源配置____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曲线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__替代__效应和_收入_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价格弧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一、填空题(20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资源配置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曲线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替代__效应和_收入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价格弧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品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四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四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21道,共20分)64、某银行吸收存款1000万元,按规定应留2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里的法定准备率为20%,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5000万元。
65、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简单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两者之间的比例是货币乘数。
66、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
67、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在货币市场上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成同方向变动。
68、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21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15,则从1995年到2021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15%69、紧缩性缺口引起周期性失业,膨胀性缺口引起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70、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加速的通货膨胀。
71、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72、顶峰是繁荣的最高点,谷底是萧条的最低点。
73、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74、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税收与支出来调节经济的政策。
75、货币筹资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债务筹资是把债券买给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
76、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
77、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之争的实质是要不要国家干预经济。
78、贸易赤字是指出口小于进口。
79、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净出口。
80、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减少会使AD曲线向移动,从而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入支状况改善。
81、浮动汇率制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82、一国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对别国的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反过来,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内后产总值再增加,这种影响被称为回波效应。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本)》形考任务3阶段测验题库及答案形考任务3:阶段测验(任务3是随机抽题,答案可能不完整,介意者请不要下载)一、单选题1.以下属于存量的是()。
A.2001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时我国大陆人口是12.6亿B.某人2001年共存款5万元C.每年的出口量D.某一时期的钢产量2.经济学的四个基本问题可以归纳为()。
A.什么、为谁、何时、为什么B.为谁、何时、什么、那里C.如何、什么、何时、那里D.什么、多少、如何、为谁3.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A.三条无差异曲线B.无数条无差异曲线C.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D.二条无差异曲线4.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上升,导致()A.供给增加B.供给减少C.供给量增加D.供给量减少5.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6.反映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称作()A.总成本曲线B.生产函数C.生产可能性曲线D.成本函数7.如果某厂商的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A.5元B.15元C.10元D.20元8.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
那么TVC为()A.30000B.5Q-Q2C.5-QD.30000/Q9.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A.与横轴平行的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10.一个市场只有一个厂商,这样的市场结构称为()A.垄断竞争B.完全竞争C.寡头垄断D.完全垄断11.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A.向右下方倾斜的B.向右上方倾斜的C.垂直的D.水平的12.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称为()A.一般准租金B.经济租金C.纯租金D.地租13.假设某歌唱演员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他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该歌唱演员所获得的经济租金为()A.10万元B.7万元C.3万元D.不可确定14.某人的吸烟行为属()A.生产的外部经济B.消费的外部经济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15.西方国家使用最广泛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原则是()A.多数票原则B.交易成本原则C.产权原则D.逆向选择原则16.西方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1(阶段测试)
一、填空题(20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
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
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
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
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的变
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
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
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
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
量递减规律。
2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
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生产扩张线。
二、选择题(20分)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D)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 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 D.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
2.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D)
A.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 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
C.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 D.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
3.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A)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B.光盘价格上升引起光盘供给的增加
C.光盘需求的价格弹性
D.光盘价格上升带来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4.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______时,它的供给量_____:(C)
A.上升,不变B.上升,减少 C.上升,增加D.下降,增加
5.何种情况下会存在供给大于需求?(A)
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B.实际价格等于均衡价格
C.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D.消除了稀缺性
6.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
么:(C)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 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7.下面哪一种情况表明存在着价格下限:(A)
A.尽管现在供给过剩,但生产者仍在增加供给
B.供求平衡
C.由于供给过剩,消费者已不愿意购买
D.生产者的产品全卖了出去
8.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那么:(C)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保持不变 B.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保持不变
C.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 D.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下降
9.假设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5,那么当收入变动5%时,需求量变动:(B)
A.0.5% B.2.5% C.4.5% D.5.5%
10.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D)
A.价格弹性大于1 B.收入缺乏弹性 C.需求缺乏弹性 D.需求富有弹性
11.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B)
A.递增 B.递减 C.先减后增 D.先增后减
12.当无差异曲线与原点成90°凸出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C)
A.完全替代的 B.互不相关的 C.完全互补的 D.不能完全替代
13.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D)
A.单人业主制 B.多人业主制 C.合伙制 D.股份制公司
1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B)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
15. 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B)
A.技术水平提高 B.产量增加
C.产量不变 D.成本增加
三、判断题(20分)
1.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说明了随着一种物品生产的增加,机会成本在递增。(╳)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3.2003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
4.世界石油价格下降有助于减少汽车的需求。(╳)
5.一场台风摧毁了某地区的荔枝树,市场上的荔枝少了,这称为供给减少。(╳)
6.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7.某种产品的价格上限一定高于其均衡价格。(╳)
8.同一条线形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是相同的。(√)
9.汉堡包与热狗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
10.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在增加。(╳)
11.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切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12.工资的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供给。(√)
13.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则产量越高。(╳)
14.无论哪个行业,企业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15.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三条不同的等产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