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图片库
- 格式:ppt
- 大小:17.33 MB
- 文档页数:28
病理学作业农学11-1 颜寿201161021、玉米锈病病原:玉米柄锈,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症状: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
初期仅在叶片两面散生浅黄色长形至卵形褐色小脓疤,后小疱破裂,散出铁锈色粉状物,即病菌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圆形或长圆形突起,开裂后露出黑褐色冬抱子。
2、小麦白粉病病原: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症状: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
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3、烟草花叶病病原: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简称TMV,属病毒。
病状:烟草植株染病后,幼嫩叶片侧脉及支脉组织呈半透明状,即明脉。
叶脉两侧叶肉组织渐呈淡绿色。
病毒在叶片组织内大量增殖,使部分叶肉细胞增大或增多,出现叶片薄厚不匀,颜色黄绿相间,呈花叶状。
后花叶斑驳程度加大,并现大面积深褐色坏死斑,中下部老叶尤甚,发病重的叶片皱缩、畸形、扭曲。
早期发病的植株节间缩短,严重矮化,生长缓慢,不能正常开花结实。
并易脱落。
能发育的荫果小而皱缩,种子量少且小,多不能发芽。
4、玉米茎腐病病原:菊欧文氏菌玉米致病变种,属细菌。
症状:主要危害中部叶茎和叶鞘,玉米10片叶时,叶梢上出现水渍状腐烂,病组织开始软化,散发出臭味。
叶鞘上病斑呈不规则形,边缘浅红褐色,病健组织交界处水渍状尤为明显。
湿度大时,病斑向上下迅速扩展,严重时植株常在发病后3-4天后病部以上倒折,溢出黄褐色腐臭菌液。
病菌存于土壤中病残体上,自植株的气孔或伤口侵入。
高温高湿,害虫为害造成伤口时发病严重。
5、白菜霜霉病:病原: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症状:主要在叶片正面形成黄色、多角形病斑,在病斑的背面产生白色霉层,为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发展迅速时在短期内使叶片枯干以致植株枯死。
6、白菜根肿病:病原物:鞭毛菌亚门中的芸苔根肿菌,症状:病害发生在根部,苗期即可受害,严重时小苗枯死。
左心室肥大(心肌肥大)心脏体积增大,室壁厚达2.0厘米心肌萎缩心脏体积缩小,左心室壁变薄,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呈蛇形弯曲肾盂积水肾外形体积增大,切面肾盂及肾盏均扩大成囊状,可见一褐色结石脂肪肝肝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边缘钝圆。
表面及切面均呈土黄色,质软。
肝混浊肿胀切面边缘略有外翻,孔隙部位略显塌陷肺胸膜玻璃样变胸膜部分明显增厚、色灰白,质韧,似半透明感肋骨上胸膜玻璃样变肋骨上胸膜增厚,灰白色,质韧脾梗死切面可见有不规则坏死灶,表面上可见灰白色病灶足干性坏疽足前1/3呈黑褐色,干燥,体积略小,与正常组织间有较明显的分界线肺结核及空洞形成近肺尖部见一1.5X2厘米坏死灶槟榔肝切面上见红黄相间的斑纹,状似中药槟榔慢性脾淤血脾脏体积明显增大,重量增加,包膜紧张脑出血内囊及侧脑室区域,有约6X5厘米的,形状不规则的黑褐色病灶下肢小静脉内血栓形成静脉管腔内有暗红色条状固体物质填充肺动脉血栓栓塞肺动脉内可见有暗红色块状物填塞于其中肾癌及肺动脉癌栓栓塞右肾明显增大,下极有一较大、灰白色、类圆形肿块。
肺动脉左分支内有一灰白色栓子蛔虫栓塞顺右心室上端切口可见一条蛔虫正由右心室钻入肺动脉肠出血性梗死(肠扭转)肠袢呈灰褐色、无光泽、干燥、质脆急性重型肝炎体积明显缩小,包膜皱缩,边缘锐薄,左叶尤为显著绒毛心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渗出,细索状,似绒毛纤维素性结肠炎(痢疾)整个粘膜面因有纤维素蛋白假膜附着,呈糠皮样外观大叶性肺炎肺的上叶体积增大,色灰白,实变细菌性肝脓肿切面见有若干个大小不一的空腔肺多发性小脓肿肺表面可见散在分布的境界较清楚的约米粒大小的病灶,呈暗红色化脓性脑膜炎体积大的为异常脑,脑沟、脑回不明显化脓性阑尾炎阑尾肿大变粗,浆膜血管扩张充血,表面被覆一层脓性渗出物而显得粗糙坏疽性阑尾炎浆膜面覆盖大量脓性渗出物。
阑尾的一段显著变粗,部分已坏疽呈黑灰色慢性胆囊炎胆囊体积增大,胆囊壁明显增厚,内有蛔虫体脂肪瘤分叶状,色黄,质软乳腺癌切面见形状不规则结节状肿块。